9月29日,「華為中國生態之行2020遼寧峰會暨華為(瀋陽)智能網聯汽車雲創新中心上線儀式」在瀋陽舉辦。
本次峰會在2020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前夕舉行,也是亮點頗多。
原本,華為中國生態大會2020計劃2月13-14日在深圳舉行,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中國區在1月23日公告大會延期。
4月20日,華為中國生態之行2020武漢峰會在線上舉行,由此該系列活動於廣西、雲南、江西、廣東、貴州、河北、浙江、湖南、北京、內蒙古、天津等省市,以及太原、蘭州、海口、合肥、長春、濟南、徐州、銀川、東莞、青島、哈爾濱等地陸續展開。
在筆者看來,相比2020年之前一年一屆、只在一城舉辦的華為生態夥伴大會,華為中國生態之行更像是其「升級版」。
而2020年無論對於華為還是國人,都是一種挑戰,此次生態之行也看作是「生態夥伴大會」十年後的再出發。
前有著名的「柳倪之爭」,後有多次力挺華為、中興,秉承「技工貿」的發展路線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近些年受到了廣大國人的熱烈追捧。
倪院士就「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推進新基建」進行了一番精彩的演講。
演講中,他把很大篇幅用在了中國體系下的信息安全和去IOE化。
這讓筆者不禁想起數月前的一條新聞:
7月3日,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七〇六所與國營瀋陽遼聲無線電廠承辦的「天玥」國產計算機下線儀式在瀋陽、北京兩地同步舉辦。
儀式上,遼寧省首臺「天玥」國產計算機在瀋陽正式下線。
華為基於鯤鵬處理器打造的生態系統,與遼寧在信創產業的布局有很強的關聯性,相信兩者在未來中國企業去IOE化進程中將有可能展開合作。
2019年8月8日,包括華為VR雲創新中心、車聯網創新中心在內的「兩雲兩中心、一區一基地」宣布籤約。
8月9日,全國首個華為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瀋撫新區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上線運行。
9月26日,華為(瀋陽)VR雲創新中心上線儀式在瀋陽市和平區舉行。
加上本次上線的智能網聯汽車雲創新中心,至此,華為三大創新中心已全部上線。
另外,華為近兩年還布局了以下合作項目,瀋北新區的智能製造雲、軟體開發雲、城市產業雲,和平區的VR雲,大東區的智能網聯汽車雲、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瀋陽大學的瀋陽地區ICT實訓基地。
眾所周知,2019工業網際網路全球峰會於去年10月在瀋陽成功舉辦。
而2020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也將於今年同日在瀋陽開幕。
特別是內外雙循環的當下,瀋陽作為工業門類齊全的新一線城市,無疑是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不二之選。
而從華為三大主要業務模塊來看,雖然企業板塊相比消費者終端板塊以及全球運營商業務的份額較小,但隨著消費者終端以及全球運營商業務勢必會受到影響。
而新基建的大背景下,企業板塊特別是5G+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將迎來發展機遇,作為ICT領軍企業,華為自然不會放棄這一塊蛋糕。
此次遼寧峰會致歡迎辭時,瀋陽市相關領導還提到了華為北方總部。
根據2019年底的數據,華為的產品研發人員佔比49%。可見,相比服務、銷售、製造等部門,華為的根基在研發。
查看華為研究所在全國的布局,長三角有上海、南京、杭州、蘇州,中西部有武漢、成都、西安。
目前北方僅有一家,即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背景下的北研所。
遍尋以上八大研究所,並無一家將工業網際網路納入涵蓋業務或主要研發方向。
而瀋陽作為這一領域布局較早的北方城市,具有很多優勢:
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遼寧分院分中心將在瀋陽揭牌,全國同類機構僅重慶、山東、浙江三家。
雖然無緣工業網際網路國家頂級節點,但瀋陽在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建設方面進展順利,禾豐牧業、遼寧聯通有望年底前與國家頂級節點實現對接,另外遼寧省的二級節點總數也位居東三省之首。
9月22日,2020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相關人士透露,瀋陽還將與華為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引入遐想。
最後,未來兩年瀋陽的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如何,以及能否迎來華為的北方總部或研發中心,都值得多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