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發表於 2020-04-15 14:23:30
(文章來源:電子工程網)
當前VLSI 技術不斷向深亞微米及納米級發展,模擬開關是模擬電路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件,由於其較低的導通電阻,極佳的開關特性以及微小封裝的特性,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模擬開關導通電阻的大小直接影響開關的性能,低導通電阻不僅可以降低信號損耗而且可以提高開關速度。要減小開關導通電阻,可以通過採用大寬長比的器件和提高柵源電壓的方法。
可是調節器件的物理尺寸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寄生效應,比如增大器件的寬度會增加器件面積進而增加柵電容,脈衝控制信號會通過電容耦合到模擬開關的輸入和輸出,在每個開關周期其充放電過程中會消耗更多的電流,時間常數t=RC, 充放電時間取決於負載電阻和電容,使得開關的速度變慢,同時增大寬長比也增加了器件的成本。當前減小導通電阻的普遍辦法是提高開關管的柵電壓。
在MOS 技術中,傳統的開關實現就是一個PMOS 管和一個NMOS 管並聯,A 和B 兩端分別為傳送信號的輸入、輸出端,兩個管子的柵極分別由極性相反的信號來控制。由於MOS管的源極和漏極可以互換,因此這個電路的輸入、輸出端也可以互換,它可以控制信息雙向流通,就像一個雙向開關。工作過程:當控制信號S=1 時,PMOS 管和NMOS管均導通,傳輸門接通,信號暢行無阻;當控制信號S=0 時,PMOS 管和NMOS 管均截止,傳輸門關閉,開關斷開。當一管的導通電阻減小,則另一管的導通電阻就增加。由於兩管是並聯運行,可近似地認為開關的導通電阻近似為一常數。這是CMOS 傳輸門的優點。
柵增壓原理是依靠電荷泵的工作原理:先貯存能量,然後以受控方式釋放能量,以獲得所需的輸出電壓。本文中所用的電容式電荷泵採用電容器來貯存能量,通過電容對電荷的積累,電容A 端接時鐘信號Clk,當A 點電位為0 時,B 點電位為Vdd;當A點電位為Vdd 時,由於電容兩端的電壓不會突變,理想情況下,此時B 點電位被抬升為2Vdd,因為電荷泵的有效開環輸出電阻存在,使得實際情況B 點電位低於2Vdd。
上圖為本文設計的柵增壓電路,M3 和M4 組成了一對傳輸門,可以保證輸入信號在高低電壓無損失地傳輸到傳輸門的另一端。M1 的柵極接反相器的輸出端,漏源兩端分別接電容正極板和電源電壓,M1 的作用是當開關連通且時鐘信號為高電平時,保證電容電壓抬升後不會迅速放電使電容正極板電位為0。M2 的柵極接時鐘信號CLK,漏源兩端分別接電容正極板和電源電壓,它的作用是當開關關閉時,M2 導通時使電容正極板電位保持在電源電壓。下面分析該電路的工作情況:
當開關關閉時,S 為低電平,M1 導通,保證電容正極板上的電壓最低為VDD,此時M3 和M4 都不導通,信號不能達到輸出端。當開關導通時,S 為高電平,M1 截止,時鐘為低電平時,M2 和M5 導通,M1 和M6 關閉,電容充電至P-Vds;CLK為高時,由於電容兩邊電壓不會突變,電容正極板上的電壓會被抬升至原來的兩倍。
從上面分析可知,所有跟開關柵端電壓連通的電壓都是和輸入信號無關的,因此開關導通電阻與輸入信號無關,可以大大抑制信號有關的電壓損失,保證了信號的線性度和器件的可靠性。
基於NEC0.35umCMOS 工藝的模型參數,採用Spectre 模擬軟體,進行模擬仿真。電源電壓為5V,輸入信號singlin為500KHZ,信號幅度5V,電荷泵時鐘為100MHZ,電容為1.8pf,仿真得到了開關導通電阻隨Vg 電壓的變化、電荷泵抬升後的電壓和輸出信號結果,可見,導通電阻在大於電源電壓時急劇降低,電容正極板上的電壓可以抬升至9V,輸出電壓波形比較理圖想,損耗很小,幾乎沒有。
本文分析了CMOS 模擬開關對傳輸信號的影響。利用電荷泵技術,設計了一種5V 電源電壓下的模擬開關,該器件適用於0~5V 的輸入信號,並能將0~5V 的時鐘信號抬升到0~10V,從而具有更好的線性特性和更小的導通電阻,大大降低信號的失真。對開關電路進行了分析,採用Spectre 軟體,基於NEC0.35um CMOS 工藝條件進行仿真,驗證了該結構的線性度和可靠性。
(責任編輯:fq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