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班級群全員禁言,只有群主(班主任)可以發言,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高了,這樣一來,班級群就真正成了通知群,即使有個別有問題的家長也會找班主任私聊,私聊可以讓問題不擴散,不擴大,儘可能少的減少不良影響。
去年,我校小學部一年級有個家長,在班級群質疑老師,留的作業多,孩子急得哭。老師很無奈,說:「根本就沒留那麼多作業啊,只是將生字寫一遍,組詞讀兩遍,怎麼會多呢?」家長不依不饒說:「孩子並不是這樣說的,現在八點了還在抄課文,飯都不吃。」老師就說:「那你告訴孩子,老師沒留過這項作業,不用寫了。」家長還是不以為然說:「你老師留作業,不跟孩子說清楚,你現在說不用寫了,可是孩子怕你,不敢不完成作業。」還說:「你是我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不好好待孩子,以後孩子厭學怎麼辦?」……這一番話氣得老師差點吐血。可見這微信群如果出一個這樣二愣的家長,可真夠老師喝一壺的。
第二天,上課一檢查作業,才發現確實是這個小女孩記錯了作業,全班只有她自己在抄課文,結果老師被這個孩子的家長在群裡一通搶白。這件事後,這位老師實在是傷透了心,沒想到自己一顆真誠對學生的心,在家長那裡卻是這樣不堪,如果不是家長對老師極度的不滿,又怎能在班級群裡這樣給老師難堪呢?
其實家長群的設立真不是老師甘心情願的,恨不得早日解散或者禁言,因為一個班五六十個學生,什麼素質的家長都有可能碰上,特別是過分嬌慣孩子的家長,每天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問:「今天在學校學到了什麼知識?」而是問,「老師今天有沒有欺負你啊?」「你的座位老師給你調了嗎?」「同學們有沒有欺負你的啊?」等等。本來孩子天真單純,被家長一引導,在學校裡發生的好事也就成了壞事了,只聽孩子一面之詞就找上校門,辱罵老師或者狀告老師的例子多著呢。一旦微信家長群的家長失去了對老師的信任和尊敬之心,那麼這個群就成了矛盾發酵的集散地。
還有一次,我校小學部二年級,一家長就在班長群直接指罵另一位學生家長,說他家的孩子推搡自己家的孩子,讓孩子摔的後背疼。那個家長也不示弱,三說兩不說,就在群裡對罵起來。後來又罵老師,下課不看好孩子,讓孩子胡鬧騰……唉,看著這烏煙瘴氣的家長群,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嗎?
說到這裡,大家不禁要問,為什麼家長群存在這麼多問題,老師們還要建群呢?為什麼不解散或禁言呢?其實不是老師非要建群,也不是老師不想禁言,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
若干年前,根本沒有家長群,有什麼問題,家長直接到學校來找老師說,或者老師把家長叫到學校來解決問題,但是自從老師的責任無限放大後,怕的就是一些事情通知不到家長,比如,下雨天,有沒有通知家長一定要親自接送孩子?周六周日有沒有提醒家長好好負責學生的安全問題?還有上面的一些安全教育信息內容有沒有及時通知家長?等等,如果這些通知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家長,那麼一旦出事,老師就脫不離干係。
有的家長認為,家長群是老師指手劃腳支配家長的地方,但何嘗不是增加老師負擔的地方。所以家長群不能禁言,也不能解散,禁言後,一些重要的通知如何知道每個家長都收到了,解散後,又如何證明老師的安全教育等做到了位?
總之,班級群除老師外全員禁言,確實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即使禁言,也是在不需要每個家長答覆「收到」的情況下禁言。否則一旦出事,這老師的責任可就大了。
對於家長群的問題,大家怎麼認為,歡迎補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