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的家長群除老師外全員禁言,怎樣?為什麼一些老師不敢這樣做

2021-01-10 指尖教育帝國

學校的班級群全員禁言,只有群主(班主任)可以發言,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高了,這樣一來,班級群就真正成了通知群,即使有個別有問題的家長也會找班主任私聊,私聊可以讓問題不擴散,不擴大,儘可能少的減少不良影響。

去年,我校小學部一年級有個家長,在班級群質疑老師,留的作業多,孩子急得哭。老師很無奈,說:「根本就沒留那麼多作業啊,只是將生字寫一遍,組詞讀兩遍,怎麼會多呢?」家長不依不饒說:「孩子並不是這樣說的,現在八點了還在抄課文,飯都不吃。」老師就說:「那你告訴孩子,老師沒留過這項作業,不用寫了。」家長還是不以為然說:「你老師留作業,不跟孩子說清楚,你現在說不用寫了,可是孩子怕你,不敢不完成作業。」還說:「你是我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不好好待孩子,以後孩子厭學怎麼辦?」……這一番話氣得老師差點吐血。可見這微信群如果出一個這樣二愣的家長,可真夠老師喝一壺的。

第二天,上課一檢查作業,才發現確實是這個小女孩記錯了作業,全班只有她自己在抄課文,結果老師被這個孩子的家長在群裡一通搶白。這件事後,這位老師實在是傷透了心,沒想到自己一顆真誠對學生的心,在家長那裡卻是這樣不堪,如果不是家長對老師極度的不滿,又怎能在班級群裡這樣給老師難堪呢?

其實家長群的設立真不是老師甘心情願的,恨不得早日解散或者禁言,因為一個班五六十個學生,什麼素質的家長都有可能碰上,特別是過分嬌慣孩子的家長,每天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問:「今天在學校學到了什麼知識?」而是問,「老師今天有沒有欺負你啊?」「你的座位老師給你調了嗎?」「同學們有沒有欺負你的啊?」等等。本來孩子天真單純,被家長一引導,在學校裡發生的好事也就成了壞事了,只聽孩子一面之詞就找上校門,辱罵老師或者狀告老師的例子多著呢。一旦微信家長群的家長失去了對老師的信任和尊敬之心,那麼這個群就成了矛盾發酵的集散地。

還有一次,我校小學部二年級,一家長就在班長群直接指罵另一位學生家長,說他家的孩子推搡自己家的孩子,讓孩子摔的後背疼。那個家長也不示弱,三說兩不說,就在群裡對罵起來。後來又罵老師,下課不看好孩子,讓孩子胡鬧騰……唉,看著這烏煙瘴氣的家長群,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嗎?

說到這裡,大家不禁要問,為什麼家長群存在這麼多問題,老師們還要建群呢?為什麼不解散或禁言呢?其實不是老師非要建群,也不是老師不想禁言,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

若干年前,根本沒有家長群,有什麼問題,家長直接到學校來找老師說,或者老師把家長叫到學校來解決問題,但是自從老師的責任無限放大後,怕的就是一些事情通知不到家長,比如,下雨天,有沒有通知家長一定要親自接送孩子?周六周日有沒有提醒家長好好負責學生的安全問題?還有上面的一些安全教育信息內容有沒有及時通知家長?等等,如果這些通知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家長,那麼一旦出事,老師就脫不離干係。

有的家長認為,家長群是老師指手劃腳支配家長的地方,但何嘗不是增加老師負擔的地方。所以家長群不能禁言,也不能解散,禁言後,一些重要的通知如何知道每個家長都收到了,解散後,又如何證明老師的安全教育等做到了位?

總之,班級群除老師外全員禁言,確實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但是即使禁言,也是在不需要每個家長答覆「收到」的情況下禁言。否則一旦出事,這老師的責任可就大了。

對於家長群的問題,大家怎麼認為,歡迎補充交流。

相關焦點

  • 學校班級群全員禁言,只有班主任老師可以發言,你怎麼看
    現在網絡時代如此發達,老師利用班級群的形式向家長傳達一些學校要求和通知,不僅十分便捷,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雙方的時間。但是與此同時關於」班級群是否應該禁言,只讓班主任老師發言」的做法也引起了大家的討論。不知道您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 班主任嫌班級群消息太多,一氣之下開啟全員禁言,是傷害了誰?
    原本作為溝通交流用的班級群,結果不到三分鐘,群消息99+,這其中的大多數消息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跟風複製粘貼的無效信息,為了能讓後面的家長「爬樓」簡單些,班主任實行禁言模式,這樣的做法是對是錯?將班級群全員禁言,實屬無奈之舉,最後受傷的是班主任與家長!
  • 學校的班級群全員禁言,只有班主任可以發言,這究竟是針對誰?
    如果班級群全員禁言,肯定是發生過什麼事,導致作為群主的班主任非常被動,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會採取這種極端的做法,要說對不對,我看這要從幾方面來分析。第一,從消極一面來看待全群禁言。班級群作為一個小型的社交場合,主要作用是加強家校溝通,重點是家長和老師之間建立聯繫。
  • 班主任可以設置班級群全員禁言麼?
    班級群全員禁言,可以表明班主任的態度,只是方法有些武斷,作為家長一定是感覺有些時候不方便的。因為即使平臺公告、一些條款條規只需要人遵守不需要發言,還會設置反饋平臺。這樣「投訴無門」的感覺實在讓人感覺不太舒服。
  • 班級微信群的「六大原則」,老師和家長都應該記住
    同樣,班裡有什麼事情,家長和老師們也可以在群裡討論,相當於在網上開家長會,大大提高了家校溝通的效率。 但是關於班級群,老師和家長都有要吐槽的地方,其實只要大家都遵守規則,班級微信群就可以發揮良好的作用。 比如以下幾條班級微信群的原則,老師和家長們就應該記住。
  • 幼兒園班級群聊天記錄火了,家長有多「奇葩」,老師就有多無奈
    充滿焦慮的班級群趣味指數:★★★☆孩子上幼兒園時,可能會大哭大鬧,他們不敢離開家長,獨自生活在陌生的環境中。這就是分離焦慮,但是不光孩子有,家長也會有!有些家長也可能是教育行業出身,跟老師是同行。這時候,他們就會在班級群裡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不過這樣真的好嗎?在老師的工作時間、在班級群裡,這不就是明擺著「我不信任你」的嘴臉嗎?其實,這種教育經驗還是去朋友圈好啊!
  • 一年級老師:班級群的7條「群規」,請家長共同遵守!
    班級群是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尤其是剛剛進入小學的家長,對班級群尤其關注。但過不了多久,這種新鮮感就變成了「又愛又恨」。家長投訴家長A:每天班級群圖標一閃,我都要放下手頭的工作,先看看老師發了什麼通知。
  • 這份火上央視的班級微信群公約,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推出一份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引發了家長老師們的熱議,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白巖松也為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點讚。
  • 老師,您是如何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家校交流的?
    因此,班級微信群建立初期我會將一些規則發在班級微信群,讓家長們閱讀。@江蘇省崑山市張浦鎮第二小學 徐文強:班級群,雙刃劍班級群也是一把「雙刃劍」,過度依賴班級群也會讓老師的家校工作打不開局面。該家訪、面談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放下手機,把手向家長握去。
  • 【觀點】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家長群」很方便,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卻想讓老師解散呢?
    「家長群」很方便,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卻想讓老師解散呢?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家長群,從開始的建立確實方便了很多人,可是,隨著時間的積累,人們開始討厭家長群,想要老師解散了家長群,為什麼會有如此的轉變呢?這中間又發生了哪些問題呢?下面就是家長們的一些真實想法。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央視!家長和老師都應看看|關注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本該是加強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怎麼就變了味,成了一個「鬧心群」?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 班級群裡除了假老師 連家長可能都是假的……
    班級群裡除了假老師 連家長可能都是假的... 隨著對孩子成長教育的重視家長,與老師的溝通也越來越緊密。QQ群、微信群早已成為現在老師和家長們最常見的溝通渠道,但網絡身份具有迷惑性、隱蔽性的特點,這就給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
  • 微信「家長群」:一場正能量與負能量的戰爭[圖]-家長 幼兒園班級...
    現在買學區房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這些都是在家長群中經常出現的句子。一班一群,手機端將所有的家長都聯繫在了一起,而小小的群裡,是一場正能量與負能量的全面戰爭。  發通知生怕被淹沒  「我手機裡大多數群都是屏蔽提醒的,唯獨我女兒班級群我是不敢的,隨時有提醒隨時看通知,絕對不敢有錯過。」
  • @所有麗水學生家長 已有人在班級群被騙!
    開學了如果老師在孩子的班級群內發消息「請大家交學習資料費、班費」沒過幾分鐘,便有家長在群裡「帶節奏」以發紅包的方式上交所謂的費用作為家長的你會怎麼做?然而誰能料到此「老師」非彼老師你上當受騙了!騙子混入班級群內,換上班主任的頭像,搖身一變,成了「班主任」。謊稱學校要交錢,語氣也裝得有板有眼,一些家長就此上當受騙。近日,麗水一學校的英語學習群中出現了一條信息,發信息的人是英語老師林老師。「林老師」表示,學校要收取198元的資料費,並讓家長們將紅包發在群內。
  • 家長們,請注意!有騙子潛入微信群冒充老師進行詐騙!
    近期,鹿泉區轄區內有中小學家長群內發現冒充班主任、冒充老師名義,向學生家長實施詐騙,請大家擦亮眼睛,遇到此類情況,不輕信、不轉帳,共同防範。常見形式:騙子潛入家長微信群或QQ群中,將頭像和暱稱設置成與老師相同,冒充老師以交納材料費或補習費為由通過發送收款二維碼讓家長交款,部分家長信以為真,導致被騙。為什麼家長會紛紛打錢?為什麼不法分子能頻頻得手?
  • 老師讓家長改群名片,結果家長一直改不好,老師:我太難了
    這不前一陣子貓爸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正常情況下,小學剛入學的學生家長都要新建班級群。為了方便管理,班級群裡的家長必須要修改群名片,比如修改為某某爸爸或者某某媽媽。視頻中的老師也是這樣通知家長的,要求新進群的家長把群名片修改為某某爸爸或者某某媽媽。結果有一個孩子的爸爸把群名稱修改成了某某爸爸,這也成功了逗笑了其他家長。
  • 一學期過半,家長固定回復,每天發3遍,老師忍無可忍:直接禁言
    近些年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個雷區,一些微小的事情就會演變成引發全民熱議關注的話題。在幾千年「尊師重道」的儒教文化洗禮下,大部分的家長以及老師,仍然保持著最樸素的關係,老師盡職盡責的為孩子傳道授業,而家長則在負責孩子生活的同時,也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去。
  • 幼兒園老師在家長群裡發了一張照片,家長怒了,網友:老師自找的
    近年來除了醫患關係緊張外,老師和家長的關係也變得緊張起來。一個不小心,就能引起矛盾,讓老師丟了飯碗。這不,有個幼兒園老師,因為在班級群裡發了一張照片,就遭到了家長的質問。這位老師在孩子午休時,隨手照了一張孩子們午休的照片,發到了班級群,很多家長看完之後都在群裡附和回覆:「老師辛苦了」、「老師費心了」,但是有一位媽媽看到老師發的照片瞬間怒火攻心,因為別的小朋友都是好好地蓋著被子在睡覺,而自己的孩子被子在身子底下,孩子肚子上沒有任何蓋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