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機最普及的快充應該還是華為的40w,每年的p和mate,還有nova和榮耀的各種套娃機應該已經賣出幾億臺了。連我爺爺奶奶用的都是華為的40w。
說回蘋果,20w對蘋果來說確實是快充,但對安卓一眾旗艦而言太弟弟了。
要理解蘋果的邏輯其實很簡單,你必須首先要深刻的明白蘋果是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公司!
利潤!利潤!利潤!
蘋果最看重的就是利潤,除了主板,soc和屏幕這種核心競爭力,蘋果敢在任何地方閹割。充電頭說不給就不給,耳機也是說不送就不送,你能奈他何?
20w快充也是如此,蘋果沒有能力做更高功率的快充嗎?怎麼可能,連CPU和gpu都可以自主設計,怎麼會連快充都做不了。
最重要的是快充會增加成本!!!
這才是蘋果行事的第一準則。
成本是蘋果不做快充的最主要原因。今年加上了5g其實對蘋果而言成本增加的壓力很大,現在這個時間點再去漲價註定銷量會跌,只能在其他方面閹割來維持利潤空間。
第二個原因,就是對於蘋果的小電池來說,20w其實充的也不慢,半個小時基本都可以回血50%以上,甚至對12mini那種電池來說,20w的充電時間說不定比4000ma的華為40w還短。
最後,蘋果上不上快充其實都很難影響銷量,只要夠便宜,銷量就一定不會少
我們要明白的是,快充對於蘋果來說不是技術上的問題,僅僅是產品策略上的問題。
120瓦蘋果能不能做到不好說,但肯定可以做到比20瓦更快。那蘋果為什麼不願意做更快?
沒有別的理由,真的純粹是擠牙膏。
為什麼蘋果敢這樣擠牙膏?
因為消費者真的願意買。
但我們不能以一款產品的銷量,以消費者願意買就認為消費者不在乎快充。說什麼消費者不在乎的純屬洗地。
只能說明消費者因為產品的別的原因,或者說產品的綜合素質而忍受了這個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