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取代香港,成全球時尚美妝公司地區總部首選地

2021-01-13 界面新聞

記者 | 黃姍編輯 | 樓婍沁1

國際房地產顧問第一太平戴維斯香港研究部預計,隨著內地時裝和奢侈品市場的重要性愈加突顯,國際零售品牌將在未來數年逐步把地區總部從香港遷至內地。而上海將會是大部分會國際零售商地區總部的首選之地。

香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這份報告援引市場消息稱,包括美妝、時裝、珠寶和腕錶等在內的多個國際零售品牌在未來幾年將逐步把地區總部從香港遷移至內地。而這些國際奢侈品牌將主要在內地一線和準一線城市拓展業務,他們多會選擇落戶由較為熟悉的內地及香港開發商所開發的零售項目。

Prada內地旗艦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法國美妝巨頭歐萊雅集團(L』ORAL )便已經在2020年提高了歐萊雅中國的戰略地位。2020年11月,歐萊雅集團宣布了亞太地區的架構重組。歐萊雅把原本各自為政的歐萊雅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和韓國五個地區整合為「北亞區域」團隊,並任命原歐萊雅中國總裁Fabrice MEGARBANE來領導全新北亞區域的業務。這項任命在2021年1月1日已經正式生效。

界面時尚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除了Fabrice MEGARBANE從中國區總裁升職為北亞區負責人之外,原歐萊雅中國副總級別高管也升任至北亞區相應部門負責人職位。而此前,歐萊雅中國團隊進負責內地市場的業務,與香港團隊的工作是分開的。不過,香港《南華早報》近日報導稱,歐萊雅正在縮小香港區域辦公室的規模,把更多崗位移至內地和新加坡辦公室。

《南華早報》還援引市場消息稱,國際奢侈品牌如範思哲(Versace)、菲拉格默(Salvatore Ferragamo)、和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旗下的寶格麗(Bulgari)、芬迪(Fendi)、紀梵希(Givenchy)和思琳(Celine)等已經在2020年裁減了香港地區總部的僱員,並將更多的資源分配給內地辦公室。

而知情人士也透露,法國鞋履品牌Ash確認將把運營團隊遷至上海。其它一些品牌則正在等待疫情過去,入境政策進一步放開。

在90年代末和千禧年之初,香港是外資時裝和奢侈品牌拓展亞洲市場的關鍵市場。開放而繁榮的市場經濟、健全的法律法規,以及富裕的本地中產崛起,都為國際品牌以香港為核心,輻射至附近區域進行貿易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而寬鬆而優惠的稅收政策也成為外資品牌在2010年左右開始吸引大量內地遊客赴港消費的關鍵。

Tiffany北京旗艦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因此,頭部的奢侈品集團在最初進入亞洲市場的時候,除了首先在日本市場設立區域性分公司之外,進而會在香港設置區域性總部,由該地區團隊分管日本之外的其餘亞太市場。以LVMH集團為例,其亞太區總部便設在香港,成立於1995年,該區域總部主要負責LVMH集團在除日本之外的其餘亞太市場的商業活動,包括大中華區、韓國、東南亞、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而如今,香港之於外資零售品牌的戰略重要性相對於內地市場正在逐漸降低。

貫穿2020年全年,多個國際時尚和奢侈品牌先後放棄了位於香港黃金地段的鋪位。蒂芙尼(Tiffany & Co.)、Valentino、蔻馳(Coach)和普拉達(Prada)等奢侈品牌先後關閉或不再續約位於尖沙咀廣東道和銅鑼灣羅素街的品牌旗艦店。與此同時,時尚腕錶品牌Swatch、GAP、TOPSHOP、阿迪達斯、耐克(NIKE)等國際知名服裝品牌也先後關閉了位於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上的店鋪。

旅遊零售額大幅下滑、租金高昂是這些國際品牌放棄昔日旺鋪的主因。受到香港社會事件影響和新冠疫情的衝擊,以中國大陸為主的赴港遊客數量驟減重創了香港零售業;自2019年7月以來,香港零售業銷售總量連續15個月呈現兩位數下跌態勢,直到2020年8月才跌幅才縮小至個位數。這其中,羅素街、廣東道、皇后大道等高度依賴外來遊客消費的高端零售街區受到打擊最大。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內地赴港旅客的數量幾乎降至零點。無法出境旅遊消費的中國遊客轉而在國內市場購物,大幅推高了奢侈品牌在內地市場的銷量。

以普拉達(Prada)為例,歸功於內地奢侈品消費者從境外市場回流,以及內地奢侈品零售環境向好,2020財年下半財年,這個義大利奢侈品牌在內地市場的銷量上漲了52%。相反的是,沒有了中國遊客的銅鑼灣旗艦店也就不再是旺鋪,普拉達在2020年6月關閉了這間品牌旗艦店。

廣東道和羅素街一直是是香港商業零售租賃價格最高的地段,皇后大道同樣也屬於黃金地段。這些街區的共同特點都是外來遊客集中,因此聚集著大量的珠寶和腕錶、美妝護膚和奢侈品牌。

隨著國際品牌紛紛退租,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發布的《2020年第四季零售租賃報告》,如中環皇后大道和銅鑼灣波斯富街等香港高端零售街區的空置率在過去幾個月已經高達20%。第一太平戴維斯香港董事總經理及租賃部主管黎達志表示,「國際品牌尚未打算完全撤出香港,不過他們將愈來愈重視龐大的內地市場。」

第一太平戴維斯香港研究及顧問諮詢部主管盛世民告訴界面時尚,「雖然部分零售商正考慮搬遷,但目前要實現從香港遷出並非易事。」

肉眼可見的是,那些放眼於內地市場急速增長和深厚未來潛力的零售商肯定會擴充在內地的規模,「目前我們已見到有更多這類公司落戶南京西路一帶。」盛世民告訴記者。

雖然如LVMH集團、開雲集團、蒂芙尼、Coach母公司Tapestry集團等外資零售企業目前的區域性總部仍然放置在香港,但它們近年來已經越來越重視在內地市場進行企業層面的傳播。這些奢侈品集團都在逐漸增加內地市場的崗位,並聘請更了解中國市場和消費文化的僱員來更好的運營內地市場的業務。

相關焦點

  • 香港取代曼谷,成為中國遊客春節首選目的地 | 美通社頭條
    ,成為亞洲旅遊者2018年春節第一大首選旅遊目的地。對於中國大陸遊客來說,香港取代曼谷登上第一的寶座,曼谷下滑至第三名。同時,由於遊客尋找更溫暖的海灘度假勝地,普吉島也攀升成為第二大最受歡迎的景點。最受中國大陸遊客歡迎的國家是泰國,共有三個地方(曼谷、清邁和普吉島)連續三年躋身前五。中國大陸遊客的十大春節首選旅遊目的地:1. 香港2. 泰國普吉島3. 泰國曼谷4.
  • 美妝相機推七大時尚之都萬聖節妝 火箭少女101化身明星美妝管家
    作為全球最大最專業的試妝平臺,每一年美妝相機都為全球各地的用戶提供了萬聖節全新變裝玩法。這一次,美妝相機更是邀請到了明星化妝師為倫敦、東京、巴黎、米蘭、紐約、莫斯科、香港全球七大時尚聖地專門定製了具有當地特色的萬聖節妝容,用戶打開美妝相機即可隨時隨地變身「國際百魅鬼咖」。
  • 2019中國時尚零售企業百強榜:護膚美妝類增長強勁
    33%(護膚美妝類百強企業總營收大幅下降主因為,去年上榜的百雀羚和上美集團兩家龍頭企業因未披露2019年營收而未錄入榜單)。時尚零售百強企業的發展推動了各品類行業集中度的不斷提高。除護膚美妝類百強企業因統計企業調整的原因導致市場佔有率的同比減少,其他品類均錄得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
  • 40年超2700億美元,上海何以成了外資首選地
    2020年,新冠疫情驚濤駭浪席捲全球,而境外資本為何依然如此看好上海?因為,上海誓言成為新時期「外資首選地」的目標,有底氣,且有潛力。40年,因開放而興的上海,引資動能越來越強開放共享,正是上海經濟強悍競爭力的重要底氣。
  • 英國美妝集合店品牌Space NK將撤離中國市場,或因總部資金周轉出現...
    《女裝日報》日前報導稱,該公司在4月1日確認已經在本周早些時候關閉位於中國的門店,並且遣散了僱員。目前,Space NK在中國市場共有8間門店,分別開在上海、北京、重慶和成都四座城市。但Space NK上海國金IFC店的一名銷售告訴界面時尚記者,做出該決定「主要是因為總部資金出現問題」,以及歐美零售市場停擺和全球供應鏈阻斷影響到中國市場的供貨等。界面時尚記者就此事也向Space NK中國團隊發出了問詢郵件。目前,該團隊還未做出回應。
  • 美妝科技公司與美妝公司的差距,將大於汽車和馬車
    而在100年前的歐洲,汽車從誕生到取代馬車也經歷過一個複雜的鬥爭過程。與百年前的汽車革命一樣,科技正席捲著各行各業,成為美妝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019年初,歐萊雅率先提出了向美妝科技公司轉型的戰略目標。這家全球最大美妝公司的轉型將會給行業帶來哪些啟發?消費者需求驅動企業全面變革科技,是將人們的美麗夢想照進現實的媒介。
  • 國貨美妝成「國潮」
    從「低端廉價」到「時尚風向標」;從「做貼牌」到「賣品牌」;從大訂單、悶頭生產到個性定製;從線上到進駐一線城市核心商圈……國貨美妝品牌成了品質和潮流的引領者,其崛起折射出「中國製造」正不斷向「中國質造」和「中國智造」邁進。
  • 大量奢侈品牌地區總部遷往內地,恐影響香港寫字樓市場
    一些奢侈品零售商正考慮將其地區總部從香港遷至中國內地,以更加靠近主要市場。據市場觀察人士稱,這可能會帶來香港寫字樓租金的下降。 市場消息人士表示,範思哲,菲拉格慕,路威酩軒旗下的寶格麗、芬迪、紀梵希和思琳等品牌去年香港總部都在裁員,並將更多的人力資源轉移到中國內地。 消息人士稱,美容集團歐萊雅也計劃縮減其香港地區辦事處,並將職位轉移到中國大陸和新加坡,而法國鞋類品牌Ash將把業務轉移到上海。
  • 上海:45家企業獲頒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認證證書
    這其中包括了全球最大的體外診斷企業生物梅裡埃、全球最大家族郵輪企業地中海郵輪、全球最大的國際酒店集團洲際集團、全球最大的通用建築和工程設計公司AECOM、世界著名的時尚奢侈品牌蔻馳集團、世界最大的中小型顯示器製造商株式會社日本顯示器、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美泰集團、世界排名第一的香水企業COTY集團、全球內存生產領導者金士頓公司、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日本日化企業小林製藥等。
  • 英國快時尚NEXT開始重押美妝集合店,想做下一個絲芙蘭
    此前NEXT已經向英國地產開發和投資公司Hammerson預留了5個店鋪空間,這些位置曾屬於英國連鎖百貨公司Debenhams的美容院,但Debenhams因疫情瀕臨破產,便被空置了出來。NEXT美妝店預計在當地疫情轉好、零售業恢復之後開業。
  • 「黑暴」+疫情+免稅新政,連環重擊下香港美妝零售能否重回巔峰?
    美妝零售巨頭進入「冰河時代」 作為愛美、潮流、時尚女性的購物天堂,香港美妝零售業的繁榮程度曾一度可與奢侈品消費並駕齊驅。而作為來港shopping的消費者和代購必去之地,莎莎國際、屈臣氏、萬寧、卓越這些香港美妝零售巨頭也跟隨香港經濟繁榮的步伐一併發展壯大、走出香港,邁進更廣闊的的消費市場。
  • 妝點優選:全球美妝跨境供應鏈,全球購直播貨源新選擇
    隨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以及消費觀念的日趨國際化,中國人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擁抱海外優質產品,中國的跨境電商產業正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據統計,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額達918.1億元,同比增長16.9%,是同期中國進口整體增速的10倍以上。由於品類的特殊性,專注於美妝產品的跨境電商平臺對供應鏈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緊迫。
  • 美國品牌正失去中國消費者|perfect corp|tiffany|美妝|la perla|...
    今日份Dim Sum上桌天貓淘寶將引進AR試妝技術| 美妝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日前宣布與Perfect Corp.建立新的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把AR試妝技術YouCam Makeup整合到淘寶和天貓平臺中,以提高消費者的參與度和平臺美妝產品的銷售轉化率。
  • 「妝」神弄「鬼」美妝相機如何引爆全球萬聖狂歡
    作為全球最大最專業的試妝平臺,每一年美妝相機都為全球各地的用戶提供了萬聖節全新變「妝」玩法,得到了廣大網友的一致好評。2017年萬聖節美妝相機位列AppStore攝影與攝像/免費總榜第一聯動全球七大時尚之都,用戶體驗變身「國際百魅鬼咖」今年,美妝相機以「萬聖全球風尚秀」為主題,聯動倫敦
  • 上海「十強」佔五席凸顯時尚之都 中國時尚零售百強榜單公布
    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19年中國時尚零售百強榜單,粵、滬、浙、京成時尚零售百強總部主要聚集地。上海企業在時尚零售「十強」當中佔據五席,其中包括老鳳祥股份和上海豫園黃金珠寶集團為上海本土企業,耐克(中國)、阿迪達斯(中國)和迅銷(中國)(優衣庫)為設於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上海作為中國時尚之都當之無愧。
  • 上海美博會官方伴手禮走紅 法國AU大師芒果美妝蛋圈粉時尚圈頂流
    作為全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美容產業盛會,一年一度的上海美博會成了全球頂級美容品牌的秀場。為了展示最新的美業流行趨勢,每一屆上海美博會都會跟一個國際品牌合作,通過官方伴手禮的方式,展示當年度最具亮點的美業潮流產品。
  • 玩美移動上海首屆全球美妝科技論壇,共探美妝科技大未來
    )上海】12月19日報導 12月19日,「玩美移動·全球美妝科技智能零售」論壇在上海寶格麗酒店舉辦。然而,關鍵因素在於科技如何在正確地傳達品牌訊息的同時,也滿足消費者個人的購物需求。 不單只影響銷售層面,在線下溝通時能創造更有趣且具互動性的消費體驗,玩美移動領先的美妝科技恰如其分的解決了兩個關鍵問題。
  • 2011 ELLE 年度美妝之星 傳遞風格魅力 閃耀美妝之星
    2011 ELLE 年度美妝之星評選結果揭曉 2012美妝趨勢驚豔呈現 上海2011年12月22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時尚界最具權威的美妝大獎頒獎禮現場星光熠熠,包括 Andy Koh、唐毅、田洪禹、Yooyo、淳子、柳燕、羅羅以及範菁等在內的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以及馬來西亞的美妝達人、資深彩妝造型師,名模宋姍姍、石周靚以及 ELLE 的好朋友們共同出席了這場美妝界盛宴。現場同時發布了2012年 ELLE 最新美妝和護膚趨勢,將美麗的秘訣傳遞給更多自信優雅的女性,為亞洲女性打造獨特的時尚魅力。
  • 「新聞推薦」美中對峙下新加坡成為中國公司海外投資首選
    和新加坡條件類似的香港,因為中國在香港實施國家安全法引起爭議和抗議,導致許多西方企業在亞洲尋找更穩定的商業環境。)表示,另外還有一個原因讓新加坡成為中國公司海外投資的首選。和東南亞其他國家相比,新加坡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因為新加坡作為母公司在亞洲的區域總部,可以成為其他國家,例如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國家的外國投資者。雷德費恩表示,中國公司到新加坡成立區域總部,再轉到第三地,就能夠避免被視為是中國投資。
  • 吸引全球化妝品企業的上海東方美谷究竟在哪兒?奉賢幹部的回答玄妙...
    而今再談「東方美谷」,國內外的美妝產業圈內人都不陌生,甚至能脫口而出「以上海奉賢全域為依託,承載美麗健康相關產業」的內涵,嘆服它對全球化妝品企業的號召力。4年時間一個地區產業品牌從無到有從地方走向世界「東方美谷」如何做到?它的實踐又能給地區產業品牌的培育帶來怎樣的啟示?這值得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