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煎熬的2020年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到頭了,年關也越來越近。考慮到去年最令人頭疼的特殊情況,很多年輕人都準備買輛車。一方面有備無患,另一方面,在口罩裡憋了一整年了,趁過年帶家裡人出去走走,也方便些。
所以,2020年11月,中國家庭轎車市場也迎來了理所當然的銷量高峰。在一系列以家轎自居的車型中,有個車型的名字有些過於搶眼——軒逸。為什麼這麼說?平時單一車型的月銷量也就3萬臺,金九銀十偶爾會有優秀的會賣出4萬多的數量。而光11月,軒逸就賣出了65,338輛,同比勁增23.6%。
平日裡常和軒逸搶第一的朗逸,11月銷量也很不錯,比第三名多出6000多輛,但還是和軒逸差了將近一個凱美瑞的銷量(將近2萬輛)。這麼大的差距,是朗逸、卡羅拉這些有數的大佬掉鏈子了,還是軒逸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長項呢?今天我們就拿德系老大哥朗逸做個比較,看軒逸月銷6萬輛的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造型比較:不管德系還是日系,肯改變才有粉絲
軒逸和朗逸都採用了家族化的設計語言,如果說賣得銷量差不多,說各有千秋也無所謂。可為什麼軒逸賣得比朗逸多呢?從外觀上找原因的話,一個字——狠。
朗逸確實也進行了「設計語言優化」,但局限在扁平化品牌LOGO、全系標配LED大燈帶日間行車燈、LED立體尾燈這種細微的調整上。
相比較而言,軒逸並不拘泥於所謂的「家族化」,而是狠下心來,對車輛的底盤、車身框架都做了大刀闊斧的改變。
從外觀設計的細節上看,軒逸的車身線條變化更加明顯,霧燈區採用了大尺寸的進氣函道形設計,匹配更長更寬更低趴的車身比例,不僅視覺效果更加精緻,而且運動感非常到位。常有用戶反饋說,買回去別人以為買了個30萬的車。
以前常有車評人說,外觀設計是一種玄學,但在軒逸和朗逸的battle中,更加動感的外觀,確實加分不少。據了解,軒逸還提供魅影套裝,增加了很多燻黑元素處理,整體表現更加個性,張揚。大概真正懂用戶的需求,好好做造型,大膽搞革新,才能成為團寵吧。
空間比較:簡約不等於簡單,舒適性得看用心
空間比較,很多人都喜歡比參數,其實參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無法衡量全局。比方說,從長度的參數上看,朗逸的長度和高度的參數都要比軒逸大。但真的坐進去了,才發現,軒逸無論從前後排的頭部、膝部空間上看,還是從後排整體的乘坐感受來講,都要優於朗逸。
原因很簡單,和朗逸等車型日復一日地「啃老本」不同,這一代軒逸在車身研發上就很用心。通過比較現款和老款,你會發現,這車直接把乘客的需求加到了研發設計過程中,所以軸距和寬度的絕對值都有大幅的增加。這些動作因為是在車身研發過程中就做到位了的,所以即便是為了更優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故意做低的車身高度,也並沒有影響後排乘客的頭部空間。
除了車身根本的優化,軒逸的用心還體現在一些很細小得地方。比如說一直以來就飽受讚譽的「大沙發」,即便是仿皮的材質,坐起來也非常柔軟舒適。搭配上精緻的鋒線和剪裁,給人一種非常高級的感覺。後排中央扶手,帶有杯架,大部分車型還配有獨立空調,就是去接丈母娘也不用擔心不夠有面兒。
值得一提的事,軒逸和朗逸都搭載了車載智聯娛樂交互系統,簡稱智能車機。其中,朗逸豪華版跟新款高爾夫一樣,多了個觸摸式的空調控制,看起來確實挺有意思的。但架不住軒逸的車機系統功能多啊。軒逸的車機功能不僅囊括了朗逸的那幾項遠程控制功能,還提供包括遠程控制發動機&空調、在線視頻、智慧加油等在內的6項遠程控制及12項語音控制功能,便利性和實用性都更好一些。
其實從審美上看,這一代的軒逸和朗逸都屬於包浩斯設計理念的產物,內飾設計上並沒有太多累贅的分層,整體感受是中國消費者偏愛的「大氣」路線。只是,相比較而言,軒逸在設計上並沒有因為「簡約」而將很多細節的配置「簡單化」,該有的東西一應俱全。這或許也是它克敵制勝的法寶之一吧。
配置比較:日常家用,安全和油耗同等重要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配置的對比。和以往天窗、輪轂面面俱到的「扣細節」的對比方式不同,這次我們在研究兩車配置差異的時候,只看動力配備、安全配備兩大塊。因為這兩個方面會直接影響到車輛的實際體驗,而且影響程度很大。
從動力的豐富性上,雖然朗逸有1.5L+6AT/5MT、1.4T+7DSG多種動力形式,但1.4T+7DSG其實已經上到15萬左右的價格,而軒逸官方指導價最高也才14.3萬。主銷車型層面,朗逸的1.5L+6AT/5MT的動力形式和軒逸的1.6L +CVT還是有差距的。
差距主要在兩方面:1、朗逸油耗要普遍高於軒逸,在軒逸百公裡油耗都突破「4.9L」大關的現在,朗逸的百公裡油耗還是保持在5.5L以上,著實有些弱了。2、動力的絕對值:軒逸的1.6L發動機無論是最大功率(99kW)還是最大扭矩(159N·m),都要高於朗逸的1.5L發動機(峰值功率83kW,峰值扭矩145N·m)。
另一方面,雖然兩車的被動安全一樣都非常豐富、細緻,但軒逸的主動安全配置比朗逸高了不止一個層次。就是拿朗逸14.69萬的車型來和軒逸比,都可以說「差以千裡」。當軒逸14.3萬的車型已經裝備了併線輔助、主動剎車、車道偏離預警、疲勞駕駛等一堆主動安全配置的時候,朗逸只有一個胎壓報警勉強能算得上是稍微帶點科技含量的安全配置。事實上,便宜了3000多塊錢的軒逸已經配備了胎壓顯示了。除此之外,像軒逸IDM智能公路穩行系統等日產獨創的配置,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反正從目前軒逸在配置上的表現來看,即便很久都佔著「國民家轎」的頭銜,軒逸也並沒有忘記在家庭用戶關心的油耗、安全方面多下功夫。
結語
2020年即將收尾,關於銷量的故事還會繼續。不過,從這次和朗逸的1V1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除非朗逸突然大降價,一個月賣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十幾萬輛「逆天」銷量,否則,2020年的銷冠依舊是軒逸無疑。畢竟買車的是消費者,哪個車對自己的口味,別說看一眼了,坐進去開兩圈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