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代理退保」黑手伸向貸款保證保險!銀保監會作出3點提示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近日,銀保監會向各銀保監局、各財險公司下發《關於加強貸款保證保險銷售管理及投保提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加強貸款保證保險銷售管理,並提示消費者正確認識保證保險與貸款之間的關係,全面了解保險產品,仔細籤閱保險合同,嚴格履行合同義務,妥善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並警惕「代理退保」騙局。

當前,很多人因有貸款需求,為獲得增信服務,提高貸款成功率,選擇投保個人貸款保證保險。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由於保險公司經營的貸款保證保險業務在信息披露、宣傳提示等銷售環節存在不規範行為,且存在一些機構或個人編制標準化投訴模板,誘導投保人向保險公司退保以牟取不當利益等行為,導致出現貸款人投保不知情、強制投保、信息不透明等問題。

這些問題同樣反映在信訪投訴數據中。近期,銀保監會消保局發布的《關於2020年第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二季度保證保險糾紛投訴6433件,佔財產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近4成。

針對以上問題,銀保監會迅速做出反映,於近日下發《通知》,進一步強化財險公司銷售管理,切實保護投保人合法權益。

3點提示!消費者需記牢

銀保監會對消費者作出如下3點提示,確保投保行為是消費者本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保障消費者自主選擇權。

01

警惕「代理退保」黑手

值得注意的是,「代理退保」黑產業已逐漸從人身險行業蔓延至財產險行業,誘導投保人退保,並牟取不當利益。

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向投保人出售「投訴技巧教程」,賺取手續費、諮詢費等費用;二是誘導、強迫投保人籤訂「代理維權服務協議」,預先收取費用或者承諾成功逃費、逃債後收取提成;三是利用電話、簡訊、微信、網絡平臺等渠道發布不實退保、退費、退息、免債等信息,虛假承諾、招攬投保人以獲取不當利益。

投保人要關註上述行為可能引發的個人信息洩露、遭受詐騙、經濟受損、影響個人信用記錄等風險,並做到下面這三點:

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保管好身份證件、銀行卡號、行動支付碼、保險合同、網銀驗證碼等信息,謹防不法分子利用個人信息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一些機構或個人可能教唆、脅迫投保人虛構事實、偽造證據,或違法使用投保人個人信息,牟取不當利益。投保人要提高警惕,避免自身涉及法律風險。

如與保險公司發生糾紛,投保人要首先與保險公司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撥打12378 銀行保險消費投訴維權熱線,或通過仲裁、訴訟等司法途徑解決。投保人要對投訴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02

借款≠必須購買貸款保證保險產品

貸款保證保險是以借貸關係為承保基礎的一種保證保險產品,該產品的借款人為投保人,出借人為被保險人,其功能是為有融資需求的借款人提供增信支持,為出借人的資金損失提供風險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借款人可根據自身經濟承受能力選擇是否購買貸款保證保險產品,而非在辦理貸款過程中必須購買,即借款人如符合出借人的貸款審批條件,可直接獲得貸款,無需購買保證保險相關產品;如不符合出借人的貸款審批條件,可通過購買保證保險增信,以提高貸款成功率。

投保人在購買保證保險後,需知曉以下事項:

若投保人在未還清貸款前提前退保,將導致被保險人的信貸損失風險上升,被保險人出於風險管控考慮,可能要求投保人提前還款,將影響投保人對該筆借貸資金使用的穩定性。

若投保人未按照貸款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便觸發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向被保險人履行保險賠付責任後,投保人的債權人將由被保險人轉為保險公司,而投保人自身債務不因保險公司的賠付而滅失,保險公司依法獲得債權後,可向投保人開展相關債務追償工作。

03

籤閱保險合同需慎重

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被保險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訂立保險合同,應協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因此,投保人要認真研究保險條款,審慎籤署保險合同。

購買貸款保證保險前,投保人要充分了解貸款保證保險產品的功能和特點,並結合自身經濟能力和實際需求決定是否購買。

購買貸款保證保險時,投保人需確保本人購買,避免指定他人代為操作,勿將個人信息隨意告知他人。籤署保險合同前,投保人要仔細閱讀保險產品介紹、保險責任、違約後果、賠償處理等內容,慎重籤署保險合同。

購買貸款保證保險後,投保人除按照貸款合同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外,還要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向保險公司繳納保險費;保險公司若在履行保險賠付責任後獲得對投保人的債權,投保人需向保險公司履行還款義務。

投保人發生債務違約後,其信貸違約記錄將被上傳至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對個人未來的貸款、就業、出行、任職等方面產生較大限制性影響。

投保人需充分享有知情權選擇權

《通知》還表示,將從以下三點加強財產險公司貸款保證保險銷售管理。

01

要高度重視加強貸款保證保險銷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針對投保人為個人的保險業務,要將風險防控埠前移,結合線上和線下的風險特點,制定標準化銷售行為規程,實施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做好公司自身和業務合作方的銷售培訓、過程監督等工作,確保投保人充分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

02

開展貸款保證保險業務時,要切實做好個人購買貸款保證保險的投保提示,在投保環節提示投保風險;

要規範貸款保證保險功能作用宣傳,通過官網、培訓手冊、宣傳圖文等形式,客觀介紹貸款保證保險業務,闡釋險種特點,說明注意事項。

03

要加強貸款保證保險銷售過程的風險監測及研判,建立健全應對機制,完善應急預案,妥善處置銷售管理中出現的新風險、新問題,並及時報告風險所在地銀保監局。

相關焦點

  • 「退保黑產」又起?黑手伸向貸款保證險!
    「代理退保」的套路從去年至今,代理退保現象愈演愈烈,在銀保監局多次提示風險後,銀保監會也在4月初發布《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其中,提示消費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一是失去正常保險保障風險,二是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風險,三是個人信息洩露風險。
  • 中國銀保監會再次重點提示「代理退保」
    、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主要負責人面向記者提問,重申了注意防範保險行業「代理投訴」、「代理退保」等行為。  之所以用「重申」,因為在近年來,「代理退保」、「代理投訴」情況在全國各地不斷出現,消費者權益受損的情況也不斷發生,對此,包括中國銀保監會在內,各地的保險監管機構先後共發布過超過50餘次的相關風險提示。此次中國銀保監會發言人再次提及,說明此情況並未得到明顯改善,需不斷向廣大保險消費者提示其中風險,藉此,小微(後援微動力)也為大家解讀一下此次重申的重點內容。
  • 平安退保才是關鍵丨銀保監會再出手,整治保險「代理退保」黑產騙局
    2020年4月9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了《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要求各保險機構提升內部管理和服務水平,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提醒消費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根據自身需求謹慎辦理退保,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 健康險、信用保證保險都中招 銀保監警示代理退保騙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壽險、健康險、信用保證保險都中招 銀保監警示「代理退保」騙局李致鴻除「代理退保」外,有的組織還從事信用卡套現、小額貸款業務,消費者個人信息資料存在較高的被洩露或被不法分子惡意使用的風險。
  • 銀保監會公布:2020年二季度保險公司投訴情況 誰家又上榜?
    ,畢竟近期代理退保現象日益嚴重,甚至形成產業鏈條,各種廣告漫天~在疫情影響之下,居民對未來收入預期不足,就業率等影響因素,使得消費者容易聽信「任意險種都可退」、「全額退保」等宣傳,更是加劇了這一現象!3退保黑產現象突出監管罰款力度也加大退保黑產的影響近期,多地銀保監局發布消費提示,指出近期保證保險投訴增多,背後有非法機構誘導
  • 銀保監會揭秘「代理退保」騙局 隱藏的這三種風險不容忽視
    銀保監會揭秘「代理退保」騙局,隱藏的這三種風險不容忽視 摘要 【小心!銀保監會揭秘「代理退保」騙局 隱藏的這三種風險不容忽視】疫情期間又有人玩起「代理退保」騙局。這一行為隱藏至少三種風險:失去正常保險保障風險、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風險、個人信息洩露風險。
  • 銀保監會:注意防範「代理投訴和退保」行為造成的二次侵權
    注意防範「代理投訴」「代理退保」行為造成的二次侵權,銀保監會曾發布《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向消費者提示過代理退保行為可能隱藏的詐騙、個人信息洩露等風險。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包括銀保監會在內,各地監管機構針對「代理投訴」「代理退保」的相關風險提示超過50次,「代理投訴」「代理退保」已引起社會普遍關注。
  • 代理退保打起了個人借款保證保險的主意?甘肅銀保監局發布消費者提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近期,有消費者反映在金融機構辦理個人借貸業務時,因投保個人借款保證保險產生糾紛。為維護廣大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甘肅銀保監局發布消費者提示。甘肅銀保監局表示,消費者要正確認識這一業務,並全面了解合同權責。消費者應通過金融機構正規渠道辦理個人借貸業務,同時可通過個人借款保證保險為個人獲得借款提供增信支持。消費者辦理上述業務時,必須先了解業務流程,仔細瀏覽操作提示,認真閱讀借款合同、投保提示、保險條款、告知事項等相關文件。
  • 銀保監會:防欺詐風險保平安警惕「全額退保」騙局
    「保險都是騙人的,我交了3年保費,一共花了3萬多,現在退保說只能退不到1萬,這不是騙人是什麼!」相信抱有這樣想法的投保人不在少數。很多人買完保險想退保,但坦白說一句,除非您的保單還在猶豫期內,申請退保可以獲得全部的保費,除了這一情況,基本沒有「全額退保」的可能。
  • 銀保監會喊話消費者警惕「全額退保」,這三大風險要小心!
    近來較火熱的「全額退保」代理業務,在被多家媒體揭露其「黑產」面目後,引發了銀保監會的關注,並在4月9日發文提醒消費者注意防範風險,用正當手段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在此之前,也有廣東銀保監局、深圳銀保監局、北京銀保監局等部門地方監管對此進行了風險提示。
  • 小心這些「保險客服、保險代理」圈套 佣金、服務費兩頭吃
    北京銀保監局在官方網站定期提示,如「芝麻開門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平安保險代理(北京)有限公司」等「有照無證」類機構名單,消費者可及時查詢,確保從「證照雙全」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處購買保險產品。特別是,並非冠有「保險」之名,就是正規保險產品。《保險法》明確規定,只有依法設立的保險公司才能經營保險業務。消費者可以查詢銀保監會官方網站,核實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信息。
  • 小心這些「保險客服」、「保險代理」的圈套!在抖音、小紅書攬客...
    北京銀保監局在官方網站定期提示,如「芝麻開門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平安保險代理(北京)有限公司」等「有照無證」類機構名單,消費者可及時查詢,確保從「證照雙全」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處購買保險產品。特別是,並非冠有「保險」之名,就是正規保險產品。《保險法》明確規定,只有依法設立的保險公司才能經營保險業務。
  • 警惕!代理退保的黑手已伸向你錢包
    中新經緯在某退保代理人朋友圈看到,其曬出了多份消費者投訴轉送告知書、客戶投訴處理確認單等等。據一位曾經通過代理退保的投保人李華透露,在自己和退保代理籤訂了委託書等一系列手續,並且詳細的敘述了自己購買保險的經過,之後有一名「老師」代他寫了一份律師函,並向當地銀保監局進行投訴,之後銀保監局將案子轉給保險公司處理。
  • 「代理退保」套路深 百姓消費需警惕
    「代理退保」已成為今年保險業及行業監管提及的「高頻詞」。伴隨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陸續就「代理退保」問題進行風險提示,退保黑色產業鏈整頓或已正式提上議程。此前,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的《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中提出,一些從事「代理退保」的個人或團體冒充監管部門或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進行虛假宣傳,稱消費者所購保險產品「存在欺詐行為,已有多名消費者投訴」或「繼續持有保單將蒙受經濟損失」等,挑唆、慫恿不明真相的消費者終止正常的保險合同,使消費者喪失風險保障。
  • 「代理退保」騙局層出不窮,湖南銀保監局發布風險提示
    三湘都市報6月19日訊(記者 潘顯璇)6月17日,湖南銀保監局發布《關於防範「代理全額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稱不斷收到反映並在日常監管工作中發現,一些社會人員或團體組織誘導消費者支付高額「手續費」和「諮詢費」、繳納高額定金或籤訂高額欠款協議,實施「代理退保」,騙取高額費用,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防範風險
  • 保險惡意代理投訴再翻「新花樣」 多地監管機構升級打擊力度
    北京銀保監局在官方網站定期提示,如「芝麻開門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平安保險代理(北京)有限公司」等「有照無證」類機構名單,消費者可及時查詢,確保從「證照雙全」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處購買保險產品。特別是,並非冠有「保險」之名,就是正規保險產品。《保險法》明確規定,只有依法設立的保險公司才能經營保險業務。消費者可以查詢銀保監會官方網站,核實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信息。
  • 你需要了解的保險常識:借款保證保險保什麼
    近期,「惡意投訴、代理退保」黑手從壽險業務延伸至財險業務,主要針對的是信用保證保險。表現形式包括:部分投保人通過政務諮詢、信訪投訴等多種渠道反映貸款保證保險存在一些問題,包括投保不知情、強制投保、信息不透明等。
  • 聚焦消費者投保平安,銀保監會揭露「保險全額退保」黑產真面目
    繼北京、廣東、江蘇、新疆等多地銀保監局、保險行業協會發布防範「代理全額退保」黑產風險提示後,疫情期間退保黑產問題再次引發關注,銀保監會隨即緊急發文,警示「保險全額退保」相關風險,並揭露了其中存在的種種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給了黑產中介一次當頭棒喝。
  • 要讓「代理退保」無隙可乘
    本屬正常的退保行為在近年間衍生出一條藉由惡意投訴代理退保的黑色產業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日前提醒廣大消費者,此類行為以非法牟利為目的,擾亂保險市場正常經營秩序,損害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事實上,這已經不是「代理退保」第一次上榜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所發布的風險提示了。
  • 樹立正確保險觀念,平安人壽提示消費者防範「代理退保」風險
    由此,銀保監會和各大險企多次向廣大消費者提出警示,防範「代理退保退費」風險隱患,樹立正確的保險觀。逆市場規則而生 「代理退保」套路滿滿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公眾的保險意識進一步覺醒,保險需求也出現了新一輪的釋放。但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另一種違背市場規律的現象卻在暗中不斷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