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小心這些「保險客服」、「保險代理」的圈套!在抖音、小紅書攬客,佣金、服務費「兩頭吃」
作者:李致鴻
冒牌保險客服、違法保險代理業務層出不窮。
近期,一些機構或個人以「XX保險經紀公司」或「XX保險代理公司」等名義,以高收益為噱頭,將投資理財包裝成保險產品宣傳銷售。甚至有一些離職的保險營銷員,以高息誘騙老客戶退保購買該類產品。
實際上,這些所謂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並未取得監管部門業務許可,所謂的「保險」也並非正規保險公司經營的保險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機構或個人,有的還有「代理退保」的魅影。目前,惡意代理投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一是詐騙話術更具誘惑性;二是獲利手段更具隱蔽性;三是「攬客」方式更具欺騙性。
打著「保險」、「保險經紀」名號
根據有關監管規定,保險經紀(代理)公司在領取營業執照後,應取得監管部門頒發的業務許可證才能從事保險經紀(代理)業務活動。
而一些機構則是「有照無證」。北京銀保監局在官方網站定期提示,如「芝麻開門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平安保險代理(北京)有限公司」等「有照無證」類機構名單,消費者可及時查詢,確保從「證照雙全」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處購買保險產品。
特別是,並非冠有「保險」之名,就是正規保險產品。《保險法》明確規定,只有依法設立的保險公司才能經營保險業務。消費者可以查詢銀保監會官方網站,核實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信息。在購買保險產品時,消費者也要理清自身風險保障需求,弄懂保險產品保障內涵,關注免責條款和如實告知事項,做到明明白白買保險。
一些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往往被所謂的「高收益」承諾吸引。「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面對過高的收益宣傳和產品,應保持警惕和理性,切勿存在「天上掉餡餅」的僥倖心理,要透過所謂的「保險」、「保險經紀(代理)公司」等名號,看穿其實質。
近年來,某些「代理退保」個人或團體並非真正為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而是以牟利為目的,退保前要求消費者支付高額手續費或繳納定金,退保後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或其他公司保險產品以賺取佣金。部分組織還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及身份證複印件等信息,截留侵佔消費者退保資金,甚至有不法團夥誘導消費者參與非法集資,一旦落入騙局,消費者資金損失難以挽回。
2019年,北京銀保監局接到23家轄內保險公司反映第三方理財公司假借保險公司名義,以「紅利升級」、「利息補償」等名義邀約客戶退保,併購買非保險金融產品的情況,涉及34家第三方理財公司;接到31件反映保險營銷員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的舉報案件,佔保險類舉報案件的22.3%。
2020年4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警示廣大消費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根據自身需求謹慎辦理退保,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包括銀保監會在內,各地銀保監局針對「代理退保」的相關風險提示超過50次。
保險佣金吃「頭啖湯」、從客戶處取「二道湯」
上述現象的「抬頭」,與某些「代理退保」個人或團體的發展壯大不無關係。海南銀保監局數據顯示,2019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海南銀保監局共接到非正常投訴368件,佔保險消費投訴件總量的40%以上。投訴產品類型涵蓋各個險種,包括分紅險、萬能險、重疾險、健康險、意外險等,2020年「代理退保」惡意投訴還將黑手伸向了貸款保證保險。與2019年相比,海南今年以來「代理退保」非正常投訴呈現爆發態勢,並呈現運作模式產業化、宣傳方式網絡化、蔓延態勢擴散化的特徵,到2020年第三季度,全轄所有壽險公司基本上都遭遇了這類非正常投訴。
目前,各地銀保監局都在加大對惡意代理投訴的整治力度。自今年8月開展惡意代理投訴舉報專項打擊行動以來,廣東(不含深圳)人身險涉惡意代理投訴舉報案件大幅下降,8月、9月環比降幅分別達45.96%、36.1%,惡意代理投訴不斷增長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在此背景下,廣東銀保監局介紹,惡意代理投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具體而言,從原來以「全額退保」為幌子,變成了假冒保險機構客服,或打著監管部門的旗號,以「產品升級」、「贈送保障」等為由誘騙客戶退保。
部分惡意代理投訴人員以應聘業務員等方式伺機混入保險機構,在銷售環節通過誇大保障、隱瞞合同重要信息等手段誤導客戶投保並預留銷售誤導「證據」,通過銷售新保單獲取佣金吃下「頭啖湯」,而後再擇機以各種理由誘導客戶退保,通過收取高額退保服務費從客戶處攫取「二道湯」,更有甚者,會進一步誘導客戶投保新的產品再次牟利。
一些惡意代理投訴從收取客戶定金轉為有償邀約,表面通過利益誘惑教唆客戶提交個人信息「維權」,實際將客戶信息用於非法用途。同時,不法分子利用抖音、小紅書等自媒體平臺發布攬客廣告,網上公開招攬客戶、招聘員工,利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發展「下線」,通過線上獲取客戶信息,線下團隊冒充客服服務、法律協助等方式欺騙消費者,後續牟取巨額非法利益。
針對日益多發的「代理退保」非正常投訴,海南銀保監局正採取綜合處置措施,嚴厲打擊不法分子惡意利用消費投訴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一方面責令保險公司妥善處置,及時彌補制度漏洞,加強風險管理;另一方面針對投訴處理中涉嫌嚴重損害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個案,派出核查組,對保險公司相關業務進行深入核查。
廣東銀保監局表示,重點從排查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客戶信息管理安全、建立從業人員業務品質資料庫、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打擊行動、支持保險機構通過法律途徑追究違規從業人員法律責任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加大打擊力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不少保險公司呼籲,加強對行業惡意投訴的管控,對正常保險投訴和惡意代理投訴按照科學標準加以區分,保護保險公司和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