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些「保險客服、保險代理」圈套 佣金、服務費兩頭吃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小心這些「保險客服」、「保險代理」的圈套!在抖音、小紅書攬客,佣金、服務費「兩頭吃」

作者:李致鴻

冒牌保險客服、違法保險代理業務層出不窮。

近期,一些機構或個人以「XX保險經紀公司」或「XX保險代理公司」等名義,以高收益為噱頭,將投資理財包裝成保險產品宣傳銷售。甚至有一些離職的保險營銷員,以高息誘騙老客戶退保購買該類產品。

實際上,這些所謂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並未取得監管部門業務許可,所謂的「保險」也並非正規保險公司經營的保險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機構或個人,有的還有「代理退保」的魅影。目前,惡意代理投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一是詐騙話術更具誘惑性;二是獲利手段更具隱蔽性;三是「攬客」方式更具欺騙性。

打著「保險」、「保險經紀」名號

根據有關監管規定,保險經紀(代理)公司在領取營業執照後,應取得監管部門頒發的業務許可證才能從事保險經紀(代理)業務活動。

而一些機構則是「有照無證」。北京銀保監局在官方網站定期提示,如「芝麻開門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平安保險代理(北京)有限公司」等「有照無證」類機構名單,消費者可及時查詢,確保從「證照雙全」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處購買保險產品。

特別是,並非冠有「保險」之名,就是正規保險產品。《保險法》明確規定,只有依法設立的保險公司才能經營保險業務。消費者可以查詢銀保監會官方網站,核實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信息。在購買保險產品時,消費者也要理清自身風險保障需求,弄懂保險產品保障內涵,關注免責條款和如實告知事項,做到明明白白買保險。

一些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往往被所謂的「高收益」承諾吸引。「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面對過高的收益宣傳和產品,應保持警惕和理性,切勿存在「天上掉餡餅」的僥倖心理,要透過所謂的「保險」、「保險經紀(代理)公司」等名號,看穿其實質。

近年來,某些「代理退保」個人或團體並非真正為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而是以牟利為目的,退保前要求消費者支付高額手續費或繳納定金,退保後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或其他公司保險產品以賺取佣金。部分組織還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及身份證複印件等信息,截留侵佔消費者退保資金,甚至有不法團夥誘導消費者參與非法集資,一旦落入騙局,消費者資金損失難以挽回。

2019年,北京銀保監局接到23家轄內保險公司反映第三方理財公司假借保險公司名義,以「紅利升級」、「利息補償」等名義邀約客戶退保,併購買非保險金融產品的情況,涉及34家第三方理財公司;接到31件反映保險營銷員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的舉報案件,佔保險類舉報案件的22.3%。

2020年4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警示廣大消費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根據自身需求謹慎辦理退保,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包括銀保監會在內,各地銀保監局針對「代理退保」的相關風險提示超過50次。

保險佣金吃「頭啖湯」、從客戶處取「二道湯」

上述現象的「抬頭」,與某些「代理退保」個人或團體的發展壯大不無關係。海南銀保監局數據顯示,2019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海南銀保監局共接到非正常投訴368件,佔保險消費投訴件總量的40%以上。投訴產品類型涵蓋各個險種,包括分紅險、萬能險、重疾險、健康險、意外險等,2020年「代理退保」惡意投訴還將黑手伸向了貸款保證保險。與2019年相比,海南今年以來「代理退保」非正常投訴呈現爆發態勢,並呈現運作模式產業化、宣傳方式網絡化、蔓延態勢擴散化的特徵,到2020年第三季度,全轄所有壽險公司基本上都遭遇了這類非正常投訴。

目前,各地銀保監局都在加大對惡意代理投訴的整治力度。自今年8月開展惡意代理投訴舉報專項打擊行動以來,廣東(不含深圳)人身險涉惡意代理投訴舉報案件大幅下降,8月、9月環比降幅分別達45.96%、36.1%,惡意代理投訴不斷增長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在此背景下,廣東銀保監局介紹,惡意代理投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具體而言,從原來以「全額退保」為幌子,變成了假冒保險機構客服,或打著監管部門的旗號,以「產品升級」、「贈送保障」等為由誘騙客戶退保。

部分惡意代理投訴人員以應聘業務員等方式伺機混入保險機構,在銷售環節通過誇大保障、隱瞞合同重要信息等手段誤導客戶投保並預留銷售誤導「證據」,通過銷售新保單獲取佣金吃下「頭啖湯」,而後再擇機以各種理由誘導客戶退保,通過收取高額退保服務費從客戶處攫取「二道湯」,更有甚者,會進一步誘導客戶投保新的產品再次牟利。

一些惡意代理投訴從收取客戶定金轉為有償邀約,表面通過利益誘惑教唆客戶提交個人信息「維權」,實際將客戶信息用於非法用途。同時,不法分子利用抖音、小紅書等自媒體平臺發布攬客廣告,網上公開招攬客戶、招聘員工,利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發展「下線」,通過線上獲取客戶信息,線下團隊冒充客服服務、法律協助等方式欺騙消費者,後續牟取巨額非法利益。

針對日益多發的「代理退保」非正常投訴,海南銀保監局正採取綜合處置措施,嚴厲打擊不法分子惡意利用消費投訴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一方面責令保險公司妥善處置,及時彌補制度漏洞,加強風險管理;另一方面針對投訴處理中涉嫌嚴重損害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個案,派出核查組,對保險公司相關業務進行深入核查。

廣東銀保監局表示,重點從排查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客戶信息管理安全、建立從業人員業務品質資料庫、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打擊行動、支持保險機構通過法律途徑追究違規從業人員法律責任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加大打擊力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不少保險公司呼籲,加強對行業惡意投訴的管控,對正常保險投訴和惡意代理投訴按照科學標準加以區分,保護保險公司和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有冒牌保險客服在小紅書等平臺攬客 佣金、服務費「兩頭吃」
    有冒牌「保險客服」在抖音、小紅書攬客,佣金、服務費「兩頭吃」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作 者丨李致鴻冒牌保險客服、違法保險代理業務層出不窮。近期,一些機構或個人以「XX保險經紀公司」或「XX保險代理公司」等名義,以高收益為噱頭,將投資理財包裝成保險產品宣傳銷售。甚至有一些離職的保險營銷員,以高息誘騙老客戶退保購買該類產品。實際上,這些所謂的保險經紀(代理)公司並未取得監管部門業務許可,所謂的「保險」也並非正規保險公司經營的保險產品。
  • 小心這些「保險客服」、「保險代理」的圈套!在抖音、小紅書攬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冒牌保險客服、違法保險代理業務層出不窮。近期,一些機構或個人以「XX保險經紀公司」或「XX保險代理公司」等名義,以高收益為噱頭,將投資理財包裝成保險產品宣傳銷售。甚至有一些離職的保險營銷員,以高息誘騙老客戶退保購買該類產品。
  • 保險維權卻中「全額退保」陷阱!代理退保這些風險你知道嗎?
    在諮詢了這些商家後,梧桐君基本理清了他們的操作流程:通過問卷或一對一添加客服的方式,了解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是否存在銷售誤導;報價,籤署《委託代理合同》,需要將個人的保險合同和身份證正反面、銀行卡複印並郵寄給對方。
  • 保險代理人的佣金怎麼算
    保險代理人向誰收佣金?保險代理人的佣金怎麼算。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從業人員應當符合中國保監會規定的條件,持有中國保監會規定的資格證書。其中,從業人員是指在保險代理機構中,從事銷售保險產品或者進行相關損失查勘、理賠等業務的人員。
  • 保險惡意代理投訴再翻「新花樣」 多地監管機構升級打擊力度
    冒牌保險客服、違法保險代理業務層出不窮。近期,一些機構或個人以「XX保險經紀公司」或「XX保險代理公司」等名義,以高收益為噱頭,將投資理財包裝成保險產品宣傳銷售。
  • 保險代理人才是人,保險經紀人不是人!
    《保險法》第117條 :【保險代理人】保險代理人是根據保險人(保險公司)的委託,向保險人收取佣金,並在保險人授權的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的機構或者個人。保險代理機構包括專門從事保險代理業務的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和兼營保險代理業務的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保險代理人可以是機構,可以是單獨的個人。如熟悉的平安代理人,他們可真的都是人。
  • 「代理退保」陰霾未散,又來騙保險佣金,上海警方火速端掉賊窩!
    「人傷黃牛」接連被起底,航延險騙保剛落網,「代理退保」陰霾仍未散,不法分子又開始盯上了「保險佣金」詐騙。近日,上海警方一舉端掉「賊窩」,破獲一起特大團夥性保險佣金詐騙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71名,涉案資金超1600萬元。近段時間以來,保險公司被不法分子坑慘了。陰魂不散,詐騙橫行,不僅讓保險消費者深受其害,也讓保險公司不堪其擾、深惡痛絕。
  • 小心假客服
    「我的保險責任會不會受影響?」出于謹慎,高先生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諮詢,才發現對方提供的產品說明書根本不是所謂原保單升級,而是另一金融公司產品。於是高先生要求該工作人員出示工作證,該工作人員才不得不承認其並非保險公司員工,而是某一家公司的銷售人員。
  • 代理退保的背後:收40%佣金 有人招學員稱2小時學會
    從評論截圖中看到,涉及的保險公司不乏中國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保險、中宏人壽、大都會人壽等多家大型險企。全額退保中介招攬客戶 來源:某二手交易平臺中新經緯以投保人身份聯繫到一家全額退保店鋪,客服稱,公司做退保業務已經2年多了,全國任何地區、任何保險公司的任何險種都可以退。
  • 代理退保背後的生意:收40%佣金 有人招學員稱「兩小時能學會」
    從評論截圖中看到,涉及的保險公司不乏中國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保險、中宏人壽、大都會人壽等多家大型險企。全額退保中介招攬客戶 來源:某二手交易平臺中新經緯以投保人身份聯繫到一家全額退保店鋪,客服稱,公司做退保業務已經2年多了,全國任何地區、任何保險公司的任何險種都可以退。
  • 泛鑫保險美女高管攜款潛逃 靠高佣金發家
    上海保監局表示,近期在檢查中發現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擅自銷售自製的固定收益理財協議,目前,上海市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據了解,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是上海最大的保險中介。今年3月1日,保監會就曾因其旗下的銷售人員存在銷售誤導問題而對其進行5萬元的處罰。這起跑路事件也牽出了保險中介代理市場的重大漏洞,更敲響了保險業渠道整治的警鐘。
  • 上海首例特大團夥性保險佣金詐騙案告破,涉案資金1600萬元
    這是全市首例特大團夥性騙取保險公司佣金詐騙案。詐騙團夥是怎麼做的呢?首先,他們依靠家族式、老鄉式關係構建網絡。一部分團夥成員進入保險公司成為業務員銷售保險。他們所購買的保險產品都是針對高端人士的保險,保費動輒幾十萬元。民警偵查發現這些虛假保單的投保人都是低收入群體,和該保險針對人群出入甚大。
  • 比「逗鵝冤」還冤,多家保險公司被騙佣金上千萬
    這不,今天收到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的消息,多家保險公司也被人坑了一把,原本想著找人代理保險業務,沒想到對方卻是故意騙取佣金。經初步審計,涉案佣金達1000餘萬元人民幣,涉案犯罪嫌疑人有54名,成為上海首例特大團夥性騙取保險公司佣金詐騙案。目前,浦東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54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 人身險成「代理退保」重災區 保險行業協會發防範風險提示
    中保協稱,目前,社會上一些機構或個人以非法牟利為目的,以「可代理全額退保」為由,慫恿、誘導消費者委託其代理「全額退保」事宜,以此收取高額手續費,並以消費者名義向監管部門進行投訴,甚至誘導消費者偽造證據材料,實施「代理退保」,主要涉及人身保險和個人信用貸款保證保險。
  • 眾信易誠保險代理年報「難產」,主辦券商:盡力了
    7月2日,資本邦獲悉,眾信易誠保險代理被新三板市場停牌。因公司無法在2020年6月30日前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對主辦券商國融證券的問詢亦未做相關回復,亦未向主辦券商提交相關材料。
  • 退保黑產接連受擊:首例保險黑產代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披露細節
    近日,全國首例司法打擊保險黑產代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一案背後的細節浮出水面。全國首例保險黑產代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一案細節披露今年6月份,楊某接到一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保險公司的售後服務人員周某,周某能準確說出楊某的保單信息,隨後,其以送禮上門為由,獲得了楊某的信任。
  • 上海首例特大團夥性騙取保險公司佣金詐騙案:54人被批捕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一騙取保險佣金系列案54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該案為上海首例特大團夥性騙取保險公司佣金詐騙案。經查,自2018年10月起至案發,犯罪嫌疑人餘某、馬某等人以代理保險業務為幌子,直接與某人壽保險公司籤訂保險代理團隊合作協議,或與A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陶某合謀,安排汪某等多人作為掛名業務員入職該保險經紀公司,與B人壽保險公司、C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等合作保險銷售業務。
  • 弘康人壽與控股子公司開展保險代理業務合作
    原標題:快訊|弘康人壽與控股子公司開展保險代理業務合作   5月27日,弘康人壽保險
  •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管理辦法》的...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接受保險公司委託,在保險公司授權的範圍內,代理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及提供相關服務,並依法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金的經營活動。本辦法所稱保險銷售從業人員,是指為商業銀行銷售保險產品的人員。第三條 商業銀行經營保險代理業務,應當符合中國銀保監會規定的條件,取得《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
  • 健康險、信用保證保險都中招 銀保監警示代理退保騙局
    某保險公司相關人士介紹,今年2月,客服熱線接到家住廣東的X先生反饋,其太太因患乳腺癌住院治療。 高額的醫療費用使X夫婦倍感壓力。這時候,X先生回想起一年前太太曾投保過一份保單,因此來電諮詢是否可以理賠。但沒想到的是其太太投保的保單已在去年12月辦理退保手續,現已無保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