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作者:羅葛妹
7月8日是「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藉此機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向保險機構及廣大保險消費者發布了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提示。
中保協稱,目前,社會上一些機構或個人以非法牟利為目的,以「可代理全額退保」為由,慫恿、誘導消費者委託其代理「全額退保」事宜,以此收取高額手續費,並以消費者名義向監管部門進行投訴,甚至誘導消費者偽造證據材料,實施「代理退保」,主要涉及人身保險和個人信用貸款保證保險。
作案手法花樣多
據介紹,「代理退保」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行為:
冒充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或保險公司人員或以「與監管部門合作」「有內部資源」等名義,通過電話、微信、網絡等方式進行虛假宣傳。
謊稱消費者所購保險產品「存在欺詐行為,已有多名消費者投訴」或「繼續持有保單將蒙受經濟損失」等,慫恿不明真相的消費者退保,甚至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以賺取佣金。
謊稱可以協助消費者「全額退保」,誘導投保人籤署包含不平等條款的代理服務協議,繳納高額定金或籤訂高額欠款協議,提供身份證、銀行卡、保單、電話號碼等涉及消費者隱私的敏感信息。
阻止消費者與監管部門、保險公司溝通,試圖切斷消費者正常維權通道。
存多個風險隱患
中保協指出,通過正規途徑反映問題、提出訴求,是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正當權利,但上述行為不僅擾亂保險市場正常經營秩序,更嚴重損害了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存在多個風險隱患。
一是失去正常保險保障風險。
「代理退保」個人或機構為牟取私利極力慫恿消費者退保,卻避而不談退保可能導致的後果和風險。消費者退保後喪失了風險保障,未來再次投保時,由於年齡、健康狀況的變化,可能將面臨重新計算等待期、保費上漲甚至被拒保的風險。
二是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風險。
「代理退保」個人或機構阻斷消費者與監管部門、保險機構之間的正常溝通,切斷消費者依法合規維權渠道,利用「信息阻斷」騙取消費者支付高額費用牟利。退保後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或其他公司保險產品以賺取佣金。還可能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費者銀行卡及身份證複印件等,截留侵佔消費者退保資金。有不法團夥誘導消費者參與非法集資,一旦落入騙局,消費者資金損失難以挽回。
三是個人信息洩露風險。
「代理退保」個人或機構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戶口簿、收入證明、保單、銀行卡、聯繫方式、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敏感隱私信息,存在信息洩露的嚴重風險隱患。很可能被不法分子惡意使用進行詐騙、洗錢、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活動,甚至在消費者不知情情況下辦理網絡借貸,使消費者蒙受各種未知損失。部分代理人員與黑惡勢力勾結,以扣留銀行卡、身份證件等手段對消費者加以控制,消費者提出解除委託或不願支付費用時,即遭到極端手段的騷擾、恐嚇、威脅。
四是信用受損風險。
「代理退保」個人或機構在代理投訴全額退費時可能造成消費者貸款逾期、保費斷交等合同違約,從而形成徵信不良記錄或是被列入「黑名單」,進而對消費者未來的貸款、出行、就業和任職等產生不良影響。
五是法律風險。
「代理退保」個人或機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教唆、指使、誘導一些法律意識淡薄的消費者編造理由、偽造證據、提供虛假信息進行投訴、舉報或誣告,消費者可能因此參與非法行為,甚至構成欺詐,嚴重幹擾社會經濟生活秩序,使這些消費者面臨較大的被訴訟或行政處罰的法律風險。
謹慎理性退保
對此,中保協提醒廣大保險消費者要理性退保,保障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一方面,要謹慎理性辦理退保。廣大保險消費者應對「代理退保」時應提高警惕,尤其要慎重對待所謂「退舊投新」、「高收益」產品等宣傳,防止上當受騙。
保險消費者應了解所購保險產品的保險責任、除外責任和退保損失等重要信息,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根據自身需求謹慎辦理退保,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同時,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廣大保險消費者要注意保護個人重要信息,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不要輕易將銀行卡、身份證、保險合同等重要單證的原件或複印件轉交他人,不要輕易向他人發送行動支付二維碼、網銀驗證碼。
對金融交易存在疑義的,保險消費者可選擇撥打金融機構官方客服熱線、登錄官網、線下營業網點諮詢等方式核實業務真實性。如遇不法分子竊取和非法利用個人信息、利用投訴和退保實施詐騙以及有黑惡勢力進行威脅、恐嚇等,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以確保人身、財產安全。
另外,要通過正規渠道依法合理維權。消費者對保險產品有疑問、有相關服務需求或發生爭議糾紛的,可以直接撥打保險公司投訴熱線,也可以通過撥打12378銀行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等方式向監管部門反映,也可以申請調解或通過仲裁、訴訟等其它途徑解決。
針對非法機構或個人以「可辦理全額退保」為由,慫恿、誘導消費者委託其代理「全額退保」事宜的,廣大消費者要提高警惕,對於非法機構或個人誘導虛構事實、偽造證據材料等行為,消費者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
規範銷售行為很重要
最後,中保協還提醒行業各保險企業要加強防範風險,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具體來看,保險企業要做到三個「要」。
一要強化制度建設,加強銷售隊伍管理,規範銷售行為,為保險消費者提供專業、安全的金融服務。
二要要嚴格監控退保流程的操作,築牢針對「代理退保」騙局的防火牆。
三要加強消費者風險提示和教育,引導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依法合理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