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曉的「滿漢全席」,在清朝居然是不存在的?

2021-01-04 諾惜說歷史

凡是中國人應該都聽說過一個詞,叫做滿漢全席。這是中國菜系裡面的一大精華,不僅代表了高貴,而且代表著豐盛。凡是請別人吃飯來一個滿漢全席,那絕對是最高最隆重的接待禮儀。

即使是平時我們進行交流的時候,也經常會調侃,要去吃滿漢全席,這就意味著要帶著大家一起去吃一頓大餐。所以,滿漢全席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成為了我們心目中的一個高貴吃法。

那麼,滿漢全席到底是什麼呢?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滿漢全席來自於清王朝,並且擁有著最高的規格,傳說甚至有幾百道菜,那可謂是豐盛的,吃都吃不完。

不過,對此學者進行過仔細的考究,很有可能「滿漢全席」這個東西都不存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滿漢全席的起源

按照過去的說法,滿漢全席起源於清朝,是一種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由於清代是滿漢合營,因此,在宮廷菜中必須要注重兩方的菜品需求。

正因為如此,皇帝乾脆就搞出了一個南北東西各種菜系混合於一體的盛宴。每一個人都可以吃到自己的家鄉菜,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美食。

據記載,滿漢全席的內容包括很多,不僅有無數的山珍海味,而且更是有無數的手法,例如扒,炸,炒,溜,燒等等兼備,曾被譽為是,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

而且按照一些保守估計,滿漢全席上菜一般至少有108種,分別是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按照一些說法,乾隆皇帝時期甚至開創了300多道菜的滿漢全席,堪稱奢侈的極致。

而且,按照標準的吃法,這一頓滿漢全席必須要分三天吃完,由此可見,這一道全席有多麼的豐富多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野史記載中,滿漢全席不僅有無數的佳餚,而且還有124種茶點,另外還有全套粉彩萬壽餐具,並且還配置以銀器,整個過程看起來富麗堂皇,可謂是豪華到了極點,並且還將中華古典文化盡顯於其中。

在影視作品中,一頓飯可能要吃幾萬,幾十萬,甚至導致很多人都幻想著,能夠穿越時空去那裡享受一把滿漢全席。

那麼,在正史記載中真的是這樣嗎?答案出人意料。

二、不存在的滿漢全席

看完以上的這些描述,很多人肯定已經口水都流出來了,甚至馬上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高級餐館嘗試一下。

但可惜的是,一切都只不過是野史的傳說,在正史記載中根本沒有任何資料。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先得強調一點,關於滿漢全席的故事,其實大都來自於江蘇人李鬥所著的《揚州畫舫錄》,以及大學者袁枚的《隨園食單》,那裡面描繪了很多精彩的美食,也強調了一些滿漢全席的影子。可惜的是,不管他們描繪得有多麼精彩,但和如今所提到的滿漢全席相去甚遠。

客觀的來說,他們描繪的都是宮廷的飲食,可能有的比較精彩,但絕不至於有這麼多人聚餐的如此盛況。

此外,除了這兩本野史記載的宮廷美食以外,其他的所有資料從來沒有提過滿漢全席這幾個字,更沒有關於它的內容文獻記錄。

因此,很多學者堅持認為滿漢全席根本不存在。最讓人相信的是,即使是在清宮內務府的文獻中,根本沒有關於滿漢全席的記錄,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尋常的現象。因為假若滿漢全席是一種盛況,內務府的文獻絕不可能不記載,否則就是一種瀆職。

所以,大量的學者認為,滿漢官同時一起進餐是可能的,就算是在影視作品中也展現過這些,不過想要如同滿漢全席一般那麼輝煌和盛況,基本上不可能。

對此可能很多人會失望,既然滿漢全席不復存在,那麼這些滿漢官員的進餐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答案還真的讓人失望。

三、真實的滿漢席

其實,即使是滿漢全席的支持者,他們所引用的袁枚和李鬥兩人所寫的野史,他們也從來沒有提到過所謂的滿漢全席,所有人都提的是「滿漢席」。

對此,大家可不要忽略了,這可不僅僅只是一字之差,簡直差距太大了。

據記載,滿漢進餐是有很多文獻記錄的,但是要論及奢華程度,那可實在是搞笑。

根據《大清會典》以及《光祿寺則例》記載,滿漢大臣進餐一般都由光祿寺承辦,而且還進行了明確的等級劃分,大約為六等。最高等級的是一等滿席,每桌的花費大約為8兩銀子。這種最高級的宴會,只有出現在皇帝和皇后死後的,所以平時根本不可能有如此狀況。

那麼,8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呢?

按照一般的換算比例,一兩銀子大約在600~800塊錢左右,8兩銀子的開銷,是絕對不會超過6400元的。一桌的開銷在6000多左右,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經是天價,但是對於皇帝來說也就一般般。而且這還是以最大的比例算的,假若是按照600塊錢來兌換,一桌也就3000多塊錢。那可掉價不少。

更為重要的是,與滿漢全席那種盛況比較起來,這還真只是小角色。因此,滿漢全席即使以最高規格來算,也和我們想像中的相去甚遠。

那麼,按照最低等級來劃分又是多少錢呢?

據記載,最低等的劃分大約為二兩二錢六分,也就是說,一桌的開銷大約在1000左右。雖然對於我們來說依舊是比較奢侈,但以當時封建時代的皇家標準來說,那還真有些摳門。

所以,以上才是真實的滿漢全席,根本沒有所謂的那種300多道菜吃整整三天的盛況,一切都只不過是後人的編造。

甚至有學者認為,所謂的滿漢全席,其實根本不是指的清朝的宮廷宴會,而是指整整5000年來中國所有的美食精華。再加上一些叔叔先生以及一些飯店的特意推廣,最終變成了一個借著清代的名號出名的中國菜系。

因此,所謂滿漢全席,其實真的不存在,真的要算的話,那也只是中國歷史菜系的一個集中體現,清朝沒這麼大的口氣。

所以說,很多東西經過歷史變遷,都會以訛傳訛,甚至變得失去原來的面貌。例如曾經的曹操關羽,又例如我們本文聊到的滿漢全席,這就是歷史的特性,所以我們想要真的做一個真正的歷史學者,一切還需要進行仔細分辨。

結語

綜上所述,滿漢全席是我們中國菜系的一個精華和境界,可能很多人對此愛的深沉。按客觀來說,如果我們想要吃正宗的滿漢全席,可千萬不要想著穿越,因為即使我們回到清朝也吃不到那種精髓。真正的滿漢全席其實不在過去,而在現在,在我們諸多中國文化融合的菜譜裡。

歷史總是不斷的向前發展,過去只是鋪墊,如今我們才是真正的精華的結合。因此不要老是覺得過去的就是好的,也不要覺得老祖宗的一些傳說就有那麼的神奇。說白了,還是一個繼承發展的過程,當我們吃著不正宗的滿漢全席的時候,說不定康熙皇帝等人看到都要流口水,這就是歷史的變化。

所以,通過一個滿漢全席,我們也應該看到一些歷史的奧妙,我們永遠都在發展,最好的時刻永遠都在下一刻,所以我們要努力了。

參考文獻:

《揚州畫舫錄》

《隨園食單》

《大清會典》

《光祿寺則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清朝宮廷最高標準的「滿漢全席」,到底是什麼樣的宴席?
    然而,大餐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列如最高檔的滿漢全席,就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滿漢全席是正宗的宮廷菜,然而它的來歷卻並不那麼簡單,即使是宮廷中,即使是皇帝,也不是日日都能享用的。那麼,原本烹調粗放飲食簡單的清朝皇族,是如何發展出滿漢全席這種精緻又龐大的菜品的呢?這得從乾隆說起。滿漢全席這個詞的來源據考證,是從乾隆時期李鬥所書《揚州畫舫錄》中所記錄的一份菜單,這是關於滿漢全席最早的記載。據此,有人推測這是基於當時官場中宴請的程序。
  • 清朝宮廷最高規格的「滿漢全席」,到底是個怎樣的宴席
    現今,一旦說起豪華宴席這種話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傳說中的「滿漢全席」,在傳說中,這是一種清代宮廷最高等級的宴會,菜式融匯滿漢兩系的精華,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 石頭做的滿漢全席?浙江這個村藏著一座石頭博物館,卻鮮為人知!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滿漢全席吧,滿漢全席是清朝的宮廷菜,它由全國各地的108道菜組成,既有宮廷菜餚的特色,又有地方風味的精華。可是你見過由石頭做的滿漢全席嗎?景和之前去過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就存在著由石頭做成的滿漢全席,這個地方就是許家山,它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東部茶院鄉境內。
  • 豬不是清朝的豬,蘿蔔也不是老佛爺吃過的蘿蔔?滿漢全席還做不做...
    豬不是清朝的豬,蘿蔔也不是老佛爺吃過的蘿蔔?滿漢全席還做不做?——也談厲家菜回應被網民吐槽一事 導語:與其拘泥於宮廷菜而自怨自艾講故事,倒不如反求諸己、與時俱進地維護消費者權益!
  • 康熙66大壽擺滿漢全席,花三天才吃完,每吃一道菜都要「翻臺」
    我國的滿漢全席到底哪個皇帝經常此,它的存在意義又是什麼呢?聽說這跟漢族滿族兩種文化的融合有關係,因此歷代清朝皇帝都非常重視吃滿漢全席,據傳康熙辦66大壽的時候吃的就是滿漢全席。事後證明康熙通過這一次大壽宴使得滿漢全席在歷史上的名氣變得更高了。有人認為康熙當初在大壽時選擇吃滿漢全席可能就是想讓兩族人們更加團結,畢竟漢人滿人同在一張桌子吃飯其樂融融,且吃得都是兩族之間特色菜餚,從而讓天下人明白滿漢之間的文化正在逐漸融合。
  • 滿漢全席:好吃的還在後頭,中國傳統文化,少數民族飲食文化
    滿漢全席就是匯集滿族和漢族飲食精品的宴席。滿漢全席大約產生在乾隆年間。其實滿漢全席中的菜點不僅僅是滿族和漢族的,比較明顯的還有蒙古族和回族等民族的,因為自元代以來回族把中亞、西亞的一些飲食帶到中國並。被漢族接受,而蒙古族和滿族同在北方,有許多飲食是相同的,許多菜點在元代時就已經被介紹到漢族地區,如「八珍」等。
  • 來臨武,嘗嘗與「滿漢全席」比肩的特產
    滿漢全席,世人稱其為天下第一宴。這道宴席在江南地區盛行,興起於蘇州城郊的木櫝鎮。相傳,乾隆六下江南,每每微服私訪,都必須要去木櫝鎮逛一逛,不僅是為了賞那蘇州園林——庭院深深的美景的,更是為了品嘗那滿漢全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什麼沒吃過,宮裡啥都有,山珍海味,瓊漿玉汁難道不夠好嗎,滿漢全席有什麼值得人難忘的?
  • 你錯了,燒烤火鍋早已出現,滿漢全席更震撼
    到了戰國時期,或許當時的人們覺得什麼食材都放在一起,味道不是那麼美味,又或者是當時的人們一家子吃飯,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所以聰明的古代人就將鼎分隔開來,形成不同的烹煮區域,這樣每個人都能吃上自己喜歡吃的味道,食物又不那麼混雜,更加美味了,如此古代版的鴛鴦火鍋就出現了。
  • 臺灣最貴寶「髒」:豬內臟做出滿漢全席
    「豬雜加蜜棗,做成層層疊疊交織的美味,豬小腸做成溫補四神的滋味,還有豬雜比薩……」你是不是沒想過,原來豬的內臟,也可以做成滿漢全席?  為推廣臺灣「豬雜」,昨日臺「行政院農委會」特地邀請2009年世界廚藝邀請賽團體組總冠軍的金牌主廚溫國智、2007年臺北市鳳梨酥文化節金選獎西點名廚杜佳穎以中西式手藝,將臺灣味的豬內臟,從臺語「黑白切」平價料理,加入臺灣產高粱金箔酒入菜,變身頂級黃金寶「髒」滿漢全席,並配合龍年生子潮,獻上清宮皇妃月子湯「霸王別雞——— 鳳凰投胎黃金湯」,將豬肚包入全雞熬湯。
  • 上下同步 烹飪無憂 森歌T3BZ集成灶助你烹出滿漢全席
    這一百零八道菜,匯集滿漢眾多名饌,擇取時鮮海味,搜尋山珍異獸,用扒、炸、炒、熘、燒等不同烹飪方式烹製而成。如今這個年代,再想烹出這樣一桌滿漢全席可太難了!不過,若是你家能有一臺森歌T3BZ集成灶,說不定就能靠它烹出這上百道美味!森歌T3BZ集成灶擁有66L超大蒸箱、4.3kW超大火力,上下同步烹飪,能助你輕鬆做出滿漢全席。別不信,今天筆者就帶你看看這臺媲美皇家廚師的烹飪神器!
  • 「滿漢全席」奇石宴亮相文博會 讓人流口水的肘子、荔枝竟都是石頭
    東北網8月25日訊(記者 許諾 楊帆)涼糕、肘子、肉餅、猴頭菇,還有荔枝……25日,在第十三屆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記者看到的「奇石滿漢全席」,各類菜品108道均為奇石「炒」出,野味、海鮮、五穀、蔬果、甜品等應有盡有,讓人垂涎欲滴。 「石頭宴」滿漢全席。
  • 《滿漢全席》全國烹飪電視大賽「王者歸來」 河南代表團榮膺七項大獎
    2020年9月17日,大型中華美食文化欄目《滿漢全席》全國烹飪電視大賽開播20周年「王者歸來」盛典在青島拉開帷幕。《滿漢全席》全國烹飪電視大賽自2000年播出以來,先後有來自全國各地和新加坡、港澳臺地區600位頂級廚師參與比賽,近3000道特色菜品在比賽中展示,為推動中餐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清朝的宮廷宴席是什麼樣子?別被徐克電影《滿漢全席》騙了
    這部電影的名字,便是源自劇中提到的關於清朝滿漢全席的典故,話說清朝皇帝為了彌合滿漢矛盾,於是便下令在宮廷中舉辦兼有滿漢兩個民族飲食特點的宴會,因菜品豐富,規格較高,所以俗稱滿漢全席。乍一看這是一個很美好的故事,民族文化大融合,一派欣欣向榮的和諧景色,只可惜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這個典故其實是導演和編劇杜撰的。
  • 迷你世界推薦:截然不同的跑酷遊戲,玩家:我在享受滿漢全席?
    畢竟在沙盒遊戲中,你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而且還沒有等級來強迫你。如果你動手能力強,甚至還能創造出一張張好玩的地圖。而迷你世界,就是憑藉著上述的優點,成為了當下最熱門的手機沙盒遊戲。在前幾年的時候,跑酷遊戲可謂是轟動全國,不管是誰都會在茶餘飯後玩上幾局。那麼各位是否玩過沙盒版的跑酷呢,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地圖,就是這種類型。
  • 多爾袞曾下令允許滿漢通婚,為何在他死後,滿漢又開始不通婚了?
    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將近300年的歷史,跟別的朝代不一樣,清朝是滿人打下的天下,換句話講滿族人是統治階級,而漢人是被統治階級。所以歷來我們就知道,清代有個傳統——滿漢不通婚,這個傳統是真的嗎?它到底持續了多少年呢?在滿清剛剛入關的時候,確實人家一直有滿漢不通婚的規則,這個咱們理解,滿族人攏共才多少人?
  • 韓玉敬-名師專訪-豫菜大師-中華名廚-新派滿漢全席美食
    本期做客新派滿漢全席美食的嘉賓是--豫菜大師--烹壇明星--韓玉敬先生 師承中國烹飪大師新滿漢全席侯勝才先生!
  • 方便麵之父安藤百福的滿漢全席
    ——安藤百福泡麵是無產階級的滿漢全席。僅10元以內,你就可以選擇五香牛肉、香辣海鮮、日式豚骨、意式肉醬、印式咖喱、泰式冬陰功等紛繁奪目的口味。足不出戶,帶你嘗遍世界美食。尤其是每天吃午飯的時候,你嗷嗷待哺的同事們還在苦苦等待著半小時前點的外賣,而你已經優雅地捧著一杯香氣四溢的泡麵,開始愉快地嗦了起來。這一刻,你真正感受到了「穩穩的幸福」。這是100度沸水和5分鐘時光的魔法,揭下杯蓋,平平無奇的一塊麵餅變成了承載著無限憧憬的佳餚。
  • 清朝女子怎樣區分滿漢,其實很簡單,看這2個部位就行了
    眾所周知,在清朝,滿族統治世界,所以當時的統治者準備同化滿漢,於是,他們讓漢族人剃了頭髮,一次來到滿族和漢族家庭,因此,在當時,無論是服裝還是發現,他們基本上是統一的,很難讓人看出你是滿族還是漢族,但聰明的人會從這兩個秘密部分學習來辨別「滿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日本戰國時代的「滿漢全席」:織田信長招待德川家康的最後一餐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的「滿漢全席」:織田信長招待德川家康的最後一餐西方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於戰國時代在日本傳教,他受到織田信長禮遇,曾經拜謁信長18次之多。根據他的著作《日本史》記載,信長身材中等,體形修長纖細,不愛飲酒、飲食節制,而且勤於鍛鍊武藝,所以身體很健康。不過書中也記載,織田信長始終看似有些憂鬱,可能是因為不斷徵戰以及跟本願寺之間的抗爭,導致壓力重重。這樣的織田信長於天正十年(公元1582)五月中旬興高採烈地宴請了德川家康。
  • 楊穎滿漢全席,吳京蹲著吃泡麵!
    現在的明星和那個時候的演員真的是差太多了,不同片酬的明星咖位自然也不同,同樣的這些明星在片場的待遇也不一樣,有很多明星雖然身價沒多高,但是架子卻不小,在片場也是吃香的喝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