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器的阻抗匹配、防護措施、使用技巧及特點

2020-11-21 電子產品世界

  對於主要作用是向負載提供功率的放大電路通常稱為功率放大電路,其主要特點如下:一是輸出功率是指交變電壓和交變電流的乘積,即交流功率;二是交流功率是在輸入為正弦波、輸出波形基本不失真時定義的;三是輸出功率大,因而消耗在電路內的能量和電源提供的能量也大;四是電晶體常常工作在極限應用狀態,由此要考慮必要的散熱措施和過電流、過電壓的保護措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340.htm

  

  在所有電子音像設備中,都有一個功率輸出的最佳方案問題,即為了獲得最大的功率輸出而又不增加電路的投資經費,這就是功率放大器與揚聲器系統的最佳組合。

  功率放大器組合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最小的設備投資而獲得最大的功率輸出,以圖1互補型功率放大電路為例:和為功放朱級,工作於低偏置甲乙類互補狀態。它的輸出功率近似於乙類狀態。

  

  為了達到最大輸出功率,所以負載的大小應該使功率管的電流輸出和電壓輸出的乘積最大,這時的狀態稱為功率匹配狀態。在音響設備的揚聲器系統中音響的輸出阻抗應為揚聲器組合狀態的總阻抗,這樣音響的輸出功率才是標明的額定標準功率,否則音響的輸出功率就達不到要求。

  例如:音響標準接頭上標明是4Ω、100W,那麼該接頭上的阻抗就是兩個8Q揚聲器的並聯,每個揚聲器可得到50W,這樣綜合揚聲器系統,就是4Ω、100W,否則不能實現100w的功率輸出。

  功率放大器的防護

  功率管是功率放大電路中最容易受到損壞的器件,損壞的大部分原因是由於管子的實際耗散功率超過了額定數值。另外,若功率放大器與揚聲器失配或揚聲器使用中長期過載,也極易損壞揚聲器(或音箱),因此,在音響設備中,防護的目的是保護昂貴的功放和揚聲器,所以對電源、功放、音箱的過載和短路保護是完全必要的。

  (1)電源保護:圖2是分立元件穩壓電路,電路中Ri的是過載電流取樣電阻,當其電壓大於0.7V時,V13導通,集電極電位下降,調整管V11斷開,限制電源輸出電流。

  

  圖3是可調輸出電壓模塊,功耗達70W,電流可達10A,電壓調整率為20.8%,輸出電壓為1.25~15V,且有短路保護。

  

  當使用開關電源時(例如晶片CWl225),則有專門的保護控制端第⑩腳,只要輸入過電流或過電壓信號,即可達到保護目的。

  (2)功放級電晶體保護:功率放大電晶體除在使用中必須注意環境溫度及選用合適的散熱器外,主要是考慮過電流和過電壓保護問題,目前應用的集成電路都設有限流保護和熱切斷保護功能(如HAl350、HA2211、LM2879等),所以在自製功放時須注意過壓保護,如圖4所示。依靠R內(電源內阻)和Vl、V2的擊穿,使過電壓不能升高而保護Vl、V2。

  

  (3)音箱揚聲器系統保護:音響系統的保護有兩種意義:一種是音響揚聲器的過載;另一種不是音頻功率的過大、而是直流電位的偏移,導致無電容隔離的OCL或BTL電路揚聲器燒毀。過載時,功放電路已經有保護無須另外考慮,這裡僅介紹直流偏移組合音響保護電路。

  

  圖5為組合音響保護電路。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左、右聲道送入音箱的聲音信號,經過R1、R2被電容C2、C3旁路而無直流偏移時,整流橋無直流輸出,V11截止,V12、V13導通,繼電器K吸合,左、右聲頻信號經保險絲F輸出;當存在直流偏移時,整流橋輸出使V11導通,V12、V13截止,繼電器K釋放切斷了音頻信號,保護音箱。

  電路中C2、C3是濾波電容,C4具有開關機時延時接通音箱功能,避免開機時的衝擊噪聲,V則具有短路K的斷電反電動勢作用,保護V12、V13電晶體。

  對功放電路的了解或評價,主要從輸出功率、效率和失真這三方面考慮

  1、為得到需要的輸出功率,電路須選集電極功耗足夠大的三極體,功放管的工作電流和集電極電壓也較高。電路設計使用中首先要考慮怎樣充分地發揮三極體功能而又不損壞三極體。由於電路中功放管工作狀態常接近極限值,所以功放電流調整和使用時要小心,不宜超限使用。

  2、從能耗方面考慮,功放輸出的功率最終是由電源提供的,例如收音機中功放耗電要佔整機的2/3,因此要十分注意提高電路效率,即輸出功率與耗電功率的比值。

  3、功放電路的輸入信號已經幾級放大,有足夠強度,這會使功放管工作點大幅度移動,所以要求功放電路有較大的動態範圍。功放管的工作點選擇不當,輸出會有嚴重失真。

  功率放大器的使用:

  功率放大器在某種程度上主宰著整個系統能否提供良好的音質輸出。

  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放大器並不是十分的了解,不清楚在功放音箱中,都需要哪些的配件進行配置,才能將功放的效果播放到一個最佳的狀態。第一種:就是在喇叭下面裝個電阻做電流取樣,實際上反饋回去的還是電壓信號,是模擬的電流反饋,做的人最多,但是這個電路有缺陷的,有2個方面的原因:

  1、是他的輸出增益會隨著阻抗的變化而變化。結果使加在喇叭2端的不是恆壓了,好象這樣可以使加到喇叭上的功率恆定。由於揚聲器的聲壓特性曲線是在恆壓輸出下測試的,所以單純的這種電路並不好聲,聽感不佳,好玩而已,不過有改進型的電路,以電壓負反饋為主,加適量的這種類型的電流負反饋,倒是可以做出不錯的聲音,但此時電流負反饋的作用是改變功放的阻尼係數,對幅頻特性影響不大。

  2、是取樣點在喇叭的下面,喇叭是個電感,電流流過電感其相位會變化,低頻還好,高頻可以移相90度,相位特性極差。第二種:負阻放大器,除了在一些特別的場合,第一個用於音響上並取得成功的是YAMAHA,其主要的作用是對低頻的延伸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但是對200Hz以上的頻率卻會起到劣化音質的效果,所以一般是用在超低頻有源音箱上。實際上,這種電路是和音箱搭配使用的,單獨沒有什麼實際使用的意義。其工作原理是:如果音箱是一個剛體,那麼加上一個管子,就可以變成一個理想的霍爾莫滋共鳴箱,那麼不管這箱子大小如何,管子的粗細怎樣,只要符合霍爾莫滋共振計算公式。哪怕20Hz的諧振點也可以做的到,箱子的大小,只是效率高低而已,由於音箱上有喇叭的存在,喇叭在發聲的時候是在運動的,音箱就不是一個剛體,那麼箱子就不會產生霍爾莫滋共鳴。

  因此,如果在發聲的時候喇叭的振膜是靜止不動的。那麼,箱子就接近剛體,就可以滿足霍爾莫滋共振的條件,可以任意的設計這個箱子的諧振點。發聲的時候讓喇叭不動的工作就是負阻功放的任務了。負阻功放的工作原理是當喇叭在低頻段工作的時候,其阻抗特性急劇變化,放大電路通過電流取樣將這種變化取出來反饋給功放,使得功放以電流的形式進行控制喇叭,如果對放大電路進行等效分析,可以發現功放的內阻在計算上成負阻特性。在動態放大的時候使得喇叭加放大器的內阻接近於0。結果這種電路使得在喇叭不管朝哪個方向都受到很強的阻尼。只要發聲以結束,喇叭就不動了,箱子也就變剛體了。

  第三種:電流模反饋放大電路,這個才是實用的電流放大電路,也是真正的電流型負反饋,其反饋的信號是電流,不是電壓,就是說在負反饋端不是加上,而是加入,有電流流入的。這種電路最早是在視頻傳輸,或則儀器設備象示波器什麼的上用的很多。

  由於是低阻負電流反饋輸入這種電路的高頻特性極佳,容性負載的驅動能力超強,只要進過改進,發現做功率放大器很是不錯,可以彌補電壓型放大器的一些先天不足,象開環頻響低,閉環的瞬態頻響失真,極弱的容性負載驅動能力。缺點是這種電路的開環增益比較低,閉環後的失真會比電壓型放大器高一個數量級。不過,做的好總失真也不會過0.01%。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特點:

  功率放大器簡稱功放,以其主要用途來說,功放可以分做兩個主要類別,即專用功放與民用功放。在體育館場、影劇場、歌舞廳、會議廳、公共場所擴聲,以及錄音監聽等處所使用的功放,一般說在其技術參數上往往會有一些獨特的要求,這類功放通常稱之為專用功放或是專業功放。

  而用於家庭的Hi-Fi音樂欣賞,AV系統放音,以及卡拉OK娛樂的功放,通常稱為民用功放或是家用功放。專用功放與民用功放儘管在一些特性參數上有所差別,但也很難說有一條涇渭分明的界線,比如用於音樂錄音監聽的功放很可能就是一臺可用於家庭Hi-Fi甚至是Hi-end功放。

  Hi-Fi功放與AV功放:

  Hi-Fi功放與AV功放是家用功放中的兩個主要類別。這兩類功放用於不同的用途,設計的側重也不相同。Hi-Fi功放用于欣賞音樂,使用者追求的是儘可能的「原汁原味」。而AV功放的使用者追求的是與畫面相配合的「現場」效果,甚至是誇張了的「現場」效果。這兩類功放不太好直接比較孰優孰劣,比如價位同為三千多元的Hi-Fi功放與AV功放,Hi-Fi功放的成本投入只在兩個聲道上,而AV功放的成本投入則要兼顧5-6個聲道,還要具有一定的效果處理功能。如果僅看其兩個主聲道的投入,肯定低於Hi-Fi功放兩個聲道的投入。其放音效果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無論是Hi-Fi功放還是AV功放,都有高檔精品型與超值普及型之分。

  一般來說,很難能有一臺可以對Hi-Fi、AV全兼容的AV功放,AV功放兼顧Hi-Fi音樂欣賞是有條件的,這一條件就是使用者欣賞音樂時的要求與標準,如果使用者僅是用來欣賞一些休閒音樂,或是只要求能夠聽到樂曲的旋律,AV功放是比較容易滿足的,但是要是對音樂欣賞有較高的要求,一般的AV功放就難於滿足了。

  電晶體功放與電子管功放:

  用於Hi-Fi欣賞的功放可以分作電晶體功放和電子管功放兩大類,以前還有用集成電路或是模塊電路的Hi-Fi功放,但現已經不多見。音響技術超級論壇 電晶體功放和電子管功放並不存在著優劣的差異,只不過應用的器件不同(一是電晶體,一是電子管),由於兩類器件不同,其物理基理與電路特點也不相同。

  電子管的電流是電子在真空中受電場力的吸引,運動形成的。而電晶體的電流是半導體元素的外層電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轉移位置形成的。這種物理基理的不同,造成在實際應用中電路特點也不同。相對來說,電子管功放的工作電壓較高,但工作電流比較小,而電晶體功放的工作電壓較低,工作電流都比較大。 電子管功放與電晶體功放的音色確是有一定的差異,兩者對瞬態信號的響應也不相同。這種不同都又分別適應了不同類別的音樂和不同的音樂欣賞者,所以Hi-Fi功放中形成了電晶體功放和電子管功放並存的情況。不過,若是以品牌、型號、數量而言,電晶體功放所佔的份額仍是絕對大於電子管功放。

  甲類功放與乙類功放:

  電晶體功放輸出級電晶體的工作狀態,可以分做甲類與乙類。所謂甲類,簡單地說就是使輸出級電晶體在正弦交流信號的正負半周時均工作在線性區,而乙類則是僅使輸出級的電晶體在正弦交流信號的正半周(或是負半周)工作在線性區。由於輸出級電晶體的工作狀態不同,使得輸出級的電源利用效率(即輸出功放與耗電功率之比)也不同。在實用的輸出電路中,乙類的效率要比甲類的效率高2-3倍。

  甲類功放不存在交越失真,而且不論實際輸出功率大小,輸出級晶體的內阻均為恆定。而乙類功放總會有一定的交越失真(儘管這種失真可能極小),另外,在大輸出時輸出級電晶體的內阻較小,但在小輸出時輸出級電晶體的內阻卻比較大。這些不同,造成聽感上也有不同,甲類功放的聲音相對乙類功放而言比較柔和,另外對音箱的低頻控制力也比乙類功放強,尤其是在小音量時低音的質感要好一些。甲類功放的這些特點,使得甲類功放在實際應用中不需要很大的輸出功率餘量,一臺20W-30W的甲類功放已經能夠把大多數的音箱推動得很不錯了。

  前面提到了甲類功放的電源效率低,這一原因造成甲類功放工作時要散發大量的熱量。為了使電晶體的工作溫度不超過一定限度,需要較大體積和面積的散熱器,這使得甲類功放的體積、重量都比較大。

  純後級功放與單聲道功放:

  常見的功放都是把放大小信號的前置放大器(前級)與功率放大器(後 級)做在一個機殼中,這種功放常被稱為「合併功放」,合併功放使用方便,又有比較好的性能價格比。但這種合併功放有它一些固有的缺點,其中最不好克服的就是前級與後級之間的相互幹擾問題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於是便把前級與後級分別做在兩個機殼中,這樣就有了純後級功放。大多的純後級功放都是雙聲道的結構形式,但這種結構形式使得兩個聲道相互幹擾問題又不太好解決,為了解決兩個聲道相互間的幹擾便又出現了把兩個聲道分開的單聲道純後級功放。

  把功率放大器這樣一塊塊地分割開,最主要的意義是要提高功放的素質,而不是追求這種形式。如果僅僅在形式上實現了相互分開,儘管可以解決相互幹擾問題,但其它參數並未明顯改善,那麼這種分開對功放提高整體素質來說還是有限的。功率放大器有電晶體與電子管之分,前級同樣也有電晶體和電子管之分。對於音響愛好者與音樂愛好者而言,在選用前級與後級上有多種的組合形式,而不同的組合形式又有不同的音效特點,這使得使用者又多了一些選擇的空間。

  與純後級功放配接的前級對整個音響系統的優劣影響比較大。首先它必須具有一定的素質,否則,純後級或是單聲道的優點便發揮不出來,甚至有可能把一臺劣質前級的「毛病」突出出來,整體音效反而更差了。再有,不同的前級後級配合其音色特點不同,使用者可以根據個人的偏愛選擇不同的組合形式。比如,很多音響與音樂愛好者就喜歡用「膽前、石後」(即電子管前級,電晶體後級)的組合方式,覺得這樣組合既發揮了電晶體後級功率輸出大,瞬態響應好的特點,又領略了電子管前級音色甜美、醇厚的「韻味」,不過這種搭配也並不是「金科玉律」,因為具體的前級與後級都有各自的特點,而對音色的偏愛又因人而異,使用者可以依據具體的情況找出自己所喜愛的組合方式。

  

  Hi-Fi功放應有多大的輸出功率:

  Hi-Fi功放應有的輸出功率受很多因素影響,首先這一輸出功率與所配接的音箱關係較大,其次還與功放的自身素質有關,再有就是與所使用的環境,也就是房間的空間體積有關。

  音箱有一項參數叫作靈敏度,它的單位是dB/m?W,所代表的意義是當音箱得到1W的電功率時距離音箱1m處產生的聲壓(dB)。如果某款音箱的靈敏度是90dB,那麼在1m處得到90dB的聲壓需有1W的功率來推動。要得到100dB的聲壓, 那就需要10W的功率來推動了。但如果音箱的靈敏度是80dB(如ATC的SCM-10)要想達到100dB的聲壓則需要100W的功率來推動了。大多數音箱的靈敏度約為85dB-90dB,對這些音箱來說,有10W-30W的不失真功率已經能夠有足夠的聲壓了。

  功放自身的素質,與功放應有的輸出功率關係較大。功放的參數中有一項稱為阻尼係數,這是表示對音箱控制能力的一項參數,但這一參數有一個適度範圍,而且又和具體的音箱有直接關係。一般說來,如果一臺功放的素質很好,在30 W輸出時仍能保持其性能參數在一定的水準。那麼就沒有必要去要求功放有更大的功率輸出。可是如果功放的素質不很理想,當輸出功率增加時會引起其性能參數的劣化,那麼就應當使功放的輸出功率有一定的餘量,以保證在實用的輸出功率下仍有一定的良好參數。通常情況下,當功放為甲類輸出或是電子管功放,則不需要有過多的輸出功率餘量,20W-30W的輸出功率已經夠用了。但如果是乙類功放或是素質較差的功放,這時應使功放的輸出功率有較大的餘量。另外,如果配接的音箱是大型倒相式,也應使功放有較大的輸出功率餘量。在從功放自身的素質考慮功放應有的輸出功率時,將功率餘量選得大些確實能改善功放與音箱的適配情況。

  選擇輸出功率較大的功放主要的意義,不是因為需要那樣大的聲壓,而是要改善功放對音箱的適配狀態。如果一臺輸出功率適度的功放已經能夠把音箱控制的得心應手,那麼就沒有必要對這臺功放提出更高的輸出功率要求。使用環境,也就是房間的空間體積與功放應輸出的功率也有一定的關係,以上所談及的輸出功率大小,是以房間的空間體積在40以下而言,如果房間的空間體積較大,那麼功放的輸出功率則應加大一些。

  電子管功放輸出級的特點:

  電子管功放的功率輸出級有三種電路類型,一類是有輸出變壓器的推輓輸出電路。這類輸出電路類型在電子管功放中佔了絕大多數。在推挽電路中的輸出變壓器中直流成分很少,二次諧波失真也很小,這類電路的輸出功率可以做得比較大,所以適用範圍也比較大。一般說對膽機音色有興趣的音響愛好者來說,這類輸出級的膽機很合適。不過這類功放的,輸出變壓器的設計與工藝至關重要,如果輸出變壓器的設計與工藝上有不足之處,往往這類功放的頻率響應,瞬態響應就不太理想。另外由於輸出變壓器的制約,所以配接音箱的適應範圍較小。

  另一類功率輸出級的電路類型是單端甲類電路。這類電路也有變壓器,但這類電路的輸出變壓器中有很大的直流成分,對輸出變壓器的要求比推輓輸出電路中輸出變壓的要求要高。另外對供電電源的要求也比較高。這類輸出電路的特點是二次諧波成分比較多,儘管這是一種諧波失真,但對音樂信號來說,二次諧波是高度的諧合音,所以聽起來很入耳。這一特點使得這種輸出電路的功放在聲音的音色上很有特點,尤其是當功放級採用三極體時,人聲聽起來很甜美,室內樂中的弦樂聽起來也很細膩,或者說,這類功放的聲音很有味道。但是這類功放的輸出功率不容易做得大,所以如果配用的音箱靈敏度較低,在放送大型管弦樂曲時就比較勉強了。這類電子管功放都很受一些音響玩家的歡迎,往往在備有一臺大功率電晶體功放之外,又備有一臺此類功放,想來是在音色上互有所補,不過,這也說明此類功放的音色特點確有動人之處。

  還有一類電子管功放的輸出級電路是OTL電路,所謂OTL電路就是無輸出變壓器電路。現代的電晶體功放輸出級幾乎全是OTL電路或是OTL電路的改進型。電子管和電晶體的特性參數與工作狀態不同,電晶體功放很容易適合配阻抗為4- 8的音箱,而電子管功放要想不需要輸出變壓器去適配4-8的音箱就要費些周折了。電子管OTL功放由於去掉了輸出變壓器,所以在技術參數上比前面提到的那兩類電路有很大的提高,這類輸出電路的功放聲音極有特色,和前面兩類輸出電路相比,它有宏偉的氣勢和寬闊的聲場,和電晶體功放相比它的音色又溫暖、細膩。這類功放由於沒有輸出變壓器,所以能夠適應較寬範圍的音箱阻抗。但是這類輸出級的功放電源效率低,設計、工藝、調試都比較複雜,這類輸出電路的功放僅見於一些高檔機種中,很難見到低價位的普及型機種。

  電流特點:

  對功放電路的了解或評價,主要從輸出功率、效率和失真這三方面考慮。

  1、為得到需要的輸出功率,電路須選集電極功耗足夠大的三極體,功放管的工作電流和集電極電壓也較高。電路設計使用中首先要考慮怎樣充分地發揮三極體功能而又不損壞三極體。由於電路中功放管工作狀態常接近極限值,所以功放電流調整和使用時要小心,不宜超限使用。

  2、從能耗方面考慮,功放輸出的功率最終是由電源提供的,例如收音機中功放耗電要佔整機的2/3,因此要十分注意提高電路效率,即輸出功率與耗電功率的比值。

  3、功放電路的輸入信號已經幾級放大,有足夠強度,這會使功放管工作點大幅度移動,所以要求功放電路有較大的動態範圍。功放管的工作點選擇不當,輸出會有嚴重失真。

相關焦點

  • 射頻放大器基礎知識: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負載阻抗調製工作原理
    Doherty放大器最重要的特性是負載調製(load modulation),它完美地合成了兩個放大器的不對稱輸出功率。在小功率等級下只有一個放大器(稱為載波放大器,carrier amplifier)以低功率電平工作,並且在相同功率等級下Doherty 功放的效率是採用兩倍大放大器在相同輸出功率等級下所獲得的效率的兩倍。
  • 甲類功率放大器電路、特點及功率計算
    本文將介紹音頻功率放大器的甲類放大器,包括甲類放大器的特點、功率計算以及單端甲類功率放大器電路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753.htm甲類功率放大器的特點音頻功率放大器分為甲類放大器和乙類放大器。甲類放大器由於用兩隻功率管分別擔任正半周和負半周音頻放大。故聲音大,音質好,失真小。又稱推挽放大。被現在普遍使用。
  • 這些功率放大器的使用要點你必須知道
    功率放大器外部的旋鈕較少,音量控制方式基本是一致的,容易操作和使用。放大器應安放在平穩牢固的地方,注意避開廳堂中的通風死腳,以利於散熱,對於功率放大器耗電較大,一般應單獨使用一組電源接口,其機箱上部的散熱孔不要被其他器材遮擋。 2)不要滿負荷工作。
  • 功率放大器的種類及工作特點(文末有彩蛋)
    1.按照電路工作狀態分類(1)甲類功率放大器 單只電晶體將正弦波正負半波完整的進行放大,聲波失真小、音質好,但功率小、效率低。(2)乙類功率放大器 兩隻電晶體採用推挽電路在正負半周輪流工作,對正弦波進行放大,其特點是交越失真大、效率高。
  • 放大器的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是交流電阻還是直流電阻?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如果是用電壓源來驅動的,則輸入阻抗越大越好;如果是用電流源來驅動的,則阻抗越小越好(註:只適合於低頻電路,在高頻電路中,還要考慮阻抗匹配問題。另外如果要獲取最大輸出功率時,也要考慮阻抗匹配問題。   四端網絡、傳輸線、電子電路等的輸入埠所呈現的阻抗。實質上是個等效阻抗。只有確定了輸入阻抗,才能進行阻抗匹配,從信號源、傳感器等獲取輸入信號。
  • 關於低頻功率放大器的介紹
    它是變壓器耦合五極管功率放大線路所組成單管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於甲類。 (一)低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過程 其工作過程與低頻電壓放大器相似,電壓放大和功率放大雖然都是放大器,但是對功率放大器的主要矛盾方面不是大的電壓放大量,而是獲得足夠的音頻功率推動終端負載(揚聲器、耳機等)工作。
  • 音頻功率放大器怎麼用?音頻功率放大器使用方法
    音頻功率放大器原理   音頻功放實際上就是對比較小的音頻信號進行放大,使其功率增加,然後輸出。前置放大主要是完成對小信號的放大,使用一個同向放大電路對輸入的音頻小信號的電壓進行放大,得到後一級所需要的輸入。後一集的主要對音頻進行功率放大,使其能夠驅動電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頻。
  • 低壓100 W短波功率放大器研究與設計
    輸出功率100 W的短波功率放大器是較為常用的產品,適於便攜以及車載等條件下使用。本文介紹的低壓100 W短波功率放大器採用全固態功率放大器設計技術,具有供電電壓低、體積重量小、控制簡單和性能優良等特點。工作頻率為(1.6~30) MHz,正常工作電壓範圍為10~17 V,適應電池供電環境使用,拓展了產品的應用前景。
  • 乾貨 | 話筒與前置放大器該如何匹配?
    文章來自公眾號:西歐克 COK在話筒和前置放大器應用領域,「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是一個存在廣泛誤解的話題。因為事實上,絕大多數話筒和絕大多數前置放大器,相互之間都能夠形成比較令人滿意的組合,根本不需要進行 所謂「真正」的阻抗匹配。至於「阻抗匹配」問題的提出,只有在極力追求某種特定的音質、音調、著色(coloration)以及特點時,才會變得有意義。在詳細講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阻抗。
  • 射頻電路阻抗匹配原理
    對電子設備互連來說,例如信號源連放大器,前級連後級,只要後一級的輸入阻抗大於前一級的輸出阻抗5-10倍以上,就可認為阻抗匹配良好;對於放大器連接音箱來說,電子管機應選用與其輸出端標稱阻抗相等或接近的音箱,而電晶體放大器則無此限制,可以接任何阻抗的音箱。
  • 寬頻帶高頻功率放大器
    在各种放大電路中 ,R L 正好等於信號源內阻的情況是很少的。因此,1:1傳輸線變壓器更多的是用來作為倒相器(二)1:4阻抗變換傳輸線變壓器1:4傳輸線變壓器。它可以起一個1:4阻抗變換器的作用,即Rs:R L =1:4.下面僅就理想、無損耗傳輸線的電壓、電流關係來說明最佳匹配條件和阻抗變換關係。
  • 淺談筒與話筒放大器之間的匹配
    淺談筒與話筒放大器之間的匹配   在話筒和前置放大器應用領域,「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
  • 家庭音響如何去搭配KTV功率放大器?
    大多數人在家裡做KTV都是無源音頻,無源音頻沒有配放大器,必須配功放。 為了更好的音質和更多方面的質量,所以你必須掌握KTV音響和功放的匹配方法,千萬不要亂用。在你去購買KTV音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看功放的阻抗,功率和阻尼係數是不是可以匹配的,一般KTV音響都有功率和阻抗的,所以你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
  • 功率放大器參數的性能
    功率放大器的概念在給定失真率條件下,能產生最大功率輸出以驅動某一負載(例如揚聲器)的放大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2368.htm  音頻功率放大器: 將從調音臺輸出的又經過周邊設備加工過的音頻信號轉換成強勁的功率,饋給揚聲系統,推動揚聲器單元,使之放出優美動聽的聲波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參數主要包括輸出功率、頻率特性、信噪比(正常聲音信號與無信號時噪聲信號的比值)、阻尼特性(放大器的額定負載(揚聲器)阻抗與功率放大器實際阻抗的比值
  • 各种放大器電路之功率放大器的分析
    供給負載一定輸出功率的放大器叫做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主要是考慮如何獲得最大的輸出功率、最小的失真和最高的效率。 由於變壓器耦合損耗小,又能變換阻抗,使負載和電晶體相匹配,所以功率放大器廣泛採用變壓器耦合電路。音頻功率放大器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採用甲類放大器、乙類放大器和甲乙類放大器。這種功率放大器是在甲類工作狀態下運用的,電晶體在輸入信號的整個周期內都有放大作用。 C是耦合電容。R1、R2是上下偏置電阻。
  • 阻抗匹配的另一種思路
    如果我們能知道PCB板上分布參數的阻抗,就可以通過史密斯圓圖進行有據可循的阻抗匹配,減少無謂的參數嘗試。分布參數的阻抗有兩種方法可以獲得:第一,使用仿真軟體建模仿真,但是建立模型需要知道材料、尺寸、結構等條件,其工作量不亞於直接調試;即使能建立模型,如何保證其準確性也值得考究。第二,使用網絡分析儀直接測量,該方法直觀而且結果準確。
  • 功率放大器的分類
    功率放大器根據工作狀態的不同分為以下四種:(1)甲類工作狀態 在整個工作周期內電晶體的集電極電流始終是流通的,如圖9.1(1)所示。甲類工作狀態又稱為A類工作狀態。這種狀態放大器的效率最低,但非線性失真相對較小。一般用於對比失真比較敏感的場合,比如Hi-Fi音響。
  • 音響人不可不懂的問題——放大器的輸出入阻抗
    當空中的這些電磁波被作用有點像天線的訊號線拾取後,雖然只是一點點的雜訊電壓,但是一個高輸入阻抗電路卻能 輕易地將其放大(正是其優點),於是乎,當有人抓了一把沙子放進你熱騰騰的大滷麵時,你還以為是黑胡椒粉呢!
  • Aigtek波形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及應用領域
    波形功率放大器是用以對波形發生器(函數發生器、脈衝發生器和任意波形發生器等)信號進行功率、電壓或電流放大,為測試測量應用的負載提供電信號驅動的儀器。獨立的波形功率放大器包括電壓放大器、電流放大器和電壓/電流放大器;此外,還有-種將波形發生器、波形功率放大器與直流電源相結合的獨立分支特色產品,稱為雙極型電源。波形功率放大器匹配電路,量被形發生器產生的驅動信號匹能實際負鼓,達司踵想電動發東。工德出功擊地大霜中輸入電用一船旺配為高用或0輸出電用西稅為50或近零值。
  • 差分放大器的輸入阻抗計算
    打開APP 差分放大器的輸入阻抗計算 發表於 2019-07-17 09:53:15 1、基本差分放大電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