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齊木楠子,從事日語教學、教研到現在已經有4年的時間,在這4年裡我接觸過非常非常多的日語學生,會發現,很多學生,都感覺學習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不僅是數學、物理這種純理科的科目,英語、日語這種語言類的科目也會覺得無聊。
那麼楠子想要告訴大家的就是:不管你在學什麼,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為什麼玩手機玩遊戲很上癮,對學習就沒有興趣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
玩遊戲每天連輸10局,被遊戲隊友抱怨拖後腿,一個星期後,還會想玩嗎?
玩微信或者QQ,天天發朋友圈發空間,一個贊都沒有,天天被無視,一個星期後還會喜歡發嗎?
換句話說,不是遊戲容易上癮,而是任何能讓你贏,能讓你笑,能讓你找到存在感的事物,都容易讓人沉迷進去
那麼我們也可以讓自己沉迷進日語的學習裡去:
喜歡日語歌?學完日語發音課程之後就可以學唱日語歌了,從生物股長的《青鳥》到中島美雪的《騎在銀龍背上》 、從動畫配樂到KTV金曲、從小眾音樂到大眾喜愛歌曲……總有那麼一些歌曲適合你,在班級活動的時候大大方方地來一首日語歌,在朋友圈裡發一首日語歌,在短視頻app裡上傳唱日語歌的視頻,還怕沒人給你點讚嗎?
喜歡日本影視劇?可以找一些經典的日本電影、電視劇,邊看故事邊練習聽力,如果你能把其中的日語臺詞弄明白那就再好不過了。和同學、朋友聊到這部劇時,不假思索地將裡面的名臺詞脫口而出,也會獲得周圍人崇拜的目光吧!
喜歡日本優質偶像?那也很好!可以多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作品,在的微博用日語留言,也許你的偶像會很開心哦!
遊戲為什麼好玩?因為它能給你帶來成就感!
沒有玩遊戲是為了輸的吧。當然,也有很多高難度的遊戲,經過練習、查詢攻略,還是可以過關的。闖過難關的時候,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學習也是具備成癮機制的!遊戲:發現一個boss打不過→練級、練技能→打過了→下一個boss學習:發現新問題→掌握新工具→解決問題→發現下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完美的讓你上癮的流程!
但是遊戲裡有兩樣東西,學習裡沒有——
①經驗值/收集度
②即時的反饋和獎勵
我們在遊戲中,可以通過經驗值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進步,而且是一步一步成長,只要努力,除了限定活動之外,都能有收穫;很多時候,我們對長期目標堅持不下來,不是因為目標太難,而是不確定自己是否有進步。學習日語本身就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所以大家很難感覺到自己的成長。雖然有考試,但難度其實是不穩定的,考完之後,再通過排名給大家灌輸焦慮,結合學校和家庭的氛圍,這種情況下,部分同學會感受到壓力。
這樣的情況下,同學們對學習感到沒有信心,是常態。因為第一名只有一個,其他的同學沒有成就感,學習當然很無聊。但並不是沒有解決辦法!
1、不要只盯著每三個月一次的大考成績,平時的學習活動也可以體現你的進步!
每一次考試成績都是積累的體現,所以我們可以在平時的小測驗中努努力。比如單詞聽寫,第一次錯了一半,第二次錯1/3,第三次全對,也是一種很明顯的進步;比如背誦課文,背同樣一篇文章,第一次可能背了10分鐘才磕磕絆絆背完,第二次只需要5分鐘就能流利背出來,第三次能夠比班上其他人背的都快;比如翻譯,一開始要一邊查字典一邊翻譯,字典翻得多了,有的單詞不用查字典也能大概了解是什麼意思的時候,你就進步了!
2、制定靈活的日語學習計劃
很多同學都會在寒暑假之前做計劃,但是一放假計劃就成擺設了。不要寫今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這樣子時間局限性很大的計劃。如果一開始就把時間定死,在能力還達不到的情況下規定自己8點到8點15分刷30題,先不說15分鐘能不能做完30題,暑假8點能否起床也是一個問題。這樣執行心裡會很不舒服,就越發牴觸了。可以寫,每天要刷多少題,每天背多少個單詞,這種特別細小的項目,要確保按照計劃長期執行下來,可能第一天刷30道題要花費3個小時的時間,但是堅持下來之後,一天刷30道題只需要15分鐘的時間,這是做題反應上的進步。
3、讓日語融入你的生活
嘗試在生活中使用日語,同學之間,同學與老師之間,儘可能創造機會使用日語。即便是你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想一想自己吃的東西如何用日語說,出去逛街的時候,想一想看到的東西如何用日語表達,想一想如果你是售貨員,面對顧客用日語的話應該怎樣應對。當你看到路燈就能想起路燈的日語單詞,並能用路燈的單詞造句時,也是一種思維上的進步!
這樣的方法,在短時間內可能不會對成績有太多的改變,但是可以改變同學們學習的心情和行為,當同學們懷著希望以及履行計劃的責任去學日語時,就擁有了比別人更容易成功的潛力,改變你的思想和行為,才能改變結果。
日語學習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希望大家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找到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跳出考試的局限性,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展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