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者責任延伸,汽車回收迎千億級市場

2020-12-24 環球時報汽車周刊

本報記者 付鴻烈

11月27日,2020年汽車資源綜合利用國際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北京召開。其中,汽車回收的過程中的有害物質減量化、動力電池回收體系以及建立汽車生產者延伸者組織(PRO)體系成為了被關注的熱點。

據統計,2019年我國汽車保有量2.6億輛,但實際回收數量為195萬輛,回收率僅為0.75%。業內人士稱,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在於傳統報廢回收規定存在多重掣肘,也因此大量報廢車沒有進入正規拆解程序,甚至流入黑市交易,造成嚴重環境汙染和交通安全隱患。

據環保部門統計數據分析,80% 以上的報廢汽車在拆卸過程中所產生的汙染物沒有得到及時的安置或處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對記者表示,「對於一些危險廢物,包括廢機油,包括含有含鉻、鉛的零件要進行穩妥的處理。否則對環境的破壞是巨大的。但往往拆車小作坊是做不到的,因此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審查拆車廠的資質。」

此外,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2020年我國已迎來首個動力蓄電池退役潮。動力蓄電池退役後,未經妥善處理和回收利用,將威脅公共安全,造成資源浪費並形成難以逆轉的環境汙染。因此,動力電池合理回收勢在必行。

常紀文認為,動力電池的回收包括了三個方面的原則,首先是政府推動;第二是強化監管;最後則是對鉛蓄電池實行分類管理。同時,他還介紹到,根據動力電池等級的不同可進行分類回收。第一種方法是將淘汰的動力電池進行拆解,對其中的可再利用材料進行提煉回收。第二種方法則是梯次利用。即回收的廢舊動力電池雖然已經達到了原生的設計壽命,但是仍可通過一系列的途徑使其功能部分恢復以達到次級領域使用的要求,而目前退役動力電池在儲能領域的二次應用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動力電池的合理回收需要產業鏈上下遊加強協同聯動,更需要生產者參與其中,因此我們需要生產者延伸制度。」中汽數據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繼虎說道。生產者延伸制度理論簡單來說就是指生產者不光要為自己的產品生產、銷售負責任,還要為它帶來的後端的回收,甚至包括再生利用,減少廢棄物的產生負責任。也因此,中汽中心有限公司聯合各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組建了中國汽車產品生產者延伸組織,也就是汽車的PRO組織。

如今,具有PRO組織的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汽車報廢回收率為3%—5%,是我國的4至6倍。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如果中國的PRO組織體系建立完全,未來三年中國汽車回收率將大幅提升至3%。尤其在今年7月31日,商務部網站發布《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後,我國汽車拆解市場未來規模有望達每年1100億元,空間潛力巨大。

本文圖片來自2020年汽車資源綜合利用國際論壇官方

相關焦點

  • 成長空間巨大 汽車報廢迎千億級市場
    (原標題:汽車報廢迎千億級市場) 《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今年9月1日起施行。據業內人士測算,目前我國汽車拆解市場規模為每年66億元,未來規模有望達每年1100億元。
  • 銀隆新能源獲動力蓄電池生產者責任延伸履責績效4A級評價
    中國客車網2020年9月18日獲悉,近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珠海廣通汽車有限公司分別獲得動力蓄電池生產者責任延伸履責績效4A級評價。憑藉完善的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和完整的回收再利用產業鏈,銀隆新能源獲得了權威認可。
  • 曹國慶:鉛蓄電池行業現狀回收與生產者責任延伸制解讀
    在SMM舉辦的「2020第十屆再生鉛蓄電池產業峰會暨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培訓專場」上,資源強制回收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曹國慶從中國鉛蓄電池行業現狀、鉛蓄電池產業鏈環境風險、廢鉛蓄電池回收與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等五個方面詳解鉛蓄電池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與相關標準。
  • 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處於重要時期,需要加快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的規劃和布局,儘快出臺相關回收利用的法規和技術標準,構建完善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解決動力電池退役後所帶來的潛在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以支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以及可持續地發展。
  • 汽車報廢迎千億級市場
    《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今年9月1日起施行。據業內人士測算,目前我國汽車拆解市場規模為每年66億元,未來規模有望達每年1100億元。其中「五大總成」市場規模為700億元,成長空間巨大。市場空間廣闊 隨著我國汽車產業趨於成熟,汽車保有量迅速上升。
  • 南都電源正式進入鋰電池回收領域 備戰應對"責任延伸"
    「鋰電池與傳統的電子電器相比更好回收,沒有電器分散。報廢之後可以採用以舊換新的方式,由汽車廠、電池廠自然回收。」李博洋說。   生產者責任挑戰   目前來看,電池回收利用分為梯級利用和拆解回收兩個步驟,但其實是儲能和回收利用兩個行業。
  • 重磅發布丨關於動力蓄電池/鉛蓄電池生產者責任延伸履責評價結果的...
    SMM網訊: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逐年攀升,動力蓄電池需求量逐年增長,至2020年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417萬輛。至2019年底,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超過200GWh。據測算,至2020年,我國退役電池累計約為25GWh(約20萬噸),將迎來動力蓄電池退役量快速增長。廢舊動力蓄電池存在安全隱患和環境風險,亟待規範回收利用。
  • 汽車回收拆解產業加速市場化,千億空間將激活,產業鏈公司有這些
    財聯社12月11日訊,為激勵新車消費促進舊車回收,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政策也在持續落地,千億市場空間待激活,相關公司盈利能力也將顯著提升。商務部10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將著力推動擴大重點商品的消費。比如,鼓勵相關地區優化汽車限購措施,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健全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體系;積極發展汽車養護、維修、保險、租賃等汽車後市場,暢通新車、二手車、報廢汽車的流通循環。
  • 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千億級市場待分羹
    9月1日,由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聯合發布的《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正式實施,明確規定了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的資質認定和管理、監督管理、退出機制、法律責任等相關事宜,允許獲得資質認定的企業可依法從事機動車報廢拆解。
  • 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細則今起施行 有望創造千億市場
    結合已發布的《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及《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我國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將進入規範化、高速化發展的新階段。文件中表示,國家對回收拆解企業實行資質認定製度,未經資質認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活動。同時,國家鼓勵機動車生產企業從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活動,並要求機動車生產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承擔生產者責任,向回收拆解企業提供報廢機動車拆解指導手冊等相關技術信息。
  • 汽車零部件回收再迎政策細化 千億市場空間亟待激活
    財聯社8月11日訊,發改委於今日發布了關於《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鼓勵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通過售後服務體系回收舊機動車零部件用於再製造。鼓勵專業化舊件回收公司從維修渠道為再製造企業提供符合要求的舊件。
  • 新政打開千億級市場 廢舊汽車拆解回收火了
    巨額市場待規範  廢舊汽車回收生意很火爆嗎?記者以「新能源鋰電池回收」「汽車輪胎回收」為關鍵詞在電商平臺檢索,發現各地都有大量的汽車廢舊零部件回收企業。天眼查顯示,截至8月4日,經營範圍含「輪胎回收」的企業,全國有13102家,「新能源電池回收」企業3406家。
  • 新規推動行業邁入快車道 汽車拆解市場未來有望達千億元級
    &nbsp&nbsp&nbsp&nbsp9月1日起,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發布的《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正式實行。《細則》從資質認定和管理、監督管理、退出機制、法律責任等方面對報廢機動車回收做出了明確規定。
  • 汽車回收管理有新規:報廢車有望不再「論斤賣」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7億輛,每年需要報廢的汽車近千萬輛。這些汽車如何報廢呢?全媒體記者留意到,商務部等7部門近期聯合發布的《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從資質認定和管理、回收拆解行為規範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這一細則實施後,將對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 科技日報:汽車報廢迎千億級市場;小米MIXα量產難度太大
    汽車報廢迎千億級市場 《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今年9月1日起施行。據海通證券測算,目前我國汽車拆解市場規模66億元/年,未來汽車拆解市場規模有望達1100億元/年。其中,「五大總成」擁有700億元市場規模,成長空間巨大。
  • 千億級的手機回收市場 回收率竟不足2%?
    一噸廢舊手機經過回收處理後,可提煉270克左右黃金,是金礦石含金量的40-50倍。倘若一部手機回收均價600元,那麼將誕生一個2000億元存量的市場。  毋容置疑,千億級的手機回收市場是一座值得深挖的富礦,然而想要開發這座「富礦」,依然阻礙重重。
  • 2020年動力電池回收高峰期來臨 這是個百億級市場
    近年來,大量新能源汽車投入市場,動力蓄電池產銷量逐年攀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迫在眉睫。隨著動力電池2020年迎來回收高峰期,這一百億級市場備受關注。 市場廣闊2013年以後,我國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應用,並於2014年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按照動力電池4至6年使用壽命測算,2020年前後國內動力電池將進入報廢高峰期。
  • 新政打開千億級市場,廢舊汽車拆解回收火了!
    7月31日,商務部審議通過的《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旨在鼓勵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推動完善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和服務水平。並經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同意,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 二手車、報廢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潛力大 多部委將加碼推進 汽車...
    229.5萬輛  2019年我國機動車回收數量為229.5萬輛,同比增長15.3%,其中汽車195.1萬輛,同比增長16.8%,報廢回收市場具有極大潛力。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機動車回收數量為229.5萬輛,同比增長15.3%,其中汽車195.1萬輛,同比增長16.8%,報廢回收市場具有極大潛力。  「推進汽車資源綜合利用對整個汽車工業的綠色轉型和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十四五』期間我國仍將處於資源利用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尤勇表示,將組織開展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試點延伸。
  • 廢舊手機數據擦除無認證標準 你願意拿去回收嗎?
    長期放置家中不僅佔用空間,還有安全隱患,賣到二手市場,又擔心通訊錄、照片、銀行卡號和密碼等個人信息遭到洩露。沒有規範有序的回收體系,廢舊手機就難尋「安身之處」。  千億市場吸引手機回收企業「掘金」  高存量意味著廢舊手機回收市場巨大,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的注意。  比如,從事電子產品回收及環保處理的企業愛回收,2016年廢舊手機回收量約500萬臺,2017年有望過千萬。  「即便如此,對於龐大的二手手機市場來說,也還是非常小的數字。這一市場估計能達到千億級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