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溫度下鋰離子動力電池特性研究

2020-11-22 手機鳳凰網

鋰離子動力電池具有較高比功率、高比能量和良好耐用性等優點,成為新能源動力汽車的首選動力裝置。但鋰離子電池的歐姆阻值、極化阻值、開路電壓、電池荷電狀態(SOC:StateofCharge)和健康狀態(SOH:StateofHealth)等參數都是環境溫度的非線性函數,造成電池狀態精確評估的難度高、誤差大,甚至對整車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都產生嚴重影響[1-2]。文獻[3]針對動力電池容量與環境溫度的關係進行大量對比實驗後認為高溫條件下動力電池的容量變化不大,在-20℃時電池可用容量為25℃時的80%,主要原因是低溫條件下歐姆內阻和極化內阻顯著增加。文獻[4]基於大量的實驗測試確定內部極化參數的變化規律以及影響因素,闡述了極化電壓的累積特性,為基於端電壓對SOC的精確預測奠定了基礎。本文在對鋰離子動力電池工作特性研究的基礎上,著重研究溫度對電極濃差極化和電化學極化影響,分別採用不同SOH狀態下的動力電池做對比實驗,得到鋰離子動力電池在不同溫度下工作特性的變化規律,為提高電池管理系統精確性和可靠性提供基礎數據。

實驗測試平臺

實驗選用磷酸鐵鋰電池(3.2V,7.5Ah)和錳酸鋰電池(3.7V,22Ah)為研究對象,採用寧波拜特公司(BTS15005C)動力電池自動檢測裝置進行不同模式的加載測試,Zennium電化學工作站測量電池的交流阻抗譜曲線,重慶威爾高低溫試驗箱(HL404C),為動力電池提供實車運行的溫度環境。

溫度對電池極化的影響

在低溫條件下,動力電池的性能表現差異比較大,其中在-10、-20℃時,磷酸鐵鋰電池的可用容量僅為標稱容量的62.6%和57.8%;錳酸鋰電池在-10℃可用容量為標稱容量的83.1%,但是隨著溫度降低,性能退化加快,在-20℃時,可用容量僅為標稱容量的58.2%。

基於上述容量分析,在電池EIS的測試中,設定溫度範圍為-10~40℃,進行如下測試:

(1)在-10、0、25和40℃靜置5h,使內部溫度與環境保持一致,電池處於準平衡狀態;

(2)採用0.3C進行容量標定,數據記錄間隔1s,至少測量5次或前後兩次容量相差<5%;

(3)採用0.3C對電池充電,充入可用容量的10%後,靜置1h,然後採用電化學工作站進行阻抗譜測試,頻率範圍為0.1~1000Hz;

(4)重複步驟(3),直到完成從SOC=0到SOC=100%的11次阻抗譜測試。基於上述的測試方法,分別可以得到磷酸鐵鋰電池和錳酸鋰電池的電化學阻抗譜圖,見圖1和圖2。

 

由於電池在加工過程中,電極表面存在一定的粗糙度,在奈奎斯特圖中的半圓發生不規則形變,為了提高模型的精度,將一階RC模型中電容器轉換為常相位角元件,模型如圖3所示。

圖中RΩ為電池的歐姆內阻;Rp為電池的極化內阻;CPE為電池發生電化學反應的常相位角元件。其中參數CPE-P表示常相位角元件與純電容元件的相似度,當CPE-P=1時,表示該元件表現出純電容特性,當CPE-P=0.5時,表示為韋伯阻抗特性;Uocv為電池的開路電壓;U0為電池的端電壓。

基於最小二乘法,對電池的相關參數擬合得到電池的歐姆阻值,極化阻值和CPE-P在不同SOC和溫度下的變化趨勢,其中CPE-P的變化趨勢如圖4和圖5所示。

(1)隨著溫度的升高,兩款電池的歐姆阻抗和極化阻抗均減小,而溫度越低,阻抗變化率越劇烈。磷酸鐵鋰電池極化阻值由原來-10℃下的30.4mΩ減小到40℃的0.57mΩ,歐姆阻值由3.75mΩ減小到2.34mΩ。錳酸鋰電池的極化阻抗由23.1mΩ減小到0.57mΩ。同時在低溫條件下,極化阻抗比歐姆阻抗大一倍。

(2)在相同的採樣頻率下,兩款動力電池阻抗譜曲線的主要組成部分存在差異。錳酸鋰電池在-10℃時,曲線主要由兩個半圓弧線構成,其末尾的45°斜線很短,而在40℃時,高頻與中頻階段的半圓合併為一個,同時45°斜線加長,表明電池在不同的溫度應力下,其電化學極化和濃差極化所佔的比例明顯不同,阻抗成份存在較大的差異;磷酸鐵鋰電池具有同樣的表現,說明在影響電池充放電特性的主要因素中,低溫時電化學極化佔主導,高溫時濃差極化佔主導。

(3)在不同溫度下,隨著SOC的增加,兩款動力電池的阻抗變化率存在差異。不同溫度下錳酸鋰電池阻抗隨SOC波動明顯,磷酸鐵鋰電池的歐姆阻值基本不隨SOC變化,但在低溫條件下,磷酸鐵鋰電池極化阻值始終處於較大值,是造成磷酸鐵鋰電池低溫性能差的主要原因。

(4)兩款動力電池的CPE-P變化存在差異。在不同的溫度下,當SOC<20%時,常相位角元件所包含的電阻成分比較多,即電極和電解液間的雙電層電容成分的彌散效應較為嚴重,隨著SOC的增加,彌散效應得到緩解。錳酸鋰電池在高低溫環境下,變化始終平穩,而磷酸鐵鋰電池在高溫條件下,當SOC>60%時,CPE-P值出現明顯的波動,因為磷酸鐵鋰電池的溫度敏感性所致。即在高溫條件下,動力電池高頻半圓弧的半徑縮短,圓弧包含的角度減小,45°斜線表現明顯,很難判定出半圓與斜線之間的界限,使得數據處理存在較大的隨機性。

溫度對不同老化程度電池充放電截止電壓的影響

不同的截止電壓會使電池老化速率存在明顯的差異[5]。以錳酸鋰電池為例,終止電壓分別設定為4.20、4.25和4.30V,當容量衰減到80%時,循環次數n分別為460、220和170,即截止電壓每上升50mV,壽命衰減30%~50%[6]。

動力電池在實際使用中,要經歷多次不同溫度應力的衝擊。靜置時,溫度變化也會導致端電壓變化。為確定不同老化程度電池端電壓對溫度的敏感程度,遴選最佳的截止電壓,選取四塊同規格錳酸鋰電池(兩新1#、2#,兩舊3#、4#)開展相關實驗,其中兩隻舊電池使用經歷相同。四隻電池依次經曆室溫-高溫-室溫-低溫-室溫的環境,即45、25、0、-10、45和25℃,每階段靜置時間t=5h,記錄端電壓數據,採樣間隔1s。

通過新舊兩款電池在SOC=0和SOC=100%狀態下的測試,端電壓值見表1。

(1)當SOC一定的情況下,新舊兩款電池的電壓變化一致,電壓波動差小於5mV,表明溫度對端電壓的作用不受SOH的影響。

(2)當SOC=100%時,端電壓變化不大,即使從-10℃陡升到45℃,新舊兩款電池的端電壓變化僅為5和6mV;當SOC=0%時,溫度從45℃依次經歷25、0和-10℃時,端電壓分別變化了35、16和6mV:表明滿電狀態下端電壓隨溫度變化不明顯,而空電狀態時端電壓是溫度的函數,即充電截止電壓可設定為恆定值,而放電截止電壓與環境溫度有關。

(3)動力電池經歷高/低溫衝擊後,室溫下不同荷電狀態的端電壓變化有差異。當SOC=0%時,兩次室溫條件下的端電壓變化22和11mV;當SOC=100%時,端電壓變化僅為2和1mV,表明放電截止電壓受歷史溫度的影響。

環境溫度對電池老化軌跡的影響

容量增量(ICA:Incrementalcapacityanalysis)微分法是循環伏安法的一種轉化,可以通過該方法得到電池內部正負極材料發生相變的時間和位置,反映動力電池當前的活性狀態[7]。

為了確保實驗的有效性,選取充放電容量相差小於5%的動力電池,具體的實驗方法如下:

(1)在20℃下靜置5h;

(2)分別進行0.2C和0.5C的充電倍率測試,靜置0.5h後,採用0.1C的放電倍率,循環次數n=10;

(3)重複上述實驗,依次經歷20、-20、-10、0、20、50和20℃。

通過實驗測試,分別選取高溫,室溫和低溫三個階段的實驗數據分析,即溫度T分別為50、20和-20℃。加載電流為0.1C,如圖6所示。

從圖6中可知,在不同溫度下,即使充電倍率相同,ICA曲線仍然存在差異:

(1)相同加載倍率下,溫度越高,電池內部相變過程越充分。即50℃時,分別在電壓V=3.54、3.62、3.68和3.72V出現波峰;隨著溫度的降低,在-20℃時,峰2和峰3基本消失,因為電極材料表面反應過快,已達到下一階段的相變過程,而內部材料上一相變過程還沒結束,致使內部反應一直處於追趕狀態,使得兩個峰值合併。

(2)相同加載倍率下,溫度越低,電池ICA曲線整體偏移量越大。從50℃到20℃,再到-20℃,平均極化電壓增加0.067V和0.319V。在-20℃時,由於極化電壓過大,達到截止電壓時,內部活性物質還不能得到充分反應。

(3)不同的環境應力對電池的老化趨勢的影響存在差異。電池分別經歷了三次室溫過程,按照ICA分析方法,得到容量增量微分曲線變化趨勢。第一次室溫和第二次室溫測試的ICA曲線基本重合,表明低溫條件下,雖然電池的可用容量僅為12.8Ah,是標稱容量的58.2%,但經曆室溫保溫過程後,電解液的阻抗特性和離子活性基本得到恢復,與原來性能相差不大,容量衰減不明顯;經歷高溫後,第二峰值向右偏移,表明在相同倍率的作用下,電池極化程度加大;同時第二峰值減小,造成電池當前可用容量衰減,即電池在高溫條件下,可用容量比標稱值有一定的提升,離子活性增強,但造成活性物質極不穩定,容量發生不可逆的損失。

結論

本文通過一系列的鋰離子動力電池性能實驗,著重分析鋰離子動力電池在不同溫度下的工作特性,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得到在不同溫度下,電化學極化、濃差極化、充放電截止電壓以及老化軌跡的變化規律。

(1)隨著溫度降低,電池歐姆阻抗和極化阻抗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加,且溫度越低,變化率越大,造成電池阻抗成分的變化:低溫條件下,極化阻抗主要由電化學極化形成,而且阻抗值遠大於歐姆阻抗,表明在低溫階段,動力電池的充放電接受能力主要受極化阻抗Rp值的制約;高溫條件下,其阻抗特性與低溫表現相反,電極材料活性強,極化阻抗主要受到離子擴散速率影響。

(2)在不同的溫度下錳酸鋰電池阻抗隨SOC波動明顯大於磷酸鐵鋰電池,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的歐姆阻值基本不隨SOC變化。低溫條件下,磷酸鐵鋰電池極化阻抗變化率小於錳酸鋰電池,但阻值始終較大,是造成磷酸鐵鋰電池在低溫條件下工作特性差的主要原因。

(3)端電壓對溫度的敏感程度主要受到SOC值的影響,與SOH關聯不大。當SOC=100%時,端電壓變化僅在6mV之內;當SOC=0%時,端電壓變化高達50mV。則在實際工作中,充電的截止電壓可以設定為定值,而放電截止電壓是溫度和環境溫度的函數。

(4)不同溫度下,相同負載會引起電池內部相變過程的差異。即相同的工作倍率,電池在50℃時的ICA曲線存在明顯的4個相變階段,而在20℃時,峰值2、3都不太明顯。

(5)不同溫度對電池的老化軌跡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即在小倍率工作條件下,低溫環境造成電池可用容量減小,但經曆室溫保溫處理後,電極的活性恢復到原來的程度,性能變化不大;在高溫條件下,正負極材料的活性加強,導致材料性能不穩定,使得活性物質的量減小,可用容量發生不可逆的損失。

多重考慮

外部的溫度對電池包內部的影響也是不能忽視的!為了減少換熱器重量及成本,換熱器對材料減薄有持續的需求,然而這對於換熱器的可靠性甚至換熱性能都會帶來新的挑戰,未來也將通過材料優化解決。

德耐隆Telite®產品系列KW-PP採用獨創新材料工藝幫助新能源電動汽車及傳統汽車(鋰電池)鉛酸電池有效抵禦發動機艙及戶外高低溫的影響,為電池提供安全合理的工作環境,從而保持電池的溫度一致性,保持電池組的性能使用壽命。

動力電池包專用材料德耐隆Telite®的關鍵技術包括導熱、隔熱、保溫,低應力緩釋技術,新型阻燃技術三大技術,在協助動力電池進行熱管理、降低溫差、實現熱平衡;撞擊、跌落、爆炸瞬間完成衝擊力緩釋;實現在高溫、過充、刺穿防爆中的阻燃隔熱效果等方面將取得決定性的作用。

下面這些特性使德耐隆Telite®保溫隔熱材料在各種電子設備和汽車應用中脫穎而出,並有助於您應對未來大容量鋰電池系統和其他電動汽車部件的設計和生產的相關挑戰:

熱阻極低GB/T10295-20080.155[m².K]/W

優異的熱穩定性(-185℃至200℃)

嚴酷條件下的可靠性能——耐熱衝擊、抗氧化、抗潮溼和耐化學品性

優異的電絕緣性(介電強度)

隔熱保溫(導熱係數僅為0.03W/m.k)

參考文獻:

[1] 任傑,李建祥,於航,等.鋰離子電池溫度特性的研究[J].電源技術,2016,40(10):1929-1930.

[2]胡曉松,唐小林.電動車輛鋰離子動力電池建模方法綜述[J].機械工程學報,2017,53(16):20-31.

[3]LUOM,GUOY,KANGJ,etal.Ternary-materiallithium-ionbatterySOCestimationundervariousambienttemperature[J].Ionics,2018,24(9):1-11.

[4]姚雷,王震坡.鋰離子電池極化電壓特性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34(9):912-916.

[5]徐晶.梯次利用鋰離子電池容量和內阻變化特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4:15-28.

[6]吳贇,蔣新華,解晶瑩.鋰離子電池循環壽命快速衰減的原因[J].電池,2009,39(4):34-35.

[7]DUBARRYM,TRUCHOTC,CUGNETM,etal.Evaluationofcommerciallithium-ioncellsbasedoncompositepositiveelectrodeforplug-inhybridelectricvehicleapplications.PartI:Initialcharacterizations[J].JournalofPowerSources,2011,196(23):10328-10335.

相關焦點

  • 動力鋰離子電池配組方案綜述
    導讀:本文分析了鋰離子電池不一致性的表現及成因,總結了提高鋰離子電池一致性的方法,並對現有的配組方案進行了綜述。 作為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源使用時,由於高功率、大容量的要求,單體鋰離子電池並不能滿足要求,所以需要對鋰離子電池進行串、並聯組合使用。
  •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差的原因主要方面,負極材料低溫特性的研究及...
    這種電解液對正極集流體鋁的腐蝕較弱,電池循環穩定性較好。在該溶劑組分中,EMC對提高電解液的低溫導電能力具有顯著的作用。現在國內外主要的電解液企業已把這一組成的電解液作為通用的商業化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但是這種電解液的低溫倍率放電不佳,且在更低的溫度(小於-50℃)環境中已不能放電。 較多的研究人員採用四元以上的電解液來綜合解決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放電性能。
  • 不同衰降模式對鋰離子電池熱穩定性的影響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熱失控是鋰離子電池最為嚴重的安全事故,一旦發生熱失控會引起鋰離子電池起火和爆炸,因此所有的動力電池在應用前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安全測試。但是目前的安全測試普遍針對的是全新的鋰離子電池,但是鋰離子電池在使用的過程中由於界面副反應的存在會導致鋰離子電池界面狀態發生持續的改變,也會對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產生一定的影響。近日,清華大學的Dongsheng Ren(第一作者)和Minggao Ouyang(通訊作者)對不同的衰降模式對於鋰離子電池熱穩定性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 循環、溫度和電極間隙對方形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影響研究
    安全是鋰離子電池使用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然而,有關電極間隙、循環、電解質降解或析鋰是如何影響方形電池安全性的研究很少。在本文中作者對在0℃、23℃和45℃循環的方形電池開展了系統研究。採用ARC技術評估了電極間隙對電池安全性的影響。研究表明對於新鮮電池,其內部電極間隙均一。
  • 設計一款動力電池包,怎樣看待電芯的充電能力和自放電特性?
    在電動汽車使用初期,性能體現最明顯的是動力電池的放電性能,在車輛上主要的表現為動力性能和續航。隨著時間的推移,電池的其他特性才逐漸被車輛用戶看到。繼前面討論了電池放電性能、電芯壽命、成本和內阻以後,今天我們再看看電芯的充電和自放電特性。1 充電特性電池包的充電特性,尤其充電時間,是用戶關注的一個焦點。
  • 鋰離子電池熱性能評價: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針對鋰離子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方法,評論性概述了近些年的相關研究文獻報導,研究分析了這些導熱係數測試方法的特點,總結了電池材料導熱係數測試技術所面臨的挑戰,從熱分析儀器市場化角度提出了迎接這些挑戰的技術途徑。
  • 鋰離子電池熱失控模擬研究
    近年來,隨著這些可移動電能源設備性能的不斷增長,對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高能量密度電極材料的使用給鋰離子電池帶來了更大的安全隱患,其較低的熱穩定性增加了電池的熱失控風險。因此,需要對鋰離子電池的熱失控機理和發生過程進行深入研究,以改進電池的安全設計,防止電池熱失控的發生。 仿真模擬是研究鋰離子電池理化性質的重要手段[1-2]。
  • 鋰離子電池安全嗎_鋰離子電池安全標準
    鋰離子電池安全嗎   最常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安全隱患可不小:   ▲針刺、短路、擠壓   當鋰離子電池出現短路、針刺或擠壓的時候,會導致內部隔膜破裂引發溫度突然爆炸式升高,最終出現爆炸的情況,特別是安全性能差的鋰離子電池,這個時間將會更加短,一般5秒左右就會爆炸。
  • 基於熱電製冷的動力電池模組散熱性能研究
    鋰離子電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低自放電率特性,在新能源汽車上被廣泛使用。但鋰離子電池在大倍率充放電過程中產生大量反應熱,若不及時有效散熱會導致模組熱積聚甚至引發電池熱失控,這對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產生不利的影響。當鋰離子電池持續升溫SEI膜會分解並放熱,導致電解液吸熱蒸發,隔膜熔化,進一步導致正負極發生短路,熱量積聚引發熱安全事故。
  •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界面的研究進展
    第三部分:電化學穩定性與化學穩定性不同,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的電化學穩定性體現的是在電場力作用下,界面保持原有物理化學性質的能力。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的電化學行為非常複雜,隨著固態電解質和正極材料種類的不同以及預處理方式的不同,正極材料固 ̄固界面表現出不同的電化學穩定性。本節將按電解質的種類對全固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固-固界面的電化學穩定性進行介紹。
  • 18650鋰離子電池和26650鋰離子電池有什麼不同?
    1、額定容量不相同:26650鋰離子電池容量最高可以做到5000mAh,而18650鋰離子電池容量在1200~2800mAh,松下可以做到3600mAh,但市面上很難見到。18650鋰離子電池2、兩個電池的直徑不相同:26650鋰離子電池的直徑是26毫米,18650鋰離子電池的直徑是
  • 鋰離子電池的日曆壽命和循環壽命是多少?
    鋰離子電池的日曆壽命和循環壽命是多少?鋰離子電池的日曆壽命是多少?鋰離子電池的日曆壽命是指之日起從生產到壽命結束的段時間年,包括擱置、老化、高低溫、循環、工況模擬等。在一個系統中,電池壽命的結束往往會影響到整個系統的工作,導致整個系統的故障,因此正確估計電池的健康狀況,研究電池的日曆壽命,可以進一步指導電池的使用。
  • 動力電池之爭:鋰離子還是固態?
    豐田在向電動汽車的過渡中比較滯後,為了加快這一進程,豐田也在去年宣布與松下結盟,為自家的電動汽車提供電池,同時一起合作開發下一代固態鋰離子電池。19年的東京車展前夕,豐田宣布將在東京奧運會期間推出一款搭載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以展示全新的電池技術,並表示2025年左右可以實現固態電池汽車的量產。但隨著東京奧運會的延期,這一技術的公布尚不知確切日期。
  • 鋰離子電池PACK放電容量受哪些因素影響?
    鋰離子電池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制約,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電池容量產生影響。電池長時間在高溫條件下工作其循環壽命可能受影響,溫度過低則容量難以發揮。放電倍率體現出電池的大電流充放電能力,倍率過小,充放電速度慢,影響測試效率;倍率過大,由於電池的極化效應和熱效應等,容量會有所降低,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充放電倍率。
  • 鋰離子電池隔膜的製備、性能測試、技術要求及研究基本現狀
    該隔膜是一種具有微孔結構的功能膜材料,厚度一般為8~40μm,在電池體系中起著分隔正負極、阻隔充放電時電路中電子通過、允許電解液中鋰離子自由通過的作用,可在電池充放電或溫度升高的情況下有選擇地閉合微孔,以限制過大電流、防止短路,其性能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電池的整體性能。
  • 如何評價不同SOC狀態的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系統安全?
    鋰離子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特性,但是同時也存在著安全風險。化學體系設計、製程方面的缺陷,可能會導致電池出現不可預期的失效。有關不同SOC對鋰離子電池的安全綜合評估很少報導。在本工作中,作者對不同形狀(圓柱和軟包電池)、正極體系(NCM,NCA,LFP)和容量的電池進行研究。考察了電池在最惡劣的非標稱條件(即加熱產生高溫和低阻抗外短路)下的安全性能。
  • 6萬字長文剖析寧德時代(一):核心技術|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鋰離子...
    同時在BMS開發專門的系統用於識別化學體系在不同溫度和SOC狀態下的「健康充電區間」,在「健康充電區間」範圍內進行快充,在實現快速充電同時,避免電池因快充而受到損害,做到快充、長循環和安全可靠性兼顧。3)解液的匹配開發,在電解液中加入特殊的正極成膜添加劑;優化了電解液的溶劑種類及比例,從而獲得更穩定的固液相界面,更高效的離子傳輸,更寬的溫度響應區間等優異特性;電芯表現出優異的高溫長循環性能和低溫放電、功率性能。BMS技術電芯自加熱低溫狀態下,動力電池活性降低,電池容量和性能衰減嚴重且不可逆。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嚴重縮水,動力變弱。
  • 不同類型鋰電池性能不同在哪裡,匯總常見六種鋰電池特性及參數
    在此電流下持續的高負荷會導致熱量積聚,電池溫度不能超過80°C(176°F)。錳酸鋰用於電動工具,醫療器械,以及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圖4說明在錳酸鋰電池的陰極上形成三維晶體骨架。該尖晶石結構通常由連接成晶格的菱形形狀組成,一般在電池化成後出現。
  • 鋰離子電池充放電安全及電池檢測設計
    鋰離子電池充放電安全及電池檢測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14-08-26 14:55:11   手機的鋰離子電池充電安全性日益受到消費者重視,因此充電器製造商在設計產品時,須掌握鋰離子電池的相關規格和特性,並使用具備完善電池檢測及保護功能的充電晶片
  • 鋰離子電池極片狹縫式擠壓塗布流場特性解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5006.htm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性能最優的二次電池產品,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壽命、環境適應性、安全和成本方面均有較大的改進空間,鋰離子動力電池是混合動力車、、儲能系統等應用技術和工程技術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