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22日,記者從廣東大潮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獲悉,備受關注的大埔至潮州高速公路(含大埔至漳州支線)計劃於2020年12月28日實現全線正式通車。
大潮高速中山樓互通 攝影:張超源
大潮高速北起梅大高速公路,南至瀋海高速公路,並設置支線連接福建省雲平高速公路,路線總長120.768公裡,設計時速100km/h,雙向四車道。全線設8個收費站,分別是高陂、光德、新豐、三饒、浮濱、樟溪、楓朗、大東(暫不開通),12個互通立交。
增添蘇區脫貧致富「新引擎」
「山區富不富,關鍵在道路。」大潮高速作為廣東省「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粵東北山區脫貧路,溝通連接了梅州市大埔縣和潮州市饒平縣這兩個省級貧困縣。
大潮高速塘尾互通 攝影:羅叢軍
通車後,大埔至饒平車程將縮短一小時以上,將進一步補齊貧困山區基礎設施短板,大大解決梅潮兩地蜜柚、茶葉等農產品及高陂瓷器的運輸問題,也能更好地發展兩地的旅遊業,為大埔、饒平等原中央蘇區縣和省級貧困縣插上騰飛的翅膀,實現「路通、財通、幸福通」的美好願望。
光德、旗山服務區同步投入運營
大潮高速全線設旗山、光德2對服務區,屆時將同步投入運營。
光德服務區主樓仿照客家大型方形石圍樓建設而成,旗山服務區則充分融合潮汕地區土樓明清古寨特色,以圓形作為建築主體。兩對服務區,一方一圓,以獨特的地方建築風格表達客家、潮汕文化中的美學價值和人文歷史。
大潮高速旗山服務區 攝影:張超源
此外,服務區的新能源充電樁也一併投入使用。目前,2對服務區雙側均可滿足四輛車同時充電,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從20%充到80%電量。同時配套設置粵運能源加油站,單區可容納22輛車同時加油,24小時不間斷供應全品號油品。
連結:
吃喝玩樂在梅州
客家美食
梅州菜具有鮮明的客家菜餚特色,菜味鮮鹹,吃口脆嫩。傳統的梅州菜主要為家禽和水產。梅州的特色菜有鹽焗雞、釀豆腐、醃面、梅菜扣肉、醋溜魚、炒子鴨、燉魚肚等等。另外,當地的梅州客家娘酒也很有名,值得一嘗。
鹽焗雞
鹽焗雞選取當地嫩雞,宰殺後涼幹,抹少許食油用紙將整隻雞嚴實包好,埋進炒過的熱鹽堆中,用文火焗著半小時,之後撕成條狀裝盤,再澆麻油後就可以吃了。鹽焗雞皮脆肉酥,香鮮可口,是梅州地區的一道名菜。
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用糯米加酒餅釀成的,類似於酒釀。其做法是先將糯米蒸熟,攤開散涼後加入酒餅和勻,而後再放入瓦制的酒甕裡密封好,過三四天後就製成了。娘酒香甜可口,度數在10-20度左右,客家婦女坐月子時愛 用娘酒衝雞蛋花喝,具有補血和保健作用。
醃面(粉)+三及第湯
醃面(粉)是梅州的早餐標配,除了粉面,還有老鼠粄等,種類豐富,久未歸鄉的遊子,回到梅州必定是想念這味道。
三及第湯在科舉取仕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 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由此寓意考取好功名。三及第湯裡包括了豬肉、粉腸和豬肝。隨著時代發展,廣東梅州蕉嶺縣已有五及第,材料更豐富,味道更濃鬱。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由五花肉和梅菜組成,造型別致、大方得體,顏色醬紅油亮,湯汁黏稠鮮美,扣肉肥而不膩,食之軟爛醇香。
梅菜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溼不熱,它吸收了五花肉的油和湯汁,味道立即豐富起來,五花肉又帶著梅菜的清香,彼此互相配合。
客家釀豆腐
據說因南方少麥,客家人便用釀豆腐寄託對北方餃子、中原文化的感情。相傳很久以前,一個五華人和一個興寧人是結拜的好兄弟,後來因為在點菜的時候出現了矛盾,一個要吃豬肉,一個要吃豆腐,後來,聰明的飯店老闆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製作出了釀豆腐。動畫表現了客家人的智慧和深厚的客家飲食文化。
此品系梅州市(其中五華縣的釀豆腐最出名)等客家地區的風味傳統名菜,逢年過節或招待賓客,常用此菜。
旅遊打卡推薦地:
百侯名鎮旅遊區
百侯名鎮旅遊區位於梅州市首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百侯鎮侯南、侯北村,佔地約3平方公裡,以古鎮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建築為依託,展示了文風鼎盛的千年客家小鎮生生不息的生活畫卷。景區分為「百侯印象」「耕讀世家」「古巷風韻」「虛市舊夢」「侯北人家」等五個主題片區,是一個集古鎮觀光、歷史探尋、文化休閒、科教娛樂、民俗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客家古鎮文化旅遊區。
中國客家博物館
中國客家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是中國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專題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代表客家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場所,是中華漢民族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專題博物館。-由主館中國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梅州大學校長館、梅州將軍館組成。主館佔地面積5984.7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館內設有固定陳列《客家人》主題展覽,以「客從何來」、「客家風情」、「地標圍屋」、「人文秀區」、「客家騰飛」五部分展陳客家淵源、客家風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內容,向世人傳播、展示客家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中國客家博物館主館建築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展廳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加上主館東西兩座面積分別為上千平方米的客家古民居改建的《梅州將軍館》和《梅州大學校長館》,組成了廣東省第一個客家博物館。
【全媒體記者】馬吉池 黃思華
【通訊員】馬慶英 肖曉琳 鍾劍鋒 張超源
【圖片來源】資料圖
【作者】 馬吉池;黃思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