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忌日那天,霍金出生;愛因斯坦生日這天,霍金走了……

2021-01-07 塵世曉書僮

昨日,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霍金被譽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社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

巧合的是,3月14日是愛因斯坦的生日,這一天霍金走了。而霍金出生的那天,卻是伽利略去世的日子。

今天我們與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著名科普作家楊建鄴,楊教授將給我們還原一個最真實的霍金。

1988年前後,中國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出版《時間簡史》

我是1985年10月才開始注意霍金教授的,那時我因心臟病住在醫院裡。10月12日,我忽然收到大哥楊建軍從紐約給我寄來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 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Big Bang to Black Hole),我立即被這本書的內容和寫作手法深深吸引,並且決心把它翻譯出來。出院後,我立即與我的研究生翻譯這本書中的兩章《宇宙的圖像》和《時間之箭》,寄給《現代物理知識》雜誌。他們很快於1989年的4期和5期刊出。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這本書是霍金教授寫的一本世界知名的科普佳著,非常走俏;但是當時國內很少人知道這些。

據《時間簡史》的譯者吳忠超先生說,這本書的中譯本1992年在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關注這本書和霍金;到人們開始關注時,已經是1995年以後的事情了。

所以在1988年前後,儘管我多方努力尋找出版社,但是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本後來非常走俏的書。與現在很不同的是,那時很少有出版社願意出版科普或科學人文方面的書。

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

霍金在宇宙學方面傑出的成就,得到了學術界廣泛的承認。1974年,他被接受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77年,他被任命為英國劍橋大學引力物理學教授;1978年,他獲得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1979年,他被任命為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這一席位曾經是牛頓、狄拉克等著名物理學家擔任過的席位,得到這項榮譽實屬不易;1988年,他又獲得了沃爾夫基金獎;到2013年他71歲的時候,還獲得300萬美元巨額的「特殊物理學基礎獎」。

他不僅在學術界做出了極為突出的貢獻,成為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而且是一位極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傑出貢獻是他在被「盧伽雷病」禁錮在輪椅上近30多年之久的情況下做出來的,這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霍金曾經多次命懸一線,甚至多次被認為不可能救活,特別是2012年他70大壽的時候,興致極高的祝壽者們從世界各地雲集劍橋的時候,卻一直見不到霍金的蹤影,也得不到霍金健康狀況確切的告知,這時祝壽者的心中都覺得事有蹊蹺,都深深擔心年屆70的壽星能否逃過這一劫難,他們只能默默地祈禱上帝保佑他!

但是到了2013年初,擔心的人們驚喜的得知,霍金居然出席了「特殊物理學基礎獎」授獎大會,還向全球發布了霍金在現場受獎的照片!人們大喜之餘競相轉告,一時成為全球最大的熱點新聞。人們對人類居然有這樣堅強意志、追求終極真理而又最具傳奇色彩的靈魂,不得不從內心發出深深的感嘆和敬意!

英國作家斯圭爾(J. C. Squire)曾為愛因斯坦寫出詩句:

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魔鬼咆哮著:

嗬!讓愛因斯坦來吧!

於是,宇宙恢復了滿天霞光。

在2002年霍金60大壽的紀念大會上,大會給參加者每人發一個杯子做紀念品,上面有和公式寫在一起的文字:

霍金說:

TH = hc3/8πGMk

於是黑洞發出光來。

(And Hawking said

TH = hc3/8πGMk

And black holes gave torch light.)

霍金60壽誕慶祝會發的紀念品:一個杯子。杯子兩面一黑一白,黑面是霍金的無邊界宇宙的幾何圖形,白面畫的是霍金最喜愛的「溫度公式」TH = hc3/8πGMk。

杯子黑面上的文字是:

「The Futur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Cosmology, Stephen Hawking 60th Birthday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7—11, January.」

「理論物理學和與周旋的未來,史蒂芬·霍金60歲慶賀會,劍橋大學2002年1月7—11日。」

從未忘記自己的夢想

過了60歲霍金頑強的生命力似乎不斷讓大家感到驚訝,而且他總是有一些驚人的言行和舉動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英國《每日鏡報》報導曾經說,63歲的霍金決定乘坐維珍銀河航空公司的太空飛船成為最先遨遊太空的遊客之一。這次太空飛行將於2008年進行,行程為兩個半小時。「維珍銀河」項目將於2008年啟動,6名乘客將首先搭乘「宇宙飛船二號」到達1.5萬米的高空,然後脫離母船升入距離地面約100公裡處軌道上作「太空飛行」,最快速度將超過3倍音速,達到每小時4000多公裡。在這種飛行狀態下,遊客可在大氣層以外的太空邊緣觀賞美麗的地球、體驗失重狀態。

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霍金這樣「膽大包天」的設想,立即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中國新華網也立即報導這一消息:「新華網消息:據智利《第三版時報》報導,《時間簡史》的作者、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決定支付約30萬美元進行太空商業旅行。」

這一新聞使得記者們立即哄擁而上,到處挖「可靠的」而且會引起轟動的消息。霍金的一位朋友對好奇的記者透露說;「參觀太空是霍金一直夢想的事情。他一生都在撰寫關於太空的著作,現在他希望能親眼目睹太空景象。」

霍金好像是真的有決心完成他的「夢想」。

2007年1月8日,霍金迎來了他65歲的生日。他在生日前一天他表示,他那年的計劃是接受失重飛行訓練,準備在2009年進入太空旅遊。

2007年4月26日,霍金真的乘飛機「品嘗」了「零重力」。飛行開始前,霍金通過語音合成器一字一頓地宣布:

「太空,我來啦!」但是,霍金並沒有真的實現他的太空之旅。很可能是他的身體條件沒有辦法得到保證,誰又敢讓這位世界級科學泰鬥「出事」?

但是,霍金聊以自慰的是他在2006年11月30日獲得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的英國科學界最古老、地位最尊崇的殊榮——科普利獎章(Copley Medal)。與一般獎章不同的是,這枚獎章在2006年7月份曾經搭乘美國太空梭遨遊太空。

霍金體驗失重的照片。霍金有幾次動作就像「金牌體操運動員」那樣完美!

2012年,霍金的又一次奇蹟

2012年8月29日倫敦帕運會開幕儀式,霍金不僅僅出現了,而且他還為帕運會送上了充滿探索精神的開篇詞。在奧林匹克運動場上與會者激動地聽到那熟悉的計算機語音:

自從文明的曙光降臨大地,人類便孜孜不倦地探求世界內在的規律。天地之為天地,何也?天地之所以存在,何也?

「Ever since the dawn of civilisation, people have crave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order of the world. Why it is as it is and why it exists at all.」

即便我們找到了無所不能的世界萬全定律,那也不過是一套毫無生氣的繁文縟節。究竟是什麼將生命的火種點亮?留下整個宇宙供人類冥想?

後來霍金回憶說:「當我出現在倫敦2012年帕運會開幕式上的時候,我見到了從所未見的那麼多觀眾。」

更令人驚喜的是,米爾納基金會將2012年度特殊基礎物理學獎(Special Fundamental Physics Prize)頒給了霍金,以表彰他對廣義相對論即引力論以及對宇宙學的貢獻。這個獎項是世界獎金最高的科學獎,獎金是每人300萬美元,遠超過諾貝爾獎的獎金。這樣一個遠比諾貝爾獎獎金還多,迄今為止科學界獎金最高的獎,設立者是俄國人尤裡·米爾納(Yuri Milner)。

頒獎典禮在2013年3月20日在日內瓦舉行。幸運的是霍金的健康允許他參加這一頒獎儀式。從照片上看,他的狀態已經恢復得很不錯。這可以說又是一次奇蹟!

而且霍金還接受《衛報》書面採訪。霍金書面的回答是:

「沒有誰是為了獎金而研究,是發現新事物的喜悅吸引著我。然而獲獎對於向公眾傳播物理學的魅力是重要的。」

霍金和他的女兒露西在頒獎儀式上

2013年英國矮腳雞出版社(Bantam Press)出版了霍金的近著《我的簡史》(My Brief History),這是他原來打算在70大壽上準備講演的題目。

這本書最後一章「沒有邊界」(No Boundries)最後一段話是:

「我早期的工作證明,經典的廣義相對論在大爆炸和黑洞的奇點處遭到了破壞。我後來的工作證明了量子理論可以預言時間在開始和結束的時候會發生些什麼。能夠活著而且在理論物理方面做研究,讓我度過了愉快的時光。能夠在理解宇宙方面做出一點貢獻,我感到十分愉快。」

相關焦點

  • 霍金誕辰是伽利略忌日,愛因斯坦誕辰又是霍金忌日,預示著什麼?
    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每個時代都會誕生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比如16-17世紀的伽利略;17-18世紀的牛頓;19-20世紀的愛因斯坦;21世紀的霍金,在現代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霍金能夠成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是非常難得的,同愛因斯坦一樣,霍金也是一位受人推崇的科學巨匠,他創立的奇點理論、
  • 霍金在伽利略逝世300年後出生,這天分別是他們的生日和忌日
    伽利略與霍金 前者的忌日與後者的生日相隔整整300年 | Wikimedia Commons伽利略和霍金同為劃時代的物理學家,前者的忌日與後者的生日正好相差整整300年,這一美妙的巧合一直為物理學界津津樂道
  • 愛因斯坦生日這天,霍金走了 他出生的那天,是伽利略去世的日子
    霍金在只有13 歲的時候,他已經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物理學和天文學為我們了解自提從哪裡取為什麼會在這裡提供了希望。我想探究宇宙的浩瀚。簡維爾德在知道霍金的病情的情況下毅然嫁給了霍金。霍金後來所著的《時間簡史》就是獻給她的。
  • 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霍金四位物理學家的「糾纏」
    要說近代比較有名的物理學家,想必有四位大家都聽過,他們是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霍金。伽利略論證了日心說;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霍金髮表了《時間簡史》。他們靠著自己天才的頭腦為人類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值得所有尊重。
  • 霍金在伽利略逝世300年後出生,他們分別做出了什麼貢獻?
    伽利略與霍金 前者的忌日與後者的生日相隔整整300年 | Wikimedia Commons伽利略和霍金同為劃時代的物理學家,前者的忌日與後者的生日正好相差整整300年,這一美妙的巧合一直為物理學界津津樂道
  • 霍金去世的那天,還發現了一件「神奇事件」,是巧合還是傳承?
    而且好像某些科學家從出生那天起註定就是為科學事業而奮鬥終身的。天賦這東西,不可否認,還真有。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只是可能有些人還沒發掘出來。當然,這些天賦如果挖掘出來,再為之努力,就肯定會取得不凡的成就。
  • 霍金在輪椅上,癱瘓半個世紀,那霍金的孩子從何而來的呢?
    霍金曾說過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對不能讓心靈也存在著殘疾。沒有絕對的完美無瑕,只有相對而言。"宇宙之王"的霍金在他21歲時便癱瘓了,命運戲弄了霍金一下,使霍金癱瘓在輪椅半個世紀,那霍金的孩子從何而來呢?仰望星空"宇宙之王"霍金出生的時候,那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現代科學之父)300逝世年的忌日,很多人說史蒂芬.威廉.霍金是伽利略的轉世。
  • 霍金其實早已去世多年?那輪椅上人的又是誰?真相究竟是什麼?
    雖然霍金被禁錮在輪椅上長達數十年,但他從未停止過思考,並且還不斷向人們科普物理學和宇宙學知識。在過去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在名人忌日出生的人,將來定會不同凡響。霍金就是在伽利略死後的三百年忌日出生的,他的豐功偉績還真就驗證了這一事實。
  • 霍金是騙子嗎?為什麼很多人罵霍金?
    在愛因斯坦去世後,還沒有一個科學家像霍金這樣總是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不可否認,霍金在全世界擁有極高的人氣。李淼教授就認為,論知名度,霍金是科學家中的第一IP。可以說,剛剛去世的霍金,他算是全世界科學家群體中的頭號網紅了,既有無數鮮花,也有不斷質疑。我們接觸到的霍金,似乎總是一位口無遮攔天馬行空的霍金。
  • 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愛因斯坦生日這天他回到了星辰宇宙
    物理學家霍金去世。史蒂芬·霍金,科學界最耀眼的一顆星,他的真知灼見塑造了現代宇宙學,啟發了全球數百萬觀眾,如今,他走了,享年76歲。物理學家霍金的家人在周三凌晨發表聲明,證實他在劍橋家中去世。彭羅斯發現,即使之後的演講失敗了,他仍能與霍金交談。似乎每當彭羅斯被誤解的時候,這都是在開玩笑或邀請他吃飯。但最重要的是,霍金下定決心不讓任何事情妨礙他。彭羅斯說:「他覺得自己活不下去了,他真的很想在那個時候得到儘可能多的機會。」在討論中,霍金可能是挑釁性的,甚至是對立的。彭羅斯回憶起一場會議晚宴,霍金在會上發表了一份極有爭議的聲明,似乎是手寫的。
  • 霍金離去:懷念霍金,可以看看電影《萬物理論》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的家人周三凌晨發表聲明,證實霍金教授在英格蘭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霍金出生當天,正好是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而離開之日,正是愛因斯坦生日。/01史蒂芬霍金是科學界最耀眼的明星,他的見解塑造了現代宇宙學,激發了全球數百萬觀眾的眼球。關於霍金此生的疾病是怎麼得上,以及他為什麼不能說話等,都在以霍金為原型的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中有涉及。
  • 輪椅上的科學巨人:霍金的傳奇人生
    他的專著《時間簡史》,1988年首次出版,截止2019年,已再版十餘次,被譯成40多種語言,全球發行量超過2500萬冊,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科學著作01輪椅上的科學巨人一提到霍金,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的是一位坐在電動輪椅上的科學家形象:霍金1942年出生於英國的牛津
  •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5個人,霍金墊底,愛因斯坦第二,第一是個華裔
    霍金墊底,愛因斯坦第二,第一名更是意想不到。第5名霍金,被稱為「宇宙大王」,據說讓他的智商高達160。霍金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他臨終前曾留下的三大預言,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第一個就是人類徹底開發人工智慧最終會導致人類滅亡,第二個地球都將毀滅在人類的手中,最後一個就是2032年人類會徹底的進入冰河時代。
  • 世間再無霍金,音樂永留簡史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於 2018 年 3 月 14 日去世,終年 76 歲。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提起霍金,每個人大概都能說出幾個名詞,如「黑洞熱輻射」、「霍金悖論」等,但是作為古典音樂迷,我們還需要知道音樂對於霍金的意義。
  • 霍金弟子吳忠超追憶恩師:霍金是一個完全以思維為存在方式的生命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 · 霍金逝世,享年76歲。他永遠離開了這個他無比熱愛的世界,而這一天恰好是愛因斯坦139年誕辰。此後的幾天裡,我急切地等待霍金的葬禮日程安排,希望向他做最後的告別。3月17日我收到劍橋大學的通知,說他們很快就會發出通告,但沒有透露任何具體信息。在這之前,霍金的前妻簡已經去過劍橋城西北萬靈巷的升天教區墓園勘察並選址。
  • 近百年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排名第一,霍金只能屈居第二
    要說近百年來最著名的物理學家,當然是愛因斯坦和霍金。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霍金有他那個時代的簡史,其實他們對世界的貢獻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因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貢獻了物理學的成就,但如果非要排第一,那麼伊斯坦肯定排第一,霍金只能排第二。如果霍金晚出生幾年,那麼我覺得霍金一定是最偉大的。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突出貢獻吧。
  • 霍金再次預言:這次不是2012而是2032滅亡,這是真的嗎?
    史蒂夫.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他出生的當天有一個彩旦,他出生的當天結算伽利略300年的忌日。他的父親是熱帶病的專家,母親也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霍金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是做出了很多的貢獻的,他自小就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 霍金去世前留下神秘預言:百年後地球會消失,這會成為現實嗎?
    但是霍金不會,他即使是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仍然沒有放棄希望。他的一生從未停止對於宇宙世界的探求,即使霍金的後半輩子只能夠無助的在輪椅上度過,但是他在面對疾病的時候並沒有低頭,在表達困難的情況下仍然發表了諸多巨作,被稱之為「宇宙之父」。霍金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有人甚至將其與愛因斯坦相提並論,在關於宇宙的學術上,霍金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 為什麼會有人懷疑霍金是個外星人?
    史蒂芬·霍金可以說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在年輕的時候,他就患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漸凍症。從此,他的一生都在輪椅上度過。不過他並不灰心,僅憑著三根能動的手指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理論。就連霍金的逝世也非常具有傳奇性,他在3月14日去世,而這一天是愛因斯坦的誕辰,也是伽利略去世的日子。
  • 霍金去世這一天,還曾發生過一件「神奇事件」
    霍金是世界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尤其是被覺得是愛因斯坦離開了人世間以後,唯一可以和頂尖的科學家媲美的當代科學家。只可是霍金年紀輕輕地就得了了漸凍症,不然霍金一生的造就很有可能遠遠地不遜色於愛因斯坦等,因為他沒有辦法像別的的科學家一樣常常地論文發表,又或是開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