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識別技術在安防領域的應用研究

2021-01-06 中關村在線

  近一兩年來,人工智慧領域得到了媒體界、產業界和學術界等前所未有的關注,機器正在越來越多的取代人類特有的優勢和技能,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可能就是圖像識別技術。本文將從圖像識別技術的原理闡述出發,介紹這一技術在安防行業的具體應用,並且闡述其在當前安防應用上碰到的困難。當然,面對這些困難,圖像識別技術將以此為契機,與安防技術實現更大範圍的融合與發展。

  圖像識別技術與人工智慧

  說起圖像識別,人類的這一能力非常突出。圖形**作用於感覺器官,人們辨認出它是經驗過的某一圖形,甚至能感知到與圖像距離或者形狀的改變,這一過程叫做圖像再認。在圖像識別中,既要有當時進入感官的信息,也要有記憶中存儲的信息。只有通過存儲的信息與當前的信息進行比較的加工過程,才能實現對圖像的再認。

  計算機圖像識別技術,則是利用計算機對圖像進行處理、分析和理解,以識別各種不同模式的目標和對象的技術。圖像識別所研究的問題,是如何用計算機代替人類去自動處理大量的物理信息,解決人類所無法識別或者識別過於耗費資源的問題,從而很大程度上解放人類的勞動力。

  圖像識別技術是人工智慧的一個重要領域。圖像識別技術是以圖像的主要特徵為基礎的。每個圖像都有它的特徵,對圖像識別時眼動的研究表明,視線總是集中在圖像的主要特徵上,也就是集中在圖像輪廓曲度最大或輪廓方向突然改變的地方,這些地方的信息量最大。而且眼睛的掃描路線也總是依次從一個特徵轉到另一個特徵上。由此可見,在圖像識別過程中,知覺機制必須排除輸入的多餘信息,抽出關鍵的信息。同時,在大腦裡必定有一個負責整合信息的機制,它能把分階段獲得的信息整理成一個完整的知覺映象。

  為了編制模擬人類圖像識別活動的電腦程式,人們提出了不同的圖像識別模型。例如模板匹配模型。這種模型認為,識別某個圖像,必須在過去的經驗中有這個圖像的記憶模式,又叫模板。當前的**如果能與大腦中的模板相匹配,這個圖像也就被識別了。但這種模型強調圖像必須與腦中的模板完全符合才能加以識別,有一定的局限性。格式塔心理學家又據此提出了一個原型匹配模型。這種模型認為,在長時記憶中存儲的並不是所要識別的無數個模板,而是圖像的某些「相似性」。從圖像中抽象出來的「相似性」就可作為原型,拿它來檢驗所要識別的圖像。如果能找到一個相似的原型,這個圖像也就被識別了。但是,這種模型沒有說明人是怎樣對相似的刺 激進行辨別和加工的,它也難以在電腦程式中得到實現。因此又有人提出了一個更複雜的模型,即「泛魔」識別模型。

  隨著計算機技術及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圖像識別技術越來越成為人工智慧的基礎技術,它將是未來科技領域幾大關鍵產業的核心技術之一。微軟、谷歌、Facebook、亞馬遜、百度、騰訊等巨頭都在傾注大量資源推動這項功能進步。比如微軟的圖像識別應用「我看起來有多大」(How Old Do I Look?),成為網絡上紅極一時的話題。在去年舉行的第六屆ImageNet圖像識別技術比賽中,微軟憑藉「圖像識別的深度殘差學習」(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系統獲得第一名。科技公司如此熱衷於圖像識別技術的應用和創新,這種進步顯然會大大方便網際網路、傳媒行業及科研領域的相關工作。

http://security.zol.com.cn/574/5740920.html security.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security.zol.com.cn/574/5740920.html report 2668   近一兩年來,人工智慧領域得到了媒體界、產業界和學術界等前所未有的關注,機器正在越來越多的取代人類特有的優勢和技能,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可能就是圖像識別技術。本文將從圖像識別技術的原理闡述出發,介紹這一技術在安防行業的具體應用,並且闡述其在當前安防應用...

相關焦點

  • 圖像識別技術的使用領域?
    圖像識別是立體視覺、運動分析、數據融合等實用技術的基礎,在導航、地圖與地形配準、自然資源分析、天氣預報、環境監測、生理病變研究等許多領域重要的應用價值[3]:1)遙感圖像識別:航空遙感和衛星遙感圖像通常用圖像識別技術進行加工以便提取有用的信息。
  • 周麗芳:深度拓展圖像識別技術應用,助力數字醫學發展
    近幾年圖像識別技術在許多領域內大方異彩,當下最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醫學圖像分析(醫學計算機視覺),其中醫學圖像分析領域內的醫學圖像分割領域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可用於影像引導介入治療,定向放療等過程中。
  • 行人重識別技術不斷突破 安防企業力拔頭籌
    【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攝像機被部署到公共場所中。如何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實現海量視頻數據的智能分析和應用,成為構建智能安防的關鍵。其中,行人重識別(簡稱為ReID)正是核心課題之一。行人重識別是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判斷圖像或者視頻序列中是否存在特定行人的技術,廣泛被認為是一個圖像檢索的子問題。不同於人臉識別,行人重識別是將同一個人在不同攝像設備下的影像匹配起來,生成跨攝像頭時空軌跡。當前,行人重識別被廣泛應用於各類圖像分析應用,是眾多巨頭密切關注的技術方向,英偉達、Facebook、微軟、BAT、華為、中興等企業均有涉及。
  • 6G 技術在智能安防領域的應用前景
    5G技術的成熟和發展,促使人與物的智能互聯成為可能並正在實現,很多基於5G的安防應用也層出不窮,迅猛地推動技術的進步,6G的通信技術頻譜利用率高、通信系統性能強大等特點愈加凸顯。6G的出現使通訊技術進入到太赫茲頻段,在這樣的頻帶條件下能夠實現短時間內大量數據量的高效傳輸。
  • 我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破百億!安防成最大應用市場
    人臉識別,又稱人像識別、面部識別,是基於人類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主要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隨著我國人工智慧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國家安全防衛市場的需要,使得國內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
  • 深度解析指靜脈識別技術的源起、應用與發展
    在2019年,指靜脈識別技術在支付、安防、地鐵、門鎖、消費電子等領域均有創新性的應用,如日立製作所和東芝推出「刷手指」支付服務、廣州地鐵推出指靜脈識別過閘機、格力推出指靜脈智能鎖、小米有品上架多親指靜脈識別私密箱等。本文將從技術原理、發展歷程及門鎖領域應用三個方面對當前最火熱的指靜脈識別進行深度解析。
  • 當前安防發展的技術拐點在基於深度學習的機器視覺技術
    機器視覺在安防領域的應用 智能視覺分析技術是指計算機圖像視覺分析技術,計算機圖像視覺技術是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t)研究的分支之一,它能夠在圖像及圖像描述之間建立映射關係,
  • 詳析AI的圖像識別技術
    詳析AI的圖像識別技術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0-06-08 10:44:13 2020年初流行起來的新冠疫情,對於AI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這是人們第一次將AI技術應用到大型公共衛生事件中去。
  • 虹膜識別技術規模化應用已經箭在弦上
    縱觀整個世界發展史,身份驗證技術一直是人類長期研究的重要課題。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驗證技術早已從最初的人工比對發展到以掌紋、指紋、人臉、虹膜等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隨著各種生物特徵識別相繼湧現,無密碼時代漸行漸近。人臉、指紋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技術,特別是在手機領域,早已經形成規模化應用,而在金融、公安等領域也初具一定規模。
  • 人臉識別技術聯手視頻監控系統
    人臉識別技術是一種由技術發展所產生的生物識別技術,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掃描和提取來訪者的面部特徵進行數據比對以其進行身份識別,這項技術在中國已經具有廣闊的應用領域,如:家庭智能安全門鎖、智能交通管理、公安管理等公共安全領域的身份認證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在安全領域,人臉識別技術具有良好的技術優勢。
  • 機器視覺技術使用圖像識別算法來識別圖像中的物體
    打開APP 機器視覺技術使用圖像識別算法來識別圖像中的物體 創想跟蹤 發表於 2020-12-28 14:16:36 相應地,通過更強大的圖像傳感器和更小的像素體系結構,可以顯著提高其產品的性能和成像功能。 機器視覺技術使用圖像識別算法來識別圖像中的物體,並在不影響諸如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技術、無人機和3D建模等廣泛應用的情況下,為物體提供更詳細準確的圖像而不會造成變形。
  • 人臉識別技術的原理是什麼呢?
    從二十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後以來,人臉識別系統也在慢慢地步入市場,人臉識別系統是安防領域的應用之一,也是安防領域的一道重要防線。白天的時候,光線充足,人臉識別系統可以清晰地拍出人臉的相片,完成快速比對和識別,那人臉識別監控晚上能看清楚人臉,完成識別嗎?人臉識別技術的原理是什麼呢?
  • 3D人臉識別賦能智慧安防 領智三維亮相西安安博會
    作為技術處於業界前沿的人體三維數據採集產品方案提供商,領智三維攜RD-FCBodyscan智能面部掃描儀亮相此次盛會,向現場專業觀眾展示了領智三維在3D人臉識別、智慧安防等應用領域的前沿技術和創新應用。
  • 探析人臉識別技術原理及其技術發展方向
    近日,人臉識別技術因多次在抓逃犯的過程中「立功」,再度走「紅」。從20世紀60年代起,人臉識別研究開啟,發展到今天有哪些進展?該產業裡的競爭,是人工智慧投資泡沫帶來的浮躁,還是市場規模將持續突進? 何謂人臉識別技術? 20世紀60年代,人臉識別工程化應用研究正式開啟。
  • 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加速落地,該踩踩剎車了
    一款設置在公廁的"人臉識別取紙機"刷新了公眾認知。在歷經大半個世紀的技術研究、堆疊、低谷期、突破過程後,我們正在見證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落地在多場景的全面爆發。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從夢想走進現實在了解人臉識別技術研究發展的過往歷史之前,筆者的既定認知裡,人臉識別技術應用通常只會出現在科幻電影當中。
  • 人工智慧趨勢下,安防行業都有哪些技術體現?
    現階段,人工智慧已經成為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關鍵技術。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人們對AI技術的落地應用需求也在不斷擴大。但目前,很多行業與AI的結合還處於概念階段,安防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將人工智慧成熟應用並落地的行業。
  • CMOS圖像傳感器在安防攝像機中的應用
    隨著各式消費性電子的興起,圖像傳感器已成為半導體業中最耀眼的明星產品之一,而在圖像傳感器中,CCD傳感器與新興成長的CMOS Sensor也逐漸找到自己的應用市場,希望成為市場上的主流技術。CMOS圖像傳感器與CCD傳感器相比具有感光度低、信噪比高的缺點,但是其仍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等優點。
  • 中國安全技術防範行業協會:計算機視覺前景廣闊,安防企業有可為
    計算機視覺就是讓計算機能夠像人一樣「看見」,獲得對客觀世界的感知、識別和理解的能力。據IDC數據,2022年國內計算機視覺(CV)應用市場有望達到146.08,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56.72%,且市場規模遠遠大於人工智慧其他細分領域。而安防作為計算機視覺的主要應用場景,近年來在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推動下,安防一舉成為計算機視覺最重要的應用場景。
  • 全球安防第14,熵基科技全面實力領跑生物識別領域
    考勤機是我們日常工作中都會接觸到的產品,相信大家也都用過,但只要你稍微留心便能發現,這些考勤機上大多都印著「ZKTEco」的logo,而這些產品都出自熵基科技(原中控智慧),而事實上,熵基科技不僅僅是考勤門禁的「隱形冠軍」更是生物識別領域的領軍品牌。
  • 2020年智能安防技術發展趨勢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一個完整的智能安防系統則主要包括門禁出入口、報警和視頻監控三大部分。新冠肺炎疫情可以阻礙市場的發展,但不能阻擋安防技術的進步,今年各大安防企業在智能化、網絡化、物聯網化等技術方面的應用更加深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當前智能安防已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a&s根據產品實測,從數據採集、視頻智能分析、生物識別、數據智能以及零部件等技術預測智能安防技術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