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5 2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作為我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工業大省、能源大省,山東既有安全高效開發利用核能的現實需要,也具備培育壯大核電裝備製造業的基礎條件。近年來,山東省以核能開發利用和核電裝備製造業發展,推動全省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助力新舊動能轉換,取得顯著成效。
首先,核電建設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依託良好的沿海核電廠址資源,採用AP/CAP系列、高溫氣冷堆、華龍一號等先進核電技術,加快海陽、榮成等核電基地開發建設。目前,海陽核電一期兩臺機組已相繼完成首個燃料循環,持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今年前三季度累計發電135.3億千瓦時,為全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輸送清潔電力。榮成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已全面進入調試階段。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復函,擬將山東省一批核電項目和廠址列入國家規劃,為山東省核電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次,核能供熱取得重大突破。山東省積極響應國家探索核能供熱的部署要求,在確保海陽核電一期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推動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一期項目於2019年11月15日正式投運,率先在全國實現核能商用供熱,供熱面積70萬平方米,實現了「居民採暖費用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不增長、熱力公司收益有增長、核電運行效率有提升」的多方共贏局面,得到了國家能源局的認可,為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貢獻「山東方案」。
第三,核電配套產業發展全面起勢。依託核電項目建設,加快培育集材料研發、裝備製造、項目建設、運營維護等為一體的核電產業集群。濟南美核電氣等一批高新企業在國內核電市場嶄露頭角,國家級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院士工作站等機構穩步建設,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核電產業鏈企業來魯交流合作,營造了核電產業、技術、人才集聚發展的良好勢頭。同時,充分發揮核電央企在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引領作用,山東省先後與四大核電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推動山東省核電及配套裝備製造業發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和「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山東省能源局將按照煤電、可再生能源與核電、外電入魯「三個三分之一」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目標的部署要求,把核能作為優化調整能源結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進全省核能產業規劃建設。
在核電基地建設方面,堅持「嚴慎細實」核安全理念,加快推進海陽、榮成等核電廠址開發;紮實開展後續儲備廠址保護和深入研究論證。現階段,高效推進榮成高溫氣冷堆等示範工程建設,全力爭取後續項目獲得國家核准並開工建設,儘快形成規模化發展格局。
核能綜合利用方面,將全面建成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實現海陽城區核能供熱「全覆蓋」,打造全國首個核能供暖示範城市。建成海陽核能海水淡化項目,打造國家級海水淡化樣板工程。探索核能制氫、核能小堆供熱技術研究和示範應用。
培育核能配套產業方面,充分發揮山東省裝備製造業優勢,積極吸引國內外產業鏈企業落戶山東,做大做強優質裝備產能,實現核電項目和裝備製造業互融互促、協同發展,推動山東在核電產業發展方面走向全國前列。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責編 | 閆志強
原標題:《山東省能源局副局長鄧召軍:核能是山東優化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抓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