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能源產業「加減法」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專訪山東省...

2020-12-17 澎湃新聞

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體系是長遠之計,是經濟和環境共贏的保證,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要素,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要求。

隨著新舊動能轉換的全面推進,山東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持續加快。但如何把握重大歷史機遇、發展新能源產業集群、實現能源轉型升級,是山東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

9月15日,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協會秘書長張愛群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專訪,圍繞「新形勢下,山東如何發展綠色能源助力動能轉換」等問題談了自己的見解。

優化電力生產結構,新能源發電量增長迅速

2020年8月18日13:06,山東電網全網用電負荷首破9000萬千瓦。這是繼8月17日突破8735萬千瓦歷史極值後,再創新高。

9000萬千瓦是什麼概念?

9000萬千瓦相當於4個三峽水電站滿負載發電;9000萬千瓦用電負荷能夠支持1.2億臺1匹空調同時運行;可同時點亮9億隻100瓦的燈泡;如果9000萬千瓦用電負荷持續一秒,要消耗2.5萬度電,可供一個人使用50年之久。

「經濟看電力,民生看電力。在今年疫情影響之下,山東電網全網用電負荷還能創新高,這說明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山東按照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思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穩定增長的勢頭;另外一個說明我們克服了疫情影響,山東全力推動復工復產的成效是顯著的。」張愛群介紹,為應對負荷高峰,山東積極探索新能源發電,加快煤電靈活性改造。

近兩年,山東省能源工作創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相繼規劃編制了核能、氫能、海上風電、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等專項規劃,聚焦可再生能源、核電、外電入魯、天然氣四大板塊做加法,突出煤電、煤炭兩大行業做減法,為能源結構「降壓減負」。

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省光伏發電裝機達1800.9萬千瓦,牢牢佔據全國第一;生物質發電裝機達308.3萬千瓦,也居全國首位;風電裝機達1404.1萬千瓦,居全國第四。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40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佔全社會用電量的13.9%,提高了1.3個百分點;煤電發電量1919.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0.9%;佔全社會用電量的65.2%,下降了6.4個百分點。

「山東氫能產業發展要走在全國前列」

氫能產業是具有戰略性和先導性的新興產業,代表著未來技術變革和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

今年6月份,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山東以2019年為基準年,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要建成集創新研發、裝備製造、產品應用、商業運營於一體的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範區。2020年到2022年,加快布局燃料電池軌道交通、港口機械、船舶及分布式發電裝備產業,2023年到2025年實現突破。

「氫能源發展需要大幅度降低成本才具備可推廣性,單就目前的電價來看,很難滿足氫能源大規模推廣的要求。」張愛群表示,「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氫能發電技術逐漸成熟,山東在可再生能源制氫方面已具備先行先試的良好條件和發展潛力,正在積極探索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可再生能源制氫現實路徑,為規模化、市場化應用積累經驗、探索路子。」

張愛群認為,山東氫能產業現在正處於全面起步的關鍵時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當迎來氫能產業快速發展階段時,山東也會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是關鍵」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孕育、集聚迸發,新能源領域技術創新層出不窮,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在,必須統籌全局,把握機遇,因勢利導,集中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

「山東能源消費總量大,煤炭消費佔比高,相對來說,減少煤炭消費、加快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節能降耗綠色發展的壓力比較大。」張愛群介紹說,山東省資源型、重化型產業結構突出,提升產業層次、優化產業結構、實現轉型升級的任務十分艱巨。《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已經明確提出,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費提高到18%左右。

下一步,山東省新能源產業應在哪些領域重點突破?

「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但併網消納問題突出。新能源市場化消納問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是多方面的,比如,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提升有限,再如,現有儲能裝機量不足以為新能源消納提供有力支撐。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需要多措並舉,其中,提升與新能源發電特性相關的系統調解能力是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的關鍵。」張愛群表示。

在張愛群看來,接下來,山東新能源產業應著重在應用和儲能兩個方面作深入研究,一方面要加快拓展新能源在裝備製造業的應用,拓展裝備製造產業鏈,為新能源的廣泛應用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另一方面,站在電力角度來說,要不斷提升電力儲能相關研究能力,積極促進國家相關政策落地,加快電力儲能技術的突破與普及,共同推動山東乃至全國的能源轉型。

往期精彩回顧

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視頻記者 張一帆 辛振東

原標題:《專訪丨做好能源產業「加減法」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專訪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協會秘書長張愛群》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成就巡禮|「網際網路+」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十三五」成就巡禮|「網際網路+」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十三五」以來,我國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網際網路+」催生出一個個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激活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陝鼓:能源互聯島成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正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綠色能源強企的陝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陝鼓」),著眼於市場和用戶顯性和潛在需求,創新提出了「供給側、需求側、技術側」互聯三特徵的「陝鼓能源互聯島系統解決方案」(下稱「陝鼓能源互聯島」),為引領綠色能源變革與發展增添了創新引擎。
  • 人工智慧成為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發展新引擎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之一。深度融合,促進能源消費結構優化,交通體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構建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平度分局做好審批「加減法」 推進環評「放管服」
    今年以來,山東省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平度分局堅持「傾力打造營商環境、勠力提升服務效能、聚力推進項目落地」工作基調,把做好審批「加減法」作為工作突破口,加快推進環評「放管服」,為推動全市營商環境優化、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上了「綠色」印記。全面落實審批正面清單做好審批效率加法。
  • 廣安市激活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繼本月初發布了零星工種招聘信息後,11月25日,位於廣安高新區的四川杭加漢馭建築節能新材料有限公司首次對外集中發布大規模招聘信息。11個工種、近百個崗位虛位以待。從今年上半年籤約落地到6月初動工建設,四川杭加漢馭建築節能新材料項目有望在春節前完工,成為「廣安速度」的又一個例證。
  • 數字經濟打造濰坊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當刷臉支付、智慧機器人、智能家居等紛紛從夢想照進現實,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越來越多習以為常的便捷背後,數字經濟正以高質量創新成為濰坊發展新引擎。
  • 山東省政協委員姜俊平:讓平臺經濟成為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魯網1月19日訊(記者 範金鑫 劉勝男)山東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1月19日下午在山東會堂舉行全體會議,15位委員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發展工業大數據、建設中醫藥強省等作大會發言。
  • 呂梁市能源局推動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委四屆八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指出,要緊緊抓住我省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歷史機遇,堅持「增氣減煤、控量提效、延長鏈條」,全力推進煤炭智能綠色安全開採,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強化能源科技創新,推動能源領域改革開放。
  • 可再生能源發展亟待激活綠色消費
    國際能源署《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中提出,今年全球能源需求預計將下降5%,其中石油需求將下降8%,煤炭使用量將下降7%,但可再生能源行業持續增長,有望在2025年取代煤炭成為主要發電方式,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將提供全球近40%的電力供應。  反觀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也表現出同樣的活力,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新動力。據了解,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總發電量已近三成。
  • 《中國電力報》評論員文章:新起點 新徵程 開創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2021年國家能源工作會議對紮實抓好明年能源重點工作任務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水平,著眼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兩大任務,不斷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走深走實。全國能源系統要統一思想、深化認識、真抓實幹,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能源保障。 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 人才「引擎」驅動 蘇州工業園區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當下的園區,正以人才「引擎」驅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聚變,吹響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衝鋒號」。  潮湧園區,金雞湖畔人才匯聚  多年來,園區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人才引育高端化、人才發展國際化、人才服務精準化,匯聚全球創新資源的能力不斷提升。
  • 做好產業文章 激活振興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人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脫貧攻堅收官後,要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繼續帶領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 中國石化:以數位化轉型促進能源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化工公司、帶動我國能源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系統謀劃全集團數位化轉型 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數位技術在能源行業有著廣闊的應用場景,是我國發展數字經濟的主戰場,加快數位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能源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
  • 山東諸城:激活高質量發展「密碼」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挑戰,山東省諸城市通過提升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聚焦主導產業築巢引鳳,提供要素保障突出挖潛擴能,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密碼。「良好的技術儲備是福田汽車快速發展的關鍵,在諸城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們能夠心無旁騖地進行技術研發創新,通過提升產品競爭力來應對更加激烈的行業競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福田汽車諸城廠區黨委書記王志華說。 企業產銷兩旺的背後,是當地政府為企業提供的精準服務。
  • 紅色力量激活「工業引擎」 翠山湖科技園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翠山湖科技園自建園至今已經十年有餘,該園從一個落後閉塞的農場,如今已建設成為開平市最大的招商平臺與「工業引擎」,這和翠山湖管委會一直以來以黨建引領園區建設,以黨建激活園區內生動力,發力賦能園區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
  • 推進能源革命 為高質量發展 提供動力支撐
    「推進能源革命」「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多次提到「能源」,主要聚焦在安全和清潔兩個方面。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能源領域要牢牢堅持綠色發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 常州經開區:激活高質量發展「智力引擎」
    管委會獲批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雙創團隊實現零的突破、省雙創計劃入選率達100%、新引進「龍城英才計劃」領軍型創業人才同比增長61%……盤點常州經開區一年來的人才工作,亮點多多,精彩紛呈,高質量發展的「智力引擎」更強勁。
  • 激活新引擎 釋放新活力 培育新動能
    2017年以來,蘭州新區GDP增速連續三年位居19個國家級新區第一,成為甘肅省經濟增長新引擎、改革創新新典範、高質量發展新樣板。今年前三季度,新區 GDP增長15.4%,繼續領跑國家級新區。其中,國有經濟貢獻超過六成。
  • 核聚能源谷共享新動能,中電建•能源谷運營中心盛大開放
    希望中電建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立足山東,放眼世界,攜手國際國內先進能源企業和科技力量,將能源谷打造成國內一流的產業園區,凝聚起全社會的共識,智慧和力量,努力促進清潔能源時代的發展創新與合作,為山東省社會和經濟發展,為我國新能源企業實現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 用心做好「加減法」 助力企業穩健發展
    近年來,市經信局自上率下,主動扛旗擔責,提高工作動能,注重做好「加減法」,出實招用實功求實效,為民爆、船舶等行業企業的生存發展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一、提動能用實功認真做加法。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提高站位意識,一心為行業、全力為企業,真正做企業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