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結束,全國各地的考生,都已經陸續查到了自己的考分。可是,在廣東省,卻有70位考生,當高考宣布可以查分的那一刻,他們打開高考查分系統,卻驚奇地發現,自己的高考成績居然沒有分數,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這部分考生,他們的分數太高了,因此,被系統自動屏蔽了。這一群考生,又被稱為屏蔽生。今年廣東高考的屏蔽生,到底有多少名呢?理科考生有50名,文科考生有20名,也就是說,廣東理科前50名、文科前20名的考生,都成為了屏蔽生。
廣東2020年高考,為什麼要設置屏蔽生?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避免大家炒作「高分考生」,更是為了避免大家炒作「高考狀元」。設置這個規定的教育部門,想法很簡單,以往大家都宣傳高考狀元多少分,容易形成不太好的導向,讓大家以為高考就是在倡導應試教育。現在,我把高考動員的分數給你屏蔽了,讓你看不見誰是高考狀元,看你還怎麼宣傳。
可是,讓人諷刺的事情發生了,設置了高考屏蔽生,確實把高考狀元屏蔽了,但媒體卻在分分鐘之間,就把被作為屏蔽生的70名考生的信息,挖了個底朝天。70名屏蔽生的分布為:廣州(15人)、深圳(11人)、東莞(9人)、佛山(9人)、汕頭(7人)、湛江(6人)、惠州(4人)、中山(3人)、陽江(3人)、珠海(2人)、和河源(1人)。而且,連70名屏蔽生具體來自哪所中學、叫什麼名字,都查得一清二楚。比如,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一共有6名屏蔽生。其中 ,理科屏蔽生5人:林碧澄、霍苑桐、馮宣瑞、邊昱佳、劉悰;文科屏蔽生:康之琪。

多麼諷刺的規定!為了不炒作高考狀元,推出屏蔽生,卻讓炒作範圍最多擴大34倍。以前,高考出來之後,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高考狀元身上。由於高考是文理分科,每個省份的高考狀元,一般情況下,是2個人,多的時候可能有三四個人。也就是說,即便是有高考狀元的炒作,焦點一般情況下也集中在2個人身上。現在好了,屏蔽生的數量是70個人,也就是說,大家可以「炒作」的範圍,擴大了34倍。因此,有專家一句話說得非常深刻,設置屏蔽生這個規定,就屬於是新的「掩耳盜鈴」。

現在,廣東的很多中學,都在宣傳自己培養出了多少個屏蔽生,這齣了一個新的宣傳亮點。以前,各地只有高考狀元,其他學校還沒辦法宣傳自己的教學有多厲害。現在好了,教育部門給他們送來了「屏蔽生」。廣東的各個地區,也在比較到底哪個地區的屏蔽生最多?比如,廣東省有15個屏蔽生,深圳市有11個屏蔽生,這就是兩地在高考上的實力體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且,對策來得這麼快,恐怕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設置屏蔽生時,完全沒有意料到的吧?

高考狀元成為炒作對象,確確實實,這種現象,引起了很多人們的擔憂。而且,大家在關注高考狀元的時候,焦點都集中在高考狀元的分數上。因此,宣傳高考狀元,似乎就是在宣傳「唯分數論」。可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大家想過沒有?每個省份、每個地區,僅僅一兩個人,就承擔了所謂的高考「炒作」火力,怎麼想都比現在遍地開花都在炒作高考屏蔽生和屏蔽生所在的學校要好吧?
而且,「好奇害死貓。」因為高考狀元的成績不公布,反而會導致這個話題的熱度居高不下。從這個角度,設置屏蔽生,可以說,其實是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