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社
受疫情影響,高校陸續延期開學,網絡教學如何從有到好,針對目前網絡環境下的教師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 網絡教學很特別嗎?
其實網絡教學和正常教學類似,但是教師要有一個能夠接受網絡教學和迎接技術挑戰的心態。否則,會讓教學帶有過多的壓力,反而效果會不好。平常心態去應對這次延期開學和網絡教學是最好的應對。
二、 教師需要哪些資源和材料來開展網絡教學?
作為教師,要做好三個準備:
(1)學習資源。學生在線自學使用,包括教學視頻、PPT課件、電子教材、講義等,確保上述各種教學資源的一致性。
(2)標準題庫。以作業和測試題庫實現對網絡教學的過程性管理和評價,以研討題庫促進學生在線互動的有效實施。
(3)教學計劃。結構清晰的教學大綱和詳細明確的教學計劃能提升網絡學習的計劃性和目的性。當然,網絡教學還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技能,能熟練搜索教學資源、處理多媒體素材,能夠適當開發課程資源,逐漸提升將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設計與實踐能力。
三、上網絡課時,學生刷手機、看視頻怎麼辦?
網絡課堂學習環境下,教師的教學管理確實和面對面不一樣,所以,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定好課堂基調。把講課環境布置得儘量整齊,告知學生課程包含哪些活動,以及這些活動對學生的具體要求,以期給學生提供一種正式的課堂氛圍。第二,提高參與度。組織課堂內容時及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摒除單純聽講就能完成本課的想法。第三,活用課後評價。採取學生自評的方式,讓學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反饋學習情況,以便後續改進。
四、 網絡課堂評價能用傳統的方式嗎?
網絡課堂的評價與傳統課堂的評價差別較大,以教學內容的測試為主。第一,直播課堂評價。教師可藉助平臺的點名、提問等功能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提醒學生專注於學習。第二,錄播課堂評價。可以通過調取學生的視頻觀看數據來推測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第三 ,使用客觀題進行課外評價。教師可以設計並發布單元客觀測試題,平臺如果可以對學生客觀題的作答情況自動進行統計,教師就可及時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
五、網絡教學中教師該如何與學生互動?
第一,設計互動活動。結合授課內容設計一些互動活動,比如,提問與討論、頭腦風暴和焦點對話等,為學生提供「上臺發言」的機會。第二,增強即時反饋。加強師生間教學反饋的及時性;藉助論壇、聊天和彈幕等工具鼓勵學生間進行交流和反饋。第三,創造協作機會。將學生分組,要求他們合作、共同完成某一學習任務,並對學習成果進行教師評定和組間評定。第四,課後主動交流。了解學生的個性化問題,收集信息,增強師生情感交流,有針對性地調整相應的教學活動。(作者: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 、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王福興、周宗奎 編輯: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