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要的「多維度數據分析」到底是什麼?

2020-12-0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數據分析的同學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辛辛苦苦做的數據永遠不是業務想要的?到底是業務吹毛求疵過分挑剔,還是你做的數據不是業務想要的呢?本文將層層分析為你解答,快來看看吧。

做數據分析的同學們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從多維度分析問題,提出對業務有意義的建議。這個題目看起來很簡單,可很多同學辛辛苦苦跑了一堆報表,結果只落得業務一堆抱怨:

「你這一堆說明了啥!」「你的重點在哪裡?」「你的維度太單一了!」好!冤!枉!

明明出了那麼多組數據,為什麼還被說「分析維度不夠多?」今天我們系統解答一下。問題的本質是:業務口中的「多維度」,完全不是你想的那個「多維度」

一、數據分析眼中的多維度

對數據分析師而言,多維度,往往指的是數據指標的拆分維度。

舉個簡單的例子:3月份銷售額3個億。這就是一個指標,沒有拆分維度。如果加了分類維度,就是下邊的效果:

注意:比起只看總數,用多維度拆解數據,是能更精確的定位數據的。

常見的方法有兩種:

添加過程指標按業務管理方式添加分類維度比如只看總銷售金額,我們發現差3000萬達標,可我們並不知道為什麼不達標。這時候如果拆解細一點,比如:

1. 添加分類維度:看到哪個業務線沒做好(如下圖)

2. 添加過程指標:看到從用戶意向到付費,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如下圖)

增加過程指標+分類維度,就能更精準的定位問題。甚至一些簡單的結論已經呼之欲出了。

正因如此,很多數據分析師把業務口中的「多維度」,直接理解成了「維度多」。一聽到要做分析,振臂高呼「拆!拆!拆!」層層疊疊做了一大堆交叉表,把各個分類維度的數據都做了出來(如下圖)。

然而,僅僅「多」,就足夠了嗎?

二、業務眼中的多維度

業務口中的「多維度」,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業務腦子裡裝的是不是資料庫裡的表結構,而是一個個具體的問題。當業務看到「3月份銷售沒有達標」腦子裡想的多維度是這樣的:

是不是看傻眼了……

你會發現,單純的拆解數據根本無法回答上邊的問題。

是滴,一個都回答不了。甚至單靠看數據都沒法回答這些問題。

即使把問題定位到:「3月業績不達標是因為A大區3個分公司的客戶意向籤約太少」,定位到這麼細的程度,也不能回答上邊的問題。

因為到底意向太少,是因為對手發力了、產品沒做好、活動沒跟上、用戶需求有變化……還是沒解釋清。具體的業務問題,一個都沒有回答。自然業務看了一臉懵逼了。

三、真正的多維度分析,這麼做

從本質上看,真正的多維度分析,其實考的不是數據計算能力,而是策略能力。具體來說是三個方面:

把業務上理由,轉化為數據上論證。堵住藉口:業務不要總試圖甩鍋,集中精力想能幹點啥。找到癥結:在一堆影響因素裡,找到最關鍵的那個,集中發力。注意,這三件事是有順序的:

先把數據論證方式列清楚,避免大家放空炮(數據不能論證的理由就閉嘴,是個非常好的議事規則)。之後先堵藉口,找藉口並不能解決問題,因此先把各種逃跑路線堵上。最後再集中想辦法,想辦法的時候,從大到小,從粗到細,先搞大問題。綜上,這個事可以分六步做。

第一步,要先對業務明裡、暗裡提出的說法做分類

對每一類問題,構建分析假設,把業務理由轉化為數據邏輯,拿數據說話(如下圖)。

第二步,優先排除藉口

讓大家把精力集中在——往往藉口產生於:宏觀因素、外部因素、隊友因素。所以在這裡,關鍵是證偽。只要能推翻他們的逃跑藉口就行。

證偽最好用的辦法就是舉例法,同樣是下雨,為什麼別人就抗的住。同樣是流量難搞,為啥別的業務線能持續增長?(如下圖)。

舉例法還有個好處,就是在反駁藉口的同時,也指出了解決問題的出路。業務最討厭光講問題不講方法的人,因為噴人人人都會,解決問題可就難了。給出具體的學習對象,可以極大的激發業務思考對策,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

第三步,解決白犀牛,剔除明顯的重大影響

比如監管政策、公司戰略、重大外部環境等等因素,確實會對企業經營起到重大作用,並且這些因素是普通小員工只能接受,不能改變的。但是!這種重大因素表現在數據上,有嚴格的要求(如下圖)。

因此如果有人想推脫給這些因素,要看:

事實上有沒有發生這個事數據上符合不合符走勢以此敲警鐘:不要事事都怪大環境不好。你丫走到哪裡都是大環境不好,你是影響大環境的人吶!先排除這種大因素的影響(或幹擾)再聚焦看我們能做什麼事情。

第四步,解決黑天鵝,剔除明顯突發事件

如果發生的真是突發事件,很容易找到問題源頭:

正向的:促銷活動,某群體用戶騷動,新產品上線……負向的:惡劣天氣,突發事件,系統宕機……因此先排除單次突發問題,找清楚一點原因以後,再追溯之前的情況,就容易說清楚。

第五步:按分工鎖定問題點再談細節

解決了大問題以後,想討論更細節的問題就得鎖定部門,先定人再談計劃。之前已有分享,這裡就不贅述了。

第六步:鎖定細節問題

請注意,即使聚焦到一個部門的一個行動,還是很難扯清楚:到底是什麼業務上原因導致的問題。因為本身業務上的事就是各種因素相互交織很難扯清,比如:

內容運營:傳播渠道、主題、調性、風格、圖片,發送時間,差一個都可能撲街活動運營:目標群體、活動門檻、獎勵內容、參與規則,差一個都可能撲街用戶運營:新人進猛做留存就差,留存猛做新人進費用就少,兩頭都做兩頭投入都不夠商品運營:選款時候看100個維度,可一天不上線一天不知道真實表現,你上了,他撲了……可能做數據的同學本能反應是:能做ABtest呀。

實際上大部分業務是沒有時間、空間做ABtest 的,而且有些東西(比如選品、文案)影響維度太多,得做無數組ABtest才能測清楚。

而且對已經發生的事,也沒法再做ABtest了。所以想區分相互交織的因素,還得有更多輔助方法配合。

#專欄作家#

資深諮詢顧問,在網際網路,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數據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都說產品要懂數據分析,到底要懂到什麼程度?
    懂數據分析實在是太有必要了!打心裡認為:不懂數據的產品不是一個好產品。結合最近的思考,今天我來分享下:產品經理懂數據,到底需要懂到什麼地步?每一個層次都代表著一大類人群,大家可以對號入座。(3)數據是個人業績最好的體現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企業也更加注重價值貢獻,並且實行末位淘汰機制,怎麼對個人排名,相信業績數據是一個更加合理的排名方式。既然數據分析這麼重要,那麼產品經理到底要懂到什麼程度?
  • 明確錨點/維度/指標,用數據分析解決問題
    數據分析是產品、市場、運營等崗位的基本技能,越來越多的招聘要求中,將數據分析視作基本要求。當然,大部分情況下,業務需要的數據分析是非常基礎的,只需用Excel做基本的統計計算,無須像專業的數據分析師,手握SQL和R,運用回歸、分類樹等算法,輸出高精尖的報告。從業務場景出發,數據分析是問題驅動的。也就是說,每一次啟動數據分析,本質是發現問題、翻譯問題、歸因問題和解決問題。基於數據,發現問題是數據分析的第一步。
  • 業務異常數據應該如何分析?
    要處理數據反常,咱們要先知道什麼是數據反常。首要要有數據,才能知道什麼是「反常」,通常是指非正常的,不同於平常的。比如如忽然漲,突如其來的跌。那麼,業務異常數據應該怎麼分析呢?1.發現反常就像你發現昨日數據跟往前不一樣,猛漲了仍是猛跌了,經過觀測數據發現反常。
  • 連載|業務數據分析方法之對比分析法
    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簡單的業務問題,可以直接查看數據進行驗證並解決,但遇到複雜的問題時,可能看到數據都無從下手,拿到數據也看不出什麼問題。下面介紹幾種常見又比較通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希望這些分析方法能夠成為你進行數據分析和解決業務問題的利器。
  • 人人都在說大數據,大數據分析到底是什麼?
    今天一個熱點話題讓身為數據分析職業的小呆也深感欣慰,大數據分析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非常陌生的東西,到底能用來幹什麼?能幫助我們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重複勞動?當普通人還在懵懵懂懂中被迫接受新時代時,很多投機取巧的商家卻濫用大數據分析的技術,從而達到對於無辜民眾的價格欺詐,讓很多人都被「大數據」給算計,也就是現在網絡用詞中所提及的「割韭菜」亦或者被稱之為「智商稅」。
  • 飛瓜B站電商分析,B站爆款商品選品,多維度數據分析
    飛瓜數據B站版的電商分析功能,可以通過各個榜單也可以通過商品搜索查找熱門商品,還可以結合商品詳情頁,多維度分析商品的帶貨數據以及熱度走勢。(2)通過商品搜索選品飛瓜B站的商品搜索功能可以從商品銷量、商品分類、商品價格、商品來源、關聯視頻等等多維度查找熱銷的商品
  • 多維度評價,多方面分析:高校教學質量大數據應用介紹
    Y5m中文科技資訊  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必須以大數據為依託,才能保證評價的科學性與有效性,藉助大數據技術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與分析已是必然趨勢。因此,Smartbi高校教學質量大數據分析挖掘平臺首先採集數據,建立基本狀態資料庫,然後對數據進行多維度評價和多方面分析,用於指導教學工作的改進。Y5m中文科技資訊  1.
  • 前端如何一鍵生成多維度數據可視化分析報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趣談前端,ID:beautifulFront】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前言本文是基於上一篇文章介紹H5編輯器 後臺管理系統實戰的第二篇文章, 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篇文章, 主要介紹後臺系統中如何基於已有數據表格自動生成多維度可視化報表
  • 從數據分析的5個層次看看什麼才叫做懂業務?
    編輯導語:人們總說:數據分析師應該懂業務,那麼如何才叫做懂業務呢?又應該懂到什麼程度呢?本文作者從數據分析的5個層次:入門、縱覽、入微、通幽、化境出發,為我們解答了這些問題。我們說數據分析師要懂業務懂業務,到底這個懂業務要懂到什麼程度?我幫你梳理了一下,咱來層層遞進的看看。
  • Python數據分析實戰—單維度分析+維度交叉分析,用一份數據掌握
    這兩天找到一份近幾年破產的IT公司名單,共6000家,下面就對這份數據做個簡單分析。分析思路大致如下:了解整體概況單維度分析破產的公司維度交叉分析破產公司首先導入分析所需的模塊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seaborn as snsimport matplotlib.pylab as pltimport
  • 數據分析項目是什麼?有什麼問題?
    本文針對數據分析項目的幾個問題:是什麼、癥結在哪裡,分別進行了詳細介紹,幫你解答疑問。「不當跑數機,我要做項目。」很多做數據的同學都有這個強烈的心聲。每天機械的跑數,完全不知道數據有啥用的狀態確實很不好,大家都想有個獨立負責項目的機會。
  • 你的數據倉庫既要有「維度模型設計」也要看「分層架構」
    維度模型設計和分層架構都是數據倉庫必不可缺的。維度建模以分析決策的需求出發構建模型,構建的數據模型為分析需求服務,因此它重點解決用戶如何更快速完成分析需求,同時還有較好的大規模複雜查詢的響應性能。而分層架構的設計的主要是為在管理數據的時候,能對數據有一個更加清晰的掌控。這篇乾貨將帶你認清數據倉庫「維度模型設計」與「分層架構」。
  • EXCEL難搞定的銷售多維度動態分析,BI系統輕鬆搞定!
    通過採用亦策觀數臺進行銷售主題分析,不僅其提供的總裁報表,能按產品組展示日常銷售情況,能幫助企業高層直觀了解銷售收入、銷售數量、銷售毛利、客單價等關鍵指標,而且其提供的渠道銷售分析、產品銷售分析、銷售費用分析、經銷售客戶分析、爆品銷售分析等多維度動態分析與展現,也能為相關業務管理人員提供分析結果及決策建議,使得該企業無法及時快速進行銷售分析的難題迎刃而解,同時也提高了銷售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 數據倉庫維度建模
    基礎術語事實表(Fact Table)每個數據倉庫都包含一個或者多個事實數據表。事實數據表可能包含業務銷售數據,如現金登記事務所產生的數據,事實數據表通常包含大量的行。主要包含了描述特定商業事件的數據,即某些特定商業事件的度量值。
  • 從數據分析到數據運營,智能BI對於企業數據運營的新啟發
    數據分析對於一個公司來說就像航海中的指南針能指明未來航向,根據越精確的數據細度對應不同運營手段進而會呈現不同的效果。於是「數據運營」的概念應運而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企業開設了「數據運營」這一工作崗位,與數據分析師這一崗位不同的是,數據運營更加側重於一線業務決策。
  • 業務人用的數據分析軟體
    業務人用的數據分析軟體,一要操作簡單,能夠快速上手;二要分析靈活,能夠靈活地基於業務變化快速反應;三分析結果展示要直觀易懂。這麼算下來,符合條件的也就商業智能BI,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大數據可視分析軟體。
  • 數據準確性高,多維度數據聯動,對接銀行數據,「西雀」能做更多
    財稅公司可以通過「西雀」的財稅系統明細記錄銀行帳戶、第三方收款帳戶、現金和備用金等內部往來真實流水數據。這點可以說非常的重要,財稅公司首先要把自己的帳目管理清楚,這樣才能去更好的為客戶服務。除了這點,「西雀」系統還可以將往來帳戶資金明細與匯總點擊即可獲得,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的收入與支出。這就是技術的影響力,也是充分考慮到客戶的需求,保證數據準確性更高。
  • 寫給數據分析小白:一種通用的數據思維
    一、WHY:為什麼要做數據分析 個人的理解, 數據分析是為了能以量化的方式來分析業務問題並得出結論,其中有兩個重點詞語:量化和業務。
  • 6個維度,解讀電商網站的數據分析應該怎麼做
    當下各大電商平臺蓬勃發展的時代,電商網站的數據分析也越來越火熱,後臺收到了不少朋友私信關於電商網站數據分析的問題,今天我簡單從六個方面來說:流量分析、站內分析、轉化分析、廣告管理、會員分析、業務分析流量分析流量分析主要是為對網站整個站點的進行流量監測。
  • 乾貨分享——數據倉庫建模之維度建模篇
    維度建模(dimensional modeling)是專門用於分析型資料庫、數據倉庫、數據集市建模的方法。事實表包含了與各維度表相關聯的外碼,並通過JOIN方式與維度表關聯。事實表的度量通常是數值類型,且記錄數會不斷增加,表規模迅速增長。維度建模(dimensional modeling)是專門用於分析型資料庫、數據倉庫、數據集市建模的方法。維度建模的三種模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