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和四級軍士長服役期滿,「退伍」和「轉業」該如何選?

2020-12-21 制空能手

上士服役期滿正常情況下是12年,四級軍士長期滿正常情況下是16年,按照2011年頒布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規定,士官在部隊服役滿12年及以上就符合安置條件。退役的時候是可以選擇轉業,也可以選擇退伍,具體選擇哪一種更好,士官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定。建議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考慮。

一、自身的身體情況。

軍人畢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當過兵的都知道在部隊訓練強度比較大,有時候不小心就有可能磕到碰到,受傷流血那是時常發現的事,在部隊幹了十幾年,可能身體也是會出現一些疾病或者訓練受傷之後的後遺症等。如果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再適合幹體力活,強度大的工作,可以考慮選擇政府安置的工作(轉業),這樣的工作相對穩定,而且靠體力的情況比較少,各項福利待遇都還不錯。

二、自己的婚姻情況。

在部隊服役至上士期滿,還沒有結婚那麼年齡也已經30歲,退役回來父母也是比較著急,特別是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可能家裡有好幾個兄弟姐妹,回來之後面臨著成家立業的問題,家裡沒有房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選擇「退伍」,這樣拿到的退伍費和補助會多一些,在縣城買套房,或者在老家蓋個房子那都是可以,這也是有利於成家。

如果已經結婚生了小孩,那麼這個時候家人更需要自己的陪伴,從部隊回來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就業,轉業更合適。政府安置的工作基本都是在老家,離家比較近,安置的工作也是屬於體制化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基本不用加班,正常的周末雙休,法定節假日,五險一金等,拿到手的工資可能不高,但是能夠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陪伴和照顧家庭,這樣的生活比較安逸。

三、自己在部隊學的專業。

如果是在炊事班幹了十幾年,那麼自己的廚藝肯定非常了得,自己掌握了一門手藝,退伍回到地方依然有用,這個時候選擇「退伍」比較合適,畢竟選擇退伍的話能夠多拿幾十萬,回到地方之後,不管是自己去應聘工作也好,還是自己創業都行,有手藝在就不用擔心就業問題。

當年我的老班長,上士期滿的時候選擇了退伍,在退伍前幾年他選擇去了炊事班自己學了幾年,退伍回來之後就自己開了一家麵館,現在日子過得很滋潤。總體來說自己的專業屬於軍地兩用,退伍回到地方之後能有用武之地的情況下,還是選擇「退伍」比較好,畢竟自己有技術在手不用擔心就業問題。

四、根據自己的檔案量化排名情況

雖然服役滿12年及以上就符合安置條件,但是符合安置條件的士官還是比較多,有的地方政府在安置轉業老兵的時候,會拿出一定比例的崗位是帶有編制,大概在30%左右。安置的時候是會根據檔案的量化標準來排名,排名靠前的士官,優先挑選崗位,排名靠後的士官最後才挑選。

量化排名主要是根據在部隊服役的年限,兵齡越長得分越高;還有就是部隊的駐地情況,如果是艱苦邊遠地區(新疆、西藏等),得分也是越高;還有就是獲獎的情況,在部隊榮立了多少個三等功,多少個二等功,這些都是加分項,最後將所有的得分加起來,綜合排名靠前,自然能夠挑選到自己想去的單位和崗位。即將退役的時候自己也能估計出來自己的得分情況,轉業還是退伍自己心裡也就有了答案。

五、了解家鄉的安置政策情況。

各地的安置情況都是不一樣,都是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給轉業老兵安排工作,在沒有退伍前,可以利用休假的時間出來了解一下當地的安置情況,諮詢一下自己的同學、家人、朋友,或者是已經轉業安置的戰友,最好是同一個市縣的戰友,他們更了解安置的情況。要多關注當地的安置政策,因為政策可能會經常發生改變,要做到掌握一手資料,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六、家庭情況和個人意願。

如果說家裡經濟條件都還不錯,不指望著自己給家裡拿多少錢,自己也想幹出一番事業,自己有一定的商業頭腦,家人也是比較支持自己,那麼選擇退伍拿錢,自主就業或者是創業是比較好,但是創業需要慎重考慮;如果說家裡就指望著自己的那份工資過日子,自己在部隊學到的專業技能回到地方沒有用武之地的情況下,還是選擇政府安置工作比較好,工作比較穩定,能夠確保以後衣食無憂。

綜合以上分析,上士和四級軍士長服役期滿,是「退伍」還是「轉業」好,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全方位的去考慮,可以從自己的身體情況、在部隊學的專業技能、自己的婚姻情況、檔案量化排名情況、當地的政府安置政策情況、家庭情況及個人意願相結合。

相關焦點

  • 部隊裡面的上士晉升到四級軍士長怎麼樣?
    那麼在部隊服役滿上士之後,要需要繼續留部隊晉升為四級軍士長嗎?上士期滿晉升四級軍士長是否容易?如果想滿足安置條件,那就需要繼續留部隊晉升到四級軍士長,對於這兩類的士官來說,晉升四級軍士長有很多的優勢,有學歷和技術。服役滿上士是否留部隊繼續晉升為四級軍士長,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 如今當兵可以在部隊服役多少年?能否在部隊幹到退休?
    如果是普通的士兵,主要是指義務兵和士官。義務兵的服役年限是2年,很多人當兵都是只當兩年,因為想轉士官或者是考軍校都是有名額上的限制,難度都比較大。大部分的士兵只能當兩年兵,然後退伍回到地方發展。士官的服役情況介紹,部隊裡面的士官分為三等七級,分為初級士官,包含下士和中士;中級士官包含上士和四級軍士長;高級士官包含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和一級軍士長。如果是服役至下士期滿,剛好是5年兵,中士期滿就是8年兵,上士期滿就是12年兵,服役滿四級軍士長就是16年兵。絕大部分的士官都是止步於中士軍銜,也就是第八年兵。
  • 現在5年下士期滿,面臨「退伍」和「轉中士」,最好從這2方面考慮
    2020年退伍季即將來臨,在部隊服役期滿的時候面臨著退伍和留部隊轉士官,很多人都在糾結,到底是「留」還是「走」。如果是下士服役期滿,是留部隊還是退伍回地方發展,最好從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第一,家庭情況。在部隊當兵和出社會發展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在部隊當了五年兵,下士期滿,剛好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走是留,需要全面考慮。家庭情況是一個重要因素。在部隊當了5年兵,年齡基本在23歲左右,這個時候,年齡並不算大,正處於年輕氣盛。如果選擇退伍的話,自己的家庭是否能給自己安排好退路,畢竟退伍回到地方之後,就業就是頭等大事。
  • 現在當兵留部隊轉士官,晉升上士和四級軍士長容易嗎?
    留部隊轉士官,也是可以晉升到上士和四級軍士長,但是晉升難度是比較大,可以說每一次晉升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驗。因為轉士官之後通常都在連隊裡面擔任班長職務,主要是往「管理型士官」的方向發展。從士官學校畢業下部隊,原則上是可以一路綠燈晉升到中級士官,也就是上士和4級軍士長,前提是在部隊不能出現重大的違規違紀行為,所有的考核項目都必須要過關,同時在連隊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三、高中生報考定向培養士官學校。
  • 現在當兵轉士官,在部隊幹滿12年符合轉業安置條件,容易嗎?
    現在軍人的社會地位和各方面的福利待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現在義務兵的津貼已經漲到每月1000塊錢左右,下士的工資已經漲到每月5000~7000塊錢左右。很多人當兵都想留在部隊轉士官,並且想在部隊幹滿12年,通常是上士期滿。
  • 四級軍士長,是選擇退役留北京還是轉業到縣城?主要考慮家屬情況
    四級軍士長也就是四級士官,按照義務兵兩年,下士三年,中士三年,上士四年,四級軍士長四年的服役年限計算,四級軍士長共服役16年,參軍年齡至少要18歲以上,那麼你老公的年齡至少已經34歲以上了。這個年齡不大不小,在哪個地方哪個工作崗位上都沒有什麼優勢。所以選擇留在哪,主要考慮家庭情況。
  • 幹到一級軍士長要多少年?帶你讀懂士兵軍銜及晉升年限
    也就是說,在我國現役士兵中,由兩部分構成: 一部分是義務兵,包括列兵兵和上等兵,當兵第一年,經過新兵連訓練考核合格後,授予列兵軍銜;第二年,一般情況下,列兵自然晉升為上等兵。 另一部分是士官,包括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和一級軍士長,他們統稱為士官。
  • 四級軍士長,能否趕上逐月領取退役金?
    今天,就四級軍士長,能否趕上「逐月」、今後的轉業名額是多是少、如何選擇等問題跟大家做個探討。一、四級軍士長,能否趕上「逐月領取退役金」想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逐月的最低年限是多少。總體上說,職業化後,鼓勵長期服役是主要方向,越是年輕級別低的軍官,走的可能性越小,「前慢後快中間穩」是軍官職業化的服役新常態。中級以上的士官,在某些方面已成為兵頭將尾,更是緊缺的人力資源,會通過更好的退役方式吸引他們長期服役。可如果逐月的最低年限定在20年,那就意味著目前四級軍士長,趕不上「逐月領取退役金」了?
  • 2018年底轉業、復員的士官能拿多少錢?這份退役經費手冊請收下!
    一般情況下,當年滿服役期人員需等到次年4月份下達轉業命令、7月份結算,期間工資由部隊供應(轉業命令下達後取消工作性津貼)。結算經費包括:1安家補助費以月工資基數(包括軍銜工資、軍齡工資,下同)計發,此項目結算時,上士約為1.3萬元,四級軍士長約為2.18萬元。
  • 《退保法》延長軍士服役年限!
    可見,服役時間適當延長,服役崗位更趨穩定,特別是高技術部隊、重要專業和複雜技術崗位,能夠長年保持一大批素質過硬的士官人才,進一步打牢戰鬥力建設的基礎。隨著我軍執行國際維和、參加聯合軍演以及與外軍友好往來日益突出,2009年士官制度再一次改革,將下士、中士、上士和四至一級軍士長的稱謂,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了我軍士官軍銜制度。
  • 大學畢業生當兵轉士官,大學期間視為服役時間,但是不計入軍齡
    二、轉士官,大學畢業生當兩年義務兵,轉士官直接就是中士軍銜,中士的待遇還是比較高,基本在7000~9000元左右,轉士官就相當於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轉士官之後每年都有探親假,一般在30天左右,在部隊比較好的一點就是,衣食住行和醫療等都不用自己花錢,在部隊所發的工資基本都能攢下來,還有退伍的時候,部隊發的退伍費和地方發的補助金,這些錢加起來能夠幾十萬。
  • 明知服役至上士不符合安置條件,為何還「爭搶」直招士官入伍?
    按照2011年出臺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規定,士官在部隊服役滿12年才符合政府安置條件,退役的時候可以選擇轉業回到地方,由地方政府負責安置工作。所以很多老兵都想晉升到上士,正常情況下從義務兵開始,經歷下士,中士,然後晉升上士期滿,剛好是12年兵。
  • 士官軍銜分為三等七級,究竟該如何區分?
    士官軍銜分為三等七級,究竟該如何區分?士官軍銜是我軍士兵專用的軍銜,有別於現役軍官軍銜。大多數人很容易把士官軍銜與義務兵軍銜搞混,實際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義務兵軍銜稱之為列兵軍銜,分為上等兵和列兵軍銜。
  • 部隊裡面「軍官」、「士官」和「義務兵」都有什麼區別?
    士兵軍銜分類(按照兵役性質)士官: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四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義務兵:上等兵、列兵士兵軍銜分類(按照軍銜等級)高級士官: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中級士官:四級軍士長、上士初級士官: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選拔途徑上有區別:軍官,大部分的來源是高考的時候,高中生報考軍校,畢業之後下到部隊成為軍官;還有一部分是從部隊裡面選拔
  • 在校大學生考士官學校和大學畢業生轉「軍士」,哪個更有優勢?
    隨著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網絡化,自動化,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對高端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是越來越強烈,因此,在技術型崗位的「軍士」把專業技能學精學透,就相當於擁有了立足的資本。在部隊裡面只要體能過關,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沒有出現重大的違規違紀行為,晉升上士和四級軍士長難度不大,甚至晉升高級士官會優先考慮。第二,大學畢業生當兵,兩年義務兵期滿套改「軍士」。
  • 大學畢業生義務兵期滿,退伍還是留部隊轉中士好?4種情況需考慮
    2020年退伍季即將來臨,這時候有一部分老兵會選擇退伍,而有一部分老兵會選擇留在部隊轉士官。大學畢業生在部隊當了兩年義務兵,服役期滿的時候,面臨退伍和留隊的時候該怎麼選擇?下面這4種情況都需要考慮。退伍回家,自己能幹什麼?
  • 2021年義務兵晉升「軍士」,有2條途徑,各具特色,望周知
    第一,兩年義務兵期滿,經過層層選拔,最後晉級為「軍士」。義務兵晉升下士,需要得到全連大部分官兵的認可才行,而且在部隊裡面要有良好的表現,至少軍事素質必須要過硬。需要在同年兵裡面名列前茅,尤其是體能,必須要達到優秀水平,專業技能也需要達到優秀以上的水平。義務兵晉升為「軍士」之後,通常會在第三或者第4年擔任班長,因為這是連隊自己培養起來的「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