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相機近年發展趨勢非常迅猛。
富士這個品牌在數碼攝影領域彎道超車,在所有品牌都擠在全畫幅相機的時候,他算是一股清流,富士把精力放在了半畫幅和中畫幅上,完美地避開了佳能尼康和索尼。這樣,在半畫幅的領域,基本上沒有對手,而在中畫幅上,富士以價格優勢和過硬品質、銷量也在穩步上升。所以,越來越多人才意識到,富士的臥薪嘗膽,終於有了自己的天地。
隨著富士相機的普及,越來越多人在開始擁有富士的半幅微單,但畢竟富士是數碼攝影的後來者,還是很多人對他的鏡頭不夠熟悉。所以,今天的這篇文章,就專門解決如何選擇富士鏡頭的問題。
在我們往下看文章之前,必須先解釋清楚幾個問題:
1,富士鏡頭的係數好怪,我記不住咋辦?
答:富士XF的半幅鏡頭,係數乘以1.5,才是全畫幅的焦段。比如富士的100-400的鏡頭,約等於全畫幅的150-600的鏡頭,比如56mm f1.2的富士鏡頭,約等於佳能的85mm f1.2的鏡頭。
2,我們要不要只買富士的機身,再通過轉接環來接之前(佳能尼康索尼)全畫幅相機的鏡頭?
答:千萬別!不是不能接,而是因為我們選擇富士相機,貪圖的真是因為富士的鏡頭輕,如果還用回原來那套鏡頭,那就失去了富士相機輕便的意義了。
3,憑什麼富士鏡頭會比較輕?
答:因為富士微單系列是半畫幅的,畫幅越小,鏡頭才能做得越小,所以富士半畫幅微單才能把整體的重量降下來!反過來,全畫幅的微單,雖然機身小了,但是鏡頭輕不下來,實際最終還是走回原來的老路,所以,富士的半畫幅計劃,是有道理的!
好了,廢話這麼多,接下來上配置單:
【方案一】土豪配置 富士XF 2.8光圈大三元
△以上價格僅供參考
點評:
1,屬於三大鏡頭配置,等於佳能全畫幅的16-35 f1.8和24-70 f2.8 和70-200 f2.8的大三元;保證了所有焦段的光圈一直都是2.8,畫質非常優異。
2,這個配置比較貴
3,這個配置比較重
4,如果你追求畫質,這個是首選
5,如果你預算夠,這個可以選
6,什麼題材都能拍,比較全能
7,如果你怕重,這個配置請不要隨便入
我猜誰會買這個配置?
1,曾經用過全畫幅的老手,不忍心放棄大三元的朋友;
2,年紀輕,打算在攝影上發展事業的人;
3,富二代、會掙錢的人;
4,男性偏多,如果是女性,估計屬於女漢子類型;
5,特別愛修圖,但修圖技術還不夠很溜。
【方案二】最便宜的配置
△以上價格僅供參考
點評:
1, 18-55是掛機鏡頭,應對日常的拍攝,比如家庭,旅遊,人文,基本上能滿足;
2, 35 f2的鏡頭,是為了解決人像攝影時背景不夠虛化的問題,但是,虛化能力還差一點;
3,非常省錢,但是功能也都能兼顧
我猜誰會買這個配置?
1,剛畢業的單身人士;
2,愛拍照,不甘用手機的人,但也不想在攝影上太費精力;
3,這類型用戶,不大願意或者沒有精力研究ps,特別願意直出;
4,對攝影還比較蒙圈的朋友。
【方案三】性價比最高配置
△以上價格僅供參考
點評:
1,18-135,焦段非常完整,等於全畫幅的24-200的焦段,這個鏡頭把日常大部分題材都涵蓋了,非常實用;
2, 35 f1.4光圈非常好,駕馭人像已經遊刃有餘;
3,重量非常輕便,帶家人帶女朋友旅遊非常棒,既能兼顧風景,也能兼顧家人。
我猜誰會買這個配置?
1,攝影老手,飽受器材重量折磨過,希望輕便的人;
2,懂得精打細算,充分利用每一個鏡頭的優點的人;
3,男生偏多,男生屬於技術型;
4,如果是女性,屬於天賦型攝影人;
5,特別愛折騰ps的人。
【方案四】小三元配置,旅行重度玩家
△以上價格僅供參考
點評:
1, 10-24屬於風光頭,廣角非常震撼,如果你平時不拍星空,不拍雪山,都有點浪費,不過,在城市風光方面,這個鏡頭也是非常得心應手的,另外,這個廣角,真的很輕;
2, 16-80是富士相機的最佳掛機頭,非常輕便,對焦快,恆定光圈4,人文抓拍,風光攝影,商業微距,都非常合適,總之,如果你只能選唯一一支富士鏡頭的話,這個是首選;
3, 100-400專門是拍鳥,拍動物,拍體育,拍荷花,拍風光局部的鏡頭,這隻鏡頭等效600的全畫幅鏡頭,卻只擁有佳能70-200鏡頭的重量,是非常輕便的;
4,這三個鏡頭放在一起,就是為了給經常出外景,經常旅遊的人準備的!
我猜誰會買這個配置?
1,不差錢的人,愛旅遊的人;
2,風光、人文、動物、體育等攝影的重度患者;
3,怕重的人;
4,願意修圖,並且修圖技術非常溜的人;
5,年紀在45歲以上居多;
6,女性居多;
7,不靠攝影掙錢的人。
【方案五】完美型定焦黨
△以上價格僅供參考
點評:
1,三款定焦,包括了廣角,標準,中焦三個焦段,並且光圈都非常非常大,虛化能力是最強的
2,因為光圈足夠大,能非常輕鬆應對各種弱光環境
3,商業、寫真也非常酷
4,關鍵還很便宜(便宜是相對的,如果那富士的這個配置和佳能的定焦比,確實便宜了不少)
我猜誰會買這個配置?
1,完美主義者
2,街拍重度患者
3,人像重度患者
4,期望回歸攝影的人士
【方案六】綜合型,功能型
鏡頭的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以上幾個方案只是一個大概,很多時候,我們會根據自己的習慣、興趣愛好、和現有器材的配置情況,來作一個綜合的考慮,但是大體上,離不開幾個原則:
1,我買得起不?
2,我扛得動不?
3,滿足我的功能需求不?
如果你確實不知道怎麼配置,你可以私信在和我商量一下,或者直接問富士的客服,謝謝!
接下來
歐老師把這些年富士的照片整理一下
按照鏡頭分類
給大家展示一下鏡頭的效果
△鏡頭:8-16mm f2.8 拍攝。定位:極致風光,弱光風光
△鏡頭:10-24mm f4 拍攝。定位:旅行風光,城市風光
△鏡頭:16-55mm f2.8 拍攝。定位:商業人像
△鏡頭:16-80mm f4 拍攝。定位:最佳掛機鏡頭
△鏡頭:18-135mm f3.5-5.6 拍攝。定位:一鏡走天下
△鏡頭:50-140mm f2.8 拍攝。定位:商業人像
△鏡頭:100-400mm f4.5-5.6 拍攝。定位:動物、觀鳥、荷花、運動
△鏡頭:23mm f1.4 拍攝。定位:街拍首選,室內首選
△鏡頭:35mm f1.4 拍攝。定位:綜合性定焦
△鏡頭:56mm f1.2 拍攝。定位:夜景人像、室外人像、唯美光斑
以上作品均來自歐海春老師拍攝
因為篇幅問題,我在這裡就不一一展開各個鏡頭的作品分享,有機會,歐老師再通過線上分享課的方式,和大家一起交流吧!這篇文章先寫到這裡,感謝!
【更多歐老師作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