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退役後,如果處置不當,隨意丟棄,一方面會給社會帶來環境影響和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會造成資源浪費。我國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後的回收利用,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後的回收利用,有利於保護環境和社會安全,推進資源循環利用,有利於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對於加快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廢舊動力電池作為一種危險廢棄物,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有潛在威脅,如果處理不當的話不僅會汙染環境,還會影響到人和動植物的健康。同時,廢舊動力電池中含有大量的有價金屬(Co,Ni,Li,Mn,Al,Cu,Fe等),回收廢舊動力電池中的有價金屬能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與處理的目的是有效分離動力電池各組分,提取動力電池中的有價金屬,同時減小廢棄物對環境的汙染。目前,廢舊動力電池處理方式主要是資源化回收,但目前我國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化回收的能力有限,大部分廢舊動力電池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置,將會給自然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潛在的威脅。
雖然推廣應用的動力電池中不包含汞、鎘、鉛等毒害性較大的重金屬元素,但也會帶來環境汙染。例如廢舊動力電池電極材料一旦進入到環境中,動力電池正極的金屬離子、負極的碳粉塵、電解質中的強鹼和重金屬離子,可能造成重環境汙染等,包括提升土壤的PH值,處理不當則可能產生有毒氣體。此外,廢舊動力電池中的金屬元素和電解液會危害人體健康,例如鈷元素可能會引起人們腸道紊亂、耳聾、心肌缺血等症狀。
拆解利用則是將廢舊動力電池進行資源化處理,回收有利用價值的再生資源,如鈷、鋰等有價金屬。廢舊動力電池電漿中的鎳、鈷、鋰純度相比起礦石和礦物鹽中提取的原料純度會高出許多,這也是廢舊動力電池拆解利用市場獲利的根本原因。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問題影響到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電動汽車有應對環境汙染和能源短缺的優勢,如果動力電池在其退役之後不能得到有效回收,會造成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有違發展電動汽車的初衷。對企業來說,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蘊藏著巨大的商機,經過回收處理,可以為動力電池生產商節約原材料成本。此外,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還關係到政府建設低碳經濟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隨著大量動力電池退役進入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引導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向規範化、集中化發展。隨著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處理技術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勢必帶來更大的機遇。毋庸置疑,具備核心優勢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才可能是最後的贏家。未來隨著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規模的擴大,三元材料鋰動力電池覆蓋率的進一步提升,必將拉動相關金屬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長,鈷、鎳等貴金屬價格有望維持高位,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的經濟效益得以凸顯。環保需求、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的經濟性和政策支持是驅動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業務發展的三大主要動力。
1)環保方面。廢舊動力電池材料可能造成重金屬汙染或有機物汙染,並最終通過食物鏈最終進入人和動物體內,嚴重影響環境質量和人類健康。
2)經濟性方面。通過回收廢舊動力電池,將鎳、鈷、鋰等有價金屬進行提取進行循環再利用,是規避上遊原材料稀缺和價格波動風險的有效途徑,經濟效益顯著。
3)政策導向明確。政策在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模式、責任劃分等層面要求逐步完備,梯級利用、生產者責任延伸和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為今後發展重點。國家各部委在政策層面由淺入深、由弱轉強,逐步規範和完善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市場,至今已累計發布十餘項與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相關的政策法規。
相關政策指出要強化車企在動力電池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環節的主體責任,並指出車企應建立新能源車產品售後服務承諾制度(包括動力電池回收),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溯源信息管理,跟蹤記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情況。2017年5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範》,這是首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國家標準,對回收拆解企業應具有相關資質做了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