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車企如何對廢舊動力電池進行回收?動力鋰電池回收路在何方?

2021-01-08 騰訊網

全球汽車行業的蒲迅電動化浪潮席捲主流車企,但也帶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蒲迅大量動力電池報廢后該如何處理?不少跨國車企都在嘗試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大眾集團。大眾集團近日表示,計劃在其德國薩爾茨吉特工廠啟動電池回收試點項目,自2020年起,該廠每年將回收約1200噸廢舊車用鋰電池。

根據大眾集團的預估,目前電池組的原材料回收利用率為53%,而上述試點項目可將其提升到72%。大眾集團相信,未來10年內,該集團能將電池組原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提升到97%。

10年來,我們一直在研究如何回收蒲迅電池原材料,尤其是鈷、鋰、錳和鎳等。我們已經擁有可持續的電池專業技術,並正在進一步發展。大眾集團技術規劃主管託馬斯·蒂耶說。

電池回收市場巨大

當然,大眾集團並不是惟一一家在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發力的車企。事實上,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銷量的大幅攀升,各國政府和越來越多企業都已經意識到電池回收的重要性。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從目前的200多萬輛增加到1.4億輛。這意味著,廢舊電池回收將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問題。

考慮到電動汽車的平均駕駛周期,目前,鋰電池組的首次使用壽命約為10年,或者說25萬公裡。不過,德國布倫伯格銀行負責電池研究的副總監阿薩德·法裡德認為,隨著高鎳電池及電池快充技術逐步成為業內發展趨勢,電池使用壽命將縮減,未來動力電池平均壽命可能只有5~6年。法裡德預計,到2022年,將有高達26.2萬噸的車用鋰電池需要回收。

車企再利用各顯神通

在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浪潮下,汽車製造商、電池廠商等在電池回收方面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豐田、日產、戴姆勒、寶馬、大眾、雷諾、通用等主流車企已經涉足動力電池及材料回收,開始了摸索。

儲能是電池循環再利用途徑之一。早在2015年,戴姆勒與數家公司達成合作,成立專門的合資公司,部署二次利用儲能電池裝置,旨在提升電池二次利用率及搶佔儲能電池市場。該項目覆蓋了整個電池生命周期的產業鏈,電池在退役之後進入儲能系統,在完成儲能使命之後進入產品循環系統,為生產新的動力電池提供原材料。

寶馬則在其德國萊比錫工廠建立電池農場,寶馬i3等電動汽車上替換下來的電池成為其高壓儲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儲能系統可併入電網,並與風能發電廠、太陽能等形成配套,為工廠和周邊地區供電。該儲能系統還可儲存電網低峰時段的電量,用電高峰或發電量低時再輸出。

作為純電動技術的擁躉,日產獨闢蹊徑,去年推出全新立式路燈,並設置在日本福島縣某小鎮,利用日產聆風純電動車的廢舊電池和一系列太陽能電池板,使該鎮的供電不再依賴於當地電網。日產一直在研究電池循環再利用的方法,還嘗試將多輛汽車的蒲迅電池組合起來,為住宅和家庭供電。

在美國,通用汽車與瑞士工程巨頭ABB合作,針對雪佛蘭沃藍達退役電池的再利用開展試點項目,將其用作家庭和小型商用備用電源,並回哺電網。通用汽車認為,未來技術進一步成熟後,可在一些家庭及小型商用樓停電時為其提供備用電源,在電價優惠時段儲存電能供尖峰時段使用,或用於彌補太陽能、風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中的缺口。

相關焦點

  •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模式
    隨著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相關政策的實施,在龐大的市場誘惑以及必須承擔的回收主體責任雙重作用下,車企和動力電池廠紛紛著手布局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加速跑馬圈地並綁定回收渠道。、銷售上,車企要做到「承擔動力電池回收主體責任」之路仍任重道遠。
  • 哪些問題困擾著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的行業發展?
    目前,我國動力鋰電池回收業在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依舊存在以下難點:第一,電池型號繁雜當前我國退役下來的動力鋰電池,各家鋰電池廠商生產的電池規格各不相同,電池型號繁雜、品種多樣,針對單一型號電池的回收難以形成規模,增加了回收的成本,阻礙了動力電池回收過程中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進程。
  • 國外在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方面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鑑的?
    國外在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方面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鑑的?由於動力鋰電池處理不當對環境造成巨大汙染,而國內尚未出臺具體法案規範動力鋰電池的回收利用,同時各車企、電池生產商業也沒有尋到一套完備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因此大家對於動力鋰電池是否會造成環境汙染十分擔憂。
  •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有著經濟和社會雙重效益
    同時,廢舊動力電池中含有大量的有價金屬(Co,Ni,Li,Mn,Al,Cu,Fe等),回收廢舊動力電池中的有價金屬能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與處理的目的是有效分離動力電池各組分,提取動力電池中的有價金屬,同時減小廢棄物對環境的汙染。
  • 動力電池回收的「黑與白」
    面對動力電池回收百億級的市場規模,不少回收企業早已有所儲備,2016年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當時吸引有車企、電池供應商和冶鍊冶金企業加入回收行業,就連中國鐵塔這種基建巨頭也入局摻和,電池回收已經成為各大產業鏈的新目標。
  • 動力電池回收新規將至 新三板企業如何布局?
    新能源汽車已經發展了一定的年頭,最早批次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即將退役。對於這些鋰電池,如果不進行必要的回收和處理,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也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由於動力電池涉及到重金屬、電解液以及環保問題,回收存在一定難度。如何將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化落地,是行業內面臨的難點。不過,困難也意味著機遇。
  •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體系亟待完善 - 中國能源報-人民網
    所謂梯級利用,是將容量下降到 80%以下的動力電池進行改造,利用到儲能及低速電動車等領域。權威機構預測,2020年電池回收規模將達到107億元,其中梯級利用市場規模所佔比重達到59.81%;而2025年在379億元電池回收規模中,梯級利用市場規模比重將大幅升至74.41%。  較之於發達國家,我國政府更為重視廢舊動力電池的梯級利用。
  • 純電動車動力電池如何回收?
    截止到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達到三百多萬之多,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電池在使用一定年限之後,也會面臨著淘汰,對於迅猛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如何進行回收?對於動力電池的回收,需要車企、電池廠商、回收企業、終端利用企業共同協作。
  • 廢舊鋰電池回收率,廢舊鋰電池的危害
    廢舊鋰電池回收率,廢舊鋰電池的危害。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預測2020年我國廢動力鋰電池的報廢量將達到12萬t至20萬t。就實際情況而言,回收利用廢鋰電池的企業很少,人們對鋰電池的回收方式並不了解,使得回收過後的鋰電池無法得到有效的應用。
  • 我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產業,有哪些的痛點?
    個人和無資質企業以更高價格回收廢舊動力電池,不僅擾亂本來就不成規模的市場,而且埋下極大的環境和安全隱患。國內在回收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方面,還沒有監管部門對退役動力電池的回收環節進行有力的監督。沒有有力的監管部門,那麼最後的回收執行的結果可能會並不樂觀。
  • 工信部連發兩文規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關注)
    此前使用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和《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6年第6號)同日廢止。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早期投入市場的新能源車動力電池陸續進於淘汰階段,如何有效對其進行管理已成行業發展的重要任務。
  • 動力電池綠色回收有路可循
    那麼,《技術規範》的發布對我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意味著什麼?對實現廢舊動力電池的資源再生利用,以及全過程的汙染控制,又起到怎樣的推動作用?「目前,各行業對環保的要求日益趨嚴,《技術規範》的出臺,通過對目前動力電池回收過程中存在或者潛在的汙染風險進行梳理,支撐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過程綠色化,推動行業更加規範化發展。」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孫峙告訴《中國科學報》。「在這以前,我國並沒有專門針對動力電池回收行業而提出的汙染防治要求,只有一般性的規則。」
  • 一場動力電池非法回收的狂歡
    多家「白名單」企業負責人也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因為市場的不規範,他們很難收到廢舊動力電池,據估計,「白名單」企業的回收量大約佔報廢量的30%。大量的廢舊動力電池到底去了哪裡?今年1月,《中國汽車報》記者在一位知悉內情的人士張明(化名)的陪伴下,走進動力電池非法回收重災區之一的廣東東莞進行了實地調查。
  • 回收廢舊鉛酸電池難在哪?
    來源:北京日報如何正確處置廢電池,許多市民仍是一頭霧水。記者調查發現,與市民生活相關的每一種電池都有不同的回收利用方式。雖然對鉛酸電池的回收處理已經很成熟,但在北京只有1%的廢鉛酸電池進入了正規回收渠道;即將進入爆發增長期的鋰電池仍面臨無處回收的尷尬;大量乾電池由於回收成本過高正隨著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燒。
  •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報告
    2020年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達65億元 參與《報告》起草的中國電池聯盟楊清雨表示:「由於2013年至2016年動力電池以新能源客車的磷酸鐵鋰電池為主,因此短期內,退役動力電池也會分布在新能源客車磷酸鐵鋰電池這個類型
  • 動力電池退役潮來臨 回收利用仍存堵點
    今年9月1日,商務部、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正式施行,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做了進一步規範,要求回收拆解企業對報廢新能源汽車的廢舊動力蓄電池或其他類型儲能裝置進行拆卸、收集、貯存、運輸及回收利用,加強全過程安全管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提出,建設動力電池高效循環利用體系。
  • 宜春廢舊鋰電池回收哪裡價格高
    宜春廢舊鋰電池回收哪裡價格高許多車企品牌已經做到從流量到銷量的轉換,引起不少、租賃企業、物流快遞企業、私人老闆的關注。雖然,如今的新能源麵包車同質化嚴重,但是在幾款熱銷車型中,還是能夠一眼區分開各車型的特徵。依靠降價、增加配置、或模仿設計博關注的車型,頂多就是在宣傳期活躍一段時間,其後必將被後起之秀取代淹沒於浩瀚車海。
  •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受爭議,拆解回收走循環
    在政策鼓勵、滲透率不斷提升的利好背景下,新能源車有望繼續快速發展,預計到 2020 年銷量將超過 230 萬輛。新能源車產銷的快速增長帶動動力電池裝機量表現強勁,三元鋰電池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廢舊動力電池若未妥善處置將存在較大的環境風險,具備一定毒害性的化學物質、難降解的材料等可能會對生態系統產生破壞,並最終對人類健康帶來損害;但其中鋰、鈷、鎳等高價值金屬回收後能產生較大的資源價值,具備經濟性。
  • 動力電池、快遞包裝,這些廢舊物品回收利用又有新辦法
    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資源化回收—材料再造—動力電池包再造,這套城市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創新模式,化解了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的全球性難題。依靠這一模式,格林美(武漢)城市礦產循環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已經與200多家電池廠商和車企建立廢舊電池定向回收合作關係,建立起了以城市為主體的廢舊電池回收體系。在物流、電商行業,面對大量快遞包裝帶來的環境汙染之痛,最近也有了解決辦法。
  • 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動力蓄電池如何回收?
    截止到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達到三百多萬之多,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電池在使用一定年限之後,也會面臨著淘汰,對於迅猛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如何進行回收?對於動力電池的回收,需要車企、電池廠商、回收企業、終端利用企業共同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