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問診激增400%後入股春雨醫生,搜狗想靠搜索成就「明醫」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作者:時代財經 史成超

3月9日,搜狗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搜狗營業收入超80億元人民幣,創下新高,全年淨利潤超7.3億元人民幣。其中,2019年Q4歸屬於搜狗的淨利潤達人民幣2.74億元,同比增長46%。

不久前,搜狗公司發布了多款核心AI硬體產品,並在3天前入股春雨醫生,搜狗CEO王小川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為搜狗醫療搜索及醫療服務注入了活力。疫情期間,搜狗醫療搜索量同比提升100%,自有智能分診系統在線問診量提升約400%。

這些利好消息讓搜狗在在美股遭遇重創、觸發熔斷之時,仍然逆勢上揚,盤後一度大漲近15%,儘管之後有所回落,當日仍收漲0.78%。

時代財經梳理搜狗全年財報發現,智能硬體戰略的調整和聚焦,是搜狗重回利潤增長軌道的推手。而向春雨醫生的注資,是否能打破搜狗的醫療服務商業化僵局,在業內人士看來,還是一個未知數。

搜狗新款錄音筆。來源:官方宣傳圖調整智能硬體戰略,利潤重回增長軌道

目前來看,搜狗還是一家搜索驅動的公司。不過,花力氣投入的智能硬體業務開始漸有起色。

財報顯示,2019年搜狗公司總收入11.7億美元,同比增長4%。歸屬於公司的利潤為 8910 萬美元,同比下滑9.8%。其中,搜索及相關收入10.7億美元, 同比增長5%,貢獻了總收入的88.1%,包括智能硬體等在內的其他收入錄得9910萬美元, 同比下滑約2%。

具體來看,2019年一季度,搜狗總收入為2.52億美元,同比增長2%,淨虧損385.8萬美元,財報中解釋虧損原因為增加了智能硬體投入力度;二季度總營收3.036億美元,同比增長1%,歸屬搜狗的淨利潤為2130萬美元,同比下滑35.8%,虧損原因在於公司不斷努力升級其智能硬體戰略,導致智能硬體產品的銷售額下降。

搜狗2019年下半年利潤狀況改善明顯。來源:騰訊科技

2019年8月,搜狗方面曾對時代財經表示,搜狗一直在淘汰與AI結合不緊密的產品,向強AI硬體升級,隨著AI新品陸續上市,預計第三季度開始硬體業務將重回增長軌道。」

搜狗在調整智能硬體業務後,增收不增利的狀況有所改善。

2019年第三季度,搜狗公司收入3.149億美元,同比增14%,淨利潤3700萬美元,同比增53%,其中智能硬體業務收入同比增加25%;第四季度,來自搜索及搜索相關的收入為2.746億美元,同比下滑1%,其他收入為0.264億美元,同比實現了26%的增長,主要源於智能硬體產品銷售額的增加。

2019年12月12日,搜狗發布AI錄音筆C1 Pro,這是首款支持WIFI和藍牙雙傳輸模式的AI錄音筆。2020年2月,搜狗再次發布了兩款新型錄音筆:「S1」和「E1」錄音筆,並與故宮宮廷文化合作推出了S1和C1 Pro兩款新產品。

從2019年下半年以來搜狗硬體產品發布的動向看,AI錄音筆正是其重點打造的核心產品。一名智能硬體領域的資深產品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以前2000元以上錄音筆產品只有訊飛,現在搜狗入局高端產品線,一是填補了市場空白,二是從產品迭代的角度也證明了搜狗AI硬體產品的競爭力。

據搜狗方面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AI錄音筆的銷售已經佔據整個市場的35%。搜狗CEO王小川則表示,隨著錄音筆的發布和新硬體的上市,智能硬體在整體營收的佔比會有明顯提升,預期會在整體營收的10%以內。

入股春雨醫生,能否靠醫療破局

線上獲取流量成本高是搜索公司的一大痛點。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搜狗公司收入成本中,流量成本達到5.622億美元,同比增長6%。

另外,中國搜索市場本身的競爭也愈發激烈,百度保持著72.7%的絕對優勢,是橫在搜狗面前的一座大山。前不久,流量巨頭字節跳動再度攜頭條搜索App入局,無疑給搜狗搜索業務施加了更大的壓力。

內外壓力下,搜狗需要尋找更好的突破口,包括此前一直培育的醫療業務。就在財報發布前的3月6日,搜狗公開了入股移動醫療平臺春雨醫生的消息,讓市場頗感意外。

根據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春雨醫生運營主體北京春雨天下軟體新增股東北京搜狗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新增搜狗CEO王小川為公司董事,目前搜狗對春雨醫生的持股比例為6.39%,暫列公司第七大股東。

作為國內最早開啟線上問診的「獨角獸」,春雨醫生的來頭並不小。春雨醫生創立於2011年,作為網際網路醫療明星項目,一路備受資本追捧,先後在成立的5年內完成了總額超過數十億人民幣的4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藍馳創投、貝塔斯曼、淡馬錫等知名PE、VC機構,

但春雨的高光時刻定格在2016年。春雨在當年宣布完成12億融資Pre-IPO環節,並向外界透露計劃分拆打包上市,這也是春雨首次向外公開創業5年業績:其2015年線上問診業務實際收入1.3億元,盈利3000萬。

但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的意外離世、管理層的不斷更迭使得春雨醫生的處境風雨飄搖。移動醫療行業,諸如平安好醫生、微醫集團、丁香園、好大夫在線等一批「一線企業」在這一兩年裡飛速崛起。

根據Trustdata《2019年第三季度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報告》,2019年第三季度主流醫療健康應用用戶使用總時長佔比看,春雨醫生僅佔1.5%份額。相比之下,行業巨頭平安好醫生佔據7成份額,比例為73.5%;好大夫在線佔據13.8%,微醫佔比1.5%,上述企業均已與百度健康達成合作。前者為後者提供醫療諮詢服務,後者則為前者提供流量支持。

來源:Trustdata《2019年第三季度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分析報告》

搜狗方面對時代財經表示,此次入股能繼續幫助搜狗完善自身醫療業務框架,同時也是通過AI賦能醫療垂直場景的一次積極嘗試。

百度在醫療搜索上的失誤和不佳的口碑,一度被搜狗看作虎口奪食的機會。為了獲取更權威的醫療信息和醫療服務,搜狗一直在醫療方向布局,早在2016年便基於垂直搜索場景建立了「搜狗明醫」,並屢次嘗試與醫療機構聯合打造AI服務。

但搜狗明醫的商業轉化效果並不理想。「對於搜狗明醫來說,搜狗本身的市場份額就那麼多,明醫的天花板顯而易見。」春雨醫生前管理層人員向時代財經表示,「春雨對搜狗來說,很有價值的一部分是問診大數據,都是基於真實案例的,對於用戶來說實用價值更大。」

他認為,搜索和醫學信息的結合是天然的,但向醫療服務轉化的效果則不太好說。「用戶收到的東西能解決問題,就到此為止了,不能解決問題就關掉了。用戶是很簡單的。」

這也恰恰是春雨醫生面臨的困境之一。春雨醫生是我國較早進入「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網際網路企業,截至2019年12月底,已為超過2億人次的用戶提供了醫療健康解決方案,但仍在盈虧平衡線上掙扎。

搜狗與春雨的結合,能給雙方業務層面帶來多大提振還是未知數。前述人士坦承,「對於春雨醫生,只要有人給錢就是利好,但業務層面不好說。」

落子醫療,對於打AI牌的搜索企業來說也並不少見。

為了推動AI醫療服務的落地,2019年9月,百度以14.43億元投資東軟控股,並與東軟集團在智能城市和醫療健康領域籤署多項戰略合作。相比之下,對於尚未開展生態布局的搜狗來說,通過AI撬動醫療服務仍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

「光靠一兩家網際網路公司聯合起來,想讓醫院搞AI,這是天方夜譚。「前述接近春雨醫生人士表示。

相關焦點

  • 搜狗入股春雨醫生 王小川任春雨醫生董
    【TechWeb】 3 月 6 日消息,據企查查數據顯示, 3 月 5 日,北京春雨天下軟體有限公司新增企業股東——北京搜狗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搜狗CEO王小川出任春雨醫生董事一職。目前,春雨醫生共有 22 家股東,搜狗為第七大股東,持股比例5.33%。同時,春雨醫生註冊資本由2573. 607386 萬元變更為2749. 357902 萬元,增幅為6.83%。
  • 春雨醫生完成E輪戰略融資 搜狗科技領投
    鳳凰網科技訊 9月10日消息,春雨醫生宣布完成E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搜狗科技領投,華新、華錦基金跟投。此輪融資並未透露具體融資金額。春雨醫生對外表示,將重啟連接「醫生、患者、醫院、藥/械、保險」的五芒星模型,探索由問診到醫院、醫藥、慢病管理和新型健康險為一體的醫療健康全服務體系創新。由於疫情原因,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加快發展。
  • 春雨醫生獲搜狗投資 網際網路醫療先行者+「網際網路大廠」會擦出什麼...
    接入接口用於接入各種形式的應用,由春雨醫生分發調配醫療資源,人工智慧則是用於增加醫療供給。  此時,春雨醫生註冊醫生數量超過49.8萬人,C端用戶數9200餘萬。但是,移動客戶端的流量紅利正在消失,靠一己之力獲得更多用戶越來越難。春雨醫生選擇開放問診平臺,對自己是導流,對第三方是賦能,能達到雙贏。
  • 搜狗成為春雨醫生第七大股東 企業加速布局網際網路醫療
    天眼查顯示,3月6日,北京春雨天下軟體有限公司(下稱「春雨醫生」)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北京搜狗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及新增主要人員搜狗CEO王小川為公司董事。此次工商變更完成後,北京搜狗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位列春雨醫生第七大股東,持股比例6.39%。針對二者的聯手,王小川表示,搜狗本身的搜索就承接了大量用戶對於醫療相關的查詢,接近10%的搜索請求都與醫療相關。
  • 春雨醫生聯合多家網際網路平臺,線上提供義診服務
    為緩解人群湧向醫院造成交叉感染,減輕醫院就診壓力,發揮網際網路醫療作用,春雨醫生與人民健康、騰訊、百度、搜狗、神馬搜索等多個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共同開展在線義診活動,重點解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的呼吸內科、感染科等相關科室的用戶疑惑,同時重點照顧感染人數集中的湖北省用戶。平臺所有註冊的呼吸內科和感染科醫生,超過30%放棄了春節休假,上線為用戶提供了在線問診服務。
  • 春雨醫生的艱難轉身
    而一場疫情更是讓在線問診業務爆火,也讓更多的人改變了此前在線問診「不靠譜」的看法,也認識到了網際網路+醫療的方便快捷。而成立已經九年的春雨醫生,同樣也因為一場疫情的影響重回大眾視野,更是在最近拿到了E輪的戰略融資。搜狗領投,一場雙贏近日,春雨醫生宣布完成E輪戰略融資,由搜狗科技領投,華新、華錦基金跟投。這並不是搜狗第一次投資春雨醫生了。
  • 探索「在線問診」服務 | 春雨醫生產品分析報告
    最後,在問診結束後,醫生評價頁面,三者都是對評論做了關鍵字提取,有區別的地方在於好大夫在線和平安好醫生對醫生的評價都是只顯示好、中評,不顯示差評,而春雨醫生是將所有的評價,無論好壞都顯示,供患者參考。線上購藥:由於政策要求,必須有處方才可開處方藥,這個問題的解決,三個平臺各有特點。
  • 開放平臺成春雨醫生誘人的毒藥 問診變導流引爭議
    通過平臺開放,春雨醫生將牽手更多合作夥伴,讓線上問診變得無處不在。盈利的方式也從線上問診業務切換到流量的多渠道化變現。在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後,「平民」背景的春雨醫生危機感越來越強。在張銳看來,在線問診能夠成為未來健康診療服務的第三個流量入口,同時也是線上健康問題的第二大入口。「春雨醫生的運營核心仍為在線問診,公司90%的精力將放到在線問診業務上。」  國家衛計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醫療機構的總診療人次達77億人次,居民平均到醫療機構的就診大約5.6次。搜尋引擎每天產生的醫療健康問題檢索上億次。
  • [春雨醫生]想賺錢
    最近,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主要在忙一件事,就是春雨醫生創業4年來的第一個「商品」——私人醫生。直到2014年8月,春雨醫生公布C輪融資5000萬美元的時候,業界對張銳的評價仍然是:「春雨醫生的模式用『自查+問診』就能說完,低成本融資才是張銳比較擅長的。」
  • 「春雨醫生」線下診所模式值得期待
    昨日,網上問診量最大的移動醫療企業——「春雨醫生」與武漢礄口區衛計委合作,在武漢市礄口區開設春雨診所。這是首家在漢開設的移動醫療企業的線下診所。(3月5日《湖北日報》)創立於2011年7月、據稱擁有20萬註冊醫生及目前世界上最全疾病資料庫的「春雨醫生」,儘管6500萬的用戶量足夠讓人豔羨,但其免費的路徑設計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去年網上就曾風傳其將關閉。
  • 以好醫生+重問診切入,搜狗系小鹿醫館能否在中醫領域站穩?
    此前,36氪已經報導過固生堂、君和堂、甘草醫生、六度中醫等中醫項目,小鹿醫館也是其中之一。2016年3月剛上線的小鹿醫館,已在2016年5月完成了來自晨興資本和IDG資本的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與其他中醫項目相比,小鹿醫館最大的差異化在於其從重問診切入。之所以稱之為「重」問診,這是相較於春雨醫生們主打的輕問診。
  • 春雨早起,趕個晚集
    後時代的開啟,春雨醫生幾經變化。從誕生起,春雨醫生一直在變化中,4、5年前,春雨醫生的首席內容官和品牌官萬靜波曾說:「一個星期不回公司,都不知道公司的戰略是什麼了。」從發展而言,最初,張銳給春雨醫生的定位是,問診諮詢業務,以及快速的推進線上移動化。
  • 中國聯通聯合春雨醫生、京東健康共同推出免費線上問診服務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為積極落實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和部署,近日,聯通集團線上運營中心、聯通在線公司聯合春雨醫生、京東健康共同推出「抗擊冠狀病毒,線上健康支援」活動,以實際行動馳援抗疫。活動內容包括:一、線上醫生免費問診及防護品兌換服務。
  • 搜狗市值斷崖下跌近80% 搜索業務腹背受敵 押寶AI前路未卜
    字節跳動的上述優勢一旦應用到搜索業務上,很容易對廣告主形成更大的吸引力。  營收結構單一,使得搜狗難抗風浪,或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搜狗CEO王小川的目光開始轉向AI領域,試圖在當中找到一個突破口,一個增長點,以此來挽救搜狗日漸衰頹的命運。然而,事情並不美妙。
  • 獲億元E輪融資,春雨醫生去往何路?
    當時中國網際網路創業的氛圍非常濃厚,王興經歷過校內網和飯否網後開始創立美團,雷軍決定辭去金山董事長的職務創建小米,張小龍正帶領著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微信。此時,在網易內部立項做過網易手機客戶端、網易公開課的張銳,在網易副總編的任上,也想動一動了。
  • 春雨醫生「醫美」線下門診現疑雲 醫生身份失實
    線上問診平臺長期難盈利,將增長點轉向了醫療美容業務。北京商報記者近日發現,主打線上問診的春雨醫生已悄然涉足醫療美容領域,並以問診方式向線下醫療美容機構引流。不過,布局線下門診的同時,平臺卻並未獲得從業資質;平臺對專業醫師的管理也存在漏洞,平臺所示醫師職位身份不實;調查過程中,高收費的諮詢體驗也很難令人滿意。
  • 春雨醫生在線問診開放平臺正式上線 APP、微信公號等平臺可接入服務
    另有數據顯示,用戶對醫藥類網站的日均搜索請求超過千萬次。  醫療需求大、資源緊張是我國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的問題。在此背景下,網際網路日趨成為獲取醫療信息、醫療服務的重要渠道,但在「魏則西事件」發生後,民眾對於醫療健康信息的辨別能力有所提升,已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更為垂直、專業的網際網路/移動醫療平臺進行諮詢,獲得真實醫生的意見和建議。
  • 百度做不好的醫療搜索 搜狗、360等公司能做好嗎?
    比如,王小川在發布搜狗明醫時提出「唯有讓真實、權威的醫療信息觸手可得,才能夠真正幫助到用戶」。360搜索的公開信中也提到,只要網際網路醫療推廣這種商業模式存在,就無法從根本上杜絕虛假醫療信息給用戶帶來的傷害。此外,丁香園前CTO馮大輝在創業時選擇了「面向醫療及健康領域,為用戶提供值得信賴的搜尋引擎」。
  • 東營清風熙悅聯合春雨醫生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線上免費義診
    即日起,通過清風熙悅公眾號,可在提供的「義診」專題網頁免費諮詢三次呼吸內科、感染科、內分泌與代謝科室的在院醫生,闡述病情和症狀,答疑解惑。醫生通過症狀可初步判斷其可能發熱原因,減少非新冠肺炎患者到醫院的交叉感染機率,更保證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可及時到醫院接受規範診療,避免延誤病情。  每個手機號註冊登錄後平均每人免費問診1-3次。
  • 移動醫療APP競品分析 | 平安好醫生 VS 春雨醫生
    雖然不及平安好醫生有「好爸爸」撐腰,但可以看出背後的資本對於春雨醫生的業務模式和前景十分看好,積極推動春雨醫生在2011-2016年間的快速發展。在2015年,春雨醫生線上問診業務實際收入達1.3億元,盈利3000萬元,公司已籌劃在2016年進行Pre-IPO輪融資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