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國晶片製造公司高薪挖角韓國三星電子和SK工程師

2020-12-23 中文業界資訊站

美國之音中文網今日引述韓國商報報導指出,中國晶片製造公司正在積極招攬韓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半導體工程師,以加強中國半導體供應鏈,加速半導體研發,應對美國制裁。

據悉,為吸引人才,中國晶片製造公司開出高薪,確保子女上國際學校等福利。

該報導引述一名韓國專家的話稱,中國公司鎖定了三星電子在中國西安的NAND Flash廠,以及SK海力士位於無錫的DRAM廠,並試圖聯繫、挖角這兩個工廠的員工。該專家坦言,中國公司確實對韓國存儲器產業的工程師,以及臺灣無廠半導體、晶圓代工產業的工程師,非常有興趣。

日本經濟新聞網日前報導稱,中國半導體廠泉芯(濟南)及武漢弘芯去年以來共挖角上百名臺積電資深工程師和經理,以協助發展14nm和12nm製程。不過該消息遭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澄清與事實不符。

相關焦點

  • 消息稱中國晶片製造公司高薪從韓國三星電子和SK挖人
    今日(26日)消息,美國之音中文網今日引述韓國商報報導指出,中國晶片製造公司正在積極招攬韓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半導體工程師,以加強中國半導體供應鏈,加速半導體研發,應對美國制裁。據悉,為吸引人才,中國晶片製造公司開出高薪,確保子女上國際學校等福利。該報導引述一名韓國專家的話稱,中國公司鎖定了三星電子在中國西安的NANDFlash廠,以及SK海力士位於無錫的DRAM廠,並試圖聯繫、挖角這兩個工廠的員工。
  • 韓媒稱中國晶片公司高薪挖角韓國三星和SK海力士工程師:加速半導體...
    據韓國商報報導指出,中國晶片製造公司正在積極招攬韓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半導體工程師,以加強中國半導體供應鏈,加速半導體研發,應對美國制裁。報導中提到,中國半導體廠泉芯(濟南)及武漢弘芯去年以來共挖角上百名臺積電資深工程師和經理,以協助發展14nm和12nm製程。不過該消息遭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澄清與事實不符。
  • 傳聯想/三星挖角臺灣代工廠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聯想集團與仁寶合資的聯寶、韓國三星,近期均在臺灣啟動高薪挖角計劃,分別對品牌廠與代工廠的高端人才,薪水高於戴爾、惠普等美國廠商。聯寶已經在臺灣成立一段時間,也開始與供應商接洽,在初期草創期間,主要是由仁寶提供支援。
  • 中國晶片公司思危模式開啟,大量招攬三星、海力士工程師
    所以一般也有一個共識:哪一個國家的晶片設計和製造水平越高,一定意義上也代表了科技領域的絕對實力。都知道,我國半導體晶片發展較晚,整個行業相比美國有很多差距,製造成熟度也不及。華為如今受到美國制裁無法尋找合適的晶片代工廠就暴露出了國內半導體行業以上的缺陷。
  • 中國晶片公司思危模式開啟,大量招攬三星、海力士工程師
    而全球排行前列的晶片公司也基本來自美國,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詳的英特爾、AMD、英偉達、高通、博通、思科、德州儀器、美光和蘋果等。產品覆蓋了電腦CPU、手機SoC、內存晶片、顯卡晶片、通信晶片,而這些晶片也應用在日常科技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一般也有一個共識:哪一個國家的晶片設計和製造水平越高,一定意義上也代表了科技領域的絕對實力。
  • 美國反覆太快,中國半導體公司開發挖角韓國工程師
    在美國對中國的各方位封殺之下,中國半導體產業為應對重要零件被限制的制裁,正試圖從南韓透過招募新一批人才,來組建自己半導體記憶體的供應鏈。根據《韓國商報》(Business Korea)報導,南韓獵頭公司正在為中國公司尋找半導體產業的人才,在徵才廣告上顯示一家「知名外國公司」正徵求在「電漿蝕刻」製程領域有工作經驗的人才。
  • 晶片製造獲助力,臺積電上百名前資深工程師據稱高薪被挖前往中國
    兩個國內的晶片企業從去年起,高薪挖走了100多名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臺積電)的資深工程師以及經理。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 星期二(8月12日)如此報導,中國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扶持國內晶片產業儘快製造出優良薪水,以降低對外國零部件供應商的依賴。尤其是在華為晶片供應被嚴格限制的大環境下。
  • 海思晶片工程師被瘋狂挖角!在華為最危難的時刻:直接趁火打劫?
    不用面試,直接乘以一個年包系統就可以正常入職,同時還在西安開了分公司,方面華為海思晶片研發工程師直接入職;」 針對這一爆料信息,也得到了眾多網友們的高度關注,甚至有不少網友直接感嘆到:「在華為在最危難的時刻,OPPO竟然瘋狂挖角華為海思晶片研發工程師,也是非常的不道德;」
  • 中國廠商為持續擴展面板產業,開高價挖角韓國面板廠的工程師
    用錢堆技術、搶市場,中國面板廠祭高價大挖韓國 OLED 工程師。繼在 LCD 攻城略地之後,中國為持續擴展面板產業,現已將目標鎖定在 OLED 上,且為了加快技術發展速度,中國面板廠開始採取「獵人」行動,開高價強力挖角韓國面板廠的工程師。
  • 為了實現晶片"自研自產":瘋狂高薪挖掘人才
    【7月2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華為海思晶片遭受到新一輪「斷供打壓」之後,華為海思晶片也正在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從目前爆料的信息來看,華為海思半導體將會進軍IDM模式,讓自己也可以擁有晶片設計、製造、封測、曝光等一體化的晶片產業鏈,從而徹底的實現晶片自研自產,從而可以有效避免被「卡脖子」風險,而全球具備這種晶片自研自產能力的巨頭有兩家,它們分別是三星、Intel,但隨著Intel正式對外官宣,
  • 半導體「人才戰」往事:巨頭瘋狂挖角,失一人損10億美金
    按照三星創始人李秉喆當時的說法,「從技術、勞動力、附加值、內需和出口前景等各個方面來看,電子產品是最適合韓國經濟發展階段的產業。」1969年,三星電子工業成立,最開始的業務是給美國鎂光、日本三菱、夏普等企業「打工」,合作生產冰箱、洗衣機、電視等家電。在家電業務的發展過程中,李秉喆很快意識到晶片的價值,因為影響家電性能的核心就是晶片。
  • ...滴滴上線"特惠拼車"功能;傳蘋果挖角英特爾5G工程師:負責晶片...
    節目中,主持人瑞安—麥卡弗裡詢問馬斯克現在的 Model S 和 X 的行駛裡程是否達到了電動跑車 Roadster 的水平,馬斯克回應稱,即將推出的 Roadster 的行程將超過 1000 公裡。馬斯克本人還提到,該公司正在開發同樣能支持特斯拉汽車續航 100 萬英裡的電池。下一代 Roadster 可能是續航裡程遠遠超過市面上最棒跑車的電動汽車。
  • 三星和SK已確定暫停供應晶片等產品
    作為全球最主要的手機製造商和5G設備供應商,華為在美國的重重打壓下將何去何從,成為國內外關注的重點。雪上加霜的是,來自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的最新報導稱,三星和SK海力士將暫停向華為供應晶片等產品。朝鮮日報和其他韓國媒體報導稱,兩家公司將於9月15日後,遵循美方的規則暫停與華為的交易。
  • 晶片的霸主不是美國?原來韓國的晶片一直遙遙領先
    如今,中國陷入了晶片危機,我國受美國壓制,導致國內企業沒有晶片可用,這以牽動了億萬國民的心。美國的此次制裁非常精準,導致我國國內企業無法生產晶片。目前僅僅只有兩家公司擁有5nm高端晶片製造的成熟技術,這兩家公司就是臺積電和三星。臺積電的停止代工對我國企業來說,是一場災難,而三星作為我們的對手,更指望不上,但是三星發家致富的歷史極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相應的幫助。
  • 應對美國制裁:中國晶片公司對三星海力士下手
    據韓國商報報導指出,中國晶片製造公司正在積極招攬韓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半導體工程師,以加強中國半導體供應鏈,加速半導體研發,應對美國制裁。報導中提到,中國半導體廠泉芯(濟南)及武漢弘芯去年以來共挖角上百名臺積電資深工程師和經理,以協助發展14nm和12nm製程。不過該消息遭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澄清與事實不符。
  • 川普再出狠招,三星和SK海力士斷供晶片,華為還能扛多久?
    相比於華為全球領先的5G技術和設備及其掌握全球最多5G技術專利的優勢,華為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受到川普政府的制約更為明顯。環球網9月10日援引《韓民族日報》的報導稱,受美國政府升級對中國華為公司限制措施的影響,韓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實際上已停止向華為供應存儲晶片。韓聯社的報導稱,三星顯示器和LG Display也將從9月15日起停止向華為供應高端智慧型手機面板。
  • 三星、SK海力士力推,DRAM製造進入EUV時代
    摘要:雖然手機SoC對於半導體工藝製程要求較高,目前不少已經進入了5nm,但對於DRAM內存晶片來說,對於製程工藝的追求卻要慢很多。不過,近日據韓國媒體報導稱,三星電子全新半導體工廠「平澤2廠」(P2)已於開始運營,這座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工廠將率先採用EUV工藝來生產移動DRAM產品。
  • 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已停止對華為出貨晶片產品
    據韓聯社報導,消息人士周二表示,鑑於韓國對中國的高度依賴,美國對華為施行的新制裁可能會衝擊到對華晶片出口。9月15日,禁令正式生效。新禁令規定,未經華盛頓事先批准,禁止使用美國設備、軟體和設計的晶片製造商出貨華為。
  • 曝三星和SK海力士將切斷對華為的晶片供應 下周生效
    由於美國禁令的步步緊逼,三星和SK海力士將停止向華為出售零部件。根據朝鮮日報和其他韓國媒體報導,兩家公司將於9月15日暫停與華為交易,因為這天是美國禁令規定的截止日期。禁令表示,對於使用了美國技術或產品的半導體製造商,未經許可不能將其產品出售給華為或其相關公司,比如海思。這對華為構成了嚴重威脅。
  • 高薪挖人補短板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美國對華為不斷加大打壓力度,封鎖華為晶片全球供應鏈。近日據外媒報導,華為已經開始尋求轉型了,進軍IDM模式。什麼是IMD模式?其實說白了就是晶片設計、製造、包裝、測試一體化的生產模式。簡單說來就是能夠實現晶片自研自產自銷,而全球實現這種模式的就兩隻有兩家,一個是韓國的三星,一個是因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