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程式語言,都有著類似的基本結構。所以,從學習的角度來看,如果你曾經掌握任何一門程式語言,都對學習python語言有很大幫助。(確實也有幾個與眾不同的特殊語言,但python並不在其中。)
絕大部分程式語言都必須回答下面這幾個基本問題:
在幾乎每個程序中都涉及到這幾個問題,我們將它稱作一個程式語言的基本結構。
本節課先講前5點。
在python中,我們看到的變量,僅僅是一個名字。它是無需預定義的,給一個名字第一次賦值的同時,也就定義了這個變量。而且這個名字是可以隨意改換變量類型的,也就是說,它可以一開始是一個數字,後來代表一個字符串,然後又作為一個函數,作為編程並不提倡這種操作,但python語言從功能上是支持的。(斜體字只是為了增加對語言全貌的認識而加,可以忽略,不影響正常的學習。)
編程是數學的最高表現。所以在程式語言中,一般都有進行數學計算的方法。基本的數學運算加減乘除:(+ - * /)幾乎所有程式語言都是這樣用的。下面說兩個也很常用,但相對比較特殊的數學運算符。
兩個數字進行比較的操作,對所有語言來說,幾乎都是一樣的,有六種:
值得注意的就是最後兩個,等於使用兩個連續的等於號(==),不等於則是嘆號加等於(!=)。
python語言這裡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功能:連續比較。我們如果想表達a<b<c這個關係,可以直接使用連續比較。而在其他語言中,則必須拆為兩部分 a<b and b<c。
邏輯運算也是一個程式語言所必不可少的功能,具體來說,就是三個基本操作符:
字符串是一個極為常用的數據類型,常用到我們寧可把它作為語言的一個基本部分來看待反倒更簡單。python中的字符串可以用單引號標誌,也可以用雙引號。字符串有很多實用操作,大部分留待使用時介紹,這裡介紹最基本的1個。
python中支持三個引號(單雙均可)所表示的字符串,它的特點是可以跨行,而不必使用繁瑣的\n作為換行標記
程式語言中寫注釋是一個好習慣,實際上可以說是編程的必備習慣。注釋用於記錄語句的功能,提示變量與函數的含義,甚至是暫存代碼。注釋從形式上來說有兩種,一種是單行注釋,一種是多行注釋。
程式語言的只是一種表達框架,所有具體的功能,比如屏幕輸出、播放聲音、文件操作等等,都是通過函數調用來實現的。
python調用函數的方法與大部分語言是一樣的,都是函數名後面跟括號傳輸函數的實參。比如上一節課中所用到的print函數,print就是函數名,括號中的字符串是參數,其功能是輸出參數的內容。
print('你好,控制臺')
print函數是無返回值的函數,若有返回值,則可以用等號接收,類似這樣:
a=function(parm1, parm2)
python支持一種比較罕見的語法:多返回值。有時一個函數可以返回兩個值,比如一個函數同時計算數組的平均值和總和,就可以這樣來寫:
avg, sum= calc(numbert_list)
對於零基礎初學者,變量和函數可能是編程中相對比較難掌握的概念。這裡先記住它的基本用法。後面的課程學習中,結合具體實例,在使用中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