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滬數位化遠程疑難「雲病理」診斷平臺診斷正確率近100%
於是李女士來到復旦—浦東「雲病理」會診中心尋求幫助,中心啟動綠色通道,當天下午就完成了酶標檢測,經科室專家會診診斷為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同時上傳雲端請著名淋巴瘤專家朱雄增教授審核,最終出具了病理診斷。 上海首個數位化遠程疑難「雲病理」診斷平臺2014年底在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建成。
-
攻堅AI病理診斷,阿里雲天池聯合英特爾重磅發布《數字病理診斷排行...
為病理企業提供檢測設備,這個環節也是病理信息化轉型過程中的「新基建」。無論是病理 AI 的商業化還是信息化產品,「病理科信息化不足」都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許多醫院甚至還在使用物理玻片的方式進行收集和存儲。目前病理科信息化有兩種方式,一是對傳統設備的中間環節賦能,例如騰訊此前發布的智能顯微鏡,在診斷中加入 AI 識別,做部分場景優化。
-
商丘望濟堂中醫院 河南裕佳醫療—共建病理診斷中心成立
商丘望濟堂中醫院 河南裕佳醫療—共建病理診斷中心成立揭牌儀式圓滿成功5月9日,在虞城縣人民醫院內由「商丘望濟堂中醫院」與」河南裕佳醫療」攜手共建病理中心揭牌儀式正式舉行!出席儀式的有商丘市衛健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老齡健康)科科長劉勝利、虞城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傳魁、商丘望濟堂中醫院法人望洪銘、河南裕佳醫療董事長徐文龍、河南虞城病理診斷中心主任孫麗、商丘望濟堂中醫院業務院長趙自玲、商丘望濟堂中醫院院長助理宋靜以及虞城病理診斷中心和商丘望濟堂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務人員。
-
從幕後轉臺前 病理診斷「零距離」
想要找病理專家進行病理診斷,先得找專科醫生進行中轉——這在市三醫院,已經成為過去時。本月,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病理門診正式啟用,打破了患者與病理科醫生原來的距離。據悉,這也是全省範圍內首家病理專科門診。按照流程,想要確定最終的結果,需要先找到婦科醫生,再由婦科醫生聯繫病理科進行病理診斷。結果出具通知到婦科醫生後,最終楊霞才能知曉。「這期間所承受的心理負擔,把我折磨得吃不下、睡不穩,太難受了。」這期間一個多星期的等待,讓楊女士憔悴不少,甚至失去了往日的風採。拿到病理報告,楊霞仍舊是有些不放心,慕名來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我這個情況到底怎麼樣啊?下一步我是不是該手術啊?」
-
「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
原標題:【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而煩惱!「醫生,你能幫我看一眼我的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需不需要做手術?」在醫院,經常會聽到病人及家屬這樣問醫務人員。臨床醫生的回答是:「等病理檢查結果」。
-
水富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經臍單孔腹腔鏡輸卵管切除術
近日,水富市婦產科醫師團隊成功實施了首例經臍單孔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術,該項技術在水富市內屬首次開展,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
步宏教授:「智能化」、「雲端化」是未來病理必然趨勢
病理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大階段在我看來,智能化和雲端化的病理的發展階段可大致分為:第一階段:技術創新、遠程病理。全玻片數位化掃描是數字病理的開端。第二階段:應用普及、數位化病理科。目前很多人工智慧的初級產品還不能在病理行業應用,主要原因是病理AI產品的應用需要合理的工作場景,病理科需要數位化的基礎,我們還沒有經過這一階段,所以智能病理的落地就很難實現。顯然,病理數據沒有充分實現數位化,要進入第三階段的智能病理就不可能。有不少病理科醫生表示現在確實有很多好的軟體了,但是為了一個診斷再重新去掃片子,這對於醫生來說耗時耗力。
-
聚焦分子病理 助力腫瘤疾病精準診斷——武陵山片區病理高峰論壇...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建院7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作為活動的主辦方,該院邀請到中日友好醫院病理科主任、主任醫師鍾定榮、副主任醫師王蓓、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病理科主任醫師李代強、病理科副主任蔣誼、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吳勇軍前來授課。此次會議旨在推動分子病理學技術在精準醫學實踐中的應用,進一步促進武陵山片區醫療衛生領域病理學科的發展。
-
徠卡生物陳林強:助力中國基層病理科建設責無旁貸
,徠卡責無旁貸,將致力推動中國病理實驗室的建設,特別是基層病理科建設,為基層腫瘤患者診治提供幫助。在很多疾病的診斷中,病理診斷是臨床醫生不可或缺的有益幫手。鍾南山院士曾指出,多數疾病要進行最後的確診必須要依靠病理診斷,特別是對腫瘤的確診以及腫瘤的分型。可以說,病理科、病理醫生是具有最高權威的臨床「法官」。 一般來講,腫瘤的診斷需要經過五個步驟,分別為臨床診斷、影像診斷、手術診斷、細胞病理學診斷、組織病理學診斷。
-
中美獨立病理中心PK!為何美國能佔醫學檢驗市場超35%,中國卻不足5%?
病理科與檢驗科的概念差異從概念上來區分,對於病理診斷而言,關於「實驗診斷學(laboratory diagnoses)」的臨床科室在中國叫檢驗科(Dep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美國則是在病理科(Dept. of pathology)裡有一個臨床檢驗的分支。因此美國醫院的病理科相當於中國的檢驗科和病理科合在一起。
-
上海復旦疑難病理會診平臺落戶兗礦新裡程總醫院
上海復旦臨床病理診斷中心主任唐峰教授、山東省病理學會主任委員周庚寅教授、上海復旦雲病理平臺周彬總經理、濟寧市醫學會領導、兗礦新裡程總醫院院領導班子成員以及各縣市區病理學專家等近100人參會。揭牌儀式上,首先病理科主任楊義進行了「AI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演示」。疑難病理會診平臺的建立,能實現病理切片的人工智慧實時分析、遠程會診、線上直播、圖像採集等多種功能,也可用於遠程會診及直播教學。
-
【精準醫學】開闢病理新領域,廣東率先成立首個分子病理專業合作平臺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中國科學院院士、全軍臨床病理學研究所所長卞修武,中國著名病理學家、南方醫科大學病理系教授丁彥青,中國產前遺傳病診斷/遺傳諮詢領域開拓者、原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臨床細胞診斷室資深主任、嘉檢醫學總部遺傳諮詢首席主任陸國輝,廣東省人民醫院病理醫學部主任、主任醫師劉豔輝,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主任醫師韓安家等著名專家蒞臨參會。
-
AI技術讓病理檢測更「聰明」
在總決賽期間,大賽組委會還舉辦了「2020 阿里雲天池數字病理視覺挑戰賽和研討會」,吸引了來自第三方病理診斷中心、學術界、產業界的多位數字病理行業前來。研討會還重磅發布了《數字病理診斷排行榜》,評選出了數字病理行業產業鏈各個環節的 Top 級企業。AI技術助力數位化病理檢測走完「最後一公裡」在我國病理檢測領域,人才缺失依然是最大的問題。
-
宿州市病理質控工作會議在宿州一院召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24-25日,2020年宿州市病理質控工作會議在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病理科召開,來自宿州市九家醫院的病理科負責人和20餘名病理醫師參加了會議。
-
...忠實守護人民健康——記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遠程心電中心
但縣人民醫院遠程心電中心保持高度責任感,通過不懈努力,做通群眾思想工作,成功保護了患者,杜絕了危險的來襲。12月8日,家住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東塘村的一名患者到縣人民醫院就醫,醫院根據其病情,為患者施行24小時遠程實時心電監測。9日凌晨,該患者的心電圖突然出現大幅度異常,監測中心立刻啟動預案,並致電該病患,請其立即來院治療。
-
2020年淋巴瘤病理診斷必備知識點
小編匯總了2020年淋巴瘤病理診斷相關文章,供廣大血液科醫生和病理科醫生參考。 一份完美的淋巴瘤病理診斷報告,離不開臨床醫生(包括腫瘤內科、血液科、行活檢操作的手術醫生)、病理醫生(包括技術人員)以及其他相關專業醫技人員的通力合作。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小秋教授,就淋巴瘤病理診斷報告的撰寫、解讀以及臨床病理的溝通要點進行分享。
-
MedComm|利用基於全片數位化圖像的人工智慧重建病理高解析度圖像
基於全片數位化圖像(WSI)的數字病理學(PD)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工智慧(AI)在計算機輔助診斷方面取得了許多進展。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包驥團隊在Wiley 發行的MedComm上發表研究論文,提出了一種新的深度學習重建高解析度(RHR)模型,在不損失病理圖像整體和局部特徵的情況下,將200倍掃描的WSI轉換成400倍的高分辨圖像,提高遠程病理診斷效率的同時保證其準確性,為PD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新的方向[1]。
-
讓醫療更及時、更權威--鄧州市人民醫院遠程醫學中心
肖營鄧州市人民醫院更多資訊,請及時關注微信公眾號鄧州全記錄、行走在鄧州不斷提高醫療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醫務工作者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為進一步降低醫療成本,更好的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醫療服務,我院開設了遠程醫學項目。近日,我院遠程會診醫療服務中心再次開展了與河南省人民醫院的多學科會診。
-
河南聖德醫院病理科在2020年度省病理室間質評中再創佳績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曹啟合)日前捷報傳來,河南聖德醫院病理科通過2020年度河南省病理室間質控測評並取得榮譽證書。這是該科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獲得此榮譽。據悉,此次參加的病理質控項目包括特殊染色、細胞學、免疫組化及ALK免疫組化均通過質評。
-
AI 醫療漫談:數字病理行業特點、市場、未來方向全分析(一)
原料包括生物與化學原材料以及各種機械零配件,分子病理還會涉及到引物、探針等;中遊包括病理診斷試劑和病理診斷儀器;下遊需求主要來自於醫院、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體檢中心、政府等。據《2015 國家病理科醫療質量報告》統計,2014 年我國 61.8%的執業病理醫生分配在三級醫院,僅有0.9%的病理醫生分配在一級醫院,而 2014 年一級醫院的數量佔所有公立醫院的 44.3%,資源分配嚴重不均衡,一級醫院平均每百張床位僅 0.02名病理醫生。病理科作為基礎學科, 其診斷會直接影響到基層醫院各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