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幕後轉臺前 病理診斷「零距離」

2021-01-08 紅星新聞

想要找病理專家進行病理診斷,先得找專科醫生進行中轉——這在市三醫院,已經成為過去時。本月,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病理門診正式啟用,打破了患者與病理科醫生原來的距離。據悉,這也是全省範圍內首家病理專科門診。

直接對話 幫助患者解除心中不安

市民楊霞(化名)為了迎接50歲的生日,決定送一份體檢作為禮物送給自己。沒想到的是,在宮頸癌篩查項目上發現了異常!按照流程,想要確定最終的結果,需要先找到婦科醫生,再由婦科醫生聯繫病理科進行病理診斷。結果出具通知到婦科醫生後,最終楊霞才能知曉。「這期間所承受的心理負擔,把我折磨得吃不下、睡不穩,太難受了。」這期間一個多星期的等待,讓楊女士憔悴不少,甚至失去了往日的風採。

拿到病理報告,楊霞仍舊是有些不放心,慕名來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我這個情況到底怎麼樣啊?下一步我是不是該手術啊?」……通過病理門診,楊霞直接與病理科專家有了近距離的接觸,心中的疑問得到一一解答。而她,也是感受到了近半個月來前所未有的安穩。

急人所急 市三醫院全省首開病理門診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病理科主任唐豔介紹,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結局和轉歸的醫學基礎學科。作為疾病臨床診斷的「金標準」的病理診斷,在許多疾病,尤其是腫瘤性病變的診斷、分子靶標檢測和個體化精準治療方案制定中佔據極為重要的位置,「我們相當於是醫生的『顯微鏡』,讓疾病暴露的最為充分。」

不過,這群疾病界的「福爾摩斯」長久以來都是屈居於幕後,由其他臨床醫生作為「中轉站」提供標本檢查和疑難病理會診等醫療服務。據統計,近年來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病理診斷的數量以10%的速度遞增,患者及家屬對於它的需求日益突出。

「高質量發展是醫院前進的導航儀,以實現服務有溫度、工作有品質、發展有質量。」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徐俊波表示,該院在全省範圍內首開的病理門診,最大程度簡化患者就診程序,也是將高質量發展貫徹到醫院工作的各個方面的體現,此後還將不斷強化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醫療技術創新、醫療質量管理、醫聯體同質化建設、信息化支撐及服務路程優化,以提供更為高質、優質的醫療和服務。

走向臺前 病理醫生協助患者明確方向

「除了給患者降低時間成本,更重要的是減輕心理負擔,幫助明確疾病診治的正確路線。」唐豔表示,通過患者與病理科專家的「零距離」接觸,可以直接幫助患者和家屬解讀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後,更能根據疾病性質、類型提供專業化、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此外,開設病理門診,也為病理醫師與患者的交流提供了更直接的渠道,對於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普及疾病的病理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門診項目:病理報告解讀,疑難病例會診,常規組織活檢,常規液體細胞學檢查,屍體剖檢等各項技術。

門診時間:每周一至周六

門診地點:一號住院樓8樓

門診諮詢:18190882058(市三醫院病理科)

門診預約:028-61312288(市三醫院24小時服務中心)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病理科

· 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 四川省首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 成都市重點學科

· 市級醫院唯一醫療糾紛定點屍體解剖資格單位

· 國家衛建委病理控制評價中心乳腺癌HER2檢測合格單位

· 四川省質控中心GIST評審合格單位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病理科始建於1962年,科室現有在職人員12人,包括醫生6人、技術員4人、輔助人員2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1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生3名、博士2名、碩士2名,近年來發表SCI論文2篇。同時,多名科室成員在成都醫學會病理專委會、四川省醫學會病理專委會、四川省醫學會病理專委會青年委員、四川省病理質控中心委員及成都市病理質控中心擔任職務。

科室擁有全自動脫水機、全自動包埋機、石蠟切片機、包埋盒切片打號機、恆溫冷凍切片機、細胞薄層離心塗片機、TriPath液基細胞自動製片系統、原位雜交儀、螢光顯微鏡、五人共覽教學顯微鏡、顯微攝像系統等先進、高效、環保的現代化病理設備。

相關焦點

  • 攻堅AI病理診斷,阿里雲天池聯合英特爾重磅發布《數字病理診斷排行...
    隨著現代計算系統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引入,病理診斷正逐步升級為數字病理診斷,這項新技術不僅能夠以迅速、標準化的方式處理醫學影像,還能對可疑影像進行勾畫、渲染,並以結構化的語言提出建議,在醫院的診斷、數據儲存和共享、科研、會議、教學,以及第三方診斷機構的病理會診中逐漸嶄露頭角,潛力巨大。
  • 「白話病理系列2」走進病理世界——病理診斷
    上期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了「玻片」的製作過程,通過小小的「玻片」製作,大家對病理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病理診斷報告到底決定了什麼吧。病理診斷報告就像是一份判決書,腫物是良性還是惡性?是炎症還是其他?原發灶在哪?需不需要切除?
  • 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理診斷
    來源:醫脈通 病理診斷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T)診斷的金標準,長期以來,NET早期診斷比率偏低,規範化的病理診斷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為何病理診斷對腫瘤患者意義重大?
    惡性腫瘤的確診需要足夠充分的證據,醫生從不會僅憑臨床診斷或影像學檢查就給患者「下判決書」。 一般來講,腫瘤的診斷需要經過五個步驟,分別為臨床診斷、影像診斷、手術診斷、細胞病理學診斷、組織病理學診斷。
  • 滬數位化遠程疑難「雲病理」診斷平臺診斷正確率近100%
    不久前,浦東康橋居民李女士因胃部不適在市區就診,胃鏡檢查後經活檢由病理科診斷為胃黏膜慢性炎、淋巴組織增生伴細胞異型。由於醫院病理科工作量繁重,至少需2周才能出具最終報告。於是李女士來到復旦—浦東「雲病理」會診中心尋求幫助,中心啟動綠色通道,當天下午就完成了酶標檢測,經科室專家會診診斷為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同時上傳雲端請著名淋巴瘤專家朱雄增教授審核,最終出具了病理診斷。  上海首個數位化遠程疑難「雲病理」診斷平臺2014年底在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建成。
  • 2020年淋巴瘤病理診斷必備知識點
    小編匯總了2020年淋巴瘤病理診斷相關文章,供廣大血液科醫生和病理科醫生參考。  一份完美的淋巴瘤病理診斷報告,離不開臨床醫生(包括腫瘤內科、血液科、行活檢操作的手術醫生)、病理醫生(包括技術人員)以及其他相關專業醫技人員的通力合作。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小秋教授,就淋巴瘤病理診斷報告的撰寫、解讀以及臨床病理的溝通要點進行分享。
  • 水富市人民醫院遠程數位化病理診斷中心開科了
    現科室有1名病理檢驗技師已在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理科進修回來,能夠勝任標本製片的工作,遠端(艾迪康醫學檢驗中心)有8名病理主任醫師在線診斷和會診,能及時對醫院傳輸的病理圖象進行分析、診斷、報告,能有效縮短標本接收、製片到報告的工作時間(原來外送的標本一般3個工作日發報告,現在能在2個工作日發出報告),更及時的滿足了臨床診療需求。
  • 聚焦分子病理 助力腫瘤疾病精準診斷——武陵山片區病理高峰論壇...
    鍾定榮主任進行講座李代強主任進行講座王蓓教授進行講座會上,鍾定榮教授作了題為「分子病理在肺癌精準醫學中的應用」講座,詳細介紹了現階段在肺癌的精準診斷方面分子病理發展的前沿理論和知識;王蓓教授作了題為「胸腺瘤病理診斷」講座,介紹了胸腺瘤的病理診斷最新的
  • 一文教你如何看懂病理診斷報告
    腫瘤的診斷中,所有影像學檢查都只是提供一個參考結論,病理診斷才是確診腫瘤的「金標準」,因此病理報告對於患者意義重大。可對於大部分患者來說,病理報告專業術語太多,總顯得晦澀難懂。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一份病理報告單中到底包含著哪些重要信息。
  • 「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
    原標題:【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而煩惱!「醫生,你能幫我看一眼我的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需不需要做手術?」在醫院,經常會聽到病人及家屬這樣問醫務人員。臨床醫生的回答是:「等病理檢查結果」。
  • 商丘望濟堂中醫院 河南裕佳醫療—共建病理診斷中心成立
    商丘望濟堂中醫院 河南裕佳醫療—共建病理診斷中心成立揭牌儀式圓滿成功5月9日,在虞城縣人民醫院內由「商丘望濟堂中醫院」與」河南裕佳醫療」攜手共建病理中心揭牌儀式正式舉行!出席儀式的有商丘市衛健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老齡健康)科科長劉勝利、虞城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傳魁、商丘望濟堂中醫院法人望洪銘、河南裕佳醫療董事長徐文龍、河南虞城病理診斷中心主任孫麗、商丘望濟堂中醫院業務院長趙自玲、商丘望濟堂中醫院院長助理宋靜以及虞城病理診斷中心和商丘望濟堂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務人員。
  • 解碼CD30+淋巴瘤診斷,Get臨床與病理必備知識點
    在精準醫療時代,精準診斷是個體化、精準化治療的前提,有效發揮維布妥昔單抗療效的先決條件是對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sALCL)和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這兩種CD30陽性淋巴瘤做出準確診斷。那麼,如何準確診斷和鑑別診斷?讀完本文你一定會收穫滿滿。 CD30是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成員之一,可通過激活不同的信號通路促進細胞增殖或凋亡[1]。
  • 病理醫生:顯微鏡下捍衛醫學之本
    他們就是一群藏在臨床醫生背後的「幕後英雄」——病理科醫生。無聲的診斷 最不為人知的醫生寧德師範學院附屬寧德市醫院臨床病理科位於醫技樓四層,與門診樓裡人群熙攘相反,這裡沒有進進出出的病人,也沒有機械的叫號提示,安靜得讓人忘記身處醫院。
  • 百盛生物:專注免疫組化、TCT檢測,賦能腫瘤病理診斷
    腫瘤病理檢測一直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病理檢測能夠給醫生提供的信息遠遠不止是否患癌這麼一個維度,從病理中醫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癌細胞來源、惡性程度、擴散範圍等多維度信息,為臨床醫生提供精準的病理信息,對指導患者的治療和預後至關重要。
  • 看圖即可識別28種癌症類型及百種基因變異模式,人工智慧病理診斷
    人工智慧在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領域的應用更是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中,計算機視覺作為一種熱門的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幫助識別圖像中的某些特徵,包括癌症病理組織圖像。已有研究顯示,計算機視覺具有很高的癌症診斷準確性,它可以通過處理和交叉引用影像、病理、基因等健康醫療大數據挖掘大量病理和遺傳數據,幫助病理學家更快地評估病理切片,提高癌症診斷效率和預後。
  • 老年痴呆也可影像診斷!首個阿爾茨海默病病理顯影劑獲批
    通過這種藥物,可以在大腦中成像阿爾茨海默病獨有特徵,從而進行影像診斷。這一批准也標誌著,在阿爾茨海默病診斷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影像診斷顯影劑Tauvid阿爾茨海默病的兩個主要發病特徵為腦內存在的老年斑和神經纖維纏結。前者是由β-澱粉樣蛋白形成,而後者主要是由病理形態的tau聚集形成,它們都可損傷並殺死神經元。要想早發現、早幹預,需要對這兩個關鍵病理特徵進行準確可靠的評估,僅靠臨床評估在診斷方面的作用有限。
  • 病理醫生缺口較大 病理人工智慧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病理醫生缺口較大 病理人工智慧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病理人工智慧是通過人工智慧算法對於數位化的病理切片進行診斷,是一種醫用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對於病理人工智慧而言,數字病理技術是基礎,模型構建是關鍵,其中數字病理的核心在於利用數字掃描技術,將眾多病理切片通過掃描變成數位化的圖像,為實現病理診斷數位化提供基礎;模型的構建包含圖像特徵提取、檢測分析等步驟。
  • 將門投資企業 | 迪英加科技與阿斯利康實現AI病理診斷新突破
    ,目的在於解決基層醫院醫療資源欠缺,病理科發展水平不平衡;病理醫生進行PD-L1判讀時估算,使得檢測結果主觀性較高,重複性差等問題。為保證肺癌患者的治療體驗,普及伴隨診斷,助力精準醫療,迪英加AI團隊與西北大學一同,嚴格按照專家的要求標註數據,其構建的算法模型有效改變了因細胞膜破損導致細胞定位不準確的問題,並通過模仿病理醫生日常的診斷流程,精細化地分析PD-L1免疫組化切片。
  • 甲狀腺細胞病理-七個為什麼
    為什麼穿刺前要詢問與甲狀腺無關的病史?穿刺前應了解患者有無出血性疾病病史、是否服用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等,以避免出現血腫等風險和不良反應。如服用華法林等抗凝治療藥物,應中止服用藥物一段時間後穿刺。為什麼甲狀腺細針穿刺後病理醫生要查看超聲報告?
  • 肝細胞癌癌前病變的篩查與診斷|指南共識
    肝內結節的活組織病理學檢查仍然是HGDN診斷的金標準,但檢查前需評估血小板、凝血象和腹水等臨床指標。 01 病理診斷 病理學仍然是診斷HCC癌前病變的金標準。臨床上術前病理診斷的意義重大,但受肝活檢局限性的影響,術前病理組織的獲取較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