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員工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可以認定工傷嗎?

2020-12-23 每天懂點勞動用工知識

已經達到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且已經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員工,與單位之間形成勞務關係,這點司法解釋三已經明確,如果該類人員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不應當認定為工傷,按照人身損害侵權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 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係處理。

但是實務當中,滿足這兩項條件的極少(能領退休金,還不在家裡舒舒服服呆著,何必出來上班),因為養老保險繳費需要滿十五年,才能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大多數單位招用的都是已經達到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不足,所以無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那麼這類員工在單位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這裡排除特殊情形,均能認定為非本人主要責任),那麼是否能夠認定為工傷呢?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先討論該類人員與單位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係:

1、看該類員工在哪退休?

如果員工在達到退休年齡前已經在單位工作,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單位未辦理退休手續(即使辦了也無法領取退休金,通常繳費年限不足),那麼雙方視為勞動關係的延續(具體要看各地區規定),如果這個時候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應當受到《工傷保險條例》的調整,應當認定為工傷。

2、單位招用員工時,員工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此時雙方認定勞務關係。

如果單位招用勞動者時,員工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那麼此時單位與員工之間建立勞務關係。

這時候單位就很高興,既然是勞務關係,那麼是不是不能認定為工傷呢?

實務中,「勞動關係」與「工傷認定」已經呈現分離的趨勢,是否存在「勞動關係」已經不是認定工傷的必備條件。

3、單位能否以「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非「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此來進行抗辯呢?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進城務工農民因工傷亡的應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請示的答覆》 [2010]行他字第10號

「用人單位聘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首先根據最高院行政庭的答覆,聘用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農民,「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進行工傷認定。

那麼「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責任交通事故」,顯然不屬於「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單位是否能以此抗辯呢?

答案是不能,看下面分析:

4、舉輕以明重,《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視同工傷」從嚴把握的情形下能認定工傷,那麼《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直接認定」的情形下更應當能認定工傷。

我們再看,[2012]行他字第13號中最高院答覆江蘇省高院相關類似問題之前內部曾有反對意見指出,認為「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於48小時內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屬於《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的「視同工傷」情形,和前述批覆中「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情形有所區別,所以不應當認定工傷。

該反對意見認為 [2010]行他字第10號 答覆中只是限定了聘用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而「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於48小時內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屬於《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的「視同工傷」情形,屬於從保護勞動者權益角度來考慮,已經擴大了工傷認定範圍,如果此種情形下還適用於已經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無疑是加重了用人單位負擔,所以應當從嚴把握。

但是最高院在[2012]行他字第13號答覆卻很明確,即使是「視同工傷的情形」也屬於「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傷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很多人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跑題了?不是說員工「上下班交通事故」能否認定工傷嗎?怎麼講到了「在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

引用最高院[2012]行他字第13號的答覆只是為了進行類比說明

根據最高院的意見,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於48小時內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屬於《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的「視同工傷」情形,屬於對勞動者保護例外情形,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在這種特別的情形下,依然能夠認定工傷。

那麼舉輕以明重「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屬於《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的可以認定工傷的直接情形,那麼當然就更能認定為工傷了。

相關焦點

  • 員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一定會被認定為工傷嗎?不一定
    法律分析:那麼宋青書能被認定為工傷嗎?依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的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交通事故的,認定為工傷,而在本次交通事故中,宋青書非主要責任,又在上下班途中,所以應認定為交通事故!
  • 上下班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屬於工傷嗎?這七種情形會被認定為工傷
    社保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就是通常說的「五險」。在生活中,不少打工群體因為經常換工作、收入低等原因感覺社保沒什麼用。實際上,社保對於個人非常重要,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養老金,醫保享受報銷權利,而工作期間遇到意外、事故時可以獲得經濟賠償。
  • 超齡人員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受傷不屬工傷?
    2018年4月14日1時20分左右,王英姑在公司工作後下班回家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交警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王英姑無責任。王英姑受傷時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未辦理退休、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 上下班途中,因為違章駕駛發生交通事故,是否為能夠認定為工傷?
    但是在龍先生向公司申請相關工傷賠償時,卻遭遇了公司的拒絕,公司的理由很簡單直接: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不能認定為工傷。經過公司的調查發現,員工龍先生駕駛的摩託車早就已經因為未參加機動車保險被當地公安局依法吊銷車牌照,員工龍先生在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明顯就屬於違章駕駛,是不能夠認定為工傷的。員工上下班因為車牌註銷違規駕駛,發生交通事故,能否認定為工傷?
  •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算工傷嗎?怎麼認定?
    只有在上下班途中發生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才可認定為工傷。因此,發生交通事故能否認定為工傷,主要看兩個問題:1、看事故的責任,必須是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2、看是否在上下班途中,「上下班途中」的認定,抓住兩個核心,即合理時間、合理路線。例如下班時,在家與公司主要路線上經過菜場去買菜,因此發生交通事故,此時也視為「上下班途中」。
  • 勞動者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常見的10種工傷爭議情形
    勞動者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哪些情形可以認定工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私自早退下班途中交通事故,算工傷嗎?對於員工早退回家途中出車禍是否屬於工傷,人民法院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判定結果。1、判定屬於工傷。理由:員工未經單位同意提前下班出車禍,只是違反了企業內部規章制度,不屬於《工傷保險條例》中不得認定工傷情形。
  • 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可以獲得雙份賠償?
    昨天,律所一合伙人感慨現在單位發生的工傷事故基本上不是在工作中受到傷害,而是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進而認定為工傷。我也參與了多起交通事故引發的工傷保險待遇糾紛,所以就該問題總結下自己的經驗,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 外出吃飯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能否認定工傷
    案情簡介  陳某是安徽省定遠縣某公司普通操作工,2019年2月6日18時59分左右,陳某在公司北一千米左右處發生交通事故,被一輛貨車撞傷致死,肇事車輛逃逸。  2019年2月26日,陳某父親陳某某向當地人社局提出申請,要求認定陳某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死亡為工傷。
  • 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可以請求雙倍賠償嗎?
    但是如果是上班途中發生了交通事故,且屬於在上下班途中「合理的時間、合理的路線」,「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情形,符合《工傷保險條例》關於工傷認定的規定,應當被認定為工傷,自然也就可以申請主張工傷保險賠償。
  • 上班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屬於工傷嗎?如何認定?
    上班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屬於工傷嗎?張三騎電動車在上班途中與另一騎電動車的人相撞,身上多處擦傷,胳膊、臀部兩處大傷,縫了10多針,醫生說需要臥床休息。張三向小編諮詢這種情況是否屬於工傷?公司說不屬於,他們應當承擔責任嗎?
  • 員工因下班途中接孩子、闖紅燈,發生交通事故,能認定為工傷嗎
    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案例一為人社部網站轉發的一個來自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諮詢服務中心電話諮詢案例。
  • 僱主責任險理賠——上下班途中之工傷認定
    也就是只要發生的意外事故或職業病被認定為工傷,企業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了。可是會有很多企業主認為,我們的員工都是在辦公室工作,危險性非常低,工作期間發生工傷的概率非常低,沒必要投保僱主責任險。其實「上下班途中」發生非本人主責的交通事故也會被認定工傷,這個是不是很多企業主沒有想到的吧?
  • 上下班途中的事故不屬於工傷?
    工傷顧名思義就是因公負傷,指職工在生產勞動或工作中負傷。工傷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與我們這些上班族打工者息息相關,也是很多人所關注的。大部分人所接觸到的是在工作的時候因為工作原因所遭受的傷害,那麼在去往上班的路上或下班回家的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或意外傷害是不是工傷呢?
  • 上班時請假回家辦私事,返回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還能算工傷嗎?
    小編按:《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工傷」關於如何認定「上下班途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 這個算工傷嗎:上下班途中有交通事故、已口頭和解、後發現有骨折
    作者:蔣峰員工先前有個小的交通事故,已私下了結了。後來過了幾十天到醫院檢查身體,發現出現了骨折。這個事故能被認定為工傷嗎?本文以一則人民法院公開的案例為基礎,對此提出觀點。四、法律事實1、姜某系某投資公司員工。2、於2018年5月10日向某市社保局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及門診診斷證明書、病歷、員工入職登記表、仲裁裁決書、報警回執等相關資料,述稱其於2017年8月30日7時20分左右,在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受傷,請求認定為工傷。
  • 法官評析:以「工作目的」為「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的核心標準丨...
    《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十七條規定,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故被告某某人保局具有作出工傷認定的法定職權。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 員工上下班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到底算不算工傷?判斷標準是什麼
    小灰分析先說這個上下班的途中,遇到交通事故是不是工傷?那這個問題肯定是沒有那麼簡單的,那我們在事務中,至少要從三個維度才能判斷是不是工傷。哪三個緯度?首先,你要判斷是不是上下班的途中。其次,你要判斷這是不是交通事故。最後,還要判斷是不是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第一維度:你要判斷是不是上下班的途中這個怎麼理解?我們就以劇中的這個案子為例。
  • 員工私自提前下班,路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是工傷嗎?
    法律對於上下班途中的時間、路線又是如何規定的? 事件 職工早退下班發生交通事故死亡 申請工傷認定遭拒 顏某是某機電設備安裝公司的職工。2018年2月2日下午,顏某駕車下班回家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此次事故中,顏某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 員工上班途中出車禍是工傷嗎?
    此外,孫中成自入職以來一直住在公司員工宿舍,不存在上下班路經交通事故地點的客觀事實。因此,孫中成發生的交通事故不構成工傷。2019年7月9日,人社局就涉案事實對孫中成進行調查核實,孫中成承認公司給他安排了員工宿舍,因其交了女朋友在事故發生前一個月就從宿舍搬出,租住在離公司不遠的地方。他是在從租住地出發到公司上班的途中發生了交通事故。
  • 上下班途中滑倒摔傷,算工傷嗎?
    深圳下雪是無望了,但每年的颱風暴雨天氣可不少,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遇到惡劣天氣導致上下班途中滑倒摔傷,是否算工傷呢?▲資料圖片據深圳人社局介紹,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第6款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可被認定為工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