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村打工仔阿龍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進程,大量農村勞動力得到解放,為了生活紛紛外出打工賺錢養家。
有人選擇進廠,有人選擇創業,每個人都在拼搏努力。求職就業過程中除了要求穩定高薪還有另外一項關係到自身的福利待遇那就是社保。
社保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就是通常說的「五險」。
在生活中,不少打工群體因為經常換工作、收入低等原因感覺社保沒什麼用。實際上,社保對於個人非常重要,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養老金,醫保享受報銷權利,而工作期間遇到意外、事故時可以獲得經濟賠償。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工傷保險中,什麼情況可以認定為工傷?下面是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
春節過後,工廠開工原本開工日期定在2月1號,由於疫情影響推遲到2月8號。車間同事小郭從河南老家回到蘇州上班。結果才上兩天下班路上駕駛電動車與汽車發生交通事故,頭部瘀血肋骨骨折。事後申報工傷認定通過,獲得工傷補償和事故車輛保險賠償。
除了上下班路途中發生非主要責任交通事故被認定工傷外,還有哪些情況會被認定工傷呢?
認定工傷的七種法定情形: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以上七種情形是認定工傷的法定情形,如果想要獲得工傷賠償需要向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勞動能力鑑定,看看你的勞動功能障礙等級為多少,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賠償也不同。
小夥伴們,工傷認定的七種法定情形,你們了解了嗎?歡迎留言評論,我是農村打工仔阿龍,喜歡我的文章動動小手關注一下奧!謝謝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