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一個周末即將結束,再抬頭,一轉眼2020年,不到2個月後,也即將翻篇,年初的目標,歷歷在目,我發現好幾個還沒有實現,記得2010年春節的時候,感覺時間飛逝,過得太快,沒想到越長大不是越孤單,而是時間過得比想像中的還要快。
這周工作中,經常要做的事情,就是估算一個項目的人工成本,在公司,對於不同的人,估算的基點不一樣,有800元/天的,有1000元/天,有1500元/天等等,細心的人,可以大概猜出一家公司,不同人的基本月薪是多少區間,所以我們可以推算出上面3種人的月薪分別如下:
第一種月薪:800元/天*22天=17,600元
第二種月薪:1000元/天*22天=22,000元
第三種月薪:1500元/天*22天=33,000元
在這3種月薪的基礎上,變成年薪後,其中接近年薪30萬或者號稱年薪30萬就是月薪22K了,從小到大,經常從別人的口中說:「某某某,在哪裡工作,年薪30萬或者50萬了」,我們一般會投去羨慕的眼光,為什麼羨慕,因為工資高啊,但很少會思考一個問題,這個年薪30萬是怎麼構成的,是基本月薪乘以12個月得出,還是綜合月薪+其它算出的等等。
當然對部分人來說,年薪30萬不算太高,但對我們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在北上廣深這個城市,年薪30萬屬於中等偏上收入了,在虎撲,叫街薪,但攤在國內這個大數據,算前15%了。
為什麼不叫月薪多少,而叫年薪30萬,有什麼用,其實是為下面的第11篇文章做鋪墊,就是利於我們談到高工資,尤其是畢業多年的人,先談年薪,然後談月薪這樣比較好,因為你年薪30萬,大部分情況下,月薪是沒有25K的。
決定工資高低由哪些因素影響
如何判定我們的工資是否處於市場行情內?
影響工資的第一要素是什麼?
學歷和工作年限對工資高低有沒有影響?
每年工資的漲幅範圍才是正常的?
長沙月薪1萬,深圳月薪2萬,是不是長沙的那位混得差?
外資企業月薪1萬,民企月薪1.5萬,是不是民企比外資企業好?
體制內月薪8千,民企月薪1.5萬,是不是民企比體制內好?
工資證明有哪些好處,如何開工資證明?
同樣性質的企業比較好壞,是比較月薪還是時薪?
跟公司談工資,是談月薪還是談年薪?
選擇一份工作,工資構成是選擇基本月薪,還是選擇綜合月薪?
為何很多公司,綜合月薪分兩部分發放,基本月薪發完,另外一部分年底一起發放?
如何通過勞動合同的基本月薪來判定一家公司的好壞?
工資如何超越你的同學,達到你同學的1.5~2倍?
職場中,有很多名詞來表示一個人的工資高低,比如時薪,月薪,年薪,但真正判定一個人工資高不高,主要看時薪,也就是時間的價值,你看那些大老闆的身價,都是精確到分和秒的,我記得上東家的Boss,開會時,有一句話經常掛在嘴邊:「你們開會時,要提前準備好,不要浪費我時間,我一個小時值10萬」。
只是找工作時,招聘市場的招聘方,不會把我們的月薪換算成時薪來談,不然老闆會虧本,因為月薪固定了, 大部分情況下加班,都是免費的,當然這裡要排除兼職按小時工作的人,比如鐘點工。
不囉嗦,回到今天的主題,年薪30萬,可以有哪幾種方式構成,我主要分為下面幾種:
第一種:基本月薪x12個月
理論情況下,月薪30萬除以12個月,得出的月薪剛好是25K,但實際上,月薪在22K-25K左右,換算成年薪就是26w~30w之間,我們都叫年薪30萬,或者號稱年薪30萬,這個不叫吹水,在製造業,我們叫可浮動公差範圍內。
對於這種收入構成模式,站在我們求職來講,還是蠻有利的,因為這是底薪,實打實到手的工資,比後面加一大串構成的綜合月薪來的靠譜,上周的文章中,我也有提到過。
第二種:基本月薪x12個月+(1~2)個月年終獎
這種情況下的年薪30萬也不少,很多公司都有,反正年終獎這個是錦上添花,公司給你是運氣好,當作福利,沒有不要太計較,心態放平緩,那麼這種方式,年薪30萬,我們的基本月薪是在什麼範圍呢?
還是一樣的公式,假設月薪為A,公式12xA+2xA=26,得出A=1.86w,意思就是月薪在18.6K時,我們可以號稱年薪30萬。
第三種:基本月薪x(13~15)個月
這種情況下,一般比第二種還差一點,因為你有可能拿不到後面多的1~3個月工資,如果公司薪酬制度齊全,且效益好,那麼這個1-3個月薪水是可以得到的,如果不好,不好意思,你只能拿到12個月的工資。
那麼這種情況下的年薪30萬,我們的基本月薪是在什麼範圍呢?
也很好計算,假設月薪為A,公式15xA=26,得出A=1.73w,意思就是月薪在17.3K時,我們也可以號稱年薪30萬。
第四種:基本月薪x(13~15)個月+(1~2)個月年終獎
這個不用說,你懂,肯定比第三個更差勁,但不表達不存在,你去面試時,這種公司也很多,只是你不要被表面的年薪30萬給忽悠了,那麼這種情況下,年薪30萬,我們的基本月薪在什麼範圍呢?
還是公式,假設月薪為A,公式15xA+2xA=26,得出A=1.53w,意思就是月薪在15.3K時,我們也可以號稱年薪30萬。
第五種:基本月薪x(13~15)個月+(1~2)個月年終獎+績效+補助
越往後越懸,但這種公司還是有很多,薪資結構複雜的很,HR都要給你解釋半天,特別是這個績效,又分幾個等級,完成了才有,沒完成就沒有,但面試談的時候,一般告訴你,都可以完成目標,實際你進去了,不管你怎麼努力完成,發現毛都沒有。
這裡績效+補助,我合計算(1~4)K的範圍,那這種情況下,年薪30萬,我們的基本月薪在什麼範圍呢?
當然是公式了,假設月薪為A,公式15xA+2xA+0.3=26,得出A=1.51w,意思就是月薪在15.1K時,我們也可以號稱年薪30萬。
第六種:基本月薪x(13~15)個月+(1~2)個月年終獎+績效+補助+分紅+期權等等
這種是太挫了,這種情況下的年薪30萬,我是懶得計算基本月薪是多少,因為不知道這個分紅和期權能有多少,一般這種情況,發生在創業公司或者小的民企公司,如果你在談工資階段,遇到人事跟你這樣說薪資結構,建議打斷下她或他,說句不好意思,我有急事,要先走一步。
以上6種情況的薪資結構,對於號稱年薪30萬的人來說,基本月薪的差距還是蠻大的,最大可以接近1萬左右(15K~25K),所有有時候,雖然年薪號稱30萬,有時候是拿不到的,特別是你在第5和第6的公司,你是有苦說不出,別人在羨慕你時,就是一種赤裸裸的打擊。
那知道年薪30萬的構成,對於我們求職談薪水,有什麼好處呢?
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利用你的年薪,去談下一份薪水,先談年薪,然後再談月薪,特別是你號稱30萬,實際月薪拿個15K的人。
舉個例子:
比如上家公司年薪30w,增幅個30%~50%,下家年薪範圍就是39-45w,反推出月薪範圍為3.3w~3.8w,按12薪算,比你上家的月薪1.5w是不是翻了一倍不止,哪怕你談到月薪3w也行,談判嗎,都是談出來的。
當然談工資,是排在城市,學歷,工作年限,公司這四個因素後面,所以不要只看談工資,或者說年薪30w這個數字,也要看前面4個因素你達標了沒有,沒達標,當然是很難談的。
影響工資的因素,你可以參考下面2篇文章:
最後祝大家周末愉快。
如果你喜歡凱文的文章,你可以關注本公眾號,同時你不喜歡閱讀文字,也可以關注我的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