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作為騰訊親兒子的閱文集團曾在資本市場名利雙收,如今卻慘遭股東減持,股價隨即暴跌,到底怎麼回事兒?
股東打折減持
7月25日,閱文集團(00772.HK)開盤跳水,盤中一度大跌逾12%,此後持續走低,截至收盤報33.25港元,全天下跌11.57%。7月26日繼續下跌4.21%。
消息面上,閱文集團盤前出現一筆2,800萬股的交易,交易均價35.50港元/股,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折價5%左右,套現約10億港元。
後經證實,該筆交易系凱雷集團投資工具Luxun Investment Ltd.的減持行為,共計減持2,800萬股,佔閱文集團總股本約2.7%。
據閱文集團2018年年報顯示,凱雷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閱文集團6,814萬股,佔比6.66%。本次減持後,凱雷系持倉將減少41%。
凱雷系一下子減持近半,明顯是有備而來。而不久之前,閱文集團剛剛公布了一項5億港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這一增一減之間,到底有何隱情?又是因為什麼原因,讓凱雷系不惜打折,也要減持?
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閱文集團不斷下跌的股價走勢了。上市至今,公司股價已經從歷史最高價110港元下跌至最低價29.4港元,累計跌幅接近70%。
眼看自己股票跌跌不休,閱文集團拋出一項5億港元的股票回購計劃維穩股價,但投資者已經失去信心,這就出現了凱雷系大幅減持的一幕。
業績大漲,股價暴跌
閱文集團成立於2015年,前身為騰訊文學,看名字就知道與騰訊控股(00700.HK)關係密切。
閱文集團成立至今,騰訊對其持股一直保持在50%以上,處於絕對控制地位,可以說閱文集團是騰訊的親兒子。
2015年,在凱雷集團撮合下,騰訊文學收購盛大文學,聯合成立新公司閱文集團,統一管理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雲起書院、瀟湘書院等網絡文學品牌,以及QQ閱讀、起點讀書等移動閱讀APP。
2017年11月8日,閱文集團成功登陸港股,成為「中國網絡文學第一股」,上市首日大漲86%,成為港股10年來最火IPO,一時間風頭無兩。
上市之初,閱文集團股價一度漲至110港元,公司總市值高達928億港元,距千億市值俱樂部只差臨門一腳。
可惜好景不長,閱文集團股價登頂後開始走下坡路,直至跌破30港元關口,目前總市值300億港元出頭,縮水逾600億港元。
再看閱文集團業績,2017年財報顯示,閱文集團實現總營收40.95億元,同比增長60.16%;淨利潤5.56億元,同比增長1416.04%。這是閱文集團首份財報,相當驚豔。
2018年財報顯示,閱文集團實現總營收50.38億元,同比增長23.03%;淨利潤9.11億元,同比增長63.75%。儘管業績增速放緩,但仍高於市場預期。
既然閱文集團業績連年攀升,背後又有騰訊撐腰,為什麼公司股價會跌跌不休呢?
免費閱讀衝擊
在閱文集團的所有業務中,在線閱讀一直是公司的「利潤奶牛」,而這離不開付費用戶的支持。
可悲的是,閱文集團的付費用戶正在流失。2018年財報顯示,閱文集團平均月付費用戶數由2017年下半年的1,060萬人增加至2018年的1,080萬人,但仍低於2017年上半年的1,150萬人。
也就是說,在2017年下半年,閱文集團的平均月付費用戶數較上半年減少了90萬人,2018年挽回了部分損失,只減少了70萬人。
閱文集團付費用戶的減少,與免費閱讀APP的興起不無關係。2018年下半年開始,免費閱讀APP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斷搶奪閱讀市場份額,閱文集團的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試問有免費的幹嘛還要付費呢?在「免費」的誘惑下,大量用戶蜂擁而至,免費閱讀APP扶搖直上,打破了閱文集團一家獨大的局面。
2018年5月,趣頭條(QTT)推出免費閱讀APP米讀小說,依靠趣頭條導流,米讀小說來勢洶洶。趣頭條2018年財報顯示,上線當年米讀小說已經積累了500萬的日活躍用戶。
2018年8月,連尚文學旗下免費閱讀APP連尚免費讀書正式上線,獲得擁有3.5億月活用戶的萬能WIFI鑰匙的下沉流量,外加連尚文學旗下老牌網絡文學網站逐浪網的內容支持。
易觀數據顯示,連尚免費讀書上線僅2個月,月活躍用戶就突破了1,000萬,發展勢頭不容小覷。
另艾瑞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米讀小說的月度獨立設備數為1,180萬臺,位列在線閱讀榜單第7名;連尚免費讀書後來居上,月度獨立設備數為2,272萬臺,位列第3名。
強敵環伺,閱文集團不得不出手自救,於2019年1月推出免費閱讀APP飛讀小說。目前,飛讀小說並未進行商業化變現,頗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意味。
收購新麗傳媒
當然,就內容質量而言,免費閱讀大多內容平平,很難與閱文集團相提並論。作為網絡閱讀領域的頭部玩家,閱文集團最大的優勢即品牌知名度高。
為發揮自身最大優勢,閱文集團開始嘗試將熱門IP影視劇化,並於2018年豪擲155億元,溢價40倍將新麗傳媒收入囊中。
新麗傳媒主要從事電視劇、網絡劇及電影的製作與發行,代表作有《我的前半生》《白鹿原》《女醫明妃傳》《餘罪》及電影《悟空傳》《情聖》《羞羞的鐵拳》《夏洛特煩惱》。
閱文集團高溢價收購新麗傳媒,並未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公司股價從去年8月14日開始一路下滑,短短5天市值蒸發近150億港元,足足跌去一個新麗傳媒。
併入閱文集團後,新麗傳媒推出了年度巨製《如懿傳》,但由於播放時間落後,口碑與收視率都輸給了同類題材的《延禧攻略》,首戰告衰。
此外,2018年閱文集團還推出了《扶搖》《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武動乾坤》《鬥破蒼穹》等經典IP改編影視劇,但大都收視平平,難以形成規模效應。
數據顯示,2018年,閱文集團一共授權了130餘部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為影視、遊戲、動畫、漫畫等,但實際收入不足10億元,表現欠佳。
結語
今年5月底,閱文集團因旗下起點中文網涉黃,被網信辦、掃黃打非辦約談,起點中文網更是被勒令停更整頓。此事導致閱文集團股價下跌近10%。
天眼查顯示,今年6月以來,閱文集團共涉及8起司法糾紛,其中有5起擔任被告或被執行人身份,案由主要是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著作侵權、出版合同糾紛等。
無論任何時代,「內容為王」才是硬道理。失去優秀內容支撐,任何一塊金字招牌都有可能蒙塵,不知閱文集團懂不懂得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