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集團今日開盤後下挫,截止發稿跌4.79%報88.7港元,跌破8日掛牌首日90港元的開盤價,近期股價更是5連跌。
閱文集團(港股00772)集團11月8日掛牌,開盤大漲63.64%報90港元,發行價為55港幣(此前招股價格區間的上限),每手200股,發行1.51億股。
閱文IPO初步凍資額超過5200億,超額認購625倍,認購人數超過40萬。共暮資淨額為71億港元,30%擬用於拓展公司的在線閱讀業務以及銷售及營銷活動;30%用於資助潛在投資、收購及戰略聯盟;30%用於加大力度參與開發以公司的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衍生娛樂產品;10%用於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目的。
閱文集團於2013年4月22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前身為騰訊文學。2015年,騰訊文學收購盛大文學後,成立了新公司閱文集團,統一管理和運營盛大文學和騰訊文學旗下的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小說閱讀網、瀟湘書院等網文品牌。網絡熱搜大IP《步步驚心》、《鬼吹燈》、《盜墓筆記》、《琅琊榜》等均源自閱文集團旗下。上市後騰訊直接持有公司52.67%股份,是公司最大股東。
招股書顯示,閱文集團的總營收由2014年4.66億元人民幣,增長244.6%至2015年的16.07億元人民幣,進一步增長59.1%至2016年的25.57億元人民幣,即從2014年至201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達134.2%。2017年上半年實現總營收19.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2.5%。
閱文的收入貢獻來自在線閱讀(77.10%)、版權經營(9.70%)、紙質圖書(8.80%)和其他(4.40%),其他包括遊戲和廣告收入。佔比最大的在線閱讀收入主要來自付費閱讀。
興業證券表示,受益於網絡文學正版化和居民消費升級,在線閱讀公司付費率和單人ARPU值近年來雙雙上升。閱文集團受益於行業趨勢變化,在經過前幾年投入期後已迎來回報期,再考慮到公司的行業地位和背靠騰訊的優勢,建議積極申購。
摩根史坦利表示,以收入計算閱文集團2019年市佔率將升至60%,2016年為43%。該行預期在2016至2019年期間非通用會計準則純利的年複合增長率達175%,主要由於線上閱讀增長強勁,支持付費用戶數目向上,以及其豐富的智慧財產權資產有望成為下一個增長動力。以貼現現金流方法計算,估值介於446億至535億元,即市盈率介於23至28倍。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預計閱文將在2017-2019年實現淨利潤增長。根據我們的估算,若基於招股價範圍的上限55.00港元計算,閱文的2018年市盈率為46.4倍,2019年市盈率為31.3倍,這估值看似不便宜,但若與其他處於變現初期階段的TMT公司相比,則這估值並不十分昂貴。
相關閱讀:閱文明日港股掛牌!對比掌閱價值幾何?
金融界網站11月7日訊 數字閱讀兩大巨頭掌閱科技、閱文集團先後登陸資本市場,受到資金高度追捧。掌閱科技自9月21日上市以來收出26個漲停,而閱文集團於10月31日午間停止認購,初步凍資額約5,200億元,超購逾623倍,排名凍資紀錄榜第2位,將於11月8日在港股正式掛牌。
閱文集團於2013年4月22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前身為騰訊文學。2015年,騰訊文學收購盛大文學後,成立了新公司閱文集團,統一管理和運營盛大文學和騰訊文學旗下的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小說閱讀網、瀟湘書院等網文品牌。
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8年成立。掌閱iReader是掌閱科技的主打產品,是國內卓越的手機移動閱讀品牌。旗下有子公司掌閱文化、紅薯網、杭州趣閱等。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發布的《2016年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目前中國整個數字閱讀市場的規模在2016年達到120億,增長25%,比2015年提升6.5%。有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有望達到4.21億,而數字閱讀市場規模則可能在2021年超過550億。
如此巨大的市場,受到資本青睞也不足為奇。掌閱科技股價已經由9月21日上市5.83元大漲11倍至今日收盤66.28元,也讓大家更加期待另一個數字閱讀巨頭閱文集團明日掛牌的表現,在這裡將從多個維度比較兩家公司。
數字閱讀市場巨大 市場佔有見高低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發布的《2016年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2016年數字閱讀用戶規模突破3億,增長率達到12.3%實現再提速。
如此巨大的市場,按照月活躍用戶數量算,閱文集團旗下的平臺月活躍用戶總數達1.753億名,其中移動端1.599億人,而掌閱擁有超過 6 億註冊用戶,公司披露目前平均月活1.03億。相較各機構數據來看,閱文藉助騰訊的平臺優勢在用戶規模上擁有領先優勢。
然而根據知名第三方數據商analysys易觀提供的數據來看(QQ閱讀即閱文),參考使用時長、啟動次數以及應用滲透率,兩家公司是相差無幾。兩家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共同構成了數字閱讀市場的第一梯隊,且相比較差別不大,與其他公司拉開較大距離。
內容至上 作品數量成為重要指標
從內容來看,通過收購盛大文學,閱文積累了中國最大的網絡文學作品庫。根據Frost Sullivan的調查數據,按平臺可提供的文學作品總數排名, 2016年中國五大網絡文學公司為閱文集團、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掌閱、百度文學及阿里巴巴文學,佔文學作品總數的份額分別為72%、27.5%、5.2%、3.4%及1.7%。閱文集團一家佔據了絕大部分江山。
根據閱文集團的上市公告披露,截至2017年6月30日,網絡內容庫的文學作品總數960萬部,640萬位作家。而掌閱科技公布現有數字內容儲備僅50餘萬冊,作者1萬餘人。相比較自身的作品數量及作家數量,掌閱處於絕對劣勢。
掌閱對此的解決辦法是通過各數字閱讀平臺資源上的互補解決作品不足的問題,根據掌閱科技的招股書顯示,其一方面向移動咪咕達成了為期1年半的版權分銷協議,承諾向對方提供授權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轉載授權,以及其他著作財產權和轉售許可。另一方面,又向縱橫中文網和中文在線採購海量內容。根據合同,縱橫中文網在2016年向掌閱提供不少於400部網絡小說。中文在線自2014年第三季度始,到2017年年底,需向掌閱供給不少於8000冊網絡文學內容。同時在掌閱2017年2月23日舉辦的發布會上,宣布同百度文學、阿里文學、磨鐵文學、中文在線等多家數字閱讀平臺成立「原創聯盟」,不僅分享資源和內容,而且要「把作品的IP開發權在聯盟內部分享出來」,此舉被認為正是針對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
在作品數量方面,閱文佔有絕對優勢,而掌閱通過同業資源互補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差距,但是相應也增加了經營成本,如果考慮到優質作品IP的後續運營,則雙方存在更大差距。
付費閱讀仍為主要收入 消費習慣相比較
儘管時下圖書IP的概念興起,影視、遊戲改編成為數字閱讀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但是根據數據表明,數字閱讀行業的營收來源仍然超過85%來自於付費閱讀。兩家的付費閱讀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掌閱近3年來一直高於90%。而閱文2017年上半年收入的85%也來自於付費閱讀。
根據掌閱科技招股書,充值用戶的人均充值金額從2014年的32.22元,上漲到2016年的50.27元,充值用戶也從2015年的1389.5萬人,快速增加到2428.9萬人。
而據閱文集團的披露數據,其2016年的付費閱讀用戶為830萬,比上年的380萬快速增長了118%。人均充值208.5元。
可發現雖然閱文旗下的付費用戶規模不及掌閱,但人均充值金額的優勢彌補了劣勢,是掌閱科技的4倍。
優質IP有差距 作品運營存隱憂
從IP本身質量來說,閱文遠在掌閱之上,據閱文集團招股說明介紹,2016最受歡迎網絡小說有9個來自閱文集團,例如《大主宰》、《完美世界》、《雪鷹領主》、《龍王傳說》、《武煉巔峰》、《擇天記》等。而據Frost Sullivan排名,中國最受歡迎的50為原創網絡小說作家,有41位來自閱文。而掌閱還正處在招兵買馬階段。自2015年成立掌閱文學發力原創文學內容後,已培養了一批新生作者,如極品妖孽、洛城東、舊時綿綿等。
從數據上看也是如此,掌閱除付費閱讀以外的業務,無論是版權授權,還是遊戲聯運、廣告營銷,以及掌閱所獨有的電子書閱讀器業務,都尚處於起步階段。2016年,上述四項業務合計營收僅為7117萬元,佔總營收的不到6%。優質IP的不足導致掌閱的營收依然以傳統的付費閱讀為主,其他產業模式仍為完全成型。
相較之下,閱文的優秀IP版權運營收入正逐年增加,閱文在2014/2015/2016年的版權收入分別為1214.8萬元/1.63億元/2.47億,分別佔總營收2.6%/10.1%/9.7%,已經初步形成產業規模。閱文背靠騰訊泛娛樂戰略,與騰訊影業、企鵝影業、騰訊視頻聯手推出動漫、遊戲、影視劇、周邊產品的架勢,早已產生了巨大的行業影響。其中,《擇天記》、《鬥破蒼穹》、《全職高手》已經被改編為動漫。《鬥破蒼穹》動畫的播放量也超過了9.8億。 影視改編方面,閱文與檸萌推出《擇天記》和《全職高手》,與新麗傳媒推出《將夜》、《慶餘年》,還與《老九門》原班人馬推出《黃金瞳》。從主演看,鹿晗、楊洋、張藝興、張若昀等人也擁有巨大的流量號召力。
財務數據相比較 影響股價更直接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閱文集團本年度收入為19.24億元,去年同期為10億元;經營盈利為2.21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238.1萬元。 目前閱文集團確定將以55港元的價格IPO,尚未交易市值已達到498.52億港元。
而掌閱集團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本年度收入為7.93億元,去年同期為4.86億元;經營盈利為6802.69萬元,去年同期為2051.71萬元。 截止今日收盤,26個漲停的掌閱科技市值為265.78億人民幣。
從財務數據上看閱文集團目前的營收、利潤及其增長,都好於掌閱集團,但是市值也將近掌閱集團的兩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掌閱集團的市盈率為189.37已經遠高於行業均值。同時對比A/H股市,往往同類型股票的H股價格會低於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