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出海瞭望:東西不如南北

2020-11-26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思維次位面,作者丨有魚

一支叛軍的出現,開啟了維斯特羅大陸權力的遊戲。

啪,隨著漂亮國第三次制裁大棒的敲下,僅僅享受全球出貨量第一兩個季度的華為丟掉了半條命。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發布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Q1華為佔全球手機出貨量的比重還為18.0%,但到了Q3就只剩14.0%了。

數據來源: Canalys

猛獸的倒下只會滋養出更多捕食者,華為在手機行業中退潮給國內一眾廠商留出了寶貴的市場。昨日,國產手機品牌小米公布了2020年Q3財報。財報顯示,Q3小米智慧型手機全球出貨量4660萬臺,市場份額達到13.5%,其中歐洲市場出貨量首進前三,國內市場同比增長18.9%,是前五大手機廠商中,唯一正增長的企業,而這些份額大都來自友商——華為。

在5G換機潮、華為劇變的歷史時刻,小米重返世界前三可能會像維斯特羅大陸上那支叛軍一樣,重新開啟國產手機行業權力的遊戲。

穩固國內基本盤,出海尋找新增量

國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已經是行業的共識了。智研諮詢數據顯示,在2016時,中國智慧型手機保有量就達到了96臺/百人,幾乎是人手一部。反應在數據上就是,到了2017年時,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首次出現了負增長(-4%),這一數據的變化,加之國內手機行業「OV華米」的市場格局的穩固,使得國內手機廠商把更多精力投向海外市場,國內穩住基本盤就好。

數據來源:Canalys

在出海這塊,國產手機三大勢力華為、小米與OV給出了不同答案。

學師IBM等國際化巨頭的華為選擇去歐洲。歐洲是近代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也是「高端」的代名詞,華為手機要想打入高端徵服歐洲市場必不可少。而早在20世紀末,華為的交換設備已經遍及五湖四海,其中在思科、阿爾斯通的老家西歐,華為更是有了一定名號。而2015年前後,北美市場有眾多非市場壁壘、東南亞市場還不成熟,擁有品牌優勢與消費優勢的歐洲市場就成為了華為手機出海的首選地。2014年,華為在柏林發布了Mate 7,這是華為在高端手機市場上的一次大膽嘗試,同時也撬開了歐洲市場的大門。

而互以「友商」diss對方的小米,出海則選擇了南亞次大陸——印度。在印度市場,小米實行本地化策略,不僅僅是在產品上做出改變,推出多款特供版產品,並且還大量僱傭本地工人,甚至是搬生產線。這使得印度成為小米的重要糧倉,到2017年Q4小米在印度出貨量已經超越三星,登頂印度手機市場top1。

數據來源:Counterpoint

主攻線下渠道的OV系則把目光投向了家門口的印度與東南亞。2015年,OPPO正式進軍印度,與國內的打法一樣,OPPO也是選擇走線下運營商渠道,用豐厚的分紅讓運輸商們幫他開拓市場,與此同時為了應對來自小米的威脅,OPPO還孵化出realme子品牌用性價比鞏固線上,這與華為當年用榮耀戰小米如出一轍。

後來,OV系又用這一打法打入了具有相似市場環境的東南亞市場。目前,OV系在印度已經穩居市場前五,在東南亞的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多個地區,也進入前五,甚至在印度尼西亞OPPO還拿到了市場份額第一的佳績。

數據來源:CMR

歐洲,不值得

「利潤」一詞是國產手機的逆鱗,在全球手機行業中,除華為外一眾國產手機長期都是個打工人,豐厚的利潤與自己無關。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蘋果、三星與華為三家就佔據了全球手機利潤的9成,剩下不到1成利潤才有OPPO、vivo、小米和其它手機廠商們瓜分。分析蘋果、三星和華為與其它國產手機廠商們,不難發現「高端」是它們最大的差異,而歐洲市場(特別是西歐)一直被認為是通向高端市場的大門。

數據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其實國產手機廠商們在歐洲都埋有暗線,小米此前有在西班牙和義大利開設小米之家,OPPO與vivo則瘋狂地贊助歐洲杯刷存在感,並且歐洲人民不知道的是一加也是OV系的。如今華為由於大棒敲打讓位了,歐洲的這塊空出來的鐵王座必定成為國產手機廠商們的新戰場。

誠然,歐洲有著令其它市場羨慕的消費能力,歐洲銀行的數據顯示,歐洲大部分地區的人均月薪在1500-3000歐元之間,而即便是華為最新旗艦mate 40也才1100歐元,普通消費者是有足夠的能力購買高端手機的;並且還空出了一部分華為的市場份額。

2019年Q3華為在歐洲的市場份額為22.22%,而2020年Q3就僅為14%,差不多給歐洲市場釋放了420萬臺,如果TrendForce預測華為明年市場份額會降至4%的話,那麼在歐洲華為一年將會空出2000-3500萬臺的市場空白,但是還是不值得。

一方面,疫情在歐洲肆虐導致大部分人消費能力顯著下降。在年初第一輪疫情期間,歐洲就出現了倒閉潮,麥肯錫分析數據顯示,2021年底,德國的企業破產數量將會增長12%,法國的企業破產數量將會增長21%,西班牙的企業破產數量更是會上漲22%。

目前西班牙的情況就最為嚴重,已經有8.5萬家企業倒下了,失業讓人們不敢消費。這在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前十名暢銷機型中就得到了體現:前十除iPhone11外,均為該品牌中的廉價機型,這並不能讓中國手機品牌登上高端市場。

數據來源:canalys

另一方面,華為在歐洲並未放棄抵抗。就在華為在歐洲市場被小米擠出前三不久,就有消息稱華為正繼續購買相關組件重啟4G生產線,這就意味著其它國產手機還將繼續與華為在歐洲市場纏鬥。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市場的5G進程並不順利,特別是在疫情爆發後多地還出現了焚燒5G基站的事件,華為重啟4G生產線在歐洲市場應該還有一戰之力。

來源:英國衛報

不問西東,看看南北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歐洲不值得,廣大的第三世界市場會更香。

向北,可將目光投向北國俄羅斯。俄羅斯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截止2019年俄羅斯人口為1.46億,但是其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卻僅有37%,智慧型手機可以用剛需來形容。

表現在市場上就是,俄羅斯今年6月第一周俄智慧型手機銷量同比增長31%,銷售額增長33%。並且俄羅斯消費者不受歐美政治影響,對中國手機品牌的好感度也較高。

數據來源:谷歌The Consumer Barometer

更重要的是,目前已經有國產廠商在俄羅斯輕鬆吃到蛋糕了。你有在網上看到華為手機在俄羅斯做了什麼嗎?你有看到小米和vivo在大肆宣傳在俄羅斯的成績嗎?都沒有吧!

其實,他們在俄羅斯還真沒有什麼大動作,基本上就是普通運營,但國產手機卻佔據了俄羅斯手機市場近50%的市場份額。俄羅斯網際網路貿易公司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華為、小米與vivo三家國產手機進入top5,其中華為以29%的市場份額奪得桂冠,而姍姍來遲的vivo銷量則同比增長了1190%,首進前5,它們都在俄羅斯悶聲發大財呢!

再來談談東南亞市場。東南亞自三國東吳時期就與中國大陸密切交流,與中國有著相似的生活習慣與文化紐帶,甚至到現在越南等地還有通過網際網路收看中國影視內容,中國手機品牌在東南亞天生具有優勢。

數據來源:eMarketer

再者,處於經濟高速發展期的東南亞,市場增量空間遠遠高於歐洲市場。eMarketer的數據顯示,東南亞國家中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最高的馬來西亞為49.2%,而菲律賓的普及率也才僅有40%,而2016年時東南亞的人口為6.25億,2020年第二季度出貨量為2200萬臺,也就是說東南亞還將持續3-5年的智慧型手機爆發期,可以說當今的東南亞就是8年前的中國。

正是由於東南亞處於智慧型手機爆發期,國內手機廠商OPPO僅以短短3、4年時間以20.3%的市場份額力壓三星,奪得東南亞手機市場份額總體第一,東南亞值得。

隨著國產手機們在歐洲的開展,更為廣闊的俄羅斯市場與東南亞市場的競爭將會得到進一步緩釋,這與曹魏因蜀漢和東吳爭奪荊州而喘息,最終一統天下何其相似。目前與其向西在歐洲打得頭破血流謀一線生機,還不如走南闖北,在競爭更小、市場更為廣闊的東南亞和俄羅斯悶聲發大財。(本文由騰訊新聞與思維次位面聯合發布,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國產手機出海瞭望:東西不如南北
    昨日,國產手機品牌小米公布了2020年Q3財報。財報顯示,Q3小米智慧型手機全球出貨量4660萬臺,市場份額達到13.5%,其中歐洲市場出貨量首進前三,國內市場同比增長18.9%,是前五大手機廠商中,唯一正增長的企業,而這些份額大都來自友商——華為。在5G換機潮、華為劇變的歷史時刻,小米重返世界前三可能會像維斯特羅大陸上那支叛軍一樣,重新開啟國產手機行業權力的遊戲。
  • 2020,國產品牌出海還有機會嗎?
    之前的文章,我說過,像瑞幸這樣把外國的咖啡拿到中國來重新做一遍的邏輯是有問題的,不如好好想想怎麼把中國的奶茶帶到全世界去。  因此,高精神價值產品,才是本土品牌出海的關鍵。   02 那麼,為什麼過去中國企業總是忽視產品的精神價值? 傳統的國產消費品出海,往往會遵循一個典型路徑:選擇品類-找供應鏈-拿貨-貼牌-銷售。 這個路徑裡,最核心的部分都和供應鏈有關。
  • 國產App「出海」記:選擇、現狀與未來
    2014年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元年,在這一年,不少國產App成功「出海」。「出海」既是一種勇氣,也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的艱難嘗試。本文展示了最具典型的「出海」成功案例,通過這些案例,一方面,希望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能夠真正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也鼓勵更多的好應用走出國門,展現中國不落於人的實力。
  • 跨境電商平臺助中國國產手機疫情下「逆勢」出海
    (抗擊新冠肺炎)跨境電商平臺助中國國產手機疫情下「逆勢」出海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夏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下渠道受阻的國產手機,正開始通過阿里巴巴速賣通等跨境電商平臺尋找海外「新通路」。「由於國內復工情況複雜,整體上對中國手機品牌影響比較大。平臺正在和品牌全力合作,調整上新的節奏和計劃,助力品牌出海。」速賣通3C行業負責人李翔告訴記者。楊明輝找到速賣通,共商應對危機之策。經過平臺協調,找到了聯想品牌方,後者想盡辦法調了一批貨。
  • 國產手機出海實況:小米瞄準歐洲,OPPO旗艦店德國開業
    歐洲作為全球五大手機市場之一,一向以高端,多樣化等等的標籤而為人所熟知。不同於美國被蘋果佔領了絕大部分手機市場,在歐洲,蘋果和安卓可以說是各有千秋。這也成為了眾多國產手機廠商以歐洲作為主要的出海目標的選擇。而近日,小米和OPPO兩家廠商在歐洲市場上都有新動作,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 國產手機集體出海,OPPO實力圈粉消費者,成東南亞最大廠商
    在智慧型手機進入到觸屏時代以後,得益於供應鏈的全球化發展,國產手機在短時間內得到高速發展,國產手機自此也迎來百花齊放,它們除了在國內市場上呼風喚雨以外,在「出海」這一塊的成績也很理想。由此可見,我們的國產手機的布局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國內,它們已經開始走出國門,並且在東南亞市場站穩腳跟了。
  • 國產遊戲加速「出海」 借力傳播中華文化
    國產遊戲加速「出海」  「本季度,我們的海外遊戲收入在遊戲總收入中的佔比首次超過10%。」近日,網易CEO丁磊在公司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後興奮地表示。數據的背後,顯示的是網易遊戲國際化的重要進展。
  • OPPO與美洲電信合作打入拉美市場,國產手機出海再下一城
    眾所周知,這幾年國產手機的發展可以說是越來越順暢,除了在國內市場上風生水起以外,國產手機品牌的出海之路也捷報頻頻。來自廣東東莞的綠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海外市場深耕多年以後,大家已經可以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看到 OPPO「智造」 的智慧型手機身影。
  • 出海品牌表現力榜單出爐,這家國產手機廠商表現亮眼
    近幾年,隨著國產品牌的做強做大,不少國內廠商都開始尋求海外的發展機會,並不斷拓展全球影響力。近日,全球權威市場研究機構 Morketing Research 和 OneSight 就聯合公布了一份 2020 年第三季度《BrandOS TOP 100 出海品牌社交平臺表現力榜單》,該榜單通過對海外社交媒體 3000 家以上品牌的海量數據計算評分,是首份對中國大陸品牌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的表現力進行數據排名的榜單,從中我們或許能窺探出國產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究竟如何。
  • 颱風過後,大量出海漁船 VS 內河船「一條龍」
    颱風過後,大量出海漁船 VS 內河船「一條龍」 2020-08-28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vivo變色玻璃受關注,國產手機「出海」不只靠價格
    國產手機「出海」的道路越走越寬了。 相比較十幾年前直板、滑蓋、翻蓋、旋轉的多種多樣,由於對於顯示屏幕實用性的追求,目前的智慧型手機機型中,直板造型是主流選擇。但是一些消費者買手機看重的就是顏值,因此更大手機廠商的後蓋設計便成為外觀競賽的突破口。
  • 國產手機廠商的出海之路:vivo實現了從「活下來」到「跑起來」的進階
    國產手機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很多手機品牌已經從國產巨頭進階為國際巨頭,在全球手機市場中佔有一席之位。而vivo作為國產手機頭部廠商,早在2014年就布局海外市場,在印度建設了自己的工廠,開啟了國際化發展之路。
  • 中國又一廠家「出海成功」,並取代三星手機,成印尼最受歡迎品牌
    導讀:中國又一廠家「出海成功」,並取代三星手機,成印尼最受歡迎品牌!眾所周知,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快速發展,如今智慧型手機早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東西之一了;隨著人們對智慧型手機需求的不斷增加,也讓各大智慧型手機廠家都賺得盆滿缽滿;而如今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逐漸趨於飽和,這也讓各大智慧型手機廠家之間的競爭開始變得激烈起來,為了能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眾多的手機廠家都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去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 遊戲產品風靡全球 國產遊戲吹響出海號角
    國產遊戲出海是產業發展趨勢遊戲企業出海效應漸顯。6年來,國產遊戲出海頻繁,也反映出中國文化產業的輸出市場的蓬勃發展。遊戲出海火熱,不再局限於港澳臺、東南亞等用戶屬性相似的地區,同時也拓展了歐美、日本、韓國等很成熟的遊戲市場。其實海外優質付費用戶數量更為龐大,遊戲分級制度更為完善。因此,很多遊戲廠商為避免國內遊戲體量大競爭強,以積極向海外市場布局形成了產業全面發展的趨勢。
  • 從Netflix等流媒體巨頭到韓國TV,誰是國產劇「出海」的大買家?
    文 | 樓巴蒂如果說2015年《甄嬛傳》作為第一部被Netflix買下版權的國產網劇,還能讓公眾輿論產生一兩分「國產劇新航海時代」的自豪感,那麼到如今,輿論對國產劇全球各區出海的新聞已經見怪不怪。現在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國產劇出口的實際意義是什麼,這些進入「大航海」時代的劇集們,除了博得了一個看似榮耀的名聲,到底在劇集播放、版權價格等方面創造了什麼價值,或者簡單來講,國產劇出口,是一門好生意嗎?從Netflix、Viki到韓國電視臺,到底哪些劇集在成功出海?近三年來,公眾或許也能感知到國產劇出海比例在逐步增加。
  • 從Netflix、Hulu等流媒體巨頭到韓國TV,誰是國產劇「出海」的大買家?
    如果說2015年《甄嬛傳》作為第一部被Netflix買下版權的國產網劇,還能讓公眾輿論產生一兩分「國產劇新航海時代」的自豪感,那麼到如今,輿論對國產劇全球各區出海的新聞已經見怪不怪。 從已經出海的各類頭部劇集來看,國產劇出海處在一個百舸爭流千帆盡的狀態,大家都奔著同一個方向駛去,但是真正能達到目標引起海外受眾關注的作品並不多。如果將出口平臺粗略分為幾類,或許能夠看出海外市場的內容趨向。
  • 答疑 | 講真,蘋果 iphone哪些方面遠不如國產手機?
    目前手機領域最賺錢、名氣最大的蘋果iPhone ,多年來一直被捧在神壇的位置。然而iPhone並不是十全十美,甚至在一些功能、體驗上遠不如國產手機接地氣,教授保證不是來搞事的!那麼,功能偏高大上又有點偏執的iPhone,到底會有在哪些方面不如國產手機?
  • 國產手機海外版圖之爭:歐洲或成小米獨角戲 OV引發東南亞市場混戰
    穩固國內基本盤,出海尋找新增量 國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已經是行業的共識了。智研諮詢數據顯示,在2016時,中國智慧型手機保有量就達到了96臺/百人,幾乎是人手一部。
  • ...量暴增背後國產手機海外版圖之爭:歐洲將成獨角戲 東南亞群雄割據
    穩固國內基本盤,出海尋找新增量 國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已經是行業的共識了。智研諮詢數據顯示,在2016時,中國智慧型手機保有量就達到了96臺/百人,幾乎是人手一部。
  • 國產手機出海之遇阻日韓:三星太強大,日本比韓國容易「攻陷」
    近日,甲方研究社發起「國產手機出海」系列,聚焦國產手機在非洲、歐洲、美國、東南亞等地區的「戰事」,揭秘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成功的秘訣。第三期:遇阻日韓今年6月14號,小米在韓國舉行小米9韓國上市記者會,宣告小米正式進軍韓國旗艦機市場。耕耘韓國低端手機市場數年之後,小米終於決心將自家旗艦級產品帶到韓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