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中國高校在國際權威期刊論文發表...

2021-01-06 每日經濟新聞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階段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的經濟學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肩負重任。隨著「雙一流」建設戰略方針的貫徹實施,如何構建一個具有全球視野、科學有效的經濟學研究評價體系,越來越受到來自於社會各界的期待。

記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從2017年開始每年定期推出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致力於客觀全面地呈現世界範圍內高校經濟學科的研究力水平以及國內相關科研機構的世界位置。

7月8日,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發布一項重要成果,即《2018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旨在通過報告,給出一個更加科學合理、較少爭議的國際經濟學科評價體系。報告力求實現前瞻性、科學性、嚴謹性、時代性、現實性、思想性的有機融合。

國內名高校經濟學科國際化

據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高等研究院院長田國強教授介紹,當前中國幾乎所有知名高校都在進行經濟學科的國際化,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紛紛去海外引進高質量人才。

如何構建一個具有全球視野、科學有效的經濟學研究和人才客觀評價體系,越來越受到中國高校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期待。因此,該排名的推出,為國內高校打造世界一流經濟學科提供歷史方位的同時,也便於我國科研主管部門更為科學地考核、評估科研機構,從而為推進和實施世界一流經濟學科建設戰略提供客觀依據,並為學生報考大學及科研機構間人員流動提供有效的參照,促進研究教育資源的有效配置。

經濟學研究評價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期刊學術論文發表、課題、學術書籍出版、政策報告等。但論文發表數量,特別是在公認的經濟學國際頂尖和一流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數量,是評定一個學科最基礎、最關鍵的量化指標,它代表了一個大學、學科的知識貢獻水平,是國際學術共同體的重要評議依據,也是具有高引用率和擁有明星級教授的前提條件。當前全球經濟學研究機構排名均是基於論文發表篇數。但存在的弊端是,這些排名所納入的經濟學期刊參差不齊,並未進行權重區分,對獨立作者和多位作者合作的情況也未加區分,使之排名有失偏頗。

《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更為立體、科學,具體表現在:在排名依據上,以國際上通常採用的論文發表篇數為基礎;在期刊選擇上,選取19本國際經濟學界公認的綜合頂級和分支領域頂級經濟學期刊,基於這樣高水平經濟學期刊而得出來的排名更能客觀反映是否屬於世界一流經濟學科;在期刊權重上,對5本綜合頂尖期刊和14本分支頂尖期刊做了不同權重處理;在作者貢獻上,根據作者人數和署名單位數對單位得分進行了折算。

記者注意到,排行榜採取了期刊+作者綜合權重、期刊權重、作者權重和無任何權重四種方法分別進行了排名,以確保排名的科學性。田國強教授介紹,得到的排名結果相當穩健,也應對了該排名的科學性。

國際權重期刊論文發表快速增長

從榜單動態變化看,整體上大陸高校在近五年來綜合排名呈上升趨勢。上海財經大學在以上四種方法下都居於全球前60名,在國內處於頂尖水平,凸顯了上海財大理論經濟學躋身上海市高峰Ⅱ類學科建設計劃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同時,近三年排名情況顯示,上海財經大學在以上四種方法下始終位居大陸高校第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大陸高校排名也穩中有升。

究其原因,隨著國內經濟學科國際化發展的不斷推進以及國內高校海歸經濟學博士人才市場的流動性加大,越來越多的大陸高校在國際重要權威經濟學期刊的論文發表實現快速增長,從而在2017年的全球排名中得以突顯出來。

排行榜基於綜合頂尖類(top 5)期刊論文發表情況進行了單獨排名。田國強教授強調這個單獨排名的地位就像晶片是半導體的心臟一樣,結果顯示中國大陸高校仍然缺「芯」,雖然近年來在國際頂尖期刊的論文發表進步顯著,但近五年發文數的中國第一(6篇)與世界第一(173篇)仍然存在著巨大差距。

田國強教授最後表示,一般情況下,評價一個學科的研究水平和實力,通常是拿論文發表數量與質量來考察的,而這只是一個維度,還有其他綜合性的維度,比如課題、學術書籍出版、政策報告、同行評價、全球僱主評價等多項因素。我們希望達到的是,根據國際上通常採用發文篇數作為依據的前提下,儘可能做到科學合理、減少爭議。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行榜將每年發布一次,持續跟蹤國內高校經濟學學科的國際研究力排名。

相關焦點

  • 2020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在滬發布:芝加哥大學列榜首,港大...
    他表示,中國高校大多在進行國際化的一流經濟學科建設,如何構建一個具有國際基準、客觀透明、更為合理、科學有效的經濟學研究力評價體系,越來越受到國內高校重視和社會各界期待;高等研究院於2017年始每年定期推出完全靠數據說話的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年度報告,為國內高校了解自身在世界排名中所處的大致位置及其差距提供科學依據,為學科評估、學生報考、出國留學及科研機構間人員流動提供有效參照;論文發表數量和質量
  • 上海財大發布2020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 港大北大清華綜合...
    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為推進和實施世界一流經濟學科建設戰略提供客觀依據,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經濟學研究全球競爭力評估中心昨日發布《2020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該報告對全球大學研究機構的經濟學高端產出的競爭力提供科學性評估。
  • 世界大學ESI學術排名發布!高校SSCI/SCI論文發表依舊重要
    文章數及文章被引排名均為全球第二;篇均被引11.68次,篇均被引穩步提升。 No.2 中國內地高校情況 中國內地一共290所高校有學科進入全球前1%。進入前百分之一的學科數1250個,千分之一的學科數138個。
  • 湘大熊瑞祥副教授合作論文在比較經濟學國際權威期刊發表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1日訊(通訊員 郭川南)近日,湘大商學院博士生導師熊瑞祥副教授與復旦大學陳釗教授、巴黎第一大學Sandra Poncet教授合作的論文《地方金融發展與民營企業出口:來自城市商業銀行的經驗證據》(Loc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 最新權威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專業排名,美國高校依然領先全球!
    其排名的對象為全球4000餘所大學,共有來自90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餘所高校最終出現在各個學科的榜單上,這些大學2014至2018年間均在特定學科發表論文達到一定數量。
  • 中科大管理學院2019年發表UTD24中國高校排名第1,實力優秀!
    根據全球商學院研究實力的權威排行榜UTD相關官方統計數據,中國科大管理學院2019年UTD排名顯著提升,在UTD24期刊發表論文排名位列全球第80名、中國大陸第1名。UTD商學院科研排名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發布,已經成為一項權威性的評價全球商學院國際科研排名指標。UTD期刊列表涵蓋管理科學、會計學、金融、市場營銷、戰略管理等24本國際頂級刊物,每年發表論文量累計不超過2000篇,代表管理學研究水平的最高排名。
  • 中國國內大學在國際3大頂級學術期刊,CNS上面發表論文排名前50強
    【2016-2020國內大學在3大國際頂級期刊,CNS上發表論文排名前50強】眾所周知,在國際學術界,《Cell》、《Nature》、《Science》,以下簡稱CNS,是世界學術界公認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能夠在CNS上發布學術論文的多少,能體現出作者的學術水平,更能體現出一所高校的學術實力!
  • 2018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統計分析發布|論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科學...
    6.8 中國高校國際創新資源利用指數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學研究的範圍逐漸擴展,科學研究的難度逐漸加大。高校的國際科技合作對於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積極的作用。高校在探索和開展科技合作工作時會面臨兩個重要問題:(1)如何選擇最理想的合作資源?(2)現有的合作資源是不是最好的?
  • 華僑大學碩士生在國際權威期刊Small發表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肖靜冉)近日,華僑大學化工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範龍龍以第一作者在國際權威期刊Small上發表題為「Structural isomerism of two Ce-BTC for fabricating Pt/CeO2 nanorods towards
  • 警惕高校的SSCI症候群
    一是在大多數高校的科研獎勵中,發表SSCI論文的獎金遠高於中國期刊論文;二是在學術評價中,SSCI論文的權重遠大於中國絕大多數期刊論文,往往只有中國的權威期刊(一個學科通常只有一個權威期刊)才能相媲美;三是在職稱評定中,發表SSCI論文具有極大優勢,甚至一些在境外剛剛畢業的博士因發表了多篇SSCI論文就被名校聘為教授、博導。
  • 2019年度中國高質量國際科技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線發布2019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結果顯示,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2位,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闖入前10;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第2位,增長率分別達到20%和30%。
  • 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位居世界第二 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進入前10
    原標題: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位居世界第二 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進入前10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9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
  • ESI全球高校最新高校排名:中科院大學超越清華位居中國第一
    ESI全球高校最新高校排名:中科院大學超越清華位居中國第一,清華第二、北大第三;上交、浙大、復旦、中山、中科大、南大、華科位居前十,武漢高校中:華中科技第10武漢大學第15中國地質大學34武漢理工45(領先南京理工5個名次)
  • 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2019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出爐!
    統計結果顯示,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2位,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闖入前10;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第2位,增長率分別達到20%和30%。    2019年,共有394種國際科技期刊入選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190661篇。統計分析顯示,中國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59867篇,佔世界份額的31.4%,排在世界第2位;排在首位的美國發表論文62717篇,佔32.9%。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表現不俗。
  • 南京林業大學一本科生在國際權威期刊《Small》發表論文!
    如何對食藥品進行安全防偽,一直是學界和業界研究、關注的焦點。近日,國際權威期刊《Small》在線發表了題為「Faithful Fabrication of Biocompatible Multicompartmental Memomicrospheres for Digitally Color-Tunable Barcoding」的學術論文(影響因子10.85),對食品、藥品的防偽提出了一種新型策略。
  • 科技學術期刊出版活動的經濟學分析兼論論文OA出版的未來趨勢
    摘 要利用經濟學基本理論分析科技學術期刊出版活動中的生產關係、供求關係和收益分配關係,並以此為依據探討科技學術期刊OA出版未來趨勢。科技學術期刊論文出版活動並不完全根據其中的生產關係進行收益分配,科研創新投入力度、人才評價制度、相關機構的態度是影響論文發表需求的主要驅動因素。全球科研協同創新發展的要求和OA運動是推動科技學術期刊OA出版的關鍵。
  • 北大光華周黎安教授最新論文被頂級期刊AER正式接受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於1911年由美國經濟學會創刊發行,被譽為美國最重要、影響最大的經濟理論期刊,也是世界公認的最具有學術聲望的頂級期刊之一。 周黎安教授在學術領域建樹頗豐,他在國內外一流經濟學和管理學期刊發表論文已達60餘篇,曾經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學者單篇論文引用率排名第一的稱號。
  • 2019年中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4所大學進入前十
    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線發布2019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結果顯示,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2位,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闖入前10;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第2位,增長率分別達到20%和30%。
  • 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由於相關宏觀統計數據編入《中國科技統計年鑑》,因此被科技管理部門和學術界廣泛關注和應用。作為測度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我國科技論文的產出情況如何?統計視角與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中國科技期刊是否更好地融入了國際學術共同體?面對上述公眾關切,來自中信所的專家在進行權威發布的同時,也給出了明確解讀。
  • 打造中國權威科技期刊
    一些高校的辦學者,在國家各種評審的導向下,制定了發表SCI論文的高額獎勵辦法,在教師職稱晉升中,也規定了SCI論文佔據絕對重要位置。兩部委的文件下達後,這些高校的政策需要及時調整。在調整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消極、懈怠。    第三,來自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科技政策調整不到位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