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報|5G下井,能為煤礦智能化建設帶來什麼?

2020-11-25 煤炭工業網

  自2015年4月黃陵一礦開創綜採工作面採場無人化採煤先河以來,我國煤礦智能化發展腳步不斷加快,全國已建成300多個智能化工作面。但即便如此,目前,行業對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定位是「仍處於初級階段」。針對無人化工作面,多位煤礦總工程師也向記者直言「還不敢讓其常態化地進行遠程控制」。

  煤礦智能化建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新基建下,5G熱潮同樣席捲煤礦,備受關注的5G到底能為煤礦做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採訪了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開採科技創新中心智能開採室主任趙國瑞。

  「可解決對應問題的技術才是我們需要的」——5G契合煤礦智能化建設需求

  煤礦智能化要求煤礦主要系統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與自執行的基本能力,要實現這些能力,目前還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

  「煤礦井下感知還沒有全面化,不能滿足智能角色的需求。」趙國瑞告訴記者,目前煤礦採集到最多的數據是設備本身的運行數據,環境、設備姿態等數據很少能採集到,不知道設備在環境中的位置和狀態,就無法精準進行下一步決策。

  趙國瑞指出,煤礦井下越來越多地使用高清攝像頭,傳輸數據種類多、數量大,4G已無法滿足這些數據的帶寬要求。「同時,在目前乙太網和4G架構下,延時可能是500毫秒也可能是2分鐘,延時不可控使服務質量無法得到保障。這也是目前煤礦不敢常態化進行遠程控制的重要原因。」

  隨著煤礦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控制系統、傳感系統的協同提出分布式計算的新需求。之前的模式是將收集到的數據上傳,進行分析處理後再下達命令;智能化發展則需要在底層就進行協同,上傳執行結果而不一定是數據本身。

  煤礦智能化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這些問題,在4G條件下是無法解決的。「可解決對應問題的技術才是我們需要的,否則,再好的技術也不能選擇。」趙國瑞表示,提及5G,大家都知道它大帶寬、廣連接、低延時的三大特點,卻往往忽略了它的六大支撐技術,實際上,3+6才撐起了5G的系列應用場景。「5G可以解決上述問題,賦能煤礦智能化開採發展,契合煤礦智能化建設需求。5G+智能化煤礦,就是融合5G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賦能並重塑煤炭生產的全過程。」

  「如果用5G僅僅為了建網,完全沒有必要」——「章魚」構架改變了原有模式

  「使用5G,主要是解決煤礦智能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不是單純地僅僅建一張5G網。」趙國瑞認為,僅為建網用5G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將5G應用於煤礦的過程,將帶來諸多改變。

  首先是網絡傳輸模式的轉變。以往網絡傳輸模式是工業環網加井下無線網絡,有很多受限之處:帶寬上限只能達到1萬兆,利用率較低,可靠性和服務質量不能保障,視頻網、工業控制網等必須專線傳輸,帶來重複建設和維護等一系列問題……而5G打破了這種模式,可以把工業環網和無線網絡系統完全統一起來。

  5G沒有出現前,層級式架構將數據從底層傳到頂層,經統一分析後再傳送下來,集中控制處理數據,不僅帶寬利用大、數據利用率低,系統響應也缺乏敏捷性。5G思維模式的轉變可能帶來行業顛覆式的變化——5G可以像章魚一樣全面感知系統,挖掘數據價值,按照應用場景劃分對流程進行再造,即針對問題劃分系統架構。趙國瑞告訴記者:「這種『章魚』架構特點是問題導向、微服務支撐、分布式決策,可有效提升數據利用率,在底層實現敏捷性控制和響應。」

  同時,5G的應用,還將使智能化建設發生從單點到全局、從主從到分布式、從垂直線狀到交叉網絡的邏輯關係轉變。

  「從研發之初就考慮場景應用,5G可以實現網絡價值的轉變。」趙國瑞進一步指出,除了解決速度、帶寬、接入點數等網絡本身問題,能否將算力進行重新分配,將雲端權力下放到邊、端,進一步提升數據價值,是一種相互支撐的關係。此外,如果能解決腦力協同問題,將增強數據中心處理能力,拉近雲端和終端之間的距離。「相當於我們使用手機時,把數據中心搬到手機上,實現強大腦、敏響應和廣協同。」

  「工業網與5G網不再是兩張網」——用5G視角重塑產業運行方式

  由於5G建設成本高、發熱量大,煤礦在早期進行5G探索時,甚至有通訊領域的專家提出,5G不適合在煤礦使用。「面對種種問題,又無任何經驗可循,煤礦5G建設需要很大魄力和多方協同。」趙國瑞介紹,目前有多個煤礦先行先試,在5G實踐中的經驗可圈可點。

  張家峁煤礦創新性地建立了IPRAN的環網,將工業網與5G網融合,不再是獨立的兩張網,真正實現井上井下一張網;同時,在井下做了大量測試實驗,驗證了5G在井下是可以用的,為整個行業應用5G立了標杆。此外,龐龐塔煤礦,為煤礦全面建設感知網絡奠定了基礎;新元煤礦在數據傳輸和場景應用等方面為井下控制提供了參考;鮑店煤礦建立了行業內第一個5G專網,探索出了更為安全可靠的建網模式……

  針對煤礦5G應用,目前從生產型礦井和新建煤礦提出兩個建設路徑。前者以場景化應用為核心進行5G網絡改造,後者以5G重塑智能化煤礦建設,解決數據高效利用、算力分配、協同控制、敏捷響應等難題。趙國瑞指出,雲網一體、雲邊協同、軟硬融合將是煤礦5G未來發展趨勢,雲化部署、雲邊協同,將全面提升網絡、業務自主性,實現行業系統無縫連接。

  此外,趙國瑞還建議,在煤礦智能化建設過程中,一方面應加強5G+傳感、傳輸、控制等技術終端的研發應用,支撐煤礦智能化的發展;另一方面要以5G視角重塑煤礦產業模式和運行方式,從頂層設計、算力分配、數據應用、協同決策和敏捷響應等各環節應用5G+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解決煤礦智能化發展中的難題;還應聚焦煤礦智能化,創新技術應用、商業模式和服務體系,將工具轉化為生產力。

相關焦點

  • 5G下井,給煤礦帶來什麼?
    本報記者 尚軍梅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推進會上,具有快速賦能煤礦智能全場景優勢的5G技術、5G+智慧礦山解決方案備受關注。5G給井下海量數據傳輸提供技術支撐「5G技術對煤礦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為煤礦智能化賦能,助力煤礦建成少人工作面或無人工作面,最終將人從繁重的、危險的場所解放出來,提高煤礦的本質安全水平。」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在接受《中國煤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5G下井,改變了什麼
    5G下井,現在能做什麼  井下機電硐室。一個小小的巡檢機器人正沿著軌道自主行走。別看它個頭不大,本領卻不小,能夠360度視頻監測、音頻採集、紅外熱成像,精準記錄設備故障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故障類型。  而對於冀傑來說,5G在煤礦井下作業場景的成功部署應用,標誌著「5G+智慧礦山」建設已邁出關鍵一步。「從0到1實現後,下一步就是從1到N」,一切僅僅是個開始,挑戰無處不在。  「對於煤礦智能化來說,5G技術是賦能的。高速公路修好了,還要建服務區,要有車輛、監控設備等,需要5G各種應用場景的技術,後面開發的工作還很多。」  5G落地如何應用,牽涉整個煤炭上下遊產業鏈。
  • 能源局徵求《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煤礦智能化專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為貫徹落實《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20﹞283號),規範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管理,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研究起草了《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和《煤礦智能化專家庫管理暫行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智能化煤礦:「5G+」技術推進難題及應對策略
    山東能源集團臨沂礦業公司郭屯煤礦聯合龍軟科技、華為、中國移動等企業,搭建了5G獨立核心網和5G礦井專網,打通了礦用工業環網;延長石油巴拉素煤礦以5G網絡為支撐,融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了煤礦地面智能化管控平臺,實現了煤礦的智能綠色安全高效運行。
  • 依託運營商5G公網專用方案,促進5G+煤礦智能化快速發展
    近日,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學會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承辦的5G+煤礦智能化高峰論壇在深圳圓滿落幕。煤炭行業組織、生產企業、技術供應商、通信運營商、通信設備企業代表出席了論壇。
  • 建設「5G+」智能化煤礦,向「質」高點邁進
    「5G+」是以5G通信網絡為基礎,融合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邊緣計算、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統稱,將全面賦能支撐工業過程智能控制。「5G+」與煤炭開發和利用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將催生煤炭產業新業態、新生產方式和新管理體制,賦能智能綠色煤礦建設,構建智能綠色煤炭產業新體系。
  • 能源早新聞丨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建設煤礦名單發布
    新聞聚焦◐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建設煤礦名單發布。據國家能源局官網消息,按照《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審核確定內蒙古雙欣礦業有限公司楊家村煤礦等71處煤礦,作為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建設煤礦。◐中汽協: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超過去年。
  • 山東能源集團以智能化建設推進轉型升級
    ;山東省內36對礦井取消夜班採掘作業,實行集中休假,徹底改變了煤礦工人「一天三班倒、24小時不停工」傳統循環作業模式……  今年7月新組建成立的山東能源集團以打造全球清潔能源供應商和世界一流能源企業為目標,以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布局、優化能源結構為使命,積極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新基建與煤炭工業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三化建設」的轉型升級新路子。
  • 5G賦能 智慧礦山建設的山西樣本
    陽煤集團強力推進5G+智能化建設,在較短時間內初步建成了全國首個5G煤礦專網,打造了5G+智能化煤礦的出行,成效顯著,為全國提供了煤礦5G建設的示範。陽煤集團新元公司井下5G網絡建設是由陽煤集團、中國移動、華為公司三方合作,於2019年9月開始研發,今年6月18日舉行了落成儀式。
  • 同忻煤礦發力「5G+智能化煤礦」建設
    今年以來,同煤集團同忻煤礦公司瞄準建設「安全、智能、高效、綠色「礦井這一目標,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全力推動「5G+智能化礦井」建設。  5G網絡在煤炭行業可以實現快速上傳安全生產數據和環境視頻、高清音視頻通話、設備遠程智能控制等多種應用,進一步降低煤礦企業綜合維護成本,極大提高綜採效率,讓無人化、少人化的井下開採成為可能。
  • 煤礦智能化『地基』:以5G、工業網際網路等為基礎的數字基礎設施
    煤炭是我國第一大能源,煤炭行業產業規模大、分布地域廣、危險係數高,具有基於工業網際網路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提升安全生產水平的訴求。而近年來煤礦機械化、信息化、自動化水平的提高,為煤炭行業建設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打下了良好基礎。
  • 陝西15處煤礦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名單
    陝西15處煤礦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名單 來源: 陝西日報 發布時間:
  • 貴州4處煤礦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名單
    據貴州省能源局消息,近日,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公布了《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名單》,其中,貴州省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腳樹煤礦、貴州發耳煤業有限公司發耳煤礦、貴州黔西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青龍煤礦、永貴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新田煤礦入選,成為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建設煤礦。
  • 智能化技術:保障煤礦安全高效生產
    》(簡稱《通知》),從國家層面組織相關單位開展首批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  目前我國建設智能化綜採工作面的有國家能源集團寧煤金鳳煤礦、黃陵礦業集團二號煤礦、同煤集團同忻煤礦、山能集團菏澤郭屯煤礦、淮河礦業集團張集煤礦等。  同忻煤礦實現智能化綜放工作面關鍵技術突破,一名工人可完成五名工人的工作量,達到「5G下井,工人出井」。把井下放煤控制設備全部搬到了地面聯合樓創新工作室裡,真正實現了井下放煤與地面操控同頻共振。
  • 《5G與煤礦智能化建設深度融合倡議》發布
    12月11日,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學會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承辦的5G+煤礦智能化高峰論壇在深圳召開。會上,發布了《5G與煤礦智能化建設深度融合倡議》。《倡議》提出,要拓展煤礦5G應用試點、加強煤礦5G技術研發、加快煤礦5G標準研發、建設煤礦5G應用生態。
  • 貴州舉行煤礦智能化機械化升級改造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
    今年9月24至25日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推進會上,貴州省是全國四家作經驗交流的省份之一,貴州省能源局是全國唯一參展的政府行業管理部門。  三、「三個機制」探索的貴州路徑  一是政府推動機制。先後成立省煤炭工業轉型升級工作領導小組、省基礎能源產業振興領導小組,由省領導擔任組長,統籌推進全省煤礦智能化機械化建設工作。
  • 同忻煤礦大力建設井下5G網絡
    「5G下井,工人出井。我們已經把井下放煤控制設備全部搬到了地面聯合樓『創新工作室』裡,真正實現了井下放煤與地面操控同頻共振……」日前,同煤集團同忻煤礦井下8102智能化綜放工作面成功實現了5G網絡全覆蓋,工作面採煤放煤工效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同忻煤礦大力建設井下5G網絡,在8102工作面安裝了5個井下5G防爆專用基站,網絡覆蓋採煤區、皮帶運輸區、遠程集中控制室和部分巷道、硐室。
  • 關注:六盤水2處煤礦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名單
    (發耳煤業有限公司發耳煤礦)省能源局消息,近日,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公布了《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名單》,其中,我省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腳樹煤礦、貴州發耳煤業有限公司發耳煤礦、貴州黔西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青龍煤礦、永貴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新田煤礦入選
  • 我省4處煤礦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名單
    12月5日,從貴州省能源局獲悉,近日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公布了《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名單》,其中,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腳樹煤礦、貴州發耳煤業有限公司發耳煤礦、貴州黔西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青龍煤礦、永貴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新田煤礦入選,成為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建設煤礦
  • 晉能控股集團多點布局煤礦智能化建設
    原標題:晉能控股集團多點布局煤礦智能化建設   在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近日公布的國家首批71處智能化示範煤礦建設名單中,晉能控股煤業集團塔山煤礦、同忻煤礦入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