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煤集團新元煤礦建成了5G煤礦專網,實現了井上園區和井下機電硐室、綜採、掘進工作面的一體化網絡覆蓋,構建了「5G+」智能化煤礦的雛形;
山東能源集團臨沂礦業公司郭屯煤礦聯合龍軟科技、華為、中國移動等企業,搭建了5G獨立核心網和5G礦井專網,打通了礦用工業環網;
延長石油巴拉素煤礦以5G網絡為支撐,融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了煤礦地面智能化管控平臺,實現了煤礦的智能綠色安全高效運行。
目前,「5G+」智能化煤礦建設已邁出了第一步,雖然還不完善,但是這個第一步意義重大,使我們看準了方向、瞄準了目標、堅定了信心。同時,要以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以協同攻關的創新精神,解決制約5G技術在煤礦推廣應用中的難題。
制約煤礦5G技術推進的難題:
1、煤礦5G設備研發和安全檢驗標準問題
由於煤礦井下開採的特殊要求,5G基站等設備下井必須滿足煤礦防爆、特殊電磁環境和使用空間的要求。目前,尚無標準可依。所有5G設備都只能取到防爆證而無5G安標證。需要加快適應煤礦使用要求的5G基站、模組等研發,研製5G通信與定位融合一體的微基站,儘快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和安標要求。
2、場景設計和落地問題
5G技術條件下場景驅動特徵明顯,從提出場景到應用落地涉及技術研發、供應鏈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智能終端和應用研發以及商業化運營等系列環節,是一個產業生態,不是單純的網絡建設問題。
需要解決礦井已有系統與5G系統的匹配取捨問題。要堅持分類、分級發展,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建設目標和實施方案。
3、商業模式問題
目前的5G網絡建設運行必須依賴電信運營商的核心網。如何設計合理的商業模式將直接影響煤礦企業的使用意願和雙方的商業利益。
在八部委出臺的《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廣大煤炭企業的推動下,三大電信運營商和華為等信息行業龍頭企業都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支持煤礦智能化建設中。
各行業參與煤礦智能化建設,要以促進煤礦安全、少人、提效、提高智能化水平和增加煤礦工人福祉為目標,以制度、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共贏發展為動力。
5G技術帶來的不僅是技術的變革,更是各垂直行業的變革。產業競爭也已不再是單一產品或單一產業體系的競爭,更多的是5G技術支持下的產業協作、平臺共建和生態共創。上下遊企業應聯繫得更加緊密、互動更加頻繁、合作更加深入。
4、思維和管理模式的改變
「5G+」技術與煤炭開發利用技術的融合,無疑將衍生出一系列新技術、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
傳統的技術和管理模式將因此被打破,原有一些思維模式和管理模式將不再適應新情況。要積極探索「5G+」智能化煤礦管理的新模式、新規範、新業態,加強煤礦工人的轉型培訓和培養。
發展煤礦智能化不是讓煤礦工人下崗,而是要讓煤礦工人更體面、更幸福的工作,要讓企業和職工都從智能化發展中受益,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