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掉隊」寬帶價格戰

2021-01-04 東方財富網

  春節臨近,寬帶市場新一輪價格競爭已悄然打響。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市內三大運營商營業廳發現,與大力推出優惠套餐吸引用戶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相比,中國聯通有些「沉默」。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提速降費」深入推進,寬帶市場競爭進一步白熱化,如果中國聯通不能守住寬帶陣地,將拖累整體業務發展。

  價格劣勢

  「58元及以上套餐寬帶0元用,100M寬帶買兩年送兩年,續費包年套餐送全國流量6GB。」位於安定門外大街的一家中國移動營業廳打出了這樣的促銷口號。

  店內工作人員介紹稱,目前為辦理寬帶業務的用戶提供多種優惠方式。如果用戶想要直接辦理寬帶業務,100M寬帶四年期(買兩年送兩年)共需1800元,月均僅37.5元;200M寬帶四年期也僅需2800元,月均僅58.3元,還贈送4K機頂盒。如果用戶不想直接辦寬帶,只要選擇月租費58元的4G套餐,50M寬帶即可免費使用,選擇月租費108元的4G套餐,則200M寬帶免費使用。

  位於和平裡地區的一家中國電信營業廳的促銷活動也不少。店內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用戶辦理新號碼,只要承諾套餐檔位達99元/月,即可享受「+1元購200M寬帶」的資格,還可獲得每月20G流量和1000分鐘通話時長,另送一張新增副卡。如果用戶不想辦理新號碼,包含200M寬帶的兩年期大團圓套餐,目前僅需1560元,約合65元/月,用戶相關手機號碼同時享受每月20GB手機不限速流量等。

  與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相比,中國聯通的價格則有些「高冷」。一位中國聯通營業廳工作人員表示,中國聯通200M寬帶價格為106元/月,用戶兩個手機號碼可獲得每月20GB不限速流量、1000分鐘全國通話、免固話月租和超清IPTV電視服務,但享受此價格的前提是需要包年和捆綁手機號碼,如單獨辦理寬帶,價格將更高。中國聯通官方客服人員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在要辦理北京地區的200M寬帶業務,網上營業廳只有兩種產品,一種為捆綁手機號碼的智慧沃全家福產品,約106元/月,另一種為單獨辦理一年期的寬帶,約123.33元/月。

  目前,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在京均提供100M的寬帶產品,而中國聯通在京只提供200M及以上帶寬的寬帶產品。以200M寬帶為例,中國移動最低需58.3元/月(四年期),中國電信最低需65元/月(兩年期),中國聯通辦一年期最低需106元/月,辦理五年期也需88.8元/月。

  業績下滑

  價格戰背後是一個激烈競爭的寬帶市場。三大運營商近期披露的運營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中國移動寬帶用戶淨增長達242萬戶,中國電信寬帶用戶淨增長55萬戶,中國聯通寬帶用戶數卻淨減少22.1萬戶。

  從全年來看,中國聯通寬帶用戶規模和增速均落後於另外兩家。截至2018年底,中國電信有線寬帶用戶數為1.45億戶,全年累計淨增用戶數為1226萬戶;中國移動有線寬帶用戶數為1.56億戶,全年累計淨增4400.3萬戶;中國聯通固網寬帶用戶數為8088萬戶,全年累計淨增僅434.1萬戶。

  除了寬帶業務,中國聯通其他業務也不容樂觀。在移動業務方面,中國電信正快速縮小與中國聯通的差距。2018年,中國電信移動用戶淨增數最多,達到5304萬戶,中國聯通淨增數量最少,僅淨增3087.3萬戶。到2018年12月,中國聯通移動用戶數量僅比中國電信多出1200萬戶。如果雙方2019年保持2018年的增速,到2019年年中,中國電信移動用戶有可能超過中國聯通,躍居第二名。

  在4G用戶規模上,2018年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4G用戶年增長量均超過6000萬戶,而中國聯通僅約4500萬戶。同時,中國電信4G用戶在移動用戶中的滲透率達80%、中國移動達77%,中國聯通尚不足70%。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總體來看,中國移動成功實現了移動業務對有線寬帶業務的拉動,寬帶用戶快速增長,離市場佔有率第一已不遠。中國聯通的混改「紅利」正在逐漸疲軟,原本中國聯通有線寬帶用戶規模位居第二位,現已被擠至第三位,同時移動用戶第二的位置也面臨挑戰。

  能否翻身

  目前,無論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中國聯通都處於劣勢地位。而在相對有限的營收中,寬帶業務對中國聯通至關重要。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聯通營收2197.12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2000.13億元,固網主營業務收入達732.23億元,佔整體收入的約1/3。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聯通實力最弱。由於作為優質業務的寬帶板塊是中國聯通的主要利潤來源,中國聯通自然沒有足夠財力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進行價格大戰,因此在這場寬帶競爭當中處於守勢。

  付亮認為,未來市場不會太細分有線寬帶和4G、5G這種無線寬帶,二者的界限會更加模糊。因此,哪家能給市場提供更多、更穩定以及高帶寬的寬帶產品,哪家就可以在提供綜合服務時更有優勢。對三大運營商而言,有線寬帶和無線寬帶(4G、5G)都很重要,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對中國聯通而言,5G是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在3G時代,中國聯通優勢明顯,但進入4G時代後,中國聯通的步伐慢了半拍。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曾坦言,中國聯通在4G時代的建網速度遠遠落後於其他兩大運營商,時間掌握出現重大錯誤,「5G時代的到來是中國聯通扳回一局的關鍵機會,中國聯通絕不會再犯4G時代的錯誤」。

  近期,與寬帶業務的「低調」相比,中國聯通在5G業務上卻一路「高歌猛進」。1月11日,有湖南聯通用戶在微博上爆料稱,因辦理國際長途業務,聯通已為他的號碼開通5G功能;1月17日,中國聯通又宣布,廣東聯通聯合中興通訊在5G規模測試外場打通全球首個基於3GPP最新協議版本的5G手機外場通話;1月18日,中國聯通再次宣布,在中國聯通5G網絡下,全球首例基於5G網絡的遠程動物手術在福建福州實施成功。

  不過,付亮表示,在5G布局上,三大運營商的進度總體差不多,其中中國移動的實力最強。聯通近期的動作頻頻,更多像是一種高調的宣傳策略。此前,受益於「混改」,中國聯通已經取得一些成績,但是受制於資金、體量等因素,在當前有線寬帶和4G等領域的競爭中,中國聯通相對於另外兩家又開始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未來,中國聯通如何進一步深化「混改」、是否能釋放出更大的後勁,仍有待觀察。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DF387)

相關焦點

  • 聯通「掉隊」寬帶價格戰 專家:或拖累整體業務發展
    春節臨近,寬帶市場新一輪價格競爭已悄然打響。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市內三大運營商營業廳發現,與大力推出優惠套餐吸引用戶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相比,中國聯通有些「沉默」。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提速降費」深入推進,寬帶市場競爭進一步白熱化,如果中國聯通不能守住寬帶陣地,將拖累整體業務發展。
  • 移動、聯通、電信掀起「寬帶價格戰」:100M寬帶最低0元購!
    摘要:對於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這三大通信運營商,在4G和寬帶兩個市場展開激烈地較量。就寬帶用戶來說,中國移動依然保持著高速增長的趨勢,並且給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帶來了不小地競爭壓力。三大運營商相繼公布了2017年第一個月的運營數據,在寬帶用戶上,中國電信1月份淨增91萬戶,寬帶用戶累計達到1.2403億戶;中國移動有線寬帶用戶1月份淨增295.5萬戶,總數達8057.9萬戶;中國聯通寬帶用戶累計達7614.6萬戶,1月份淨增91萬戶。
  • 三大運營商半年成績單「交卷」掉隊的聯通或將更看重利潤
    移動依舊「領跑」,聯通「掉隊」加劇不過,通過對比並分析這三家的半年報內容,小編則發現或許是因為三家各自的運營策略差異,以及在5G的建設、投資、發展狀況上的側重點不同,導致三大運營商在市場地位及行業格局上的差距正在被快速拉大。
  • 聯通的幸福與不幸,網際網路套餐加寬帶能讓聯通更進一步嗎
    說起三大運營商,聯通、電信的網際網路套餐憑藉專屬免流應用、價格優惠深得用戶的喜愛,移動昂貴的流量費讓用戶吐槽!不過網際網路套餐其實是聯通的無奈之舉,失利於4G,網際網路公司成為了聯通的一根救命草,所以才有了網際網路套餐。網際網路公司用戶多,所以聯通的網際網路套餐首先是騰訊。
  • 中國移動50M光寬帶一年380元,全面反擊電信、聯通!
    摘要:近年來在簡訊、通話等傳統業務下滑的情況下,國內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分別將業務重點轉向手機流量與寬帶業務,而競爭也逐漸白熱化,各家紛紛使出殺手鐧來拉攏新老用戶。進入到2017年以來,對於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這三大通信運營商,依然在4G和寬帶領域展開激烈地較量。
  • 寬帶三巨頭重新排座次 移動力壓電信和聯通成功登頂
    中國寬帶市場格局被重新改寫。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依靠價格利器,力壓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成功拿下中國寬帶市場的王者桂冠。中國移動晉升寬帶領頭羊中國電信昨日公布的三季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國電信的固網寬帶用戶總量達到1.44億戶。
  • 北京聯通寬帶最快 50M以上寬帶用戶已近八成
    50M寬帶用戶近八成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北京市六家運營商(北京聯通、北京電信、北京移動、北京鵬博士、北京歌華有線和北京方正寬帶)50M及以上固定寬帶用戶佔比為79%,較上半年提升12%。100M及以上帶寬用戶佔比為55%,較上半年提升6%。全市高帶寬用戶佔比平穩增長。
  • 電信百兆寬帶360包年 移動聯通會如何應對?
    目前三大運營商在寬帶市場的競爭白熱化,寬帶價格戰一觸即發。筆者了解到,借著517國際電信日這個重要營銷節點,電信寬帶率先發力,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活動。就筆者來看,是因為電信寬帶目前的處境艱難。眾所周知電信的寬帶業務在之前一直是行業內的第一,不管是寬帶註冊用戶還是寬帶覆蓋率都是名列前茅,但由於近年來移動採取免費送寬帶這樣的促銷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搶走了寬帶客戶,三大運營商由此陷入了價格戰的混局中。
  • 寬帶測評:電信聯通百兆寬帶網速太悲劇
    那麼問題來了,你家裡的寬帶網速究竟有多慢?2015年3月,《消費者報導》在廣州市內徵集了110位志願者,利用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的寬帶測速平臺,對廣州市的五家主流寬帶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長城寬帶與珠江寬頻進行了一次寬帶測速活動。
  • 詳解北京聯通AI學習寬帶:從價格到價值,升級運營商寬帶業務
    強強聯合:重塑F5G時代家庭在線教育體驗中國聯通與華為、VIPKID此次攜手,對家庭用戶、教育機構帶來更好的在線教育體驗,同時也幫助中國聯通寬帶業務的特色化發展。對華為而言,通過創新技術應用,為F5G千兆時代的來臨添磚加瓦。
  • 北京聯通推出的AI學習寬帶:從價格到價值,升級運營商寬帶業務
    4月23日,中國聯通北京市分公司攜手華為、VIPKID發布業內首個AI智能加速學習寬帶解決方案,通過人工智慧技術降低在線教育業務50%以上的時延,要重塑F5G時代家庭在線教育體驗,並為在線辦公、雲VR娛樂等新興業務探索體驗提升之路。。據介紹,該AI學習寬帶除了實現網絡0卡頓,還能實現多穿1堵牆、少上1次門等。那麼教育行業對該學習寬帶需求真的很旺盛嗎?
  • 中國聯通在趕超之前,信號短板問題不能放
    自3G時代以後,中國聯通似乎一直都在夾縫中求生存,從曾經的運營商老二逐漸成為了墊底的角色。如今移動寬帶等業務增長乏力,5G資本開支猛增,包括運營商在內的通信產業早已迎來「微利時代」的大環境下,中國聯通還有趕超的機會嗎?
  • 北京聯通家庭寬帶提速至300M起步,千兆寬帶包月不到300元
    多年前還念叨著的百兆寬帶,隨著技術的發展,如今已是起步標準。北京聯通昨天對外宣布,進行新一輪的網絡提速降費,家庭寬帶在今年內全面實現300M起步,套餐資費仍維持在每月106元。記者比較後發現,三大國營的基礎電信運營商的寬帶資費已全面低於民營寬帶企業。
  • 北京寬帶哪家強?聯通罕見促銷依舊最貴 寬帶通信號被詬病
    北京聯通寬帶(資料圖)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於女士的糾結來自於北京寬帶市場格局進入裂變期,寬帶價格戰已經硝煙四起。  聯通首試「買2送1」  價格卻依然是最高的換作一年前,於女士會習慣性地選擇北京聯通寬帶。目前她是按年交1680元,算下來一個月網費140元,因為還沒有光纖改造,所以目前的網速是4M,改造後的網速能達到10M。但是,她現在想換一家試試。
  • 三大運營商掀起寬帶價格戰,北京市民得實惠,其背後有深意
    住在朝陽區南頂路的市民餘女士最近發現,寬帶價格跳水不少。「2015年我辦的20M寬帶1年就要1480元,現在100M的3年才1280元。」她說。除了民營寬帶,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都在大舉拓展寬帶業務,激烈的價格競爭使得北京整體家庭寬帶套餐價格跳水。
  • 中國移動寬帶坐穩一哥位置 用戶數破2億:將電信、聯通越甩越遠
    對於電信和聯通來說,移動用戶追不上中國移動也就算了,昔日的強項固網寬帶也被後者反超,而且差距越來越大。從中國移動公布8月運營數據看,其有線寬帶用戶已達2.01億戶、較上個月增加173.4萬戶、今年累計增加1381.8萬戶。
  • 中國移動寬帶坐穩一哥位置 用戶數破2億:將電信、聯通越甩越遠
    對於電信和聯通來說,移動用戶追不上中國移動也就算了,昔日的強項固網寬帶也被後者反超,而且差距越來越大。從中國移動公布8月運營數據看,其有線寬帶用戶已達2.01億戶、較上個月增加173.4萬戶、今年累計增加1381.8萬戶。
  • 單月淨流失22萬用戶 聯通寬帶業務這麼「慘」?
    來源:港股100強前言:在固網寬帶業務上,中國聯通略顯落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聯通(00762-HK)固網寬帶用戶數為8088萬戶,全年累計淨增僅434.1萬戶;中國電信固網寬帶用戶數為1.46億戶,全年累計淨增用戶數為1226萬戶;而中國移動固網寬帶用戶數已達1.57億,全年累計淨增4400.3萬戶。
  • 北京寬帶市場又掀價格戰 移動月費最便宜 聯通網速第一快
    北京寬帶市場又掀價格戰 移動月費最便宜 聯通網速第一快   北京聯通祭出價格利器之後,北京寬帶市場充斥了一股火藥味。臨近年底,各大電信商相繼展開「搶客」行動,寬帶市場的價格戰驟然升溫。
  • 運營商2019年成績單|聯通用戶仨月流失超600萬 移動寬帶用戶四年來...
    數據顯示,三大運營商全年的移動用戶數和寬帶用戶數均實現增長,無論是移動用戶數,還是寬帶用戶數,中國移動都位列第一,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分列第二、第三。不過,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傳統通信市場逐漸飽和,行業收入增速已有所放緩,運營商轉入高質量發展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