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數據分析工具領域,Excel絕對是用戶群體最大的一款軟體。同時,它也是一款功能非常強大的軟體,強大到超出我們的想像。譬如,曾經有個新聞就說到有個82歲的日本老爺爺用Excel畫畫的新聞,下圖就是這位老爺爺的作品之一。這樣的作品在一眾表哥表姐也面前都是令人嘆為觀止、難以想像的。
現在市面上也有各式各樣的Excel培訓教程,課程範圍涵蓋了諸多功能,但正如說到的畫畫這個功能,那些培訓教程的內容真的都是我們需要的嗎?我們的入門真的就需要這樣費錢費時的培訓嗎?答案肯定不是的。
28原則在這裡同樣是適用的:我們工作中80%的用途都只需要20%的功能。也就是說,即使你學會了許多的Excel技巧,但工作中很可能根本就用不到。好鋼用在刀刃上,我們寶貴的時間必須用在對的地方,多出來的時間去專研下業務或是其他的編程技術難道不香麼?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一旦入門了,其它的功能藉助百度你就完全可以自己學會了!
Excel數據分析函數
本文要介紹的兩個函數一個是計數函數,一個是求和函數。為了方便理解,構建了如下一個簡單的明細數據表。
(1)COUNTIFS
它的原理就是統計某一列中滿足某條件的數有多少。語法規則為:
COUNTIFS(需要滿足條件的某一列,條件1,…)
例如,COUNTIFS($B:$B,1001)的結果就是銷售人員中ID為1001的人數。
(2)SUMIFS
它的原理就是對滿足條件的單元格進行求和,它比COUNTIFS多了一個函數,也就是第一個函數。第一個函數表示我們要對哪一列進行求和,後面的參數是一樣的。具體語法規則如下:
SUMIFS(求和列, 需要滿足條件的某一列,條件1,…)
例如,SUMIFS($C:$C,$B:$B,1001)的結果就是銷售人員中ID為1001的銷售的當日業績之和。
Excel進行數據分析80%的功能都是數據統計,而數據統計又大多是計數和求和。所以,掌握了這兩個函數,我們差不多就可以完成絕大部分的工作了。但數據分析工作中是還需要用到很多其它函數的,為什麼說會兩個函數就夠了呢?因為Excel函數的用法是非常相似的,你掌握了這兩個函數怎麼使用之後,對於其它的函數,你結合這種思想和百度查詢具體函數的參數後,你很快就能學會了。
有必要說的是,掌握函數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函數只是我們實現結果的一種工具,為了把工具用好,還是很有必要和大家說下用Excel進行數據分析的流程的。
Excel數據分析步驟
下圖是我以前做的一個報表界面,報表體系的其它界面設計原理和這個差不多。
展示這個界面就是為了說明界面就兩類元素:數據統計和作圖。作圖本文不說,百度按照攻略就可以了,非常簡單。有了上文的兩個函數,這個界面的數據統計就完全可以統計出來。雖然,出於便捷和其它原因,也會運用一些輔助函數,但這無關大局。
由此也可以看出,函數在實現這個界面真的只是一個工具,要用好這工具,還有必要了解下整個流程,具體如下圖所示。
(1)確定呈現界面。這一步也就是看我們需要統計哪些指標,以及這些指標之間該如何進行歸納整理;
(2)確定明細數據。指標是從明細數據中統計出來的,我們除了要能統計出來,還要思考哪樣的明細數據會更利於我們進行統計。
(3)準備明細數據。如果是需要從資料庫取數,那這一步一般都是通過Python或SQL從資料庫中取出我們所需的明細數據;如果是線下數據,則直接放進Excel單獨的工作表就行。
(4)寫函數。根據指標選擇需要哪種函數。
從這裡我們能看到,其實寫函數是最後一步,也是最不重要的一步。因為函數都容易學會,但前面的三個步驟是考驗人的業務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拉開差距的也正是這三步。而且,尤其是第一步,它最能體現不同分析人員的水平差距。
同時,前面三步會決定我們所寫函數的複雜性,一種合理的呈現界面和數據明細,能讓我們只需簡單的函數就能實現統計結果!
結語
由於函數思想的相似性,入門階段掌握兩個函數就可以帶領我們通過自學掌握其它的函數了;另外,通過優化呈現界面和數據明細之間的邏輯關係,可以讓我們寫函數的工作變得非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