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神曲怎麼全是藏族人唱的?

2020-12-15 潘潘設計師

草原神曲,是一種你聽了就再也忘不了的精神契約。

只要曲子一響,無論是你還是你爸,都會KTV包房裡跨上馬背,當一個精神呼倫貝爾人。

但很少有人發現,這些蒙古風味濃重的草原歌曲,很多都是藏族人唱的。

圖片來源:QQ音樂

很多用車載音響的朋友從未發現其中的破綻,像《我和草原有個約定》這樣的歌曲,明明歌詞裡寫滿了氈房、馬奶酒還嚷嚷著要踏上回家的路,怎麼可能是藏族人唱的呢?

但MV不會撒謊,現實狠狠的抽了他們一巴掌,夢中的蒙古包被取締,套馬的小夥穿的也不是蒙古長袍,甚至你胯下都不是蒙古野馬,而是慢悠悠吃草的高原犛牛。

降央卓瑪——《我和草原有個約定》

圖片來源:QQ音樂

四郎曲珍——《親親家園》

圖片來源:QQ音樂

這些在中國領空飄蕩了十多年的草原歌曲,曾經給幾代人提供了靈魂跑路的出口。但誰也想不到,普及這些歌曲的使者,竟然不是蒙古族。

如果你在音樂平臺搜索任何和草原有關的歌曲,蒙藏歌手都能平分秋色,卓瑪和格桑這種如假包換的藏族名字出現在了歌單之中,代替託婭和其其格佔領了3000公裡外的草原。

某些浸淫草原CD已久的人士甚至產生了曼德拉式的記憶混亂,以為降央卓瑪才是演唱鴻雁的原創歌手,而呼斯楞只是個拙劣的模仿者。

圖片來源:知乎@天舒天闊

我其實挺能理解這種誤會的,畢竟降央卓瑪老師已經和草原深度綁定,多年來她幾乎翻唱了所有草原歌曲,從《鴻雁》到《走天涯》再到《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數量之廣以至於降央老師出的專輯中,自己製作的歌曲都需要特別打上「原創」標籤。

經過降央老師迷人女中音的推廣,許多歌曲都從默默無聞到聲名大噪。但也因為這一點,歌迷們都以為降央卓瑪才是這些草原歌曲的原出處,還誇她高產又高質。

本和降央卓瑪是好友的刀郎,本人曾多次參與了降央卓瑪翻唱歌曲的前期製作,但後來他才發現,自己演奏的《西海情歌》變成了降央卓瑪的代表作,曾經的朋友甚至以《西海情歌演唱會》的名義四處走穴撈金。

2019年底刀郎終於忍無可忍,把降央卓瑪老師告上法庭。

圖片來源:中國庭審公開網

降央老師並不是孤例,在草原歌曲這個分類裡,互相翻唱早就成了一種行業潛規則。

一首爆紅的廣場舞神曲《走天涯》至少有10個版本的翻唱,每個人都會建立一個百度百科詞條,且都聲稱為這個蒙古風味的歌曲增添了鮮活的氣息。

事實上,如果不仔細聽辨別歌曲裡產自高原的婉轉顫音,甚至連蒙古族自己都不知道家鄉的長調已經被偷偷掉包。

內蒙甚至專門成立了一個名為內蒙古民俗網的公眾號,每天在推廣蒙古族文化之餘專門負責向公眾普及草原歌曲到底是誰唱的。

這場藝術領域的狸貓換太子害苦了遠在外地思鄉的內蒙人,明明想念的是夢中的額吉,帶你做夢的導遊卻是藏鄉的旦增尼瑪,你以為自己在懷念的是大興安嶺山邊的科爾沁,但人家歌頌的其實是青藏高原東麓的阿壩州。

你思念的距離,恰好是中國的黑河騰衝線。

圖片來源:百度

其實這事兒藏族朋友們也挺委屈的,作為一個能歌善舞的高原民族,翻唱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原創歌曲其實都是在抒發自己對於雪域草原的熱情。

比如容中爾甲和旺姆的《天籟之愛》,編輯部的同事小崔從歌詞裡聯想到的是科爾沁草原上奔騰的野馬,還問我這是不是內蒙旅遊廣告的背景音樂。

但耳機裡明明傳來的是:「用天籟傳遞哎,中國愛拉索。」

這是小崔幻想的場景

草原被內蒙貼上了專利標誌,藏族朋友的熱情歌唱變成了他們免費的旅遊廣告,這事兒擱誰心裡都不舒服。

事實上,新疆、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都有草原,但因為歷史上的深度捆綁,我們只能記住科爾沁和呼倫貝爾。

更讓人容易混淆的是,並不是藏族歌手單方面歌頌草原,現在蒙古族歌手也成批嚮往著西藏。他們高喊著我要去西藏,把雅魯藏布江和布達拉宮全拉出來了,這讓很多人都搞不清這兩個橫亙在地圖上的巨型省份有什麼區別,有些人甚至帶著童真問出了這樣的話:

也許是狹窄的河西走廊模糊了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之間的界限,面對兩個地方相近的習俗,剛從漢地過來的年輕人總會表現得天真而愚蠢。

我在呼倫貝爾草原被獻哈達的時候,一時間頭腦空白,下意識地雙手合十喊了一句:「扎西德勒。」

蒙古族朋友並沒有責備,混著草原DJ的低音炮,他寬慰的拍了拍我:

「扎西德勒還算好,我還聽過說阿彌陀佛的。」

相關焦點

  • 蒙古女歌手都蘭娜新歌《我的草原我來唱》天籟之音
    原標題:蒙古女歌手都蘭娜新歌《我的草原我來唱》天籟之音     近日,想聽草原歌曲,搜索蒙古女歌手搜到了蒙古女歌手都蘭娜的新歌《我的草原我來唱》。折服都蘭娜老師的聲音,術業有專攻,老師的嗓音純淨優美,演唱技巧嫻熟,聲音極富感染力,直抵心田,而曲調的悠揚綿轉,更增添了歌聲的靈動。
  • 《戰神紀》:獨特的蒙古草原魔幻
    它們基本取材於民間神話傳說,比如《白蛇傳》《畫皮》和西遊故事系列等,觀眾對內容耳熟能詳,是不需要怎麼宣傳的重IP類型作品,再結合好萊塢式的特效,在市場競爭上具有天然優勢。而魔幻電影《戰神紀》則不太一樣,它的主人公是中外聞名的歷史人物鐵木真,故事發生在廣袤的蒙古草原上,算是一種民族題材的魔幻處理,非常少見。
  • 「帶上兄弟看草原」——霧中的蒙古國,雨中的烏蘭巴託(二進蒙古)
    這是場賭博,八月的草原常有暴雨,如若出現一點差錯,張鴻博不僅不能與我們匯合,而且為了出行蒙古而花費的所有金錢都將打水漂!而時間緊迫,我們也顧不得這麼多了,只能祈求長生天保佑,不要出什麼差池。走到烏拉山附近,窗外電閃雷鳴,天一下子黑了起來,我很擔心張鴻博的航班是否能按時起降。
  • 唱起草原的歌 2020大型雲端音樂節啟動
    6月1日起,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內蒙古自治區文旅廳主辦,內蒙古電影集團、內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承辦的#唱起草原的歌#2020大型雲端音樂節,將在抖音、快手、微博、無線內蒙古APP等平臺全面啟動唱響「內蒙古音樂」最強音「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火一樣熱烈火一樣奔放;痴情的人啊,心上有了她,有種幸福叫地久天長…
  • 電影《人潮洶湧》劉德華肖央互換身份唱「神曲」
    12月4日,電影《人潮洶湧》發布「互唱神曲」爆笑短片,劉德華與肖央在短片中延續電影《人潮洶湧》中的設定,繼續互換身份,分別唱出對方的經典「神曲」,場面幀幀高能,展現兩位演員幽默氣質外也盡顯二人默契本色。電影《人潮洶湧》由劉德華監製,饒曉志導演,劉德華、肖央、萬茜領銜主演,影片即將於2021年大年初一在全國上映。
  • 草原上的「白珍珠」,牧人的歸屬之地,帶你了解草原上的蒙古包
    當人們談到草原人家的生活時,第一印象就是蒙古包。至今,蒙古人住蒙古包至少有一千年的歷史,蒙古包以圓形為總風格,下方為圓柱形,包頂為拱形;蒙古包內外通過刻畫、刺繡等工藝裝飾有各種花紋,所繪自然風景、植物動物無不顏色豔麗、栩栩如生,有著草原文化的獨特美。
  • 大草原能釣魚?外蒙古野釣,夜宿成吉思汗住過的蒙古包(遊記)
    到外蒙古去釣魚?當我的朋友邀請我與他們於初夏,去外蒙古釣魚時,我驚訝地失聲大叫。在我的腦海裡,外蒙古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土,那裡是一望無際的戈壁、草原,牛羊成群,怎麼還會有魚可釣呢?越過長城,出塞外草原、戈壁,約一個半小時,飛機降落在位於海拔1300多米大草原上的烏蘭巴託機場。下午在烏蘭巴託遊覽,休息。早上七點鐘,天猶昏暗。我們一行八人,加兩個嚮導,司機及陪同共十幾個人,分兩輛車浩浩蕩蕩地離開烏蘭巴託,向西啟程。
  • 長調民歌:蒙古民族靈魂的歌音
    【入選理由】   蒙古族長調民歌在蒙古族形成時期就已經存在,與草原、蒙古民族遊牧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承載著蒙古民族的歷史,是蒙古民族生產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標誌性展示,以鮮明的遊牧文化特徵和獨特的演唱形式講述著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被稱為草原音樂活化石。
  • 曾經是藍天草原,如今汙染慘烈,蒙古烏蘭巴託為何面目全非?
    提到蒙古的首都,烏蘭巴託,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是寧靜的夜晚,寬闊的草原和低垂的星空。烏蘭巴託是蒙古唯一的城市,有蒙古50%的人口都定居在這裡。可以說是烏蘭巴託寄託了人們對蒙古的所有印象,但是烏蘭巴託早已不是那個歌中所唱到的寧靜的美好地方。
  • 我是草原上的藏族女主播,沒文化,被流言攻擊,半年賺到30萬
    去年7月,這個青海牧場上的貧困藏民,剛剛直播時,她並不知道自己是整個青海省海南州第一個藏族農民主播。她只有區區1700個粉絲,賣貨效果也並不好,但她依然堅持在直播間裡,又唱又跳。但村裡的流言蜚語卻盯上了她,有人說她在直播時,找了漂亮的男子。卓瑪的丈夫多傑是個老實人,村裡的「好心人」不斷去提醒他,「老婆馬上要跑了。」
  • 軍閥混戰的蒙古草原,手足兄弟卻是玻璃親情,最後被大清一鍋端
    蒙古自成吉思汗建國後,收服草原各部,納入蒙古帝國的統一治下。但是在內部,各部之間仍有區別,對蒙古的認同感和忠誠度也不同。蒙古高原上,一直有「草原上百姓」和「林木中百姓」之分。「草原上百姓」主要是指蒙古主體部分,是傳統的草原遊牧民,由成吉思汗所屬黃金家族所統轄。
  • 草原旅遊,住蒙古包是什麼體驗?躺在床上看星星還可以洗澡了
    這次的草原之行,尋找心靈中的樂趣,也將疲憊的身心得以放鬆,一踏入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一眼望不到頭的綠色,十分的舒服,湛藍的天空和溫柔的草地以及巴爾虎的蒙古包形成了一副絕美的油畫卷。在草原很特別的體驗就是住蒙古包,其實會有些不適應,但改良後的蒙古包已經很好了,可以洗澡很重要,在巴爾虎的蒙古包還有星空濛古包,拉開窗簾就可以看到天上的星空。
  • 電影《人潮洶湧》劉德華肖央互換身份唱「神曲」_娛樂頻道_中國...
    12月4日,電影《人潮洶湧》發布「互唱神曲」爆笑短片,劉德華與肖央在短片中延續電影《人潮洶湧》中的設定,繼續互換身份,分別唱出對方的經典「神曲」,場面幀幀高能,展現兩位演員幽默氣質外也盡顯二人默契本色。  電影《人潮洶湧》由劉德華監製,饒曉志導演,劉德華、肖央、萬茜領銜主演,影片即將於2021年大年初一在全國上映。
  • 茫茫蒙古大草原,為什麼沒有老虎?
    所謂的一山容不得二虎就是怎麼來的,但這話也不準確,因為雄性老虎和雌性很多時候都會一起狩獵,撫養幼崽,甚至能構成一個小團體,這點確實有點讓動物學家懵逼,美國動物學家喬治·夏勒博士就親眼見過一個虎群分享獵物的經過。
  • 國內十大藏族歌手排名
    她是藏族人,她完全用自己民族的風格去演繹想唱的歌曲6.容中爾甲&亞東作為改革開放後近代藏人世俗音樂的領先人物,亞東和容中爾甲的身份都是不可缺少的。最早市面上所能接觸到對於除了內蒙「草原音樂」外的遼闊高亢的歌曲就是藏人音樂,而新時代藏人音樂在早期最初之時大部分是以「漢語形式」來歌唱的,當然不否認亞東老師和容中爾甲老師都有自己的母語歌曲不過總的來說最早的時候這些歌曲還是佔少數比例的。那麼簡單的評論一下。亞東老師和容中爾甲老師的風格雖然在外人看來大致相同,但實際在文化背景上還是有些許區別的。
  • 蒙古草原上出現多少強大的帝國,他們的後人都去哪了
    說起蒙古草原,我們都不陌生。在歷史上這個地方出現了眾多強大的帝國。中原王朝可是一直和北方的遊牧民族在對方。這些強大的帝國都是盛極一時,後來逐漸衰落,然後消失了。如果這些帝國雖然失敗,他們的後人現在都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大致的看一下蒙古草原上出現的帝國和他們的後人在哪。
  • 統一蒙古,跟著鐵木真認識草原部落
    導語提起蒙古,我們腦海裡湧現出藍天、白雲、奔馳的駿馬,廣袤的草原、肥碩的羊群,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部落。草原上蒙古部落多得如天上繁星,在鐵木真時代,他統一了蒙古。讓我們回顧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跟著鐵木真來認識一下蒙古部落。「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能在毛主席的筆下留有一席之地的古人那可都是響噹噹的人物。
  • 「蒙古馬號·草原之星」旅遊專列來了
    蒙古馬號·草原之星 呼和浩特市 旅遊專列 錫林浩特市·草原之星」旅遊專列將在呼和浩特站首發。
  • 《站在北京望草原》讓我想起了「從草原來到北京」
    因此,一抹草原紅也成為了眾多媒體的選擇,這首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紅歌唱出了草原人對於北京首都的嚮往和崇高敬意。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了,內蒙古城鄉居民生活變化翻天覆地,牧民騎著摩託來放牧,農民開著轎車來種田,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生活從吃飽到健康美味,能住到帳篷到住的賞心悅目,從苦行到行似閒庭信步。改革開放使得蒙古更加美麗,更加富饒,更加絢麗多彩。
  • 仝卓老歌新唱《牧歌》,大自然的味道讓我們陶醉
    同事們今天臉上綻放出幸福的微笑,就像收到美麗的冬不拉搭配著鮮花,12月最好的禮物,就是仝卓新編新唱的《牧歌》。這首歌具有濃鬱的草原氣息,同事們周末都不想練歌了,全部陶醉在這首新歌裡。這首歌作曲家抓住了原來民歌中的抒情因素,展開了豐富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