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套路多 亟待監管升級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預付卡套路多 亟待監管升級

  又見預付充值後商家關門,消費者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北京的消費者彭女士此前在望京一家美容美髮店辦理了儲值會員卡,但預付充值後商家卻關了門。「卡倒是給我轉了店,但轉卡後的店離我太遠了,且卡裡的幾千元只能用於最基礎的剪髮,燙染等其他項目都不行。」

  在實際生活中,像彭女士這種預付式消費並不少見,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更是屢見不鮮。受疫情影響,今年一些實體店現金流承壓,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原本就存在的預付式消費風險。對此,專家表示,為了監管預付卡經營行為,防止商家圈錢跑路,有必要重塑監管規則。

  預付卡何以變廢卡

  商家跑路、預付卡退費難,是消費糾紛的難點問題。今年以來,優勝教育等教育培訓機構陸續出現因經營不善而停業關門的情況,讓消費者手中本應享受折扣優惠的預付卡,變成了一張無法使用的「廢卡」。

  事實上,不僅是教育培訓機構,理髮、餐飲、美容、健身等多個行業,都存在企業在收到預付費後跑路的現象。12月16日,「一茶一坐」官方微博發布了署名為「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的公告:一茶一坐委託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開展一茶一坐預付卡退卡工作,持有一茶一坐會員卡的消費者,可於2021年3月19日前掃描頁面中的二維碼進行退卡在線登記。退款期為2021年3月30日至2021年4月26日。中國商報記者致電一茶一坐餐飲集團想要了解具體情況時,電話卻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專家表示,當前,諸如理髮店、健身房、洗車店之類的商家,收取消費者預付款的情況較為普遍。一旦出現老闆「捲款跑路」的情形,消費者預付款就很難追回,且維權成本高,消費者往往不了了之,這更加劇了預付式消費市場的混亂。

  上海單用途預付卡協會工作人員表示,預付卡作為一種高效的商業模式帶來了一定便利,但發卡企業也要得到足夠的監管。同時,面對預付卡超前消費,消費者要保持理性。

  地方加大治理力度

  一些地方和相關部門已著手推進系列舉措,為解決預付式消費亂象立規矩。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期在回應消費者關於「老闆捲款跑路,充值卡錢難追回」的相關問詢時說,國家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部門間協作,積極推動預付式消費立法,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有的地方通過完善地方性法規,為預付式消費建起防火牆。如上海施行《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提出了信息對接、風險警示和信用治理三大核心制度設計,抓住協同監管服務平臺這一關鍵環節,對系統信息對接、資金風險防控、信用管理、社會共治等作出規定,變「被動監管」為「主動預警」;江蘇則通過立法規定「經營者未事先通知已交預付款的消費者並作出妥善安排,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服務又無法聯絡的,視為欺詐行為」,明確將預付式消費捲款逃逸納入欺詐行為;湖南也針對預付式消費存在的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進行立法探討,規範預付式消費活動,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還有地方探索健全完善預付式消費治理體系。如江西通過試點家裝資金存管機制,為消費者建立家裝消費事前保障機制。同時,擇機向其他預付式消費重點領域推廣,努力營造良好的信用消費環境。青島印發《關於加強單用途預付卡監管工作的意見》,重點實施「一範本、三制度」,即事前推廣合同範本,督促消費者和商家都能做到按合同辦事;事中實施記名式管理和投訴公示制度,對不誠信商家進行公示曝光;事後建立「黑名單」制度,嚴禁其再註冊新的公司

  此外,多地還試點推行「消費冷靜期」等措施,探索治理預付卡亂象。如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倡導健身行業「付款後的7天內未消費無理由退費」。江蘇則提出消費者付款後有15天「冷靜期」的規定,還對企業發預付卡提供擔保、預付卡不得設有限期等方面作了明確規定。

  多方需形成監管合力

  預付卡一直是市場監管領域的難題,預付費監管難,體現在商戶與消費者是預付消費的形式,這個消費的過程往往很長,難以事先預防。一旦出現商家跑路現象,市場監管作為行政執法部門,執法的手段又很有限,往往要訴諸法律。而消費者在立案方面也存在難題,不能合併立案,維權成本高。這些問題涉及多部門聯動,需要各有關部門協同推進。

  那麼,如果消費者不小心中了商家預付卡的「套路」,該如何運用法律手段維權呢?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在退卡退款方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啟真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備戰建議,要對預付卡合同的內容進行規範,以避免發售商家以格式條款的形式損害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同時,鑑於在預付式消費當中消費者的弱勢地位,以及消費者難取證的實際問題,有關預付式消費的訴訟當中應採取「舉證責任倒置」,即由侵權人負責舉證,證明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或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的舉證責任制度。

  「還得探索治本之道。治理亂象涉及金融、司法等多部門,也涉及多地之間的協調聯動。因此,需要建立部門、地區之間的聯動機制,以及與此相關的信息共享機制。另外,單一部門的規章效力有限,相關法律法規亟須上升至更高層面,從頂層設計上來防範風險。」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車寧表示。

(文章來源:中國商報)

(責任編輯:DF062)

相關焦點

  • 預付卡「消費陷阱」亟待監管填平
    日前,市民徐女士等4名身陷預付卡陷阱的消費者,終於在寧波市海曙區法院的一紙判決下如數收回了預付卡內的餘額,挽回了損失。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寧波市海曙區首起在消保委支持下勝訴的預付卡群體起訴案件。(6月24日《寧波日報》)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廣大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也隨之開始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方式開始「包圍」在廣大消費者的周圍,而「預付卡」消費方式便是其中之一。其實,「預付卡」消費是一種新型的消費趨勢。
  • 在「網際網路+」的商業背景下 預付卡亟待加大監管力度
    預付卡是非金融機構開展的涉金融業務,預付卡業務的本意是便捷支付。據報導,健身房、美髮店、洗車店、蛋糕店等,為了「鎖定」客戶,聲稱「辦卡」可以享受充值返現等折扣。不過,之後出現的「店鋪關門」「商家跑路」讓消費者手裡的卡片作廢。
  • 新華社:上海至少6家年代秀飯堂跑路,預付卡監管亟待規範
    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執行副會長範林根表示,目前上海辦理了備案的企業有366家,而沒有辦理備案的企業有數萬家,「辦理備案的都是大企業,沒辦理備案的多是小企業,也是倒閉風險較高的企業。」其次,對於這些不備案的企業,監管部門做了啥?
  • 加強預付卡網絡支付監管
    我國預付卡管理制度  我國在預付卡業務監管方面,按使用範圍分為多用途預付卡和單用途預付卡,多用途預付卡由人民銀行監管,單用途預付卡由商務部監管。  多用途預付卡是指專營發卡機構發行,可在發卡機構之外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預付價值,可跨地區、跨行業、跨法人使用。人民銀行通過《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等制度,對多用途預付卡發行、受理、使用、監督、資金存放等內容進行了規定。
  • 預付卡企業亟待轉型,盤點那些有支付牌照的「一卡通」公司
    眾所周知,預付卡按使用範圍的不同,通常可以分為單用途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單用途預付卡由商務部監管,只能在發卡企業或同一品牌連鎖商業企業購買商品和服務,需要發卡企業在開展業務之日起30日內向各級商務部備案。比如美容卡、沃爾瑪卡等。
  • 預付卡坑人套路多!告別套路 雲分唄是認真的
    相應的套路也是行業內最多的。近日,一則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來自杭州的一位網友,因為理髮商家的套路,往一張預付卡裡陸續充值了2.5萬元,但是沒過多久,理髮店的招牌變了,當她把這卡拿過去的時候,對方表示沒法用,除非再往卡裡充同等金額才能繼續用。
  • 美容院推銷「步步驚心」,預付卡套路如何破?
    用免費送護理、免費送面膜、幫忙完成任務來招攬客人,實則推銷高價美容項目的行為,似乎已經成為美容行業的套路。315晚會曝光可諾丹婷美容院推銷「步步設套」一事,以「免費體驗」的名義把顧客攬進店門後,用一環扣一環的「連環計」來給顧客下套,其中涉世未深的學生,成為最受歡迎的「小白鼠」。
  • 預付卡怎麼監管?
    預付卡怎麼監管? 昨天,市商務局市場秩序處副處長劉慶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成立溫州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協會
  • 預付卡消費需要「監管前置」
    但不可否認的是,疫情之後出現預付卡違約甚至企業跑路,暴露了預付卡消費方面長期存在的監管空白。 許多地方的市場監管部門對預付卡消費依然採取的是「事後監管」,即事前對預付消費的合同條款、消費額度以及預付卡資金流向缺少限制性措施,只有企業出現兌付困難且消費者投訴後才介入。
  • 通州區加強充值預付卡監管
    通州區加強充值預付卡監管 來源:通州區 發布時間:2020-09-14 字體:[ 大 中 小 ]
  • 預付卡套路多!楊凌示範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消協發布消費警示
    預付卡套路多!現代生活中有了預付卡的確帶來了不少便利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今年面對更為複雜的經濟社會背景預付卡類投訴頻頻發生各種預付卡「打水漂」現象迭出年關將至消費者更需提高警惕
  • 單用途預付卡監管之路
    美國即將預付卡分為兩類:閉環禮品卡「Close-Loop Gift Card」(僅在發卡機構商業體系和運營系統內使用)和開環禮品卡「Open-Loop Gift Card」(可以在發卡機構商業體系和運營系統以外使用);我國也將預付卡分為多用途預付卡和單用途預付卡,單用途、多用途的核心差別與美方相近,前者由人民銀行出臺一系列政策進行管理,對發行機構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如擬在全國範圍內從事支付業務的,其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
  • 監管提示預付卡風險:個別企業發行實質上的多用途卡
    但是仍存在個別商業企業違法違規經營多用途預付卡業務或變相從事多用途預付卡業務,給持卡人資金安全和權益保障帶來較高風險。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表示,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和多用途預付卡在許可經營、資金管理、使用範圍等方面有著明顯差異。但部分商業企業在單用途預付卡經營過程中,受利益驅動和合規經營意識薄弱因素影響,存在變相經營多用途預付卡業務的情況,主要表現如下。
  • 又一張支付牌照被註銷 預付卡市場亂象亟待整治
    對此,易觀金融高級分析師王蓬博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預付卡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市場遭遇寒冬。此外,預計更多預付卡公司要麼被整合,要麼會主動調整企業發展方向。已有4張支付牌照被註銷伴隨著第三方支付監管趨嚴,支付牌照收緊或註銷漸成趨勢。早在去年,央行先後分別註銷了浙江易士和廣東益民的支付牌照,今年初又註銷了上海暢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
  • 預付卡迎來「強監管」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所發布文件針對的是單用途預付卡領域。諸如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的支付機構,其預付卡為多用途。二者不同之處在於,單用途預付卡僅可以在發卡方公司或集團內部使用。嚴格落實《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督促集團發卡企業、品牌發卡企業、規模發卡企業依規進行備案。針對其他預付式消費市場主體,探索自願備案制度,將備案情況作為實施監管的重要基礎數據。二、完善日常監督管理4.加強行業前端管理。
  • 預付卡為啥成了「糟心卡」?業內人士:個體工商戶缺乏監管是主因
    預付卡為啥成了「糟心卡」?業內人士:個體工商戶缺乏監管是主因    水母網3月14日訊(煙臺晚報記者 賴皓陽)臨近3·15,無論是「老於幫辦」進社區活動,還是96110熱線報料平臺,不少市民來尋求「預付卡」退款幫助。許多商家「健在」的,晚報記者還能幫助協調,但更多的情況是根本找不到商家。
  • 浩沙健身陷閉店漩渦 預付消費亟待引入第三方資金監管
    國內最早的健身連鎖品牌——浩沙健身閉店潮正在全國多地上演。近日,人民網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安慧北裡逸園5號樓的浩沙健身陽光店,這裡早已是人去樓空,健身中心的玻璃大門上的一紙通告顯示:「店內暫時停電,無法正常營業,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 央行馬燕:多用途預付卡機構發展瓶頸及對策
    本文簡要介紹了多用途預付卡的定義,分析了目前我國多用途預付卡機構發展遇到的瓶頸,並從監管制度、轉型升級等方面提出對策。預付卡的概述預付卡的概念。預付卡是指發卡機構以盈利為目的,通過特定載體和形式發行的,可在特定機構購買商品或服務的預付憑證。預付卡的分類。
  • 主題:超市預付卡監管如何突破難點
    11月1日起,由央行發布的《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和商務部發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實施。  可在多個商家使用,揚州較少見  按使用範圍來分,目前,市面上的預付卡分為單用途卡和多用途卡兩種。單用途卡由商務部管轄,多用途卡由央行監管。  所謂單用途預付卡,即只能在指定商家使用的預付卡;多用途預付卡,則可跨地區、跨行業、跨法人使用。這種卡有點類似銀行卡,不同的是不記名,不能存錢,用完就可扔。
  • 預付卡淪為消費「大坑」,花式騙你沒商量,今年你中招了嗎?
    當預付卡為消費提供優惠及便利時,卻也埋下了「卡跑跑」的隱患,美容、健身、教育等多個行業成投訴及跑路重災區,花式坑你沒商量,今年你中招了嗎?法寶二:變臉一旦辦了預付卡,服務立馬變得敷衍,噓寒問暖變成了不耐煩,很多消費者紛紛表示,只要付了錢,就不會再享受到第一次體驗到的服務質量,更有甚者就會玩起折扣不能調整,餘額不足不能補差價的套路。折扣為5折的卡想升級為4折只能繼續充值,餘額劃完後即使差額不足百元也要接受再充值的套路,可謂套路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