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淪為消費「大坑」,花式騙你沒商量,今年你中招了嗎?

2021-01-08 威財經

「充值3倍,本次免費」、「充3000送500」、「充值越多,返利越多」,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這些廣告口號已耳熟能詳,各種預付卡活動充斥在生活消費的每個角落,每當我們踏入飯店、美容院、健身房、理髮店這些場所時,伴隨在「歡迎光臨」之後通常就是「你充值了嗎?」。當預付卡為消費提供優惠及便利時,卻也埋下了「卡跑跑」的隱患,美容、健身、教育等多個行業成投訴及跑路重災區,花式坑你沒商量,今年你中招了嗎?

忽悠、變臉、跑路,預付卡商家的三大法寶

法寶一:忽悠

相信有很多消費者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明明只是打算去理髮,結果卻被突如其來熱情地推薦辦卡,在你洗頭的過程中不斷推銷洗髮水、染色膏、美容服務,總之是抓緊每一秒鐘時間,一切打著對你好的名義,只要你乖乖付了款,立馬祭出第二件法寶。

法寶二:變臉

一旦辦了預付卡,服務立馬變得敷衍,噓寒問暖變成了不耐煩,很多消費者紛紛表示,只要付了錢,就不會再享受到第一次體驗到的服務質量,更有甚者就會玩起折扣不能調整,餘額不足不能補差價的套路。折扣為5折的卡想升級為4折只能繼續充值,餘額劃完後即使差額不足百元也要接受再充值的套路,可謂套路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

法寶三:跑路

根據媒體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多於80%的消費者曾經掉過預付卡消費的「坑」。深圳的金女士在小區內遇到了健身房的推銷員,聲稱小區內健身房馬上就要開業,預存一定金額就可以享受不小的優惠。在交了6000元辦理了家庭卡後,苦等多個月之後,等來的結果卻是不會開業了,同時還以各種理由延遲退款。正應了那句話,「錢沒花完,人就已經不在了」。根據深圳市今年前10月的消費者數據顯示,預付式消費投訴共1.9萬宗,其中經營者停業或者跑路的投訴佔近27%,共4720宗。

同店不通用、捆綁貸款、發卡變集資,花式騙你沒商量

伴隨著網際網路、行動支付等消費方式的變化,商家的套路也會跟著升級。當你興高採烈在地區門店辦理了一張預付卡時,準備在其它區的店面使用時,卻被告知對方只是加盟店,無法使用,這種同店不通用的情況近年來屢有發生,且成逐年增長態勢,充值後兄弟門店卻互不相認,讓消費者越發無奈。

與以往不同預發卡消費不同的是,金融信貸參與其中的現象愈演愈烈,在教育培訓、美容整形法務裝修等領域,經營者往往會描繪非常好的場景,甚至以無息貸款利誘,其實背後卻隱藏高額違約條款,以及當服務質量不達標時退款難和仍需償還貸款的風險。

更有甚者將目光瞄向了高端養老服務,通過採用「會員制」投資的模式,以高額返利為誘餌,誘騙老年人將養老金投入其中,然後卷錢跑路,截至今年6月在江西就有4000人「中招」,總金額超5億元。龐氏騙局借道預付卡消費,真是花式騙你沒商量。

監管措施仍需創新,預付消費「三思而後行」

一直以來,預付卡消費管理對應的法條為《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其中明確規定預付卡發行後企業需於30日內到有關部門備案,並將預收資金按一定比例在商業銀行存入存管資金。但在執行過程中,由於預付卡消費涉及多個行業,目前仍然存在著監管難的情況。

近年來有多位專家及人大代表就預付消費提出建議,包括引入類似「支付寶」的第三方資金監管平臺;強制將存管資金按照一定比例存儲到指定銀行;引入信用約束機制,通過行業黑名單制度追究經營者失信行為。

消費者在預付消費前也要貨比三家,「三思而後行」。一是儘量選擇正規、信譽良好的商家;二是辦理預付卡前要充分考慮將面臨的經濟、法律風險;三是要儘量保留消費票據及記錄,以免發生糾紛時,使維權有所保障。預付消費的同時,請謹記享受優惠的同時,也在承受風險。

相關焦點

  • 預付卡消費「大坑」,這5類預付卡你中招了嗎?
    據統計,我市目前在發卡的商店將近4萬餘家,僅2018年,市商務局登記受理預付卡糾紛789件,涉及人員達8200餘人,涉案金額720餘萬元,處理100人以上群體性預付卡糾紛案件4件。嵊州市新紅寶石蔓蔓美容美髮有限公司法人於2018年6月初失聯,店面關閉。導致員工和大量預付卡會員投訴,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情況。
  • 內行人:這4個「大坑」最致命,你中招了嗎?
    內行人:這4個「大坑」最致命,你中招了嗎?2019年可以說是ETC最為火爆的一年,它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大銀行鋪天蓋地的宣傳,即便是不懂ETC的人也給自己的愛車上裝上了ETC,不過近來聽到車主們的反映,ETC或許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好,而且它根本就是個大「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接下來聽內行人是怎麼說的?
  • 預付卡「卡」你沒商量!鄭州消費維權熱點發布,你「掉坑」了嗎?
    在此,鄭州市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共享汽車」作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方式,消費者在租用前也要注意了解相關信息,如:使用條款、收費標準,尤其要認真閱讀違約責任事項的相關條款內容,特別是對於車輛發生故障、交通事故時,應承擔的責任有哪些,避免因責任劃分不清引發糾紛。
  • 預付卡消費這個坑該怎麼填
    預付卡消費本是一種對商家和消費者都有利的消費模式,但個別不法商家動起歪腦筋,讓預付卡越來越成為一個消費「大坑」,監管之手應當儘快介入,讓消費者明白辦卡、放心花錢  如今,辦理預付卡消費,成為不少商家的營銷方式。但背後存在很大的消費風險。一旦商家跑路、倒閉,消費者將很難把錢追回。
  • 廣東省消委會:騙你沒商量
    廣東省消委會:騙你沒商量 2016-07-15 16:41: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廣州7月15日電 (許青青
  • 充值享優惠,預付卡花式「圈錢」
    選擇預付消費形式的消費者,其權益究竟如何保障?今年上半年,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就在全省消費維權領域集中開展了預付式消費專項整治行動。截至7月底,已依法取締8家經營場所,立案9件。 充值享優惠,預付卡花式「圈錢」  湖南超四成消費者辦理過預付卡,衝動消費傾向明顯  9月11日,長沙某乾洗店,辦理充值卡可以享受六到八折不等的優惠。   記者 潘顯璇 攝  不論是位於大商場裡的連鎖店,還是不起眼的社區店,在長沙,越來越多的商家熱衷推預付式會員卡。
  • 廣州日報:預付卡消費這個「坑」該怎麼填
    如今,辦理預付卡消費,成為不少商家的營銷方式。但背後存在很大的消費風險。一旦商家跑路、倒閉,消費者將很難把錢追回。此前全國連鎖餐飲企業金錢豹大規模閉店,涉及預付卡金額超千萬元。對此,商務部稱將開展聯合檢查,將儘快完善工作機制,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手段,來完善預付卡監管。
  • 看看你中招沒?中國網際網路的十個大坑
    更不能忍的是,網際網路上的這些「大坑」都是商家為了利益而故意為之。真可謂「輕則謀財,重則害命」,但你還束手無策,氣煞人也!下面這中國網際網路十大坑,你又踩過幾個呢?很多視頻博主紛紛實驗結果屢屢中槍,手機監聽用戶隱私不再是秘密,只是咱沒地方說理去。
  • 預付卡消費「卡」在哪兒?
    8月10日,長沙市民劉媛向我們反映,其購買的星卡出現多個合作商戶不能使用的情況,質詢相關商家,均已「不清楚情況」作為回應,劉媛很是惱怒:「當初購買星卡,就是衝著打折讓利去的,想消費的商家都沒了,白白損失好幾百元。」如今,像這樣「先存錢,後消費」的商業預付卡以打折讓利、升級服務為「賣點」,正「佔領」著百姓的錢包。
  • 預付卡「消費陷阱」亟待監管填平
    (6月24日《寧波日報》)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廣大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也隨之開始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方式開始「包圍」在廣大消費者的周圍,而「預付卡」消費方式便是其中之一。其實,「預付卡」消費是一種新型的消費趨勢。
  • 預付消費待法治·現象丨充值享優惠,預付卡花式「圈錢」
    不過,三湘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愈演愈烈的預付式消費,其背後卻存在商家跑路、退卡退費難、虛假宣傳等諸多問題。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湖南省預付式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全省持有預付卡的消費者中,14%有過維權經歷。
  • 手機廠商不會告訴你:這四點看似高端,其實是大坑,看看你中招了嗎
    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面對五花八門的功能,很多用戶在選擇購買手機的時候往往會考慮存儲、性能、拍照等方面的因素,但其實對內行人來說,這4點看似高端,其實都是大坑,商家才不會告訴用戶,而用戶往往以為自己撿便宜了,快看看你中招了嗎?
  • 三封掛號信,騙你沒商量
    「你也到無錫?」鄰座的一個五十來歲的男的問了一句。「是啊,你也是嗎?」就這樣有一句沒一句的,二人開始閒聊。陸明啟知道了這個男的叫宋伯乾,是交通局的一個處長。宋伯乾告訴陸明啟,他在無錫認識人多,說不定可以幫陸啟明的女婿找一份工作。陸明啟覺得遇上了貴人,當即與宋伯乾交換了聯繫方式。     回到家中,陸明啟把在車上的際遇和女婿潘其國說了一番,潘其國心下動容。
  • 預付卡遭遇「莫名」消費,您遇到過嗎?
    現在,不少市民都會辦理預付費卡,先付費再消費,雖說可以享受一定的優惠,但也帶來不少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卡裡的錢沒消費完,商家卻不見了。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一個少見的情況,卡裡的錢被莫名消費了!兩年前,張店市民高女士在某連鎖足療共青團路店辦了一張足療卡,沒消費過幾次,可最近一次去,發現原本還剩1000元左右的卡裡竟只有5元錢了。高女士告訴記者,當時是一次性存2000送400,此後去消費過幾次,2017年4月最後一次去消費,當時卡裡應該還有1000元左右的餘額。後來,一家人去了外地,兩年多時間一直不在淄博,最近才回來。
  • 今年中國商業預付卡消費總額有望突破萬億
    日前召開的「2013第四屆商業預付卡行業峰會」上數據顯示,今年國內商業預付卡消費總額可能會超過人民幣一萬億。2012年,國內零售業預付卡發行規模約為8600多億元人民幣,比2011年增長17%,不過,增幅卻比2011年下滑了8.31個百分點。
  • 2017北京時事政治:預付卡消費這個「坑」該怎麼填
    北京公務員考試時事熱點:預付卡消費這個「坑」該怎麼填。通過了解北京時事政治新聞熱點話題,可以幫助京考考生積累更多申論熱點及行測常識技巧等,預祝考生備考順利。了解更多2018北京公務員招考公告,請點擊北京公務員考試網。 如今,辦理預付卡消費,成為不少商家的營銷方式。但背後存在很大的消費風險。
  • 預付卡消費亂象呼喚立法規制
    一些商家不斷透支消費者的信任,一些不法經營者借辦卡之名斂財詐騙、攜款跑路,以致公眾戲謔地稱預付卡為「圈錢卡」「吞錢卡」  近日,據央視新聞報導,廣東深圳的金女士去年在小區遇到賽樂威健身房推銷人員,聲稱小區馬上開分店,交了6000元辦了5年的卡,沒想到,健身房不開了,但交的錢居然不能退。
  • 預付卡總變「糟心卡」,你還會再辦嗎?
    去年年初,她在那裡辦了一張預付卡。 辦理預付卡後,王女士到店裡消費了幾次。今年7月,王女士到「魯千餡餅」孔雀城店就餐時,發現店門緊閉,商家已經「人去樓空」。 「卡裡大概還剩下100多塊錢。我沒有接到店鋪關於停止營業的通知,現在想退錢也聯繫不到店主了。」王女士無奈地說。
  • 充錢容易退錢難,預付卡消費是「餡餅」還是「陷阱」?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少女性時常會到美容院做一些護理保養,在商家花式營銷宣傳的誘惑下,有人也會為了享受優惠而辦理預付卡進行充值消費。今天的案例主角周女士正是這樣一位愛美之人,但她最近卻因為預付卡的事而苦惱......
  • 妥妥的標題黨,騙你個天昏地暗沒商量
    表姐,你可別傻了。想抓錢,多寫「口水戰」。啥抓眼球,寫啥,來錢快。不然的話,累死你也別想有收入。瞅瞅你這標題,太正統了,太平淡了,就你這不痛不癢的內容,雖然都是實實在在的事兒。這是沒人看的。太落伍了……表妹的話讓我陷入了深思。這是一個全民寫作的自媒體時代,什麼奇葩文章,什麼奇葩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