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電動車老流氓

2020-12-19 騰訊網

提起割韭菜這詞,大夥肯定都不陌生。

之前還有讀者給我留言說過一句話,原話是這樣的:「一本黑還是牛逼,一邊揭露割韭菜,一邊自己接廣告割用戶韭菜。」

我當時看到這句話笑得不行,也不是說他說的不對,反正就挺微妙的。

單就接廣告這事來說,這是自媒體變現方式中最常規的一種方式,也是大多數自媒體變現的大頭。

不過我自認為我接的廣告算不上是割韭菜,因為我所接的廣告都是經過篩選的,保證不會有坑蒙拐騙的事情發生。

基本上都是一些學習類課程的廣告,學習你得交學費吧,知識這玩意兒你能說是割韭菜嗎?

自媒體不可能靠讀者用愛發電,也不可能靠打賞那塊八毛的去生活,這樣的話我想百分之99.99的自媒體都會持續不下去。

所以,廣告是不可能不接的,只要我還在幹自媒體,廣告就必須得接起來。

對於割韭菜一詞,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機構、基金、大戶拋售股票導致股票市場(或個股)大跌,為其迎來新的建倉機會,再重新在低位建倉,如此循環波段操作,獲取利潤。

這裡的韭菜是指金融圈的基層群眾,一個不長記性的代名詞。

現如今,割韭菜可以適用於任何行業,在大眾的認知裡,只要有虧本、不划算的情況出現,基本就可以說是被割了韭菜。

我們都知道,車這玩意兒和房子沒法比,它是會貶值的,只要一落地,就註定了它的價值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掉價。

這和手機發布半年一年後一定會降價是一個道理,大家也都早已見怪不怪。

可是如果你要說一輛汽車上市一年,價格就一直在下降,而且還掉了十萬塊,你說那些提前購買的車主怎麼頂得住啊。

也不是咱缺這個錢,主要是這他媽的心態得崩啊!

特斯拉在搞崩車主心態這件事上,就做得非常到位,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家汽車公司能打得過特斯拉。

特斯拉,不虧是當之無愧的降價之王、搞崩車主心態大賽第一名、韭菜收割機、電動車老流氓。

我一直挺喜歡特斯拉的,特別是modleX這款,單就兩扇鷹翼門就足夠唬人的,這也是大多數有錢人會選擇的第一臺大型電動玩具。

只是要花將近百萬的價格去買一臺電動玩具,單就價格來說,就直接勸退了不少特斯拉的愛好者。

不過好在特斯拉前幾年上市了一款新車model 3,這才讓不少人體會到了駕駛特斯拉的快樂。

可是好景不長,大多數國內車主在經歷了極短的快樂之後,立馬就迎來了特斯拉的降價通知。

在我的印象裡,model 3降價已經很多次了,我剛登錄特斯拉的官網看了一眼,發現model 3已經從最開始的35.5萬,降到了現在的25萬不到。

好傢夥,降了整整十萬塊!

雖然特斯拉說自己降價是為了讓更多人享受到科技的快樂,但是我想那些剛提車不久的老司機們顯然是快樂不起來的。

不僅不快樂,這簡直就是心態要爆炸啊。

之前微博上還有人說model 3會降到19.9萬元,後來特斯拉做了闢謠的回應。說我沒有,不可能,這是謠言。

要我說啊,特斯拉都降了這麼多次了,再降一點也不是沒可能,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以往也是別人爆出要降價,特斯拉轉身就去闢謠,可是沒多久還不是乖乖降價!

所以啊,很多特斯拉的老車主都會覺得自己被割了韭菜。

可能有人會說,反正我不是老韭菜,也沒在高價位上車,等它降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了我再上車,那豈不是美滋滋?

俗話說得好,買家不可能有賣家精,特斯拉作為韭菜收割機,也不可能為了掠奪市場就完全讓消費者白嫖。

所以在各種服務上,特斯拉就悄悄做了更改。

比如售後服務,特斯拉以前的條款是只要滿足「車輛無損壞」、「裡程表不超過1600公裡」這些條件,就可以7天無理由退款。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所有新買的車不可能讓你7天無理由退款。

大家都知道,自從特斯拉在上海建廠之後,特斯拉就慢慢在國產化,價格也是一降再降。

突然覺得特斯拉玩的模式和大多數傳統的車企是不一樣的,Model 3作為Model X的系列產品,是不是就有點周期性的電子產品內味了。

一方面告訴用戶早買就能早享受,後買也能有折扣,另一方面用一降再降的價格策略吸引新的韭菜上車。

這一招玩得可以說是非常的到位了。

要說起特斯拉Model 3為什麼把價格一降再降,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為了提升自己,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佔有率。

一開始的Model X已經足夠有逼格的了,於是在品牌深入人心和圈粉無數的時候,特斯拉推出Model 3這款相對近民又不至於太過低端的車型,想要加快速度擴大在中國電動化市場上的佔有率。

可是近年來,咱們國產的電動車也在突飛猛進的發展,之前起死回生,9個月股價翻了10倍的蔚來,以及比亞迪漢、小鵬P7等國產電動車的價格更有了競爭力。

對Model 3也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所以特斯拉在權衡之後,這才做出了一降再降的決策。

就算被老車主罵割韭菜,特斯拉也還是想用價格戰的方式,去制約國產電動車的崛起。

總的說來,特斯拉的降價是必然,是搶奪市場佔有率的表現,隨著特斯拉越來越國產化,我覺得它依然還會有降價的空間。

馬斯克賣汽車,完全是把汽車當成了電子產品這樣的周期產品去賣,這樣一想就會明白很多。

因為沒有多少人會在意一年前發布的手機,現在降到了什麼價格,因為在大家的潛意識裡,電子產品就是有生命周期的,到時間就得換,降價那不就是理所當然的嗎。

馬克斯不惜用割老車主韭菜的方式,去挑戰和試圖打破現有的規則,讓整個電動車市場像周期性的電子產品一樣循環交付,以此才能收割更多用戶的錢包。

可以說是老謀深算了。

但是馬克斯可能沒考慮到一個點,要想把汽車是一件周期性產品,隔個幾年就得換這一理念灌輸到大眾腦中,你得問問咱們普通老百姓的口袋答不答應啊!

又或者說,人家馬斯克只是想當行業老大,在市場佔有率上佔據主導地位。進而從容的榨乾老百姓的口袋而已。

最後說一句,雖然咱們國產的電動車也在飛速發展,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中國品牌不會掉隊。

但是我真的覺得這些國產電動車的名字取得真挺難聽的。

比如,小鵬汽車....

這他麼的啥名啊,一股電動自行車的味道。

你覺得呢...

小編持續推送高清壁紙圖文,喜歡請點點關注。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專利流氓」控告特斯拉,稱特斯拉汽車聯網技術侵犯專利
    原告奧普締斯無線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表示,此類專利是實施3GPP LTE蜂窩網絡技術規範的必要條件,而據說特斯拉沒有使用該技術的許可證。此外,該公司還表示,他們曾試圖與特斯拉達成一項許可協議,但未能如願。奧普締斯無線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還表示,「第三代蜂窩網絡移動通信合作夥伴計劃」(3GPP)可以讓沒有發展過無線通信技術的公司,如特斯拉,出售配備集成式蜂窩網絡連接技術的電動汽車等產品。
  • 特斯拉大幅降價,老車主又被「割韭菜」了?
    老車主「韭菜」身份又一次坐實了。不過,說起電動車割韭菜,並非特斯拉一家,曾幾何時,二手市場上的電動車,特斯拉還算最保值最易出手的。國補還在十幾萬的時候,套取補貼的車型多種多樣,一輛緊湊型的小車售價都在二十來萬,消費者買到手十幾萬不到,開了幾年想出手,就會大呼上當。十幾萬不到的油車4年後殘值肯定有一多半,電動車也就兩三成。
  • 為何特斯拉的電動車被追捧?
    目前,特斯拉在國外領跑電動車市場、在高端車市場銷量還超越寶馬奔馳等。在國內,國產化沒多久的Model 3,就連續月銷量上萬輛了。要知道,Model 3還並不是一臺便宜的車,售價都和寶馬3系差不多了,並且,它還是一種被很多人吐槽的電動車。極好的、超乎預料的市場表現讓特斯拉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捧,其股價突破了高位2000美元,極度驚人。
  • 特斯拉接連降價,是掉價?另有所圖?國產電動車還好嗎?
    胡玲特斯拉又降價了!10月迄今,特斯拉旗下新能源車已兩次降價。10月13日,據特斯拉中國官網消息,特斯拉Model S長續航版和高性能版均降價人民幣2.3萬元,當前起售價分別為73.39萬元和83.39萬元。這是近3個月以來,Model S第二次降價。
  • 「老流氓」彈窗廣告又來了
    「老流氓」彈窗廣告又來了 日期:2020-11-11 【 來源 : 新民周刊 】 閱讀數:0
  • 特斯拉有望掀起中國電動車出口潮
    電動車巨頭特斯拉周一表示,從本月起將開始向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士等十餘個歐洲國家出口中國製造的Model 3電動車,並承諾到年底將中國的生產和銷售能力翻一番的目標。特斯拉在一份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聲明中表示,本月向歐洲出口的由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3電動車將於今年12月開始交付。
  • 2019年電動車銷量特斯拉第一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特斯拉2019年全球電動車交付量最多!」德國《經濟周刊》10日報導稱,根據德國汽車市場研究機構德國汽車管理中心(CAM)9日公布的《2020年電動汽車報告》,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2019年電動車交付量大漲50%,達到36.7萬輛,位居世界第一。不過中國企業集體優勢顯現,在排名前五的電動車製造商中,中企佔據三席。
  • 特斯拉是「狼」還是電動車行業的"鯰魚"
    特斯拉頂著巨大光環來到了中國,中國第一家外資獨自汽車企業。上海用接近半價的土地價格出讓給特斯拉。對於特斯拉的要求是未來五年內,需要對上海工廠約20億美元的投資,從2023年底開始,每年需上繳22.3億的稅收。這樣的優惠幅度在上海近幾年幾乎沒有的。
  • 電動車衰退測試 24萬公裡的特斯拉Model S不能了?
    ,動力和轉向手感可不會讓你覺得這是臺老車。諮詢了特斯拉售後我們才得知,原來電動車到這個程度也需要搭電救援,方式原理和普通燃油車一樣,要找到12V小電瓶,然後接上重一會兒電即可。 在我使用的這幾天來看,這臺老車確實在某些方面會展現出老車的樣子了,比如說底盤的表現比較鬆散,在跑高速時,由於無框車門的車窗膠條密封問題出現的些許漏風聲音,內飾部件有異響。有意思的是,按照車主所說,我們用於測試的這臺Model S並未出現網上諸多關於特斯拉莫名其妙的故障問題,總之,在這5年的重度使用過程中一直都相處愉快。
  • 特斯拉再次降價,對電動車行業有什麼影響?
    事實上,隨著生產效率的提升,24.99萬的特斯拉,依然是賺錢的,個人認為,毛豆3將成為電動車界的iPad用超高的性價比碾壓一切競爭對手國產電動車還有救嗎其實,特斯拉雖然成為一個標杆,但不代表著沒有對手蔚來一直要比毛豆3貴很多,基本上在中高檔車的價位,銷量也還不錯特斯拉越便宜,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準車主關注電動車
  • 電動車衰退測試 24萬公裡的特斯拉Model S不能了?_易車網
    測試前先說明,我們測試的老款車型是2015款的Model S 85D,按照當時公布的數據,整套電機的總功率為314.7kW,官方宣傳的0—100km/h加速成績為4.6s。這臺車在車主手中已經行駛了接近25萬公裡。對於一臺年份較久且行駛裡程也長的電動車,它的電機輸出功率到底有沒有衰退呢?這是大部分人都非常關注的地方。
  • 特斯拉電動車開始免費提供Spotify音樂服務
    12月22日網際網路新聞最新報導,音樂流媒體市場競爭激烈,蘋果、谷歌等後發企業正在追趕Spotify、Pandora等領先者,而在周一,Spotify和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宣布了一個合作消息,特斯拉將在電動車中免費捆綁Spotify的包月付費音樂流媒體服務。
  • 特斯拉降價,新能源爆炸
    尤其考慮到這7次只用了2年的時光,也可以管馬老師叫一夜七次郎,弄得特斯拉車主大喊你怎麼這麼流氓。很多人5月份買了車還在喜滋滋真香,轉眼間就和9月買車的哭成一床。另外之前有傳言特斯拉禁止公司內部提韭菜,甚至食堂都不提供韭菜,包括韭菜盒子和韭菜餃子都不愛,韭菜這麼可愛,吃了還能變嗨,不讓吃真的奇怪。特斯拉表示降價是為了讓更多人享受科技的快樂,顯然老車主覺得自己並不快樂。韭菜怎麼可能有真正的快樂。
  • 特斯拉歐洲跌下神壇:傳統品牌電動車開始反超特斯拉
    近日,據市場調查機構JATO Dynamic數據顯示,特斯拉上半年在歐洲效率不增反降,同比下跌了18%,與此相反的是今年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了34%,達到了21.7萬輛。歐洲作為特斯拉最早布局的海外市場,歐洲的挪威、荷蘭一直是特斯拉歐洲的最大市場,部分國家如冰島,特斯拉甚至成為了最暢銷的汽車品牌。在歐洲電動汽車銷量整體起飛的今天,特斯拉理應獲得更高的增長速度。
  • 超越特斯拉Model Y的電動車?菲斯特野心勃勃,叫囂電動車市場
    特斯拉Model Y在2021年投入生產,而菲斯特(Fisker)汽車公司為了確保Model Y不會在電動交叉車型領域享有壟斷地位,所以它正在開發一款正面應對特斯拉的車型。菲斯特電動車的價格將會低於40,000美元(約28萬人民幣),這個未命名的車型將會是相同的價格範圍內的特斯拉系列的剋星。
  • 電動車衰退測試 24萬公裡的特斯拉Model S不能了? - 新聞詳情...
    測試前先說明,我們測試的老款車型是2015款的Model S 85D,按照當時公布的數據,整套電機的總功率為314.7kW,官方宣傳的0—100km/h加速成績為4.6s。這臺車在車主手中已經行駛了接近25萬公裡。對於一臺年份較久且行駛裡程也長的電動車,它的電機輸出功率到底有沒有衰退呢?這是大部分人都非常關注的地方。
  • 上半年電動車銷量出爐,為什麼特斯拉又是榜一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全球汽車行業一片慘澹,但特斯拉的銷量大大超出了外界的預期。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全球總共銷售電動車17.9萬輛,超過了汽車巨頭雷諾-日產、大眾和比亞迪(88.150,-0.85,-0.96%)電動車銷量的總和。
  • 特斯拉充電網絡正在向其他品牌的電動車開放
    打開APP 特斯拉充電網絡正在向其他品牌的電動車開放 汽車之家 發表於 2020-12-22 10:44:44   日前,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回答網友問題時表示,特斯拉充電網絡正在向其他品牌的電動車開放。
  • 電動車補貼封殺特斯拉背後
    除了確認針對電動車的補貼延續到2022年外,最引人關注的是對補貼設置了售價30萬元以下的門檻,但同時規定採用換電模式的電動車不受此價格限制。一時間,有人認為這是政策層面限制特斯拉,並對唯一售價30萬以上且具備換電條件的蔚來進行了支持。那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到底該如何理解補貼要麼30萬以下、要麼換電背後隱含的信息呢?本文用四個問題加一個結尾來試著分析下。
  • 特斯拉成為電動車領域的開創者,它的目標,或不僅是賺錢這麼簡單
    近日,特斯拉業績逆勢增長,銷量大增馬斯克已經考慮增加生產線,作為全球電動車的引領者,特斯拉的續航裡程沒虛標,就這一項就秒殺了國內99%的電動車,讓消費者怎麼不能帶有色眼鏡看待國內電動車。說起國內電動車消費者第一反應是跑的短,國內汽車製造商只會堆配置,拼豪華,根本不從汽車本質上拼。電動汽車還是藍海階段,我國電動車廠商都在這怒懟特斯拉,手撕mode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