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沙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各項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圖為星通汽車生產車間,今年初,該公司生產的新型負壓救護車被緊急發往武漢參與救護工作。曾詩怡 攝
◎星沙時報記者 楊源
對一個產業實體而言,創新是跨越發展的原動力;對一座城市而言,創新是經濟騰飛的翅膀。近年來,長沙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縣科技工作緊緊圍繞全縣發展總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培育科技創新要素,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各項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2019年在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中排名第8位。
優化政策環境 科技創新加速
位於榔梨街道的長沙博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在崗位上忙碌地趕製訂單,生產線上一批批石油煉化裝備產品正在源源不斷地打包出貨,發往全國各地。
作為一家專為各大型石油化工企業提供塔盤、填料、塔內構件等設備的企業,博能科技生產的產品深受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青睞。得益於對創新驅動的重視,該公司每年投入研發經費近千萬元,與華東科技大學等國內多所高等院校在科技創新與研發方面開展校企合作,公司產品技術含量持續提升,產品遠銷歐美國家,公司年產值近4億元,且保持了每年約2000萬元的增幅。
作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博能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同樣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和引導。近年來,長沙縣科技局積極爭取國家、省、市類科技項目在長沙縣落地實施,為縣內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動力。同時全縣還制定出臺了《長沙縣鼓勵企業科技創新獎補辦法》及申報指南、「長沙工業30條」、「長沙人才新政22條」若干配套實施細則以及專利驅動創新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小微企業財政貸款融資貼息補助等多項政策。
2020年,全縣約580家次科技企業爭取到上級各類科技獎補資金超1.1億元。1至11月,規上工業研發投入完成92.86億元,同比增長19%,預計全年完成近100億元。
搭建創新平臺 促進成果轉化
智能測溫消毒方艙、3D列印醫用護目鏡、微信備案系統等新產品、新平臺快速上線,助力城市科學精準防控保供;復工復產之時,醫用防護口罩、無人車送餐服務、移動肺寶等「神器」破繭而出,幫助企業打通阻隔賦能重生……今年8月27日,在長沙縣舉行的科技活動周啟動式活動上,展示出的系列成果充分彰顯了戰疫中的長沙縣科技力量。
湖南星通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年後提前復工、緊張投產,復工4天後,首批4臺新型負壓救護車下線,緊急發往武漢參與救護。
新金輻公司作為長沙縣唯一一家有口罩生產能力的企業,在長沙縣工信局、市監局及黃興會展經濟區等部門單位的支持下,緊急採購原材料和生產設備,在3天時間內重新啟動口罩生產,日生產標準N95口罩達6至8萬個。
兩家醫療型科技企業,在疫情來臨的關鍵時刻,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開展科技創新,充分發揮了長沙縣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縣科技局以「科技活動周」「智慧財產權宣傳周」「全國科普日」「送科技下鄉」等活動為載體,通過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小學生科技節等形式,不斷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開創了長沙縣科技創新新局面。
科技發展不僅要創新,還要利用起來。近三年來,通過「長沙市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交流會」等系列活動,長沙縣共實施國家級科技項目54項、省級科技項目118項、市級科技項目518項、縣本級科技計劃項目429項,預計全年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9件。
接下來,長沙縣科技局還將通過落實惠企政策、出臺獎勵政策、加強服務指導、規範項目管理、實施科技助農等多項舉措,大力扶持科技企業,發揮科技對民生支撐作用,有力助推長沙縣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