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智庫賦能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近日,在慶祝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5周年、召開推進中國中醫科學院做大做強暨學部成立大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宣布成立。作為該院最高學術諮詢機構,這一國家級智庫將賦能我國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勇出席會議。

  餘豔紅指出,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力弘揚青蒿素精神,搶抓機遇,砥礪奮進,中醫藥「國家隊」優勢更加顯著,科技創新活力更加活躍,龍頭示範帶動作用更加凸顯,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餘豔紅強調,中國中醫科學院要聚焦「做大做強」這個大命題,切實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做強重大平臺、重要團隊、重點人才、重大工程。要充分發揮學部決策諮詢作用,引領中醫藥學術創新和發展方向,圍繞中醫藥發展的重大學術問題、關鍵核心問題,加強學科建設和基礎研究,破解臨床瓶頸。要抓好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實施,推動特色發展和跨越式發展,建好中國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抓緊組建國家中醫疫病防治中心,打造中醫醫院特色發展標杆。要切實把人才隊伍建設擺在重要的核心位置,在引才用才聚才上下功夫,創新體制機制,培養具有人文素養和國際視野的高層次傳承創新型人才。要堅持以黨的領導作為根本保障,著力在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方面作示範。

  於文明指出,中國中醫科學院召開推進做大做強暨學部成立大會,對提升我國中醫藥學術機構的創新水平和綜合研究能力,更好地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提供高端智力支持和高水平人才支撐具有重要意義。他希望中國中醫科學院以此為契機,再接再厲,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勇挑重擔。希望中醫藥系統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不斷開拓進取,為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希望各位院士、國醫大師、專家積極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做大做強建言獻策,為中醫藥事業發展貢獻智慧。

  中國中醫科學院黨委書記查德忠宣布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成立,並宣讀由兩院院士和國醫大師組成的首批學部委員名單。《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作為該院最高學術諮詢機構,首批93名學部委員包括鍾南山、張伯禮、王辰等院士,路志正、孫光榮、熊繼柏等國醫大師,以及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等,為做大做強中國中醫科學院提供戰略諮詢、學術指導,加快構建我國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服務於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表示,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我們以「做大做強中國中醫科學院」為目標,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努力構建現代化院所治理體系,強調防範重大風險意識的底線,找準補短板、強弱項的著力點,力爭將中國中醫科學院打造成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示範點,推動中醫科學院從立起來到強起來的跨越發展。

  據介紹,過去的65年,中國中醫科學院守正創新,全面推進,中醫藥科技體系賦能發展。全院現有17家研究所、6家醫療機構、1個研究生院、3家分院。截至2019年底,全院共獲得院外各級科技獎勵700餘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獎50餘項。「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被譽為中藥科學研究豐碑的青蒿素及雙氫青蒿素研究,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和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屠呦呦終身研究員先後榮獲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國家最高科技獎和共和國勳章,成為該院科技歷史上的新突破。

  黃璐琦提出,未來將以建設世界一流醫學科研院所為目標,通過改革科技組織模式與機制,匯聚科技創新要素,加快推進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

  《經濟參考報》記者還了解到,中國中醫科學院將發力高質量推進平臺建設。除了謀劃雄安新區國家中醫醫學中心的建設和深化中國中醫科學院分院建設規劃,黃璐琦介紹說,中國中醫科學院正在加快推進中國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建設。中心在WHO指導下,承擔全球傳統醫藥臨床試驗註冊平臺的申請建設工作,搭建完成「中醫藥臨床試驗註冊平臺」,並與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形成數據聯通。以「中醫藥循證能力建設項目」為抓手,已對消化、心血管等九類疾病進行系統評價;完成《優勢病種、適宜技術和中藥品種評價工作方案》,近期有望發布第一批優勢病種、適宜技術、中藥品種。此外,中藥科技園一期工程青蒿素研究中心建設工程正按計劃順利推進。

  在促進傳統醫學國際合作方面,黃璐琦還介紹說,中國中醫科學院近日發起並組織成立「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促進國際傳統醫學科研、醫療、教育及產業單位之間的團結協作,積極開展更深層次、廣範圍的國際合作,全面提升傳統醫學在全球衛生治理體系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為人類健康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施曉娟)

相關焦點

  • 國家級智庫賦能中國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勇出席會議。餘豔紅強調,中國中醫科學院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為統領,聚焦「做大做強」這個大命題,切實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做強重大平臺、重要團隊、重點人才、重大工程。要充分發揮學部決策諮詢作用,引領中醫藥學術創新和發展方向,圍繞中醫藥發展的重大學術問題、關鍵核心問題,加強學科建設和基礎研究,破解臨床瓶頸。
  • 國家級智庫賦能我國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作為該院最高學術諮詢機構,這一國家級智庫將賦能我國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勇出席會議。他希望中國中醫科學院以此為契機,再接再厲,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勇挑重擔。希望中醫藥系統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不斷開拓進取,為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希望各位院士、國醫大師、專家積極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做大做強建言獻策,為中醫藥事業發展貢獻智慧。
  • 新形勢+新科技,賦能閩產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12月20日,閩產中藥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暨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推進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醫藥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和省、市、縣相關領導,就「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大健康趨勢下如何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以及如何實現閩產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等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為福建乃至整個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把脈出方。
  • 中國台州網丨科技賦能 智庫成立
    11月29日下午,台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布會召開。會上舉行了省工商聯、浙江大學科技賦能民營企業(台州)項目籤約儀式、「台州智造(工業4.0)」智庫成立儀式,及《突圍:浙江台州企業危中尋機逆勢發展案例》新書發布儀式,並就台州市產業和營商環境進行了推介。
  • 數字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河北廊坊成功舉辦
    圖為數字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論壇現場。河北新聞網12月11日訊(呂寧)今天,由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辦的數字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論壇暨2020「創客中國」數字經濟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在河北廊坊成功舉辦。圖為來自國內數字經濟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家在論壇現場。
  • 科技賦能 長春新區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
    小康來了【科技賦能 長春新區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型號最大的產品,直徑不過十公分,每年卻賣出上百萬個,銷售額達4500萬元…… 疫情並沒有影響到長春盛昊電子有限公司的高速發展。主要原因是該公司長期以來的科技投入結出碩果: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電梯轎廂位移監測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其生產的增量式光電編碼器等產品科技含量十足,國內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的同時,還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地。
  • 市縣傳真|瑞安:高能級創新平臺「賦能」高質量發展
    一批高能級科創平臺建成、一批重大科創項目集中開工……2020年,溫州瑞安市圍繞長三角一體化,聚焦國家級創新型縣市創建,通過高能級創新平臺「賦能」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開放發展、內外聯動、協同創新的長三角智造名城,取得了明顯成效。
  • 市科技局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賦能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賦能高質量發展積極落實「科技興蒙」行動。市科技局深化與中科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鋼研集團等「4+8+N」合作主體的對接,徵集到合作項目80項,已籤約40項。
  • 智庫視點|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如何理解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地位?新形勢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有怎樣的重要意義?未來如何當好表率?對此,《中國發展觀察》雜誌記者請相關專家進行了解讀和探討。
  • 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長沙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縣科技工作緊緊圍繞全縣發展總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培育科技創新要素,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各項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2019年在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中排名第8位。
  • 科技賦能物流 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的發展,使物流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德鄰陸港(鞍山)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麗莉從德鄰陸港(鞍山)公司的發展經歷,詳細闡述了科技賦能加速物流轉型升級的經驗。 「原來物流行業主要從事生產的要素有三個,即資金、資源、勞動力。但是,有了科技之後,物流的生產要素就增加了一個科技和人才。」
  • 「大數據」賦能高質量發展
    大數據創造大價值,大數據書寫濰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助力網上辦公、線上交易、在線教育,雲服務大顯身手:「雙招雙引」視頻籤約系統支撐全市集中簽約活動8次;外來人員信息登記系統服務外來入濰人員2萬餘人次;口罩預約購買系統累計為近60萬人次提供預約服務……回眸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大數據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顯而易見。數據賦能,贏取未來。
  • 鍾櫟娜:科技賦能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科技賦能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文化旅遊業是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明顯的產業之一。景區、酒店、旅行社、演出、餐飲等各個分支行業都在面臨重大考驗。但有危即有機,疫情下的隔離措施成為科技介入社會生活的催化劑,對各個行業進行了一場強制性的數位化洗禮,也為文旅行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 2020中國家居質量發展大會:與國家部委共議家居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首屆中國家居質量發展大會意義深遠,讓家居行業作為民生行業走進國家部委,就質量管理、品牌戰略、信用管理、人才賦能、標準發展、科技創新、國際合作、產業發展、資源整合、實踐分享等多方面展開研討,服務和支持企業對標國際質量標準,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發展理念,協調政策資源,創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行業邁向新水平。
  • 貨運動車組 賦能電商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貨運動車組,賦能電商高質量發展   12月23日,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在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
  • 生態賦能與聚鏈共贏——盤古智庫與SAP共同解讀「產業集群策略」新...
    在此背景下,5月29日,盤古智庫數字經濟研究院與SAP聯合舉辦「數字經濟大潮中的生態賦能與聚鏈共生」線上直播,邀請盤古智庫數字經濟研究院副秘書長張禮立,解讀「上雲用數賦智」行動,並連線南京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青島市即墨區委書記張軍,以及區域創新賦能中心運營公司武漢數位化賦能產業中心總經理邱森、重慶吼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卿松、北方智企(山東)科技創新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濤,
  • 「2020科技賦能旅遊高質量發展」論壇在西安舉辦
    西部網訊(記者 賀桐)「以科技硬動能驅動文旅業高質量發展」「大華山旅遊目的地智慧旅遊實踐分享」「區塊鏈重構文旅產業新生態」……12月21日,2020科技賦能旅遊高質量發展論壇在西安舉辦,一個個結合當下時代、環境、新技術的課題
  • 以智能製造賦能高質量發展
    同樣是在蘇州,一家電氣公司的負責人說:「原來企業發展主要側重於產品研發,認為只要商品好就能有好收益,後來發現沒有智能思維,好商品是搞不出來的。」思維之變引領生產之變。這家企業把原來一條生產線,轉變成一個靠一臺機器全天候無間斷作業的智能車間,原來40秒的裝配時間壓縮到如今的9秒鐘。對企業來說,智能製造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對產品設計、製造、物流等環節都進行了智能化再造,為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
  • 高端智庫看山東丨侯永志:未來東營發展的重中之重是加大發展高質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編者按:「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發展十分重要。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紮實做好山東省及各地「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發揮高端智庫在支持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探索媒體智庫的研究和傳播優勢,國研智庫、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與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發起高端智庫看山東「十四五」規劃調研行活動,邀請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24家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專家,為山東發展問診把脈,助力山東科學規劃發展藍圖
  • 賦能大健康下遊生態 金恪集團與南京海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未來,雙方將圍繞康養、大健康領域加深合作,整合各自優質資源,通過資本對產業的賦能,在襲承及發揚傳統中醫文化的同時,不斷補充、完善中醫藥產業鏈條。金恪集團董事長兼CEO王建峰表示,南京海昌中藥以「道地藥材、藥食同源、中藥製劑、藥品零售」 等中醫藥全鏈脈絡,全面賦能金恪醫養大健康下遊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