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優化發展環境有效釋放新型消費巨大潛力

2020-12-14 求是網

  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出臺的《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系統部署了釋放新型消費的重大舉措,具有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意義。

  作為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基點應放在擴大內需上,儘快形成內需主導的新模式,由此奠定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基礎。在內需市場中,最具增長空間的是城鄉居民消費,尤其是新型消費。在經濟全球化面臨嚴峻挑戰、國際不確定性加大的特定形勢下,在我國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下,有效地把城鄉居民的新型消費釋放出來,成為關係全局的重大戰略舉措。

  把釋放新型消費作為重大戰略舉措

  從過去幾年的經濟增長來看,國內大循環中消費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在增長中的引擎效應越來越大。

  從特殊時期的經濟增長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傳統接觸式線下消費受到較大衝擊,新型消費已經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數據顯示,2020年前8個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9.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5.8%,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4.6%。新型消費逆勢增長對於推動疫情期間的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基於網絡數位技術的新業態新模式支撐了新消費的增長,我國新型消費規模與結構仍處於較快增長與升級的階段。比如,隨著5G的發展,不僅新型服務消費快速增長,而且新技術支持下的傳統消費也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這次抗擊疫情期間,會議、教學、醫學診療等傳統業態在新技術的支持下形成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發展新態勢,在某些方面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可以預計,這些新型消費在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中的佔比將越來越高。

  因此,做好自己的事,關鍵是把巨大的新型消費潛力轉化成為發展動力。為此,《意見》明確提出「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顯著提高」的基本目標,表明釋放新型消費已經納入國民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指標體系。

  以簡政放權為關鍵加大新型消費供給

  滿足新型消費需求,前提是要有新型供給。在市場經濟中擴大新型供給,需要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發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消費需求的滿足直接依賴於有效的供給。「春江水暖鴨先知」,市場經濟中最能敏銳察覺並把握消費趨勢變化的,是處於競爭一線的市場主體。因此,只要給其投資自主權,這些市場主體就會在需求的導向下積極捕捉新型消費帶來的投資機會。

  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意見》提出,要「簡化優化證照辦理」,並且在食品經營領域提出要試點並擴大告知承諾制範圍。從實踐看,這是擴大簡政放權的重要突破。

  這幾年,我國「放管服」改革取得明顯進展。但涉及新型業態時,由於沒有相關的先例,仍有一些地方「不會管」進而「不想管」。承諾制為拓展「放管服」改革開闢了新的路徑。加快落實《意見》的部署,需要多策並舉。一是要鼓勵各地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對相關證照能簡則簡,能用承諾制就用承諾制;二是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放的力度,縮小負面清單長度;三是儘快完善市場決定的價格形成新機制,為新型消費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更大的制度空間。

  探索「智慧監管」推動新型消費發展

  新型消費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發展中出現新的矛盾與問題並不奇怪。如果監管不到位,新業態中的風險有可能演變成大的風險;如果出現一點瑕疵就嚴厲問責,新型消費市場恐怕難以做大。釋放新型消費,需要監管變革,需要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意見》明確把包容審慎和協同監管作為基本原則,有助於形成新型消費釋放的制度環境。

  加快落實《意見》,一是需要進一步強化競爭的基礎性地位。通過強化各類企業主體、創新主體的競爭提高新型消費供給的質量。二是把包容審慎監管作為基本原則。對新業態發展進程中存在的爭議,冷靜觀察、客觀分析、綜合判斷,既有效防範風險又避免抑制創新。三是加快創新「能監管、會監管」的市場監管方式。對新型消費及其供給的監管,不能簡單地用行政方式來監管,要探索「智慧監管」,充分利用大數據構建起「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市場監管新方式。

  優化新型消費領域市場秩序

  新型消費的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糾紛。比如,線上消費要面臨網絡安全、信息失真、個人信息洩露以及數據所有權糾紛等問題。

  強調包容審慎監管不代表不監管,恰恰相反,要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對於這些新挑戰和新問題,尤其是針對打著新型消費旗號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要予以嚴查,以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意見》指出,健全用戶權益保護、產品追溯等機制,依法打擊侵權假冒、坑蒙拐騙、洩露隱私等行為,營造安心放心誠信的消費環境。為此,需要加強新型消費的維權體系建設。市場監管部門需要強化新型消費的監管能力建設,做到「會維權、能維權」;加快新型消費市場秩序大數據平臺建設,打造區域甚至全國統一的新型服務消費監管大數據平臺,推動部門間信息共建共享,提升市場環境的監管效率。加強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一時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機制,防範個人以及企業失信行為,由此營造良好的新型消費環境。

  〔作者:匡賢明,系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長白時評:釋放新型消費潛力,聚合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釋放新型消費潛力,聚合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近期,多個部門和地方政府強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傳統消費與新型消費創新融合,面向「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數字智慧文旅等重點領域研究出臺促進服務消費的新舉措,補齊制約消費發展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 我國消費恢復滯後 需釋放新型消費潛力及擴大居民消費
    建議通過制度改革、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發展新型消費等措施,積極釋放居民消費市場潛力,增強消費需求和動能,使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新華財經北京12月4日電(記者餘蕊 關子儒)今年以來,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態勢良好,但「三駕馬車」的恢復並不均衡。
  • 雙11打響「發令槍」,釋放中國消費潛力 | 人民時評
    近些年來,「雙11」「8·18」「6·18」「農貨節」等購物節相繼興起,一個個消費時點見證著一個消費大國的旺盛需求和巨大潛力。我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今年1—9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超過8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3%。居民消費優化升級,同現代科技和生產方式相結合,蘊含著巨大增長空間。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多依託國內市場實現良性循環,既能應對當前疫情衝擊,又能保持我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 新型消費模式釋放強大經濟動能
    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明確指出,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些傳統行業受衝擊較大,而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 更大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今年以來,遷安市出臺系列政策,利用鄉村大集、車展等活動,刺激市民村民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劉 禕攝 (中經視覺)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和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等作出部署。會議指出,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進一步促進大宗消費、重點消費,更大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 瞭望|高質量發展空間何在?如何釋放潛力?
    ◆ 高質量發展,指的不僅是經濟總量規模的進一步上大臺階,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國民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提高經濟的競爭力特別是創新力,釋放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巨大潛能,使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 必須加快推進消費主導型經濟發展,通過深化改革疏通制約消費增長的各種淤點堵點,釋放超大的消費市場潛力
  • 聚合「數字力量」,讓消費潛力充分釋放
    2019年內需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為89.0%,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7.8%。當前,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與此同時,疫情在全球多點爆發並快速蔓延,令世界公共衛生安全面臨極大挑戰。面對罕見的疫情衝擊和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必須有效拉動14億人的消費、擴大國內需求。
  • 釋放消費潛力 促消費政策還須「長短結合」
    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進一步促進大宗消費、重點消費,更大釋放農村消費潛力。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流通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漆雲蘭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大,前三季度其他主要經濟指標都由負轉正,只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7.2%。
  • ...常務會議 部署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和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按時間表抓緊做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落地實施國內相關工作;部署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和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確定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支持「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措施;聽取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情況匯報,要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提高防災和供水保障能力
  •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和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等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按時間表抓緊做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落地實施國內相關工作部署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和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確定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支持「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措施聽取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情況匯報 要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提高防災和供水保障能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按時間表抓緊做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落地實施國內相關工作;部署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和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確定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支持「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措施;聽取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情況匯報
  • 電子商務釋放消費潛力
    這場消費的盛宴,再次驗證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和蓬勃動力,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穩步復甦的一股重要力量。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時強調,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 財經眼丨國家發展改革委消費新舉措,釋放服務消費潛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7日說,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出臺促進服務消費新舉措,積極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數字智慧文旅、在線教育培訓、智能體育等服務消費新模式,引導傳統服務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進一步釋放服務消費潛力。
  • 14億人口的超級「消費市場」,如何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發展?
    中國有著14億人口,如今已經逐漸形成了更加完善的超規模消費市場,從原來消費者追求「越便宜越好」到現在更加追求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在中國1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中,有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他們擁有極強的購買力,不僅如此如今農村消費潛力也在不斷釋放,其消費潛力同樣十分驚人!
  • 今日言論|精準施策,全面促進消費潛力釋放
    近日,為貫徹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促進大宗消費、重點消費,更大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全面促進消費」,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確定了重要的發力點。商務部等12部門印發《通知》,旨在通過促進大宗消費擴大消費規模,通過促進重點消費支撐消費升級,通過補齊短板弱項挖掘農村消費潛力,通過強化政策保障優化消費環境。
  • 經參時評|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 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匡賢明)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直接動力,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環節。在我國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適應中國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加快釋放14億人的消費潛力,已成為「十四五」時期的重大任務。
  • 深圳跨境電商釋放出巨大潛力
    深圳跨境電商釋放出巨大潛力 總體交易額增長明顯 「突圍戰」卓有成效□ 本報記者 傅江平近日,深圳市碩騰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拿到了其單筆最大海外訂單,貨值346萬美元。近日,記者從多方了解到,在深圳外貿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深圳跨境電商卻釋放出巨大潛力。拿到更大訂單、更多訂單的情況並不止碩騰科技一家企業。來自阿里巴巴國際站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深圳大區線上交易額同比增長234%。此外,4月份,深圳外貿進出口達到249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6%,較一季度實現由降轉升。
  • 國家力推政策促消費潛力釋放,「回補性」消費將來?
    「儘快讓消費熱起來,讓經濟活起來。」在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如是說。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帶來巨大衝擊,穩定和擴大居民消費、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是有效對衝疫情影響、提振經濟的關鍵舉措。
  • 逾60%:城鎮化仍有巨大潛力
    如何抓住城鎮化帶來的機遇,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專家認為,應加快建立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解決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從而釋放巨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不斷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城鎮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2019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為60.60%,這是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超過60%。
  • 多部門發力 更大程度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在近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記者獲悉,商務部將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從穩定擴大汽車消費、促進家電家具家裝消費、提振餐飲消費、擴大農村消費等方面發力,進一步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更大程度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商務部綜合研判還顯示,臨近年底,消費市場將保持持續回暖、加快復甦態勢,初步預計,2021年社零總額將會進一步回升,有望實現較快恢復性增長。
  • 釋放消費潛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國新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提振消費有關措施——  釋放消費潛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11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作出部署,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