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蝗災有多恐怖?中國千年來有何治蝗經驗?

2020-12-25 銳眼視界觀

2020年新春伊始,當我們因為新冠病毒而對蝙蝠談之色變時,非洲衣索比亞裂谷的原住民正在對另一種生物拉響警報,由非洲之角而來的沙漠蝗席捲了中東、非洲、南亞的一些國家,災況嚴重,是25年以來全球最大的蝗災。在當月底,一個蝗群跨越300公裡寬的紅海,另一支則向埃及緩緩移動。2月16日和18日,烏幹達和南蘇丹先後被監測到有蝗群進入。與此同時,蝗群在遷飛路徑上產卵,預計在3月至4月間孵化形成新的蝗群。

非洲蝗災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判斷,本次非洲蝗災的波及區域已經達到265477公頃,規模已經是25年一遇,在部分地區已經是二戰後最大的一次。

史上最大蝗災有多恐怖:

載入金氏世界紀錄的蝗災是美國落基山蝗蟲蝗災。

1875年,美國西部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蝗蟲災害,12.5萬億隻蝗蟲鋪天蓋就像孫悟空用太上老君的葫蘆裝了天,蝗群結成的烏雲綿延51萬平方公裡,面積比整個加利福尼亞州還要大,這是人類歷史上觀測到的,規模最大的動物集群。

1875年蝗災,描述這次蝗災的書上記載

「蝗蟲出現在地平線上」

「移動之迅捷甚於暴風雨」

「猛烈超過龍捲風」

「快速席捲而至,遮蔽了天空」

「光線暗淡了下來」

「天空中滿是奇怪的嗡嗡聲和噼啪聲」

「數百萬隻蝗蟲從天空中落下」

「一個城鎮接著一個城鎮的掃蕩下去」

「據目擊者報告說」

「它們在土中產下大量的卵」

「到了春天」

「蝗蟲破卵而出,鑽出土地」

「使得地面好像沸騰了一樣」

土地變成白地

飢餓和貧窮扼住人民的咽喉,有些州發動獎金,上交一定量災區若蟲或是挖出的蟲卵,就能得到一筆錢,這也成為一些赤貧的農夫的收入,有些機敏的農夫開始養殖大群的雞和火雞,希望利用蝗蟲這種免費的食物,使得悲劇變成機遇,但最終,這群雞不停地捕食蝗蟲最終竟把自己給撐死了。農夫們在土地上放火,或是用火油浸溼土壤用上了任何自己能找到的毒藥但毫無作用,然而絕望之中,蝗蟲災害突然就消失了,來如暴風雨,去時悄無聲。

很多專家都在尋找蝗災消失的原因,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最終形成一個共識,蝗蟲消失,完全是一個偶然的原因。

這批蝗蟲每年都在同一個地方產卵,那個地方本來荒無人煙沒有天敵,但是,當時美國西部發現金礦,赤貧的人民蜂擁前去淘金,不但有大量礦工還有大量農民去開墾原本無人問津的土地改造成農田來養活這些礦工,蝗蟲產卵的地方土地被翻動、被壓平、被水淹,蝗蟲卵全部完蛋了。

根據當時的報告農民在當地,每平方英寸平均殺死蟲卵150個,1英寸=2.54釐米,計算一下至少殺了十兆的蟲卵,至此,這個恐怖的被稱之為落基山巖蝗的蝗蟲品種滅絕了,現在連標本都找不到。

中國治蝗有何經驗?

實際上,中國曾是世界上遭受蝗災最嚴重的國家。

據《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史書中的蝗災,為什麼現在國內很少見了?

上世紀50-60年代,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我國科學家結合黃河、淮河、海河的治理,將我國大部分蝗區進行了改造,使蝗區面積大幅度縮小,種群密度長期控制著較低水平。

在過去的40多年來,雖然在局部地區蝗災時有發生,但是沒有形成遷飛危害和嚴重的經濟損失。

我國蝗災治理是非常成功的,主要是改治結合策略:通過蝗災發生區的生態環境改造,消除適宜蝗蟲發生的環境;同時,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種群數量,並利用化學藥劑及時防治高密度的蝗蟲發生區。

生物防治法中,有一種是「招引粉紅椋鳥法」。這是遷徙性候鳥。上世紀80年代,新疆用人工堆放石巢、修建磚混鳥巢的辦法,招引粉紅椋鳥遷徙至此。

2019年4月新疆多地發生蝗蟲災害,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發動「空襲」。一隻粉紅椋鳥一天能捕食120至180隻蝗蟲。

椋鳥

除了粉紅椋鳥,雞鴨鵝鷹也能食蝗於成災之初。2018年曾出動數千隻鴨子和雞。2001年6月新華社報導說,除了粉紅椋鳥,新疆養殖的滅蝗雞鴨也有近70萬隻。2000年媒體報導,浙江當時有3萬隻鴨子乘飛機趕往新疆吃蝗蟲。

據錢江晚報報導,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生了特大蝗災,除採取化學藥物外,由一群群牧雞、牧鴨組成的「生物部隊」也在新疆的「滅蝗大戰」中大顯身手。

當時,經省農科院的牽線搭橋,長興縣林城鎮天平村養鴨大戶楊大元所養的3萬隻「鴨兵」作為滅蝗「戰士」分批登上飛機,空運至新疆災區。

有浙江鴨參與的十萬「鴨子大軍」在新疆草原投入戰鬥後,效果明顯。到當年8月底,新疆至少有100萬畝優質草原上地毯般覆蓋的蝗蟲被鴨子徹底殲滅。鴨子成了新疆「抗蝗救災」的英雄。

新疆治蝗滅鼠指揮辦公室當時指出:鴨子捕蝗能力強、捕食量大、「軍」紀嚴明,出動鴨子是草原清剿蝗蟲、保護生態最為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相關焦點

  • 歷史上蝗災是造訪中國的常客,建國初的治蝗影響深遠
    蝗災是世界性的生物災害,危害著全球約三分之一的國家和地區,是自然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水災、旱災並稱為三大自然災害。但就其對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破壞力而言,尤以蝗災為甚。蝗災不但波及範圍廣、危害時間長,而且發生頻率高,極難治理。
  • 中國歷史上蝗災頻發,古人是如何消滅蝗蟲和預防蝗災的?
    文|觀景說史序言:自2019年12月以來,東非經歷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沙漠蝗蟲災害,現在蝗災已經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場大規模蝗災的爆發,已經嚴重威脅相關國家和地區的作物生產和糧食安全,成為了2020年世界上重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 歷史上遭受蝗災最嚴重的的中國為何不再懼怕...
    不過據專家所說,現在,非洲、阿拉伯國家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發生的蝗災是由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造成的,在中亞和西亞也可以形成災害。中國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區。上世紀初,有科學家報導在我國雲南發現有沙漠蝗,但未被之後的科學家所證實。因此,沙漠蝗不會對我國形成嚴重威脅。
  • 2020蝗災捲土重來,會不會波及中國?
    這次蝗災,會不會波及中國?我們的口糧會受到威脅嗎?世界氣象組織預計,蝗災在今年6月仍將進一步擴散,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千百年來,蝗災一直是人類農業最大危害之一,不僅僅是中國,蝗蟲災難遍及全世界,而科技發達的美國加拿大也束手無策。
  • 歷史上中國人是如何治理蝗災的?
    01蝗災一直是影響中國農業生產的最大災難之一:據史料記載,從春秋戰國至清末,共發生蝗災五百三十八次,平均每五年就有一次蝗災。,蝗災、水災、旱災、瘟疫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損壞性和傷農民的四大災難。而且蝗災很容易造成流民,產生巨大的社會問題並影響社會穩定。
  • 鴨子出國滅蝗是真是假?研究者和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回應了
    今天一則「紹興鴨子將出徵巴基斯坦治理蝗災」的消息一度佔據了微博熱搜頭條位置,但這一新聞也引來不少爭議。今天下午,向媒體透露這一消息的研究者和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分別就此事作出回應。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目前以鴨子捕食蝗蟲的方法在巴基斯坦並不適合據央視報導,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就此事回應稱,從目前情況來看,在巴基斯坦不適合以鴨子捕食蝗蟲的方法。中國自古就有牧鴨治蝗,但效果有限。用鴨子來治理蝗蟲是一些中國專家做的探索性課題,暫時沒有進入政府援助方案。
  • 蛙類鳥類都是蝗蟲的天敵,為何蝗災來的時候依然無法阻止?
    「蜂群滅蝗」也常見給力場面,北宋熙寧六年(1073)遼國南部蝗災時,就有過「蜂食蝗」的記載。崇禎十五年(1642)東明縣蝗災,也是黑壓壓的蜂群斜刺裡殺出,把恐怖的蝗蟲「殺」得無影無蹤,救了全縣百姓……「天敵」如此有效,放在科技落後的古代社會,也讓人們在蝗災時多了指望。
  • 世界最大的蝗蟲長啥樣?這裡可以找到答案
    蝗災在人類歷史上,可謂纏繞千年的夢魘。 蝗蟲 大規模的蝗蟲群似乎已逼近中國。那麼,這次的沙漠蝗究竟對中國有影響嗎?世界上最大的蝗蟲長啥樣?
  • 說一說蝗災產生的原因及其防治
    人類歷史上最近的一次蝗災就是2020年起源於東非、肆虐於西亞南亞的巨大蝗災,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的破壞。1、蝗災形成的原因乾旱是蝗災形成的直接原因,古人云「久旱必有蝗」,說的就是乾旱之後必然會產生蝗災的道理。
  • 蝗蟲虐遍全球,人蝗大戰人類慘敗,為何美國卻將史上最大蝗群滅種
    然而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蝗災,也是有史以來已知最大的動物聚集事件,覆蓋了地球千分之一地表面積,總重達2750萬噸的美國阿爾伯特蝗群,卻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裡就完全滅種,不剩一隻,人蝗大戰以人類的完勝而告終,北美的蝗蟲在經歷另外一波高原蝗後也不再成災,美國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為什麼會發生蝗災?
  • 蝗災是怎麼形成的,有多可怕?雞鴨鵝能消滅蝗災嗎?
    浩浩蕩蕩的蝗蟲大軍到底有多可怕?瘟疫疾病還沒有走遠,我們即將面臨一個新的問題,蝗災。很多人對蝗災的認識非常有限。今天我們重新認識下改變過人類無數次歷史的小蟲子。沙漠蝗蟲,曾經讓無數國家王朝走向滅亡,人類的歷史長河中,蝗蟲的影響不比瘟疫小,對人類的影響造成蝗災的主要原因有乾旱,全球變暖氣候異常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全球變暖能夠讓更多越冬的蝗蟲卵存活下來。
  • 沙漠蝗洗劫東非南亞恐釀糧食危機 專家:收集做乾粉
    在南亞肆虐的蝗蟲,目前距離中國只有一步之遙。那麼,蝗蟲是否會進一步拓展,進入我國西南邊境?對此,中方專家的觀點頗為一致,認為蝗群遷入我國的可能性不大。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態學家康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的蝗災是由沙漠蝗造成的,而中國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區,這是東非蝗蟲難以進入中國的主要原因。
  • 蝗蟲要來了?做好2020年沙漠蝗防控工作!國家林草局發布緊急通知
    中國林業網微信公號3月2日發布《關於切實做好2020年沙漠蝗相關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張宇 攝全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2020年2月1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向全球發布了沙漠蝗災害預警。
  •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災會影響中國嗎?
    另外,農業農村部目前正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同時已安排雲南、西藏等省區加強邊境地區蝗蟲監測,嚴防遷入危害,做好了防控預案。蝗蟲俗稱螞蚱,在生物分類上屬於昆蟲綱直翅目蝗總科昆蟲。全世界已知蝗蟲1萬餘種,我國已發現和記載的蝗蟲有650種左右,但能夠大發生、造成重大災害的只是少數蝗蟲種類,主要是蝗總科中蝗科的幾個種。
  • 關於2020蝗災背後發生的原因以及蝗蟲三個不會進入中國的三個理由
    這次的蝗災是我們所說的沙漠蝗蟲,而中國史記中的蝗災主要是東亞非蝗,先後發生過800多次;接下來是環境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沙漠少水,不利於孵化,但是我國大部分的土地都有不少的降水,所以在歷史上,雨水豐沛的季節很少有蝗災,但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雨水豐沛同時也有利於昆蟲的天敵,真菌的生長,所以土壤中的真菌非常活躍,而蝗蟲是將卵產在泥土中的,大多都是卵都會受真菌的襲擊,成為它們的養分。
  • 這個展覽讓你曉得蝗蟲有好壞_新聞資訊_新聞首頁_成都全搜索
    蝗蟲,在人類歷史上堪稱縈繞數千年的夢魘,中國歷史上大的饑荒,不少便與蝗蟲有關。5月18日「遮天蔽日的夢魘——蝗蟲」特展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開展,900多種世界代表性蝗蟲集中展示,讓公眾得以近距離觀賞這種人類談之色變的昆蟲。
  • 2020大蝗災是怎樣發生的?
    近日,包括肯亞、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在內的東非國家正遭遇25年來最嚴峻的沙漠蝗災害。 沙漠蝗災在東非大規模肆虐,已經對幾十萬畝農田造成破壞。截至去年12月底,近3600億隻蝗蟲摧毀了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17.5萬英畝農田,其中,已有近400億隻蝗蟲到達中國接壤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並有不斷向東北部蔓延的趨勢。
  • 「把中國最先進農業裝備用於巴基斯坦治蝗!」12臺大疆植保無人機援巴
    這代表著中國最前沿的智能農業裝備,正以國際間友好援助的方式,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幫助當地農業持續提升生產力。蝗災當前的命運共同體自2020年1月起,始於東非的蝗災開始擴散至東非、西亞和南亞,波及到肯亞、衣索比亞、伊朗、葉門、印度、巴基斯坦等10多個國家,並成為近20年來最嚴重的一場蝗災,數千萬人的糧食安全受到威脅。
  • 巴基斯坦的蝗災有救了,原來可以用它們消滅蝗蟲
    近日,蝗災威脅巴基斯坦。根據巴方需求,中國政府派出蝗災防治工作組抵巴。隨後,10萬「鴨子軍隊」就將出徵巴基斯坦,助力滅蝗。20年前,「鴨子軍隊」就曾徵戰新疆,一舉平定蝗災,立下赫赫戰功。為什麼用鴨子滅蝗?滅蝗界「天才」名副其實嗎?寧波「鴨兵」能申請出戰嗎?
  • 「10萬鴨兵出徵巴基斯坦」遭光速打臉,牧鴨治蝗為啥不可行?
    圖片來源@新華社2月27日,網絡一篇《蝗災告急!浙江10萬隻鴨子軍團將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的報導登上微博熱搜。萌萌的鴨子,再配上「出徵的畫面」,引發網友熱議,截至發稿之時,閱讀量已達6.6億之多。2月27日,中國蝗蟲防治工作組在巴基斯坦喀拉蚩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防蝗防治工作組成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龍回應「中國政府是否會派大量鴨子到巴基斯坦來進行蝗災治理」時表示,中國自古就有「牧鴨治蝗」的方法,但這個方法是在蝗災小規模爆發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下使用,效果有限。